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180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9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docx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docx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

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

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

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气氛,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根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

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

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根本一样。

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设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

结果明确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一样。

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

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

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

并做出什么猜测?

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如此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与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X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如此,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与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与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与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与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与时报告。

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展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八、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整理好仪器、药品以与其它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假设有损坏或丢失,要与时报告任课教师,并如实填写仪器报损单。

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协商后,可根据有关制度准予报损或责成赔偿。

九、经任教教师允许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教室。

十、任课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应按要求填写《实验登记表》。

 

第2节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1.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

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与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误差,练习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X操作。

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通过规X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根底性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

②测量长度的要点;③综合的测量活动。

1.教师讲述计量的重要性;

①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展比拟。

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

国际单位制是进展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测量本质上是比拟,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拟。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展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

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

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与国际单位制。

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教师可适当介绍,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2.长度测量是最根本的测量。

①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三项内容。

使学生明确,今后凡对有刻度的仪器,都要先弄明白这三项内容,比如温度计、带游码的天平、电流表以与电压表等等。

再学习学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宽。

并示X。

②明确长度测量的重要意义,向学生讲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测量是实验的根底,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物理学。

物理学实验的许多测量仪器的读数是以长度的读数为根底的,因此长度测量是最根本的测量。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对所有测量仪器的读数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掌握好长度测量的意义。

3.实验活动——“建立你的信息档案〞。

要求通过测量,认识自己,认识同学,学生会很感兴趣。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己的身体练习估算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测量物理量的具体观念。

4.测量长度的几种方法:

累积法:

测细铜丝的直径。

把细铜丝严密地排绕在铅笔上假设干圈,测出这个线圈总长,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平移法:

测乒乓球直径。

替代法:

测曲线的长度。

轮转法:

用轮子的滚动来测长度,如利用自行车轮测出弧形遗跑道的长度。

长度=轮子周长×轮子转动的圈数。

 

四、作业:

1.“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通过皮尺测得20步走过的距离,然后除以10即可。

〔2〕图〔a〕为正确操作。

2.“物理在线〞指导

纳米技术的崛起引发了世界X围内的纳米热潮,教师可以结合“参考资料〞中提供的内容对学生进展课外活动的指导。

另外在这一技术逐渐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同时,许多虚假的纳米商品也纷至沓来,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养成利用物理知识分辨伪科学的意识。

 

第3节活动:

降落伞比赛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1.了解科学探究的根本要素。

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根本原理。

2.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根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 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与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与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通知〞,学生阅读过后,教师:

同学们,高不高兴?

生:

高兴。

师:

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

生:

想。

师:

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

生:

好!

二、引导研究:

1.材料的准备:

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

〔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

〔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

绳子。

2.仪器的选择:

①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

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

〔20g〕,

20克终究是多少?

我们用什么来称?

磅秤?

杆秤?

案秤?

〔让学生回答〕,为什么?

〔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

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

〔指出3米〕。

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

需要什么仪器?

〔刻度尺〕

③比赛是比什么?

〔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

〔秒表〕

3.天平的使用

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初二学生的物理书上自己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吗?

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说后,教师再边演示边讲解。

4.秒表的使用

我们一开课就讲了怎样学好物理,请同学说一说?

教师再复述一次,秒表如何使用,现在就要用上这一方法。

我们先要猜一猜:

上面一些按钮是干什么的,然后试一试。

证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确。

〔让学生,讨论、试一试〕,然后让学生演示,教师综合。

5.我们即准备了所需的仪器,又会使用。

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什么?

〔怎样让“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哪些因素影响下降的速度?

〕,这一问题、也需要自己猜测、实验,我想:

由于时间和环境有限,现在大家自己想一想,课后再试一试,剩下的时间我们就一起来熟练一下天平、秒表的使用。

三、比赛活动。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第一节认识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2、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2、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考系和质点概念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3、时刻与时间、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法

教学用具:

有关空投物资的投影片〔抽动〕

有关能力训练的习题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常我们所说的:

飞机在蓝天上飞、汽车在奔驰、河水在流动……,这些物体都做机械运动,而且我们早晨一起床,就在做机械运动,比如离开宿舍去教室,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就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出示投影片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有,叫机械运动。

〔位置的变动〕

〔2〕被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参考系〕

板书:

机械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为了描述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

3、知道实际选择参考系,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如此。

4、知道质点是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能正确判断运动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

〔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

1、〔1〕参考系:

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以汽车载货物在公路上行走为例。

学生分析:

以路旁的房子为参考系,看到汽车以与货物都是运动的,而以汽车为参考系,看到货物却是静止的。

要求学生举例:

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也不一样。

学生举例:

〔3〕教师总结:

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如此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

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不懂得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

[强化训练题]

①月亮在云中穿行,参考系是〔云〕.

②月亮跟着人走,参考系是〔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2、质点

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非常小的因素常忽略。

常建立一些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抽象。

那以前接触过这样的物理模型吗?

学生:

光滑的水平面、轻质弹簧。

教师:

对,这些都是把摩擦、弹簧质量对研究问题影响极小的因素忽略掉了。

今天我们又要建立一种新的物理模型——质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0。

质点,并完成如下问题:

教师出示投影片,学生填写:

〔1〕质点就是没有,没有,只具有物体的点。

〔2〕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4〕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

〔5〕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质点的运动;是直线,叫直线运动;是曲线,叫。

师生共评:

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这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与物体上各局部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质点。

比如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研究它运动的特点,汽车的大小、形状与车上各局部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可把汽车看作质点。

而研究车轮的转动,是研究汽车上局部的运动,就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再比如原子核很小,要是研究质子与质子的作用时,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

例1:

火车在研究从到某某所需时间时可看作质点,而要研究其通过某一位置所用时间,却不能.

例2:

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看作质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看作质点。

结论: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必须看具体情况而定。

[强化训练题]

①如下运动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有〔BD〕

②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D〕

C.在研究某一问题时,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问题时,这个物体一定可以视为质点

D.物体能否看作质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参考系、质点的概念,这将是后面大家学习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根底,所以同学们要结合实际问题将它们理解。

四、作业

课后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

1、

2、

六、教学总结:

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自己从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自己讨论、鉴别,培养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把运动进展分类。

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参照物。

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教科书中的图片,来认识机械运动与其分类。

通过讨论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

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重点与难点

用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这一节的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播放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的MTV,并将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定格在画面中。

设疑:

“小小竹排江中游〞我们是看见过的,那“巍巍青山〞怎么会两岸走呢?

此问题不用学生回答,只用此引入课题。

〔二〕过程实施

〔1〕运动的分类

教师讲解:

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物体运动大都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特点都是物体位置随时间不断的发生改变,从一处到另一处,并经过一定的路线。

请同学看课本23页图2-2-5,a、b两幅图中运动路线有什么区别?

学生:

回答。

总结:

根据运动路线的情况,可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参照物

复习:

什么是机械运动?

学生回答: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教师讲解:

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上首先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播放列车开动的视频。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看到一列火车在动,实际上不是这列火车在动,是另一列火车开动了。

提问: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设疑:

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此题不用学生回答。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做课本24页的实验探究:

动与静。

并回答实验中所提的问题。

总结: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教师讲解: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如此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如此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提问:

在视频中对于火车,人眼产生错觉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

回答。

提问:

歌词中所唱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怎么回事。

学生:

回答。

教师讲解:

有了参照物,不但可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还可以判断物体是如何运动的。

以火车为例,可说明火车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

学生:

列举身边的物体运动或静止的事例,并用参照物的概念解释如何判断它的运动情况。

教师讲解: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的方便来确定。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生实验:

器材是两个矿泉水瓶,一根吸管还有水。

实验内容:

在一瓶中灌满水,盖紧瓶盖,并在瓶盖上扎一个洞,插进一个吸管。

让两位学生一人拿一个瓶子,要求在行走的过程中将瓶中的水,参加到空瓶中。

提问:

以空瓶子为参照物,那些物体是静止的?

学生:

回答。

总结: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与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播放高空把戏跳伞的视频。

提问:

如何判断运动员的运动情况?

学生:

回答。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演同步卫星与地球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学生:

一位学生自当太阳,而让另一学生当卫星,然后,两人很有默契的转了起来。

〔三〕小结:

1、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的方便来确定

3、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如此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如此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与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作业:

随堂练习册

 

第三节运动的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如何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

(2)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展简单的运算;

(4)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拟,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实例分析、比照、讨论;

(2)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X翔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事例,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速度的得出和理解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讲解、讨论。

【实验教具】电脑多媒体、投影。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录像,问:

大家看哪个动物跑得快呢?

学会回答

要知道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拟。

如何比拟运动的快慢呢?

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展新课

1、怎样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校的运动会上,田径赛跑正在进展,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让两学生分角色来作判断。

 

(1)假设你是观众,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

看谁跑在最前面。

(2)假设你是裁判,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

看谁先到达终点。

教师总结:

上面的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比拟物体运动快慢,都是正确的,只是比拟的方法不一样,第一种是用“一样时间比路程〞,第二种是用“一样路程比时间〞。

〔1〕比拟方法:

一样时间比路程。

一样路程比时间。

两种方法,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观众的方法,即用“一样时间比路程〞。

同时引入一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velocity)。

〔2〕速度:

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即:

速度=

如果用符号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如此上面的公式可写成

计算公式:

单位:

米/秒(m/s)、千米/时(km/h)

知道了公式,我们还需要知道速度的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的单位合成的。

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这是速度的主单位。

在交通中还有一个单位“千米/时〞

读法:

如汽车1秒内通过10米的路程,记作“10m/s〞读作10米每秒。

提问:

反过来,如果知道一物体的速度是500m/s,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这个物体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00米。

算算看:

1m/s的速度与1km/h的速度比拟哪个大?

所以1m/s>1km/h

提问:

如果各个速度的单位不同时,如何比拟它们的大小?

学生回答:

换算为同样的单位比拟。

【例题1】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以24.79s的成绩,夺得50m自由泳金牌,并打破了她本人所保持的世界纪录。

她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通过此题,我们要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与要求.

s=50m,t=24.79s。

求:

v=?

解:

根据题意,

答:

她游泳的平均速度约是2.02m/s。

注意解物理计算题的四项:

,求,解,答。

复习提问:

机械运动:

〈1〉直线运动:

①匀速直线运动.

②变速直线运动: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减速直线运动;

c.无规律的变速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

〔较复杂〕

物理学里研究问题总是从最简单的情况着手,匀速直线运动就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下面我们首先研究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下面看两个动画,多媒体演示“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通过观察大家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比拟速度大小,可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

速度大小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生活中你见到有什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

速度大小经常变化。

小结: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简称匀速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v〞表示.

公式:

v=S/t

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讲,它的速度恒定,不随时间改变。

【例题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那么,它在前5秒内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分析:

因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前8秒的速度和前5秒的速度是相等的,因此此题只需要求前8秒的速度即可。

解:

根据题意,得

答:

它在前5秒内的速度是2.5米/秒。

刚刚我们研究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但在实际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是不多的,绝大多数的物体都在做变速运动,请看一位同学百米赛跑时的记录:

第1秒3.7米;第2秒6.3米;第3秒7.7米;

第4秒8.0米;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