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职官六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2361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二十四 职官六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卷二十四 职官六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卷二十四 职官六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卷二十四 职官六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卷二十四 职官六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卷二十四 职官六doc.docx

《卷二十四 职官六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二十四 职官六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卷二十四 职官六doc.docx

卷二十四职官六doc

卷二十四职官六

  御史台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

(王有命,则赞为之辞,写其理之法令,命来受者即授之。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也。

至秦汉,为纠察之任。

(秦以御史监郡。

汉初,叔孙通新定礼仪,以"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而去"是也。

)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史大夫寺,(汉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塾,其门署用梓板,不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

)亦谓之宪台。

成帝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果废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是其徵也。

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寺。

(颜师古曰:

"官曹通名为寺。

"后汉赵岐本名嘉,以生於御史台,因字台卿。

又应劭官仪曰:

"廷尉案责上御史台。

"又谢灵运晋书曰:

"汉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

"后汉蔡邕以侍御史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

(北齐王高澄用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书左丞,谓之曰:

"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

")后魏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仆以下,悉送南台。

(后魏临洮王举哀,兼尚书左仆射元顺不肯送名,又不送簿。

中尉举弹之。

顺奏曰:

"尚书百揆之本,令、仆纳言之贵,不宜下隶中尉,送名御史。

"诏许之。

后元子思为御史中尉,朔朝,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

尚书郎裴献伯移注云:

"按蔡氏汉仪,御史中尉逢台郎於複道,中尉下避执版,郎中车上举手礼之。

以此而言,明非敌体。

"子思奏曰:

"臣按汉书,御史中丞为独坐。

又按魏书曰:

'崔琰既为中丞,百僚震恐。

'则中丞不揖省郎,亦已久矣;宪台不属都坐,亦非今日。

又按孝文帝职令:

'朝会失时,则御史弹之。

'若不送名,到否何验。

献伯等乱常变纪,请付法。

"诏曰:

"国异政,不可据以古事。

检孝文帝旧格以闻。

"寻从子思奏。

)后周曰司宪,属秋官府。

隋及大唐皆曰御史台。

龙朔二年改为宪台,咸亨元年复旧。

门北辟,主阴杀也。

(按北齐杨楞伽邺都故事云:

"御史台在宫阙西南,其门北开,取冬杀之义。

"斯事久矣。

今东都台门所以不北向者,盖欲变古之制,或建造者不习故事耳。

龙朔中,改司经局为桂坊,置司直,为东宫之宪府,亦开北门,以象御史台,其例明矣。

或云:

隋初移长安城,造御史台,时以兵部尚书李圆通检校御史大夫,欲於尚书省近,故开北门。

此说非也。

)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

(旧例,御史台不受诉讼。

有通辞状者,立於台门,候御史,御史径往门外收采。

知可弹者,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知"。

永徽中,崔义玄为大夫,始定受事御史,人知一日,劾状题告人姓名或诉讼之事。

)其鞫案禁系,则委之大理。

贞观末,御史中丞李乾祐以囚自大理来往,滋其奸故,又案事入法,多为大理所反,乃奏於台中置东西二狱,以自系劾。

开元中,大夫崔隐甫复奏罢之。

其后罕有闻风弹举之事,多受辞讼,推覆理尽,然后弹之。

将有弹奏,则先牒监门禁止,勿许其入。

(按宋书云"二台劾奏,符光禄加禁止,不得入殿省",是其先例。

光禄主殿门。

)武太后时,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凡置左、右肃政二台,别置大夫、中丞各一人,侍御史、殿中、监察各二十人,(又置肃政台使六人,受俸於本官,略与御史同,寻罢之。

)左以察朝廷,右以澄郡县。

时议以右多名流,左多寒刻,其迁登南省者,右殆倍焉,以其不陵朝贵故也。

二台迭相纠正,而左加敬惮。

神龙以后去肃政之名,但为左右御史台。

(初置两台,每年春秋发使,春曰风俗,秋曰廉察。

令地官尚书韦方质为条例,删定为四十八条,以察州县。

载初以后,奉饬乃巡,不每年出使也。

)睿宗即位,诏二台并察京师,资位既等,竞为弹纠,百僚被察,殆不堪命。

太极元年,以尚书省悉隶左台。

月馀,右台复请分绾尚书西行事。

左台大夫窦怀贞乃表请依贞观故事,遂废右台,而本御史台官复旧,废台之官并隶焉。

(其左台,本御史台也。

又别置右台,右台地即今太仆寺是也。

本隋长秋监地,武太后改为司宫台,移於街北。

遂以其地置右台。

右台既废,以其地为御史台使院。

开元八年,移太仆寺於此。

)大夫一人,中丞二人,侍御史四人,殿中侍御史六人,监察御史十人,主簿一人。

内供奉、里行者各如正员之半。

(太宗朝,始有里行之名。

高宗时,方置内供奉及里行官,皆非正官也。

开元初,又置御史里使及侍御史里使、殿中里使、监察里使等官,并无定员,义与里行同。

穆思泰、元光谦、吕太一、翟章并为里使,寻省。

建中三年九月,御史台请置推官二人,常与本推御史同推覆,奉饬依。

)其台宪故事,官资轻重,则杜易简、韩琬注记详焉。

(杜易简撰御史杂注四卷,韩琬撰御史台记十二卷。

)345

  御史台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

(王有命,则赞为之辞,写其理之法令,命来受者即授之。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也。

至秦汉,为纠察之任。

(秦以御史监郡。

汉初,叔孙通新定礼仪,以"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而去"是也。

)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史大夫寺,(汉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塾,其门署用梓板,不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

)亦谓之宪台。

成帝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果废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是其徵也。

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寺。

(颜师古曰:

"官曹通名为寺。

"后汉赵岐本名嘉,以生於御史台,因字台卿。

又应劭官仪曰:

"廷尉案责上御史台。

"又谢灵运晋书曰:

"汉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

"后汉蔡邕以侍御史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

(北齐王高澄用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书左丞,谓之曰:

"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

")后魏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仆以下,悉送南台。

(后魏临洮王举哀,兼尚书左仆射元顺不肯送名,又不送簿。

中尉举弹之。

顺奏曰:

"尚书百揆之本,令、仆纳言之贵,不宜下隶中尉,送名御史。

"诏许之。

后元子思为御史中尉,朔朝,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

尚书郎裴献伯移注云:

"按蔡氏汉仪,御史中尉逢台郎於複道,中尉下避执版,郎中车上举手礼之。

以此而言,明非敌体。

"子思奏曰:

"臣按汉书,御史中丞为独坐。

又按魏书曰:

'崔琰既为中丞,百僚震恐。

'则中丞不揖省郎,亦已久矣;宪台不属都坐,亦非今日。

又按孝文帝职令:

'朝会失时,则御史弹之。

'若不送名,到否何验。

献伯等乱常变纪,请付法。

"诏曰:

"国异政,不可据以古事。

检孝文帝旧格以闻。

"寻从子思奏。

)后周曰司宪,属秋官府。

隋及大唐皆曰御史台。

龙朔二年改为宪台,咸亨元年复旧。

门北辟,主阴杀也。

(按北齐杨楞伽邺都故事云:

"御史台在宫阙西南,其门北开,取冬杀之义。

"斯事久矣。

今东都台门所以不北向者,盖欲变古之制,或建造者不习故事耳。

龙朔中,改司经局为桂坊,置司直,为东宫之宪府,亦开北门,以象御史台,其例明矣。

或云:

隋初移长安城,造御史台,时以兵部尚书李圆通检校御史大夫,欲於尚书省近,故开北门。

此说非也。

)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

(旧例,御史台不受诉讼。

有通辞状者,立於台门,候御史,御史径往门外收采。

知可弹者,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知"。

永徽中,崔义玄为大夫,始定受事御史,人知一日,劾状题告人姓名或诉讼之事。

)其鞫案禁系,则委之大理。

贞观末,御史中丞李乾祐以囚自大理来往,滋其奸故,又案事入法,多为大理所反,乃奏於台中置东西二狱,以自系劾。

开元中,大夫崔隐甫复奏罢之。

其后罕有闻风弹举之事,多受辞讼,推覆理尽,然后弹之。

将有弹奏,则先牒监门禁止,勿许其入。

(按宋书云"二台劾奏,符光禄加禁止,不得入殿省",是其先例。

光禄主殿门。

)武太后时,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凡置左、右肃政二台,别置大夫、中丞各一人,侍御史、殿中、监察各二十人,(又置肃政台使六人,受俸於本官,略与御史同,寻罢之。

)左以察朝廷,右以澄郡县。

时议以右多名流,左多寒刻,其迁登南省者,右殆倍焉,以其不陵朝贵故也。

二台迭相纠正,而左加敬惮。

神龙以后去肃政之名,但为左右御史台。

(初置两台,每年春秋发使,春曰风俗,秋曰廉察。

令地官尚书韦方质为条例,删定为四十八条,以察州县。

载初以后,奉饬乃巡,不每年出使也。

)睿宗即位,诏二台并察京师,资位既等,竞为弹纠,百僚被察,殆不堪命。

太极元年,以尚书省悉隶左台。

月馀,右台复请分绾尚书西行事。

左台大夫窦怀贞乃表请依贞观故事,遂废右台,而本御史台官复旧,废台之官并隶焉。

(其左台,本御史台也。

又别置右台,右台地即今太仆寺是也。

本隋长秋监地,武太后改为司宫台,移於街北。

遂以其地置右台。

右台既废,以其地为御史台使院。

开元八年,移太仆寺於此。

)大夫一人,中丞二人,侍御史四人,殿中侍御史六人,监察御史十人,主簿一人。

内供奉、里行者各如正员之半。

(太宗朝,始有里行之名。

高宗时,方置内供奉及里行官,皆非正官也。

开元初,又置御史里使及侍御史里使、殿中里使、监察里使等官,并无定员,义与里行同。

穆思泰、元光谦、吕太一、翟章并为里使,寻省。

建中三年九月,御史台请置推官二人,常与本推御史同推覆,奉饬依。

)其台宪故事,官资轻重,则杜易简、韩琬注记详焉。

(杜易简撰御史杂注四卷,韩琬撰御史台记十二卷。

)345

  御史台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

(王有命,则赞为之辞,写其理之法令,命来受者即授之。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也。

至秦汉,为纠察之任。

(秦以御史监郡。

汉初,叔孙通新定礼仪,以"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而去"是也。

)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史大夫寺,(汉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塾,其门署用梓板,不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

)亦谓之宪台。

成帝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果废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是其徵也。

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寺。

(颜师古曰:

"官曹通名为寺。

"后汉赵岐本名嘉,以生於御史台,因字台卿。

又应劭官仪曰:

"廷尉案责上御史台。

"又谢灵运晋书曰:

"汉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

"后汉蔡邕以侍御史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

(北齐王高澄用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书左丞,谓之曰:

"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

")后魏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仆以下,悉送南台。

(后魏临洮王举哀,兼尚书左仆射元顺不肯送名,又不送簿。

中尉举弹之。

顺奏曰:

"尚书百揆之本,令、仆纳言之贵,不宜下隶中尉,送名御史。

"诏许之。

后元子思为御史中尉,朔朝,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

尚书郎裴献伯移注云:

"按蔡氏汉仪,御史中尉逢台郎於複道,中尉下避执版,郎中车上举手礼之。

以此而言,明非敌体。

"子思奏曰:

"臣按汉书,御史中丞为独坐。

又按魏书曰:

'崔琰既为中丞,百僚震恐。

'则中丞不揖省郎,亦已久矣;宪台不属都坐,亦非今日。

又按孝文帝职令:

'朝会失时,则御史弹之。

'若不送名,到否何验。

献伯等乱常变纪,请付法。

"诏曰:

"国异政,不可据以古事。

检孝文帝旧格以闻。

"寻从子思奏。

)后周曰司宪,属秋官府。

隋及大唐皆曰御史台。

龙朔二年改为宪台,咸亨元年复旧。

门北辟,主阴杀也。

(按北齐杨楞伽邺都故事云:

"御史台在宫阙西南,其门北开,取冬杀之义。

"斯事久矣。

今东都台门所以不北向者,盖欲变古之制,或建造者不习故事耳。

龙朔中,改司经局为桂坊,置司直,为东宫之宪府,亦开北门,以象御史台,其例明矣。

或云:

隋初移长安城,造御史台,时以兵部尚书李圆通检校御史大夫,欲於尚书省近,故开北门。

此说非也。

)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

(旧例,御史台不受诉讼。

有通辞状者,立於台门,候御史,御史径往门外收采。

知可弹者,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知"。

永徽中,崔义玄为大夫,始定受事御史,人知一日,劾状题告人姓名或诉讼之事。

)其鞫案禁系,则委之大理。

贞观末,御史中丞李乾祐以囚自大理来往,滋其奸故,又案事入法,多为大理所反,乃奏於台中置东西二狱,以自系劾。

开元中,大夫崔隐甫复奏罢之。

其后罕有闻风弹举之事,多受辞讼,推覆理尽,然后弹之。

将有弹奏,则先牒监门禁止,勿许其入。

(按宋书云"二台劾奏,符光禄加禁止,不得入殿省",是其先例。

光禄主殿门。

)武太后时,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凡置左、右肃政二台,别置大夫、中丞各一人,侍御史、殿中、监察各二十人,(又置肃政台使六人,受俸於本官,略与御史同,寻罢之。

)左以察朝廷,右以澄郡县。

时议以右多名流,左多寒刻,其迁登南省者,右殆倍焉,以其不陵朝贵故也。

二台迭相纠正,而左加敬惮。

神龙以后去肃政之名,但为左右御史台。

(初置两台,每年春秋发使,春曰风俗,秋曰廉察。

令地官尚书韦方质为条例,删定为四十八条,以察州县。

载初以后,奉饬乃巡,不每年出使也。

)睿宗即位,诏二台并察京师,资位既等,竞为弹纠,百僚被察,殆不堪命。

太极元年,以尚书省悉隶左台。

月馀,右台复请分绾尚书西行事。

左台大夫窦怀贞乃表请依贞观故事,遂废右台,而本御史台官复旧,废台之官并隶焉。

(其左台,本御史台也。

又别置右台,右台地即今太仆寺是也。

本隋长秋监地,武太后改为司宫台,移於街北。

遂以其地置右台。

右台既废,以其地为御史台使院。

开元八年,移太仆寺於此。

)大夫一人,中丞二人,侍御史四人,殿中侍御史六人,监察御史十人,主簿一人。

内供奉、里行者各如正员之半。

(太宗朝,始有里行之名。

高宗时,方置内供奉及里行官,皆非正官也。

开元初,又置御史里使及侍御史里使、殿中里使、监察里使等官,并无定员,义与里行同。

穆思泰、元光谦、吕太一、翟章并为里使,寻省。

建中三年九月,御史台请置推官二人,常与本推御史同推覆,奉饬依。

)其台宪故事,官资轻重,则杜易简、韩琬注记详焉。

(杜易简撰御史杂注四卷,韩琬撰御史台记十二卷。

)345

  御史台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

(王有命,则赞为之辞,写其理之法令,命来受者即授之。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也。

至秦汉,为纠察之任。

(秦以御史监郡。

汉初,叔孙通新定礼仪,以"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而去"是也。

)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史大夫寺,(汉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塾,其门署用梓板,不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

)亦谓之宪台。

成帝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果废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是其徵也。

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寺。

(颜师古曰:

"官曹通名为寺。

"后汉赵岐本名嘉,以生於御史台,因字台卿。

又应劭官仪曰:

"廷尉案责上御史台。

"又谢灵运晋书曰:

"汉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

"后汉蔡邕以侍御史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

(北齐王高澄用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书左丞,谓之曰:

"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

")后魏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仆以下,悉送南台。

(后魏临洮王举哀,兼尚书左仆射元顺不肯送名,又不送簿。

中尉举弹之。

顺奏曰:

"尚书百揆之本,令、仆纳言之贵,不宜下隶中尉,送名御史。

"诏许之。

后元子思为御史中尉,朔朝,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

尚书郎裴献伯移注云:

"按蔡氏汉仪,御史中尉逢台郎於複道,中尉下避执版,郎中车上举手礼之。

以此而言,明非敌体。

"子思奏曰:

"臣按汉书,御史中丞为独坐。

又按魏书曰:

'崔琰既为中丞,百僚震恐。

'则中丞不揖省郎,亦已久矣;宪台不属都坐,亦非今日。

又按孝文帝职令:

'朝会失时,则御史弹之。

'若不送名,到否何验。

献伯等乱常变纪,请付法。

"诏曰:

"国异政,不可据以古事。

检孝文帝旧格以闻。

"寻从子思奏。

)后周曰司宪,属秋官府。

隋及大唐皆曰御史台。

龙朔二年改为宪台,咸亨元年复旧。

门北辟,主阴杀也。

(按北齐杨楞伽邺都故事云:

"御史台在宫阙西南,其门北开,取冬杀之义。

"斯事久矣。

今东都台门所以不北向者,盖欲变古之制,或建造者不习故事耳。

龙朔中,改司经局为桂坊,置司直,为东宫之宪府,亦开北门,以象御史台,其例明矣。

或云:

隋初移长安城,造御史台,时以兵部尚书李圆通检校御史大夫,欲於尚书省近,故开北门。

此说非也。

)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

(旧例,御史台不受诉讼。

有通辞状者,立於台门,候御史,御史径往门外收采。

知可弹者,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知"。

永徽中,崔义玄为大夫,始定受事御史,人知一日,劾状题告人姓名或诉讼之事。

)其鞫案禁系,则委之大理。

贞观末,御史中丞李乾祐以囚自大理来往,滋其奸故,又案事入法,多为大理所反,乃奏於台中置东西二狱,以自系劾。

开元中,大夫崔隐甫复奏罢之。

其后罕有闻风弹举之事,多受辞讼,推覆理尽,然后弹之。

将有弹奏,则先牒监门禁止,勿许其入。

(按宋书云"二台劾奏,符光禄加禁止,不得入殿省",是其先例。

光禄主殿门。

)武太后时,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凡置左、右肃政二台,别置大夫、中丞各一人,侍御史、殿中、监察各二十人,(又置肃政台使六人,受俸於本官,略与御史同,寻罢之。

)左以察朝廷,右以澄郡县。

时议以右多名流,左多寒刻,其迁登南省者,右殆倍焉,以其不陵朝贵故也。

二台迭相纠正,而左加敬惮。

神龙以后去肃政之名,但为左右御史台。

(初置两台,每年春秋发使,春曰风俗,秋曰廉察。

令地官尚书韦方质为条例,删定为四十八条,以察州县。

载初以后,奉饬乃巡,不每年出使也。

)睿宗即位,诏二台并察京师,资位既等,竞为弹纠,百僚被察,殆不堪命。

太极元年,以尚书省悉隶左台。

月馀,右台复请分绾尚书西行事。

左台大夫窦怀贞乃表请依贞观故事,遂废右台,而本御史台官复旧,废台之官并隶焉。

(其左台,本御史台也。

又别置右台,右台地即今太仆寺是也。

本隋长秋监地,武太后改为司宫台,移於街北。

遂以其地置右台。

右台既废,以其地为御史台使院。

开元八年,移太仆寺於此。

)大夫一人,中丞二人,侍御史四人,殿中侍御史六人,监察御史十人,主簿一人。

内供奉、里行者各如正员之半。

(太宗朝,始有里行之名。

高宗时,方置内供奉及里行官,皆非正官也。

开元初,又置御史里使及侍御史里使、殿中里使、监察里使等官,并无定员,义与里行同。

穆思泰、元光谦、吕太一、翟章并为里使,寻省。

建中三年九月,御史台请置推官二人,常与本推御史同推覆,奉饬依。

)其台宪故事,官资轻重,则杜易简、韩琬注记详焉。

(杜易简撰御史杂注四卷,韩琬撰御史台记十二卷。

)345

  御史台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

(王有命,则赞为之辞,写其理之法令,命来受者即授之。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也。

至秦汉,为纠察之任。

(秦以御史监郡。

汉初,叔孙通新定礼仪,以"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而去"是也。

)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史大夫寺,(汉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塾,其门署用梓板,不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

)亦谓之宪台。

成帝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果废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是其徵也。

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寺。

(颜师古曰:

"官曹通名为寺。

"后汉赵岐本名嘉,以生於御史台,因字台卿。

又应劭官仪曰:

"廷尉案责上御史台。

"又谢灵运晋书曰:

"汉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

"后汉蔡邕以侍御史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

(北齐王高澄用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书左丞,谓之曰:

"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

")后魏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仆以下,悉送南台。

(后魏临洮王举哀,兼尚书左仆射元顺不肯送名,又不送簿。

中尉举弹之。

顺奏曰:

"尚书百揆之本,令、仆纳言之贵,不宜下隶中尉,送名御史。

"诏许之。

后元子思为御史中尉,朔朝,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

尚书郎裴献伯移注云:

"按蔡氏汉仪,御史中尉逢台郎於複道,中尉下避执版,郎中车上举手礼之。

以此而言,明非敌体。

"子思奏曰:

"臣按汉书,御史中丞为独坐。

又按魏书曰:

'崔琰既为中丞,百僚震恐。

'则中丞不揖省郎,亦已久矣;宪台不属都坐,亦非今日。

又按孝文帝职令:

'朝会失时,则御史弹之。

'若不送名,到否何验。

献伯等乱常变纪,请付法。

"诏曰:

"国异政,不可据以古事。

检孝文帝旧格以闻。

"寻从子思奏。

)后周曰司宪,属秋官府。

隋及大唐皆曰御史台。

龙朔二年改为宪台,咸亨元年复旧。

门北辟,主阴杀也。

(按北齐杨楞伽邺都故事云:

"御史台在宫阙西南,其门北开,取冬杀之义。

"斯事久矣。

今东都台门所以不北向者,盖欲变古之制,或建造者不习故事耳。

龙朔中,改司经局为桂坊,置司直,为东宫之宪府,亦开北门,以象御史台,其例明矣。

或云:

隋初移长安城,造御史台,时以兵部尚书李圆通检校御史大夫,欲於尚书省近,故开北门。

此说非也。

)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

(旧例,御史台不受诉讼。

有通辞状者,立於台门,候御史,御史径往门外收采。

知可弹者,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知"。

永徽中,崔义玄为大夫,始定受事御史,人知一日,劾状题告人姓名或诉讼之事。

)其鞫案禁系,则委之大理。

贞观末,御史中丞李乾祐以囚自大理来往,滋其奸故,又案事入法,多为大理所反,乃奏於台中置东西二狱,以自系劾。

开元中,大夫崔隐甫复奏罢之。

其后罕有闻风弹举之事,多受辞讼,推覆理尽,然后弹之。

将有弹奏,则先牒监门禁止,勿许其入。

(按宋书云"二台劾奏,符光禄加禁止,不得入殿省",是其先例。

光禄主殿门。

)武太后时,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凡置左、右肃政二台,别置大夫、中丞各一人,侍御史、殿中、监察各二十人,(又置肃政台使六人,受俸於本官,略与御史同,寻罢之。

)左以察朝廷,右以澄郡县。

时议以右多名流,左多寒刻,其迁登南省者,右殆倍焉,以其不陵朝贵故也。

二台迭相纠正,而左加敬惮。

神龙以后去肃政之名,但为左右御史台。

(初置两台,每年春秋发使,春曰风俗,秋曰廉察。

令地官尚书韦方质为条例,删定为四十八条,以察州县。

载初以后,奉饬乃巡,不每年出使也。

)睿宗即位,诏二台并察京师,资位既等,竞为弹纠,百僚被察,殆不堪命。

太极元年,以尚书省悉隶左台。

月馀,右台复请分绾尚书西行事。

左台大夫窦怀贞乃表请依贞观故事,遂废右台,而本御史台官复旧,废台之官并隶焉。

(其左台,本御史台也。

又别置右台,右台地即今太仆寺是也。

本隋长秋监地,武太后改为司宫台,移於街北。

遂以其地置右台。

右台既废,以其地为御史台使院。

开元八年,移太仆寺於此。

)大夫一人,中丞二人,侍御史四人,殿中侍御史六人,监察御史十人,主簿一人。

内供奉、里行者各如正员之半。

(太宗朝,始有里行之名。

高宗时,方置内供奉及里行官,皆非正官也。

开元初,又置御史里使及侍御史里使、殿中里使、监察里使等官,并无定员,义与里行同。

穆思泰、元光谦、吕太一、翟章并为里使,寻省。

建中三年九月,御史台请置推官二人,常与本推御史同推覆,奉饬依。

)其台宪故事,官资轻重,则杜易简、韩琬注记详焉。

(杜易简撰御史杂注四卷,韩琬撰御史台记十二卷。

)345

  御史台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

(王有命,则赞为之辞,写其理之法令,命来受者即授之。

)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也。

至秦汉,为纠察之任。

(秦以御史监郡。

汉初,叔孙通新定礼仪,以"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而去"是也。

)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史大夫寺,(汉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塾,其门署用梓板,不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

)亦谓之宪台。

成帝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