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614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docx

《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docx

舌苔脉象01之欧阳术创编

正常舌象及生理差异

时间:

2021.02.02

创作:

欧阳术

(一)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干湿适中--为气血充足,阳气旺盛

四、望舌质

概念:

即舌体的颜色、形态的变化

分类正常舌象:

淡红舌病理舌象:

舌色变浅—淡白舌,舌色加深—红绛舌、青紫舌

(二)望舌色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青舌

(2)红舌实热虚热(阴虚)

(3)绛舌

(4)淡紫舌:

为气虚寒凝,温运无力所致,绛紫舌:

热盛伤津,血凝所致

淡红瘀点:

气滞血瘀所致 注意点:

青紫舌主病的两重性

绛紫舌色红,干枯少津--热盛血瘀

淡紫舌色白,湿润多津--寒凝血瘀

(三)望舌形

(1)老嫩

老:

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舌色较暗;-- 主实证,嫩:

纹理细腻,舌色浅多津;          -- 主虚证

(2)肿胀:

舌体较正常大而厚淡白而胖大--气虚、阳虚;红肿而胖大--心脾积热;

(3)瘦小舌:

舌体较正常瘦小而薄; 淡白而瘦小--气血两虚;红绛而瘦小,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4)裂纹舌:

舌表面有各种形状的裂纹 红而干燥有裂--热盛伤津;

  淡白有裂--阴血不足;(5)芒剌:

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剌,邪热亢盛;

  舌尖--心火亢盛 舌中--胃火亢盛

(四)望舌态

(1)强硬:

热入心包 痰浊内阻 中风先兆

(2)痿软:

气血两虚 阴液枯竭

(3)震颤:

气血亏虚 肝风内动(4)吐弄:

心脾有热 动风先兆

(5)歪斜:

肝风内动 痰瘀阻络(6)短缩:

寒凝经脉 热灼筋痿 

二、望舌苔

舌苔为胃气上蒸所形成。

1、舌苔

白苔黄苔灰黑苔

(1)白苔:

主表证、寒证 白而干裂如积粉--内热伤津,瘟疫暴起

(2)黄苔:

主里证、热证 黄色有浅黄与焦黄的不同

  黄色越深则表示热越深(3)灰苔:

主热证、寒湿证 灰而干燥--热甚伤津

  灰而滑润--内有寒湿(4)黑苔:

主里证(热极或寒极)多由灰苔发展而来

   黑而干燥--热极津枯 黑而滑润--寒湿内盛

2、舌质

(1)厚薄:

见底/不见底

(2)润燥:

反映津液状况

 润苔--为津液未伤,过润则为水湿内停; 燥苔--为津液已伤,主热盛;

    由润变燥--病情加重;由燥变润--病情好转;

(3)腐腻:

腐苔--如豆腐渣 主胃气衰败;腻苔--如油状物 主湿浊内盛;

(4)剥脱苔:

主胃阴大伤、正气受损全部脱落--镜面舌、猪腰舌部分脱落--地图舌

小结

淡白舌:

主虚寒证红绛舌:

主热证(有实热与虚热之分)青紫舌:

主瘀血证(有寒热之分)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临床意义】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里实:

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沉而无力-里虚:

阳气虚不能升举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

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 虚寒:

阳气虚弱失于温运

  2)亦主热证:

邪热结聚,经隧阻滞多见于里热实证。

4、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1)主热证--因热迫血妄行,故脉数,凡外感发热、胃热、肠热、肺痈、肠痈、疮疡、或阴虚火旺等均可见数脉

 2)主虚证--精血耗损,元气亏虚,脉来虚数。

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

5、洪脉

【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 里热内盛,气盛血涌故脉来洪大有力,此为太过,多为里热炽盛,必伴见壮热,烦躁,口渴,吐血,疮疡及暑热汗出等。

 亦主虚证:

若洪大无力,则不主气分热盛,乃阴精耗竭,孤阳将欲外越之兆。

凡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出现洪脉则为阴损阳散之危重证候。

6、细脉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

1)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则脉来细而无力,凡久病气血亏耗,年迈体弱,失血,盗汗,自汗,阳虚畏寒,虚胀,泄泻等,可见到细脉

2)主湿侵:

脾虚湿盛或感受湿邪,湿邪阻碍脉道,故脉细 凡湿邪伤人,或内困脾胃,或留滞经络,常可见到细脉

7、微脉

【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病:

气血虚甚,阳气衰微,正气将绝,鼓动无力,故脉微欲绝

8、散脉

【脉象特征】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

【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脉理:

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

9、虚脉

【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虚证

 血虚不能充盈,气虚不敛而外张,可见于久病虚劳、伤暑气阴两伤等

10、实脉

【脉象特征】应指幅幅,举按皆然 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实证

 邪盛正实,正邪相搏,气血涌盛脉道充满故实,凡邪气有余,阳热内郁所致高热谵语,腑实便坚,三焦火盛,食滞胁痛等,皆可见实脉

11、滑脉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

1)主痰饮:

痰饮为阴滑之物,痰湿聚于体内,足使脉内阴液增加,血流如粒而现滑象

2)主食滞:

宿食化热,气实血涌

3)主实热:

正盛邪实,气血涌盛

 1)主妇人的孕脉:

气血充盛

2)见于正常人:

滑缓为平人之常,多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明显

12、涩脉

【脉象特征】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

1)涩而无力--伤精、血少 多见于亡血,失精,闭经,死胎,或精冷阳萎

  2)涩而有力--实证(痰食积滞、瘀血) 气、血、食、痰阻碍脉道,脉行不畅

  主瘀血:

凡胸痹、腹中积块、症瘕、痛经、经闭,及附件包块、陈旧性宫外孕包块等,可见之

13、长脉

【脉象特征】脉体较长,超过寸关尺

【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

 多由邪气盛实,正气不衰,邪正搏击所致

脉长而洪数--阳毒内蕴;为热深、癫狂; 脉长而弦--为肝气上逆,气滞化火

 正常人气血旺盛,精气盛满,脉气盈余

14、短脉

【脉象特征】只现于关部,它部不显

【临床意义】短主气病,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气郁不能展,气虚不能鼓动故脉短

15、弦脉

【脉象特征】: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临床意义】:

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等 弦为肝脉,为气机不畅之象

凡肝气胁痛、腹痛、冷痹、疝瘕、疟疾等多见弦脉

16、芤脉

【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临床意义】失血 脉理:

阴血不能维阳气,阳气浮散

 17、紧脉

【脉象特征】脉形紧急,如牵绳转索

【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 寒主收引,脉管内缩故紧,多见于寒邪内侵引起的伤寒发热,头痛咳嗽心,腹痛或胀满,呕吐泻利,阴疝痃癖等

18、缓脉

【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有怠

 1)脉管柔和,脉来和缓,有悠然之意。

为有神,有胃之平脉2)脉管纵使缓,脉来懈怠

 主病:

多由脾虚,或湿邪困阻

19、革脉

【脉象特征】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临床意义】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革为精气内虚,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所致

20、牢脉

【脉象特征】实大弦长,沉取始得,坚着不移

【临床意义】阴寒内盛,疝气症瘕,脉理:

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故脉来沉而实大弦长。

21、弱脉

【脉象特征】极软而沉细

主病:

主阳气虚衰或气血俱虚,阳虚不能温运,鼓动无力,多见于元气虚耗,阳气衰微之人。

症见面白肢冷,气短少力,惊恐自汗,筋骨痿弱,遗精泄泻等。

22、濡脉

【脉象特征】浮而细软,如絮浮水

【临床意义】:

主诸虚,又主湿,凡气虚,自汗,身倦乏力,短气等可见濡

23、伏脉

【脉象特征】比沉脉更深,需重按着骨始可得,甚至伏而不现

【临床意义】邪闭、厥病、痛极(伏而有力)多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如气闭、寒闭、热闭、火闭、痛极、霍乱等可见;伏而无力-气血亏损,阴枯阳竭,“心衰脉伏”

24、动脉

【脉象特征】脉动如豆,见于关部

【临床意义】多见于惊恐、疼痛之症 

25、促脉

【脉象特征】数而一止,止无定数

【临床意义】主阳盛热实 邪热内盛,壅滞脉道,脉行不利

26、结脉

【脉象特征】缓而一止,止无定数

【临床意义】主阴盛气结 阴寒凝滞,心阳被抑,多见于气结、血瘀、寒痰、饮食停滞、癥瘕积聚等

27、代脉

【脉象特征】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临床意义】主脏气衰微 1)脏气衰微,无力继续,故脉歇止难复

 2)又主痛症、七情惊恐、跌仆损伤

28、疾脉

【脉象特征】 一息七至以上

【临床意义】多见于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

为虚弱,阳气将绝之征

小结

1、主寒--迟、紧、弱

2、主热--数、洪、滑、促

3、主虚--虚、弱、细、濡

4、主实--实、弦、紧

5、主痛--弦、紧、代、促(动、伏)

6、主血瘀--涩、结

7、主痰饮--滑、涩、弦、促、结

8、主虚主湿--细、缓、濡

9、主食积--滑、促、涩、紧(短)

10、主阴竭阳脱--微、疾(散)

11、脉律失常--促、结、代

时间:

2021.02.02

创作:

欧阳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