现代文学史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3004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史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代文学史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代文学史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现代文学史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现代文学史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史复习.docx

《现代文学史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史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文学史复习.docx

现代文学史复习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点内容为:

    一、文学思潮运动:

近代文学改良 五四文学革命

    二、作家作品: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周作人、沈从文、丁玲、萧红、X志摩、戴望舒、闻一多、穆时英、林语堂、何其芳、X爱玲、X恨水、X訏、赵树理 钱钟书、艾青

    随堂考试时间为1月11日18:

00-19:

40九102

    预祝大家取得优异成绩,并祝新年快乐!

进步!

姜异新 2013-12-29

 

 一、文学思潮运动:

1近代文学改良

一,第一个十年

(1)小说: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从“问题小说(代表人物:

冰心、王统照)”到人生派写实小说(代表人物:

叶绍钧)乡土小说:

鲁迅,

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

缺乏刻骨的生命体验概念化,简单化。

(2)自叙体抒情小说及其他主管型叙述小说(郁达夫:

《沉沦》)

(3)创造社的发展

1前期(成立至1924年夏)最辉煌时期。

中期(1925年9月《洪水》半月刊发表为标志)。

后期(1928年1月《文化批判》面世为标志)1929年2月被封。

2早期创造社特点:

1为重客观、重再现、重写实的初期文学带来了重主观、重表现、重抒情的新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精神。

2五四文学精神的在首倡者哪里成立。

在文学研究会作家哪里的到继承,在创造社作家哪里得到补充和超越。

3作品颇多“洋气”,又爱标新立异。

3历史贡献

3.1捍卫文学自身的独立品格3.2开启并推动了“向内转”的艺术方向3.3加速了新闻的现代化脚步(郁达夫自叙传小说:

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转)

二.第二个十年

1代表事件

1.1革命文学:

创造社成员冯乃超李初犁彭康《文化批判》《创造月刊》显示突变;太阳社《太阳》月刊

1.2自由主义作家:

胡适X志摩梁实秋《新月》独立健康尊严

2第二个十年文学特征

2.1.思想自由气氛消失,文学主潮政治化。

2.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的文坛面貌2.3座椅文学博兴、自由主义作家及其他多种倾向作家颉颉相竞。

3.革命文学论争左联无产阶级文学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对五四文学元老的批判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鲁迅《对于左翼联盟作家的意见》左联刊物《拓荒者》

《萌芽月刊》《北斗》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联系文学大众化革命意味的显示主义

4.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围绕文学艺术发展的外部关系-文艺与阶级、政治革命、生活、时代、人民的关系)

4.1左翼与新月派论争

4.2左翼与性灵文学的论争,林语堂《论语》《人间世》《宇宙风》

4.3左翼与京派作家的论争《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

5三大派创作趋向

5.1左翼:

以现代大工业中的产业工人代言人身份批判,要求文学更自觉地成为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斗争工具

5.2京派:

学者型文人。

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贩毒商业化。

5.3海派:

依托于文学市场。

自觉的先锋意识。

6.文学成就

6.1题材空前规模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开掘6.2叙事的时代,中长篇小说成为最有成就的文学样式。

6.3艺术表现,描写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

社会结构剖析域心理结构剖析的统一。

成为心理刻画的重要特色、讽刺艺术。

6.4风格多样,独有的艺术世界。

矛盾的都市生活世界老舍的小市民世界,巴金的热情忧郁的亲年世界,沈从文的湘西边城世界。

7历史特点:

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对民族灵魂开掘的历史深度,以及从沸腾的历史潮流中所吸取的战斗精神与壮阔、厚实的力度的美,现代文学因此而日趋成熟。

三.第三个十年(1937.7-1949.9)

1.战争制约下的不同的政治区域文学

1.1国统区文学

1.1.1第一阶段:

1983年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成立“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作家深入战争现实生活;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

1.1.2第二阶段:

38.10XX失手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

黑暗;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询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

1.1.3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XX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1.2解放区文学

1.2.1基调明朗但是有片面性过分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忽略了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

1.3孤岛文学(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戏剧最活跃)

1.4沦陷区文学(作家在不自由的环境里艰难地创作平凡性凡人的历史价值日常平凡生活)

2.的《讲话》

▪明确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

▪论述了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传统、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着重分析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的核心内容是“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政治策略性很强

3.几大论争

3.1议论的焦点:

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向林冰:

葛一虹)

3.2解放区的讨论议论的焦点:

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的结果,文艺论争被政治斗争粗暴地取代。

3.3国统区的讨论事件的发生:

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和夏衍的话剧《芳草

天涯》在XX上演引起了讨论。

议论的焦点: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有论者提出反“非政治化倾向”;王戎提出要反“唯政治化倾向”;

何其芳、邵筌麟等提出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的观点,冯雪峰不一致

3.44)对“战国策”派的斗争恐怖、狂欢、虔恪陈铨、林同济、雷海宗追求“权力意志”、崇拜暴力英雄

3.55)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讲话进入国统区引起)

五四文学革命

1五四文学革命的产生发展

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于XX创刊。

1916年自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标示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敬告青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提出“人权、平等、自由”,德先生与赛先生;1918年1月号起改为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X半农、沈尹默、钱玄同等轮流编辑

策源地:

北大红楼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略:

全面反传统

1、破坏——掊击旧(传统)文化,重新评判孔子2、建设——输入新(西方)文明译介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的各式各样的思潮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和社会主义思潮。

如何理解全面反传统策略:

1、全面反省、反叛传统,而不是反对、反抗传统,是质疑传统文化中一切经得起质疑的东西。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立足“破”矫枉过正。

X虞“打孔家店。

2、放下对传统的执著,而不是抛弃传统本身。

流弊:

径直直取,做整体性歧化选择;被传统惯式思维所理解和接受,化约成“启蒙等同于文化批判”的皮相成果继承了下来。

如:

中国新文学的审美核心“吃人”。

3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

3.1主要内容

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科学(Science赛先生)与XX(Democratic德先生),反对封建礼教与迷信,在文学形式方面,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在文学理论主X方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为人生表现人生的写实文学,反对脱离生活,浮华颓败的封建主义文学;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及理论。

3.2发起基础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4文学革命中的论争

4.1与复古派的论争:

林纾,《致蔡鹤卿书》攻击北大新派“覆孔孟,铲伦常”,

新文化阵营进行了反击,李大钊、鲁迅等人都发表文章谴责所谓“国粹家”的历史倒退行为。

4.2与“学衡派”的论争:

留学美国的梅光迪、胡先骕、X宓1922年,学衡派以融贯中西古今的文化思想,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进行为提出批评。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鲁迅写了《估学衡》一文进行反击。

4.3与“甲寅派”的论争:

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章士钊1925年章士钊在《甲寅》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提倡“废弃白话”、“读经救国”等。

新文化阵营全力反击,写了许多批判“甲寅派”的文章。

5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

5.1白话文全面推广。

五四后各地所办报刊都采用白话文。

1920年1月当时教育部颁布命令,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统一用白话文。

5.2、外国文学思潮涌入和新文学社团蜂起。

5.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以胡适和周作人为代表)

周作人:

1)人的文学:

新文学的本质是“重新发现‘人’”的手段

2)平民的文学:

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情状,忠实地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3)对现代散文文体的理论确认。

1921年6月《美文》。

诗歌:

胡适的《尝试集》(左上图)最早的一部新诗集;郭沫若的《女神》,周作人《小河》俞平伯《冬夜》,康白情(左下图)《草儿》

小说:

1、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具有现代形式和现代精神的白话小说。

“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显示了白话文学的高度。

《孔乙己》(1918/12)《药》(1919/5)2、问题小说

散文

1、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随感录”专栏,现代散文最初园地。

切近现实、倚重思想、篇制短小、章法灵活。

(杂文、小品)

2、1920年代的语丝文体

3、1921年周作人《美文》

戏剧:

胡适《终身大事》、郭沫若《棠棣之花》

6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6.1文学研究会:

1921.1在成立,由周作人、X希祖、X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

文研会主X:

“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

6.2创造社:

1921.6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X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

文学主X:

“为艺术而艺术”。

6.3新月社:

1923年发起于。

主要成员:

X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

多为旅英美留学生。

最初开展戏剧活动 ,1925年以X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

6.4语丝派:

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

《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

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

 丝社的文学主X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

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

主要成员有:

钱玄同、林语堂、X半农、孙伏园等。

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

6.5湖畔社:

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

6.6浅草-沉钟社,1922浅草,1929年沉钟,介绍外国文学,冯至的诗歌莽原-未名社

6.7南国社、民众戏剧社、北大歌谣研究会

7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五四文学的品格:

1、理性精神的显现。

启蒙文学,问题小说

2、感伤情调的流行。

3、个性化的追求。

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8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

(1)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2)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历史上包括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所带来的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

(3)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

(4)中国文学由此建立了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

广泛吸收了世界文学影响的中国现代文学也因此具备了面相世界的开放性。

 

二作家简介作品

1.郭沫若

1.1简介:

郭开贞字鼎堂沫若是他在首次发表新诗时用的

1.2生平简介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X资平等人发起组织创造社

1.3代表作品《女神》(自然赤子:

灵魂的燃烧爱国赤子:

肉体的灰烬)1926北伐《王昭君》《聂嫈》《卓文君》历史剧;1928大革命失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两周金文词大系》抗日爆发《虎符》《屈原》《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1949年全国文联主席《蔡文姬》《武则天》

《凤凰涅槃》奇特的相像伟岸美丽的形象精美自由的结构《新月与白云》《天狗》《欲海》《心灯》《夜步十里XX》

1.4艺术特点转变

《星空》:

五四高潮期的乐观昂扬,进入退潮期的苦闷、彷徨,开始更深刻的求索

《瓶》:

爱情题材《前茅》,诗风转变的开始

《恢复》:

无产阶级诗歌的最初尝试,放弃了个性

1.5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话剧:

《三个叛逆的女性》六部:

抗战史剧:

“翻案戏”

2.茅盾

1茅盾简介沈德鸿《幻灭》为第一次笔名茅盾

2开创新的文学X式

左翼文学的主流,社会剖析小说,中长篇《幻灭》《动摇》《追求》(《蚀》三部曲)

《子夜》标志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长篇艺术所达到的高峰

自觉创造革命文学的理论和实践来建立、发展、完善中国现代小说。

3矛盾的小说成就

3.1绘制了一副1930年代中国社会各种错综复杂阶级茅盾的宏大图景

3.2传达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同时又在这一复杂的关系网中再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典型性格

3.3在艺术结构和人物心理刻画方面更显得有艺术匠心。

《子夜》代表

3.4《腐蚀》赵惠明内心独白写成《子夜》X荪甫赵伯韬

4矛盾对现代小说的贡献

4.1注重创作题材和主体的深入挖掘,创造了现代小说与社会同步共进的史诗性品格

4.2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象,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4.3以开放的现代意识、丰富的生活积累,建立了较为完证的现代都市文学。

4.4对现代长篇小说样式、结构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追求,充分显示了现代小说文本的自觉和成熟。

5其它贡献

《小说月报》改革鸳鸯蝴蝶派文学研究会“为人生“文学观散文家《风景谈》《白杨礼赞》翻译作品”革命文学传统“老大

3老舍

1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老舍是他在小说《老X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

三小学半年中学三年师X小学校长XX南开国文教员923年最早短篇小说《小玲儿》

2创造历程

1、1925年《老X的哲学》在《小说月报》连载,后留英五年,完成《老X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长篇小说。

2、1929年,途经新加坡回国时创作长篇童话小说《小坡的生日》。

3、1930-1936年,XX时期创作上进入成熟期,创作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中篇《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等,短篇小说《断魂枪》、《赶集》、《樱海集》、《蛤藻集》。

4、1937年担任“文协”负责人,先后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

《鼓书艺人》。

中篇《我这一辈子》,中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微神集》,并有话剧近十部、通俗文艺集《四三集》、长诗《剑北篇》等。

5、建国后创作重心转向戏剧《龙须沟》《茶馆》等。

1951年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3.贡献

1、文化批判视野和思想启蒙主题。

2、市民世界的表现者和批判者。

老派市民:

老马、牛老者、牛太太、祁老人、X大哥等洋派市民:

兰小山、赵子曰、X天真、丁约翰、冠招弟、祁瑞丰等理想市民:

孙守备、曹先生、丁二爷、钱默吟、李景纯等底层市民:

祥子、小福子、小X、小媳妇等

3、幽默俗白的美学风格:

“含泪的笑”和原汁原味的话。

6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一)创造了庞大的市民生活景观市井风俗的“百科全书”、“清明上河图”。

老舍在风俗人情中探索市民文化精神,反省市民性格,寻求新市民文化的方向。

二)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的市民形象。

1、老派市民:

“老中国的儿女”。

体现了老舍一种思想的矛盾和情感的忧伤。

代表人物:

老马先生(《二马》X大哥(《陆浑》祁老人(《四世同堂》)沙子龙(《断魂枪》)

2、新派市民:

中西方文化劣根性的产物

1)洋派青年;X天真(《离婚》)

(2)恶少型的洋奴:

冠晓荷、祁瑞丰(《四世同堂》)

3、城市贫民形象:

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

城市贫民形象,集中体现了他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

代表人物:

祥子(《骆驼祥子》)少女“我”(《月牙儿》)

4、理想市民形象:

探索文化转型的出路

这类人物带有传统的道德观和侠义倾向,但却是老舍塑造最不成功的一类人物。

代表人物:

钱默吟(《四世同堂》)李景纯(《赵子曰》)

《月牙儿》分析

▪第一人称内视点叙述,却不是自叙传

▪低回婉转的诗化语言,浓郁的抒情性

▪中心意象月牙儿贯穿始终,清冷、凄美、孤独、压抑与悲凉

▪冷静、清醒、理性十足的叙述者

▪拟代式写作:

知识分子话语与女性话语的潜在转换,老舍式的女性话语,

4巴金

1简介

XXXX人。

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2社会运动冲击

早期思想:

无政府主义

▪1927年旅法读书。

梵宰蒂之死让巴金愤怒并开始探索思考。

1927年第一部中篇《灭亡》诞生。

3献身写作

中长篇小说是建国前创作的主要成就。

《灭亡》《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革命三部曲》(《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

《火三部曲》(《抗战三部曲》)

《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

最擅长写家庭。

一是写封建大家庭,如《激流三部曲》《憩园》。

一是写小家庭,如《寒夜》

5、建国后

《团圆》《随想录》

6风格

一、青春的赞歌:

巴金前期小说创作(主题:

表现青年革命者的迷惘、追求和斗争。

以《灭亡》(杜大心反抗社会的悲剧故事悲剧气氛和悲壮的进取精神)《爱情三部曲》为代表。

《雾》周如水,倾向革命却有优柔寡断软弱的性格,患得患失导致爱情悲剧。

《雨》X仁民,革命组织成员,与两个女性的爱情纠葛。

提出如何处理革命和恋爱关系。

《电》敏,性格激烈,为革命献身牺牲。

二《家》的杰出成就

集中展现封建大家庭制度的典型形态。

在高老太爷统治下,家庭内部充满着虚伪和罪恶,各种矛盾在潜滋暗长,逐步激化。

在这一背景下,描写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事。

高觉慧与鸣凤的悲剧;高觉新与钱梅芬及瑞珏的悲剧事件。

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憩园》1944年5月,标志着巴金以往那种“青春型”的热情倾泻的创作风格,开始朝比较深蕴细腻的方向转变。

《第四病室》《寒夜》《寒夜》(汪文宣曾树生汪母青春的消逝理想的破灭人性的扭曲人生的悲哀平民的史诗)写成于1946年底,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主题:

社会重压下善良无告的小人物的悲剧

7二、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善于通过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琐事揭示重大主题,从而表现出作家非凡的艺术功力。

使作品具有极大的批判力量。

▪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发掘到了异常细腻深刻的程度,它表明作家已掌握了“心灵的辩证法”。

并且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在对立的情势下运动的

5曹禺

1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XX潜江,出生在XX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是我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

被称为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日出》和《原野》。

《雷雨》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人》。

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四大名剧

2曹禺对新文学的贡献

1、始终以诗人般的热情拥抱现实,追求诗与戏剧的融合。

2、带着理想的情愫观察现实、描写现实。

3、倾力塑造典型形象,把探索人的灵魂、刻画人的灵魂放在首位,力求写出人物心灵的诗。

4、现实主义的民族独创性的戏剧特征。

3《雷雨》的艺术特点

一、卓越的艺术结构。

回顾式,长度达30年复杂的矛盾纠葛,由一天之内的冲突落笔。

一天时间:

“一个初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钟光景”两个场景:

周家客厅、鲁家住房。

“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互相交织。

成功运用“三一律”。

序幕与尾声

▪二、戏剧“意象”中所内涵的人的生存困境:

1、郁热:

自然背景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

情热——欲望与追求

2、挣扎与残酷:

无论如何挣扎总免不了失败

▪三、富有动感而精美的语言。

个性化

浓烈的抒情味 

简短生动,易听易懂。

6鲁迅

1简介

☐一、XX周豫才(1881.9-1898.5)

从小康之家而坠入困顿

一下子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

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

1、江南水师学堂

2、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

1、东京私立弘文学院预备学校江南班

七绝《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

2、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3、东京开展文艺活动《新生》杂志《域外小说集》——“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

”《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翻译被压迫民族的作者的作品,如,俄国作家果戈理、迦尔洵、安德列耶夫,波兰作家显克微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森欧外。

二叶亭四迷翻译的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被他做了剪报。

俄国的安特列夫成为他的最爱。

XXXX两级师X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XX府中学堂做监学辛亥革命后成为山会初级师X学堂监督,即校长。

参与创办《越铎日报》,抨击时弊。

创作了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写辛亥革命的消息是如何在民间传播的,发表于《小说月报》4卷1号,“附志”中有编辑焦木(恽铁樵)的评语,成为百年来绵延不绝的鲁迅研究史的起点。

不过,那时作为文学家的鲁迅还没有诞生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1918年至1922年连续写了15篇小说,于1923年8月编成短篇小说集《呐喊》,由大学新潮社初版。

当年12月便再版,来年春,马上又第三版,而且常常一年出两个版次。

XX(1927.1-1927.9)XX大学校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演讲《无声的中国》《老调子已经唱完》《革命时代的文学》《读书杂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许广平被聘为他的私人助理,为他的公开演讲做翻译

XX十年:

(1927.10-1936.10)自由撰稿人

鲁迅慢慢醒悟到,延续至此的“弃医从文”生涯,却是逐渐陷入以言说为主要方式的生存,然而,战争以及人性的险恶始终在自己持续的言说中更加严峻地包围着他,他又因此而更加顽强地写下去,说下去

XX十年:

(1927.10-1936.10他是通过写作、编辑、翻译等文化途径,竭力运输些切实的精神食粮,放在青年们的周围,一面将那些聋哑的制造者送回黑洞和X门里面去。

他不惜一切扶植新兴的充满创造性而又暂时处于弱势的文化力量,焦灼地呼唤甘为泥土的作者和译者的奋斗

九、告别人间:

和光明偕逝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开始翻译《死魂灵》;在最后一个生日的前20天,写下《死》——公开的遗嘱;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影的告别

7艾青

1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XXXX的一个地主家庭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2《北风》、《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