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25020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5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docx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docx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精华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

导论

一、单选题:

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

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

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

B.

D.

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劳动者的素质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A.生产工具的状况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3、生产力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B.

D.

B.

D.

人与自然的关系

分工协作关系

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人与自然的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分工协作关系

B.

D.

B.

产品的分配形式

生产工具的水平

产品的分配形式生产工具的水平

D.

6、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消费形式

B.

D.

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物质资料生产

C.劳动方式

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生产

B.

D.

8、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物质资料生产

C.劳动方式

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力

B.

D.

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经济基础

A.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B.

C.

D.

10、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B.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对立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

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

11、构成社会形态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

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

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

A.为无产阶级服务

C.调整生产关系

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推翻剥削制度

B.

D.

1

精品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第1页,共36页

13、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

价值规律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

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B.科学抽象法

C.唯物辩证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D.

15、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社会制度

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D.

二、多选题:

1、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

B.

E.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C.

A.劳动者的劳动

D.科学技术

经济信息

劳动对象

劳动手段

B.

C.

E.

3、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

管理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E.

4、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

D.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

C.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E.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政治制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产品的分配形式

D.

E.

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矛盾

A.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人与社会的矛盾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7、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

A.它的存在是客观的

B.

它的作用是客观的

C.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E.经济制度是客观的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

它是永恒不变的

D.

矛盾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A.唯物辩证法

B.科学抽象法

C.

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E.

三、辨析题:

1、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答:

此观点错误,正确说法应该是:

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结成的必然的、客观的联系。

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所以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应该是能够

促进生产力发展。

原题结论混淆了生产关系先进或落后的根本标准。

2

精品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第2页,共36页

2、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人们既不能创造、改变它,也不能利用它。

答:

此观点错误,正确说法应该是: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和改变它,但是能够利用它。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

这种客观性意味着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它;但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规

划自己的行动,实现预期目标。

原题结论错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答:

错误

一般认为,生产力具有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

在生

产力的三个构成要素中,由于生产工具在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规定

着生产力水平的性质,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不会有生产力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甚至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

由于生产力是一种现实的、既得的而非潜在的力量,因此,任何一种科学技术只有被劳动者所掌握,只有物化在生产

资料中,才能形成生产力。

这就是说,科学技术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客观上需要一个转化过程。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答:

此观点正确。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分配、使用上结成的生产关系的制度规定。

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中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

费关系。

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决定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而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反作用于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产关系。

答:

此观点错误,因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首先必须有物质资料,例如:

食物、衣服、住房及其他生活资料,以及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才能生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其他社会活动。

而要获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就必须从事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

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答:

此观点错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

的生产,首先必须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

适合自己需要的物品。

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结成的必然的客观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具有客观性。

他的客观性根源于生产力的客观性,有什么性质的生产力,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同时,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

自身的运动规律。

展的基础。

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

消费关系。

直接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决定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而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反作用于直接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7、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答:

正确。

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

3

精品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第3页,共36页

究范围内。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

在人类社会

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

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

只有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

⑶只有了解上层建筑存在和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社会历史

条件,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曲折性做出科学说明。

四、问答题:

1、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答: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有什么性质的生产力,就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时,它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它对生产力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在政治经济

学中被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答:

科学技术在在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科学的进步就不会有生产力的发展。

从科学技术的产生来看,科技是源于实践。

从其应用的范围来看,科技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要素产生影响,科技在生产中应用范围越广,应用程度越深,对生产推动作用越明显。

科技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推动力量;现代科技是管理日趋变化,科学化;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以,从这些意义上说,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甚至是第一生产力。

3、说明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

答: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结成的必然的、客观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

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三方面说”(斯大林)即狭义的生产关系,强调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四环节说”(马克思)

即广义的生产关系,强调生产关系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环节的统一。

4、说明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答: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都依存于一定的经济条件,只要存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同这种经济条件相联系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存在和发生作用。

因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经济规律,

人们

的行为如果违背经济规律要求,就会受到其惩罚。

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自觉地利用经济

充分发挥主

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规划自己的行动,以期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

观能动性,只要人们越善于研究和总结,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还可以研

究在各个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表现形式,选择有利的实现形式为社会造福。

5、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

答: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创造或制定

它;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可以理解各种复杂社会现象,了解人类发展规律。

4

精品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第4页,共36页

6、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答⑴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究范围

内。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

在人类社会生产关

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

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

只有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

⑶了解上层建筑存在和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

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曲折性做出科学说明。

只有

五、论述题:

1、试述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答:

①物质资料再生产环节包括: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②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③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的方式和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方式和性质;二是生产水平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它们对生产可能起促进作用;二是它们也可能对生产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④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

2、联系实际说明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答:

联系实际:

关系: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都依存于一定的经济条件,只要存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同这种经济条件相联系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存在和发生作用。

因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经济规律,

人们的行为如果违背经济规律要求,就会受到其惩罚。

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自觉地利用

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规划自己的行动,以期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

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只要人们越善于研究和总结,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还可

以研究在各个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表现形式,选择有利的实现形式为社会造福。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一、单选题:

1、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价值与价格

C.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与价格

交换价值和价值

B.

D.

2、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3、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

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B.

D.

4、马克思指出: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

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5

精品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第5页,共36页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B.

D.

5、形成商品价值的是(

C.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6、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

A.个别劳动时间

C.具体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抽象劳动时间

B.

D.

7、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

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

5斤苹果

5斤苹果

B.顾客购买

10元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

2元的价格预定了

5斤苹果

8、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C.自身也有价值

9、商品的价格决定于

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可作为支付手段

B.

D.

A.商品的价值

供求关系

B.

C.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

10、商品的价格是(A.商品价值的基础

C.供求关系的表现形式

11、价值尺度(

货币流通速度

D.

B.

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形式

商品价值波动的结果

D.

A.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B.是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价值

C.是供求关系的表现形式

12、价格标准是(

就是价格标准

D.

A.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子

C.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值尺度

B.

D.

13、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B.

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D.

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指的是(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

B.

D.

15、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

A.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

B.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劳动

D.

16、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劳动价值论

C.剩余价值学说

劳动二重性学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D.

17、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矛盾

B.

D.

18、各种商品的价值统一地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这一价值形式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B.

D.

19、一般的价值形式和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区别是

等式的简单颠倒

形式上的区别

本质区别

没有区别

A.

B.

C.

D.

6

精品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第6页,共36页

20、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纸币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B.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C.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D纸币发行量限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21、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A.商品价格是价值的基础

B.

C.价格等于价值

价格与价值无关

D.

二、多选题:

1、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不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2、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B.

货币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3、货币在本质上A.是一般等价物

价格形式

D.

E.

B.

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C.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尺度

价格标准

E.

4、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有(

A.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发行量

D.货币流通速度

E.商品价格总额

5、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

30万元

B.企业支付职工工资

10万元

C.缴纳房屋契税

9000元

D.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

5万元

E.交付车库租金

6、商品的价格是(

200元

A.商品价值的基础

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形式

D.商品价值波动的结果

B.

C.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E.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

7、价值尺度是(

A.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价格标准

B.

C.供求关系的表现形式

E.货币的第一个职能

8、价格标准是(

D.商品价值波动的结果

A.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为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

B.

C.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9、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价值尺度

E.货币的第一个职能

D.

A.市场竞争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价格波动

B.

C.

D.资源的有效配置

供求关系的变化

E.

7

精品资料

精品学习资料

第7页,共36页

10、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劳动者生产的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D.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E.一个历史的范畴

1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B.商品的自然属性

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E.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

D.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12、商品的价值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D.由具体劳动决定的

13、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由抽象劳动决定的

由个别劳动决定的

C.流通手段

C.

E.

A.价值尺度

D.支付手段

价格标准

世界货币

B.

E.

14、货币的职能有(

C.

A.价值尺度

D.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世界货币

贮藏手段

B.

E.

15、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表示方法是(

A.劳动时间的多少

B.生产产品数量的多少

C.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数量的多少

生产规模的大小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E.

16、价值规律的作用是(

A.自发调节社会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B.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C.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E.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使价格趋近于价值

D.

三、辨析题:

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答:

此观点正确。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通过商品的自然属性来表现自己的,

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也是商品的自然形式。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答:

此观点错误,正确说法应该是: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因为商品具有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