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4967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

《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

八校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

2018届漳州八校高三年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 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

,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

“训有之:

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

”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 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

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

“为乐非也。

”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

“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

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

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

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琇,字华野,山东即墨人。

康熙九年进士。

十八年,授江南吴江知县。

材力强幹,善断疑狱。

征赋行版串法,胥吏不能为奸。

居官七年,治行为江南最。

二十五年,时河督靳辅请停濬下河,筑高家堰重堤,清丈堤外田亩以为屯田,谓可增岁收百馀万。

巡抚于成龙议不合,上令尚书佛伦往勘,主辅议。

二十七年,琇疏劾辅治河无功,偏听幕客陈潢阻濬下河。

上御乾清门,召诸大臣,下琇疏,令会同察议。

寻辅入觐,复召诸大臣与议。

琇申言屯田害民,辅坐罢,而擢琇佥都御史。

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

琇疏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行私,详列诸罪状,并及佛伦、傅拉塔与辅等交通状,于是明珠等降黜有差。

琇直声震天下。

二十八年御史张

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狱未具,琇疏言:

“左都御史马齐於会讯时多方锻炼,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

”诏责琇疑揣。

寻法司奏琇请讬事实,当夺官。

上以琇平日鲠直敢言,改降五级调用。

三十八年,上南巡,琇迎驾德州。

既还京师,谕大学士阿兰泰等曰:

“原任左都御史郭琇,前为吴江令,居官甚善,百姓感颂至今。

其人有胆量,可授湖广总督,令驰驿赴任。

”琇上官,疏言:

“黄州、武昌二府兵米二万七千有奇,运给荆州、郧阳汛地①,悬隔千里,輓输②费不赀,请改折色③。

江夏等十三州县有故明藩产,田瘠赋重,数倍民粮,请一律减徵。

江夏、嘉鱼、汉阳三县濒江地,水齧土陊④,有赋无田者三百馀顷,请豁免。

”皆允行。

四十年,以病乞休,上曰:

“琇病甚,思一人代之不可得,能如琇者有几人耶?

”未几,琇以病剧再疏求罢,仍慰留。

五十四年,卒。

(节选自《清史稿·郭琇传》)

【注】①汛地:

军队驻防之地。

在清代兵制中,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

②輓输:

运输。

輓:

同“挽”。

③折色:

旧时指除米麦实物赋税之外的其他实物或货币,也称所征田粮等价的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

④水齧土陊:

齧,同“啮”,侵蚀。

陊,同“堕”,山崩。

4.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B.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C.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D.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钰贪黩/钰奏辨/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清代科举的最高功名。

经会试、复试和殿试取中后,方能称进士。

这三个阶段的考试由皇帝圈题,

钦定名次。

B.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

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

为首都。

C.总督是清朝时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又称为“督宪”“制台”,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D.乞休,自请辞官退休。

古代对此管退休有多种称谓,如“挂冠”“乞骸骨”“乞身”“致仕”“解绶”“移病”“告老”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督靳辅以屯田增收为由奏请停止疏通河道,修筑高家堰大堤。

巡抚于成龙不赞成此议。

皇上派尚书佛伦前去调查,佛伦赞同靳辅的建议。

B.郭琇为官鲠直敢言,曾弹劾何督靳辅治河无功、大学生明珠与余国柱朋党、佛伦等与靳辅勾结串通。

查实后,

皇上罢免了明珠等大臣的官职。

C.郭琇受山东巡抚钱钰贪污牵连,上疏辩解,皇上责怪他胡乱猜疑。

后来,经法司查明,郭琇在贪污案中却有不妥之责,皇上将他降官五级调用。

D.皇上南巡回京后,钦点郭琇担任湖广总督。

郭琇上任后,上疏建议改变军粮供给形式、或减免贫瘠土地的赋税,皇上全都同意了。

7.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

(5分)

(2)左都御史马齐於会讯时多方锻炼,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①分香②俗共夸。

白下③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④下迷芳草,卢女⑤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①杏酪:

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

②分香:

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

③白下:

金陵。

④卞侯墓:

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

⑤卢女:

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8.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相比,本诗所描写的清明景物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诗脉络明接暗转,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屈原《离骚》中“        ,       ”两句,抨击了违背规则、苟合取容、投机取巧的社会风气,表明自己宁肯牺牲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志。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一联,采用拟人化描写,表达对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由衷的喜爱,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牛   黄

   孙万友

牛黄,中药名,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

性凉,味甘苦。

功能清热、解毒、定惊。

牛黄分多种,有葡萄黄、米碜黄、鸡心黄。

最宝贵的为“人头黄”,黄大如人头,价值昂贵。

疯癫如狂的患者沏上一杯牛黄茶灌了,当即就可清醒。

“人头黄”为稀世珍宝,一般人极少见到。

陈州解三,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