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9593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docx

《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docx

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

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

 

年级:

2011级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号:

201100010349

姓名:

吴雅芳

指导教师:

李芳民

 

2015年03月21日

摘要

在唐朝这个诗歌艺术发展的巅峰时代,除了男性诗人之外还有一批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的女性诗人,而鱼玄机正是这批与众不同中的更加不同的存在。

她生在礼教森严的封建时代,却偏偏不甘于屈从,她渴望随性所欲,也是如此做的,也正是因为她出格的行径,导致她一直为历史上的道学家们所诟病,从而形成了她不平凡但是悲剧性的人生,本篇论文没有选择从鱼玄机额诗歌入手,而是以鱼玄机的悲剧人生为基点,从其短暂的一生出发探讨她人生悲剧形成的原因,再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其诗歌从中发掘她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而在理论手段上论文将采用结合文本,以及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从而得出本篇论文的最终结论,那就是鱼玄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她人生悲剧形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鱼玄机悲剧人生女性意识哀歌

 

目录

1引言1

2晚唐才女鱼玄机1

2.1文字记载里的鱼玄机1

2.2才女鱼玄机2

3才高身贱、貌美命薄的悲剧人生3

4女性意识的觉醒9

5结论11

参考文献12

致谢

1、引言

晚唐诗人鱼玄机是一名才高而且貌美的女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五十多首诗篇,其中有许多到现在依旧令人叫好的佳作。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才女佳人,历史上的记载却只有寥寥一点,并且这些星星点点还是存在于不能完全被看做可靠依据的资料之中。

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一种遗憾,虽然鱼玄机的一生被现如今的大多研究者看来是悲剧性十足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的一生确实是不平凡的,在当时的社会中也是极富有特殊意义的存在,因此我将透过一些记载以及鱼玄机留下的诗作对鱼玄机的生平进行一个大概的梳理,最后总结出她悲剧性人生的原因,并透过她的人生经历以及她的诗作挖掘出其作为特殊意义的存在之处,即女性意识的觉醒之处。

2、晚唐才女鱼玄机

2.1文字记载里的鱼玄机

关于鱼玄机的生平,正史上并未作出明文记载,只有零星小点见于《太平广记》、《南部新书》、《直斋书录解题》、《唐才子传》、《三水小牍》、《北梦琐言》的断章短句之中。

皇甫枚在《三水小牍》中评价鱼玄机说:

“唐西京咸宜观女道士鱼玄机,字幼薇,长安李家女也。

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而风月赏玩之佳句,往往播于士林。

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八记有:

“玄机,长安人,女道士也。

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

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

夫人妒,不能容。

亿遣隶咸宜观披戴。

有怨李诗云: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与李郢端公同巷,居止接近,诗筒往返。

复与温庭筠交游,有相寄篇什。

尝登崇真观南楼,睹新进士题名,赋诗曰:

‘云峰满目放春情,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观其志意激切,使为一男子,必有用之才,作者颇赏怜之。

时京师诸宫宇女郎,皆清俊济楚,簪星曳月,惟以吟咏自遣,玄机杰出,多见酬酢云。

有诗集一卷,今传。

”[1]

《全唐诗》卷八○四《鱼玄机》记载:

“鱼玄机,字幼薇(一字蕙兰),长安里家女。

喜读书,有才思。

补阙李亿纳为妾。

爱衰,遂从冠帔于咸宜观。

后以笞杀女童绿翘事,为京兆尹温璋所戮。

今编诗一卷。

”[2]

《南部新书·甲》记载:

“女道士鱼玄机,住咸宜观,攻篇什。

杀女绿翘。

甚切害,事败弃市。

”[3]

《直斋书录解题》记载:

“鱼玄机集一卷。

唐女冠。

坐妒杀女婢抵死。

余尝言妇女从释入道,有司不禁,乱礼法,败风俗之尤者。

”[4]

孙光宪在《北梦琐言》卷九《鱼玄机》记载:

“唐女道鱼玄机,字蕙兰,甚有才思。

咸通中,为李亿补阙执箕帚,后爱衰下山,隶咸宜观为女道士,有怨李公诗曰: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又云‘蕙兰消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自是纵怀,乃娼妇也,竟以杀侍婢为京兆尹温璋杀之,有集行于市。

”[5]

2.2才女鱼玄机

作为非正式的记载文本,上述的这些文字的准确性的确尚有待考证,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记载中,无论著述者对鱼玄机抱有怎么样的观点与态度,都不约而同的肯定了她的聪慧以及作诗的才能。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事鱼玄机首先是个有才的女子。

在古代,有才并不是才女的唯一要素,清代戏曲家吴震生在《西青散记》初版的序中就曾提到过才女的标准,那就是“色期艳,才期慧,情期幽,德期贞。

”因此有才还不足够,还必须色艳,情幽,德贞。

在评判鱼玄机是否属于才女之前,我们可以来逐一解释一下这个标准。

色艳,即外观上应该赏心悦目,能够供文人骚客们品头论足。

才慧,这自然指得有才华,不然怎么能称才女呢?

情幽,这里指的是性情上应该幽雅娴静,不能如胭脂俗粉一般不知轻重,但也不可自怜幽闭。

德贞,便是这字面上的意思,即德行贞操必须要恪守。

这一点是男性社会对所有女性的基本要求吧,并不仅仅是针对与才女而言。

纵观这四点要求,严格的来说鱼玄机只能占全两点,便是色艳与才慧。

“色既倾国”明确的表明了她的美貌,而“夫人妒,不能容”也从侧面证明了她的貌美。

而在才华上,除了上述这些记载中的一些描述之外,明代的钟惺在其作的《名媛诗归·隔汉江寄子安批语》中曾作出如是评价:

“玄机盖才媛中之诗圣也。

”因此,美貌和诗才对于鱼玄机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两个闪光点。

而仅仅凭借这两点,我们就已经足以下定断鱼玄机可以被编排进入才女的行列了,因为毕竟真的认真去纠结某一二点的话,历史上留下名头的那些有才女子中把四点占全的也的确寥寥无几。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为强盛和开放的朝代,频繁的对外交流促进了思想进步。

受一定的胡化之风的影响,唐代妇女大多性情开放,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拓进取的精神,她们大多任情旷达,不受拘束,刚强自信,巾帼不让须眉。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妇女受到的礼教约束较小,生活氛围较为宽松,于是她们更加敢于冲破封建藩篱,比如在政治上施展个人抱负,婚姻上追求自主恋爱,服饰上大胆穿男装。

不同于之后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历代妇女,唐代妇女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她们独立自信,敢爱敢恨,展现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在文化上取

得的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一批取得不小的成就的女性诗人。

从教育这方面来说,唐朝时期的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来使妇女懂礼法,守妇道,成为符合男性社会需要的孝女贤妇,但这客观上为妇女提供了读书的条件。

下层妇女也在佛教的俗讲中学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教育。

对于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女子教育理念的其他朝代,唐代妇女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拥有相对较高的知识素养。

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鱼玄机,有幸受到了一定的教育,启蒙了心智,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开化,都无法脱离其封建社会的本质属性,“男尊女卑”的性别文化形态是那个社会伦理关系发展的基点,也决定了男女关系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卑微。

因此鱼玄机的悲剧人生似乎早就已经注定。

3才高而身贱,貌美而命薄的悲剧人生

鱼玄机的一生是短暂的,“才高而身贱,貌美而命薄”是对她短暂一生的最好概括。

虽然有着出众的才华和过人的容貌,但是鱼玄机的出身却并没有因此而显得光彩,反而是她贫寒的出身让她的才华和容貌变得那样的讽刺。

我们都很清楚在封建社会是很讲究出身的,男子还可以指望通过科举这一条路越过那道龙门,跻身上层阶级,但是作为男性社会附属品的女性来说,出身贫寒便意味着无力改变。

鱼玄机就曾经在《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提名处》这首诗中发出过“自恨罗在掩诗句,举头实教榜中名[6]”的感慨。

李亿,这是鱼玄机的第一个丈夫,也是最后一个。

她那样的爱慕他,就连他托人送来的凉席也要满怀欣喜的写首诗回赠感谢:

酬李学士寄簟[6]

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

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在这首回赠诗中,她即表现了自己收到礼物的开心,但是其中云扇的意象又表现出了她内心的不安与惶恐,害怕自己如玉簟和云扇一般在过季之后便会被抛弃。

对于鱼玄机来说,李亿是她的夫,她最爱的人,她短暂的一生中留存的五十多首诗有很大一部分是写给他的,因此足见他在她心中的地位。

而对于李亿,鱼玄机只是一名妾侍,尽管也曾经对这朵解语花倍加疼爱,但是在面对正房夫人的“妒不能容”时,李亿还是果断决绝的将这朵娇艳柔弱的花儿弃之不顾。

如果说贫寒的出身是为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埋下的引子,那么嫁给李亿则是她悲剧人生开始的序幕。

只有尝过甜的人才更能体会苦的艰涩。

鱼玄机在还是李亿的妾的时候是幸福快乐的,她感受到了丈夫的宠爱,自己也对丈夫情意甚笃,他和她的日子过得那样的惬意:

打毬传[6]

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拦处任钩留。

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

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

整首诗的语气欢快明朗,表现了打毬争筹的紧张激烈,但是其中的“却恐相将不到头”却暗暗地表现出了鱼玄机内心的不安。

与那首《酬李学士寄簟》一样,鱼玄机清楚的知道她和李亿的情分并没有坚固的保障,因此不知道何时会被抛弃的恐惧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

也正是这种不安让鱼玄机做出了一步一步的退让,在受到李亿夫人嫉妒不相容时,她向李亿表明自愿远游江汉,以求缓解家庭矛盾,如《情书寄李子安》所说:

“秦镜欲分愁堕鹊[6]”,她愿意效仿乐昌公主暂时忍受离别的痛苦,但是又害怕鹊桥中断,无法再相见。

而“书信茫茫何处问,持竿尽日碧江空。

[6]”两句更是把鱼玄机的无奈和不舍描绘的淋漓尽致。

作为一位封建社会的女子,鱼玄机早已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安心做着李亿的妾侍以谋求安稳,于是在家庭矛盾上升激化的时候她甘愿用退让来缓和矛盾并维持丈夫对自己的情爱,可是到最后这一步步的退让换来的却是被抛弃的结果,这不令人感到可悲,但是这与诗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身处地的站在她的角度思考,一切就也只能用无奈来形容了。

在出游江汉的路途上,鱼玄机一边欣赏着自然地风光,一边又按捺不住对李亿的思念。

如《春情寄子安》中的“山路敧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6]”又如《隔汉江寄子安》中的“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6]”她一步步的远离了李亿,只有暗暗在心里拿那个“终期相见月圆时”的约定来安慰自己不安的内心。

但是事与愿违,李亿负约没有到江陵来,鱼玄机的盼望成了空。

于是她在中秋节刚过不久枫叶变红的日子写下《江陵愁望寄子安》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

《江陵愁望寄子安》[6]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其中“暮帆迟”表明了李亿负约的事实,而诗中的后两句“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在表现诗人深厚浓郁的相思之情的同时又交织着无法解开的愁结,让现如今读到这首诗的我们深感同情。

在隐约感觉自己可能被抛弃之后,鱼玄机度过了一段“酔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6]”的自暴自弃的日子,但是她依旧对李亿不死心,认为“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

[6]”因此在她决定就算知难遇,也不可醉玉楼了只有回到长安才能纾解她内心的愁结。

回到长安,李亿的意外光临让鱼玄机内心欣喜若狂,写下:

《迎李近仁员外》[6]

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花灯。

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

对这首诗有人把李近仁看做是另外一个人,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明人钟惺在其作《名媛诗归》中对这首诗的批语是:

“如此而犹遭弃斥,吾不知其尚有心胸否也?

红颜薄命,为之深慨!

”这就已经把李亿与李近仁看做是一个人了。

而在我看来,鱼玄机当时回江陵是认为与李亿“知难遇”的,而只有李亿的突然到访才能让鱼玄机发出“不羡牵牛织女家[6]”的感慨。

并且鱼玄机五十多首诗中写有关于这位李近仁员外的只有这么一首,鱼玄机是一位重情的女子,能让她感到喜悦如此的人怎么可能只得她这么一首诗的青睐呢?

《送别》中的“秦楼几夜惬心期,不料仙郎有别离。

[6]”表明了李亿的再次离去,鱼玄机的最后一丝念想已经被打破了,她彻底的明白了对她而言李亿已是“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

[6]”而以后的日子里她只能是失群飞的鸳鸯,独一盏的孤灯了。

被抛弃后的鱼玄机深感孤苦凄凉,但是事实已经如此,她也无力改变。

被弃的身份已经令她羞愧难当,以至于“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6]”在这样一段艰难的日子里,她无奈的发出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6]”的呼喊,这也预示着鱼玄机清楚的认识到父母包办的婚姻里是很难得找到“有心郎”的,何况又是一个妾侍的身份?

于是如今虽然被弃但也算是恢复了自由身,她傲然的写下了“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6]的诗句,这句诗不仅是鱼玄机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封建礼教的蔑视,更表明了她对妇女婚姻应该完全自主的觉醒和追求,同时也间接暗示也鱼玄机已经打算自己寻找能够哪位才貌双全的宋玉了。

在这里,鱼玄机的做法是很值得理解的,因为作为一名女子,在那个以男性为主地位的社会来说是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存活下去的,况且是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另觅他嫁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对李亿的失望并没有打破她对爱情的憧憬和执着,她依旧在渴望和追求着爱情。

正如在《闻公垂钓回寄赠》中写的一样:

“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

自惭不及鸳鸯侣,尤得双双近钓。

[6]”这位李瑞公是鱼玄机的邻居(见“住处虽同巷,经年不一过。

”),是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才子,曾被李商隐评为“人高诗苦”。

而这样一位品行端正的人正是鱼玄机心中理想的知音和伴侣,于是鱼玄机写下了这首诗,大胆的表达了自己对这位李瑞公,即李郢的爱意,同时暗示他将自己收为妾侍。

可是事与愿违,这首诗寄过去并没有打动李郢,他委婉的拒绝了鱼玄机(见于鱼玄机的《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诗》“清词劝旧女,香桂折新柯。

道性欺冰雪,禅心笑绮罗。

”[6])

但是这份委婉的拒绝并没有让鱼玄机死心。

待到秋日时节,鱼玄机又再次写了一首《赋得江边柳》寄予李郢: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6]她把自己比作江边柳的秋色,暗示自己虽然已经是弃妇,但仍然与那秋柳一般犹有可赏性,希望李郢能够对自己有所青睐并收留自己。

这首含情脉脉的《赋得江边柳》同样没有让鱼玄机如愿以偿。

鱼玄机再次陷入了哀怨之中,她再次想起了李亿,这个令她落入如此境地的男人,可是《闺怨》中的“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6]”却又矛盾的表达了自己对李亿的相思之情。

从此可以看出,鱼玄机对李亿的感情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恨他抛弃了自己,另一方面又对这个男人怀念相思。

在反复的消沉和幽怨中,鱼玄机思考了很多问题,她萌生了出家入道的念头,在《冬夜寄温飞卿》中,她在表达了对李亿的怨愤“疏散未闲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未心。

[6]”之后,隐隐的表现出了自己正在寻找隐居之处的想法—“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6]”在这句诗中,鱼玄机还表达了自己对一些向她求婚的男子的蔑视,这说明鱼玄机并不是单纯的去寻求寄托来接纳和收留自己,就算身为弃妇她要的也是能够担当她的知音的伴侣,而不是那些叽叽喳喳的麻雀式的凡夫俗子。

终于在后来的《寓言》一诗中,她发出了“人生悲欢梦一场,如何得作董双成?

[6]”的问句,表明自己出家已经是必然的结果了。

出家入道后的鱼玄机无忧无虑,读书、访友、登山、临水,这样的生活让她逐渐习惯和感到自在。

但是这样重复的道家生活总是容易令人感到枯燥的,何况又是鱼玄机这样一个才慧心明的女子呢?

她的诗名早已远播,很多人慕名而来请求与她论诗讲道。

鱼玄机并不是一个安于寂寞的人,她很快便沉浸了这种热闹的生活,开始和这些钦慕她诗名或者是艳名的人频繁往来。

这段时间里她写下了一些交往的诗句,甚至已经动了接受他人求爱的念头,如《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中的“西看已有登垣意,远望能无化心石?

[6]”这的确称得上是颇为大胆,同时我们也可以猜想鱼玄机抛弃道士生活回归世俗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但是也正是这种大胆为鱼玄机招来了很多的流言蜚语,她追求爱情的无所顾忌以及那种高调的生活方式令一些志不同道不相谋的人很是不满。

鱼玄机死的时候,可以确定的是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女道士的身份,但是是否真如皇甫枚的《三水小牍》所言,她是因为杀了婢女而被处死的,这一点尚存在争议。

但是无论事实怎样,佳人逝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她那短暂悲剧的的一生也是清晰无可辩的。

经过上述对鱼玄机悲剧人生的梳理,我们可以为总结出鱼玄机人生悲剧形成的最大原因便是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社会准则相矛盾甚至是背离。

封建时代一直是以一种霸道的男权主义为社会主流,尽管鱼玄机身处历史上比较开明的唐朝,这一点在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变化。

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下,出身贫寒的鱼玄机只能嫁人为妾,而“唐代的妾,地位极其低下,与仆相类,与主人没有正式的婚姻名分,家中有妾,仍叫未婚。

”并且,妾是可以买卖、赠送、抢夺的,这在《唐律疏议》中是明确记载过的。

这样的一个身份是鱼玄机缺乏安全感的根本所在,因此她才会再三的向李亿表明心志,但是她不应该奢望李亿回报以同样的感情,这在当时的社会里来说就是不当的要求。

鱼玄机被弃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妻妾的身份的差异决定了她是被抛弃的那一个。

鱼玄机是一个追求爱情的诗人,她对情有着一种近乎执着的偏执。

在她的大部分诗篇里都描写了她自己的爱情生活遭遇,是她个人爱情生活史的真实展现。

可是在当时社会,女子写作如此大胆的袒露心怀的诗句本来就是被视作不合规矩的。

被弃之后,鱼玄机希望把握自己的命运,希望靠自己寻找到“有心郎”,她写下了一些自荐枕席的诗,这也是后来的卫道士们认为她淫乱的“证据”。

但是现如今看来,这些诗句并没有什么不堪入目的地方,反而写的都很精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如那首《赋得江边柳》在写法上通篇不含一个柳字,却处处都在写柳,历来被评为佳作。

得不到想要的知音式伴侣,鱼玄机毅然选择了入道,可是她又不甘心道家枯燥重复的生活,于是她广开门庭,与慕名前来的文人公开谈诗论道,嬉笑怒骂。

她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她在《游崇祯观南楼睹新及第提名处》这首诗中写下了“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这样在当时看来实属离经叛道的言论。

更何况在入道之后她依旧写着“颇为大胆的爱情诗”吐露自己内心的爱恋。

这样一个活得自由自在的鱼玄机怎样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鱼玄机对爱情理想的追求以及她不甘心自己的才华被埋没而向世人高调彰显的举动,这本来就是与当时的社会道德要求相背离。

封建伦理要求女子要德贞,要按照规定好的标准和思想意识生存和生活。

在鱼玄机短暂一生的前半部分她是愿意也的确是遵循着社会道德所要求的,但是她还是被抛弃了,她心里的不甘和内心深处的向往让她逐渐走向世人所认为的堕落之路,但是在我们看来正是因为她的大胆和豪放,我们看到了一位个性鲜明,才华横溢的女诗人。

因此,这哪里是人生悲剧,只不过生不逢时的悲哀和无奈罢了。

4、女性意识的觉醒

通过上面对于鱼玄机一生大致上的梳理,我们依稀可见她当年的夺目风采。

她的一生并没有像同时代的普通女性一样,一味的依附着男子而导致自己没有一点的存在感。

鱼玄机与那些女子的确是不同的,而这便是她自身的女性意识反映到现实中的体现。

首先鱼玄机的女性意识体现在她对爱情的态度上,封建社会的女性被要求严格遵循三从四德,要以夫为纲,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存在。

这样一个条件下生活的女性是不被允许有追求爱情的权利的,更不必说用诗来诉说自己的爱情感受了。

可是鱼玄机却坚持追求自己的爱情理想,并且写下了一些“大胆的爱情诗”,直言不讳的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正如她爱李亿,便为李亿写下了那些述说情意的诗句,毫不掩饰自己所想。

鱼玄机对待爱情是有着一种灼热的偏执的,她不屑于因为要存活于这个世界,而就委曲求全,和一个自己无法忍受的鄙夷的人生活在一起,她穷极一生去追求爱情,尽管被抛弃过,也没有放弃去准找一个知音式的伴侣。

这也正是她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她是把自己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只是男子的附庸而已,她追求爱情的大胆和坚持,让她身上那种女性的魅力更加令人仰慕。

自古中国就把女性定位为柔弱的,女子如水的比喻更是把这个定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的确鱼玄机是柔弱的,她被抛弃后也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去的,于是她开始物色能够接受她的人。

有人说这是鱼玄机内在的功利性的一种体现,而我却认为这是鱼玄机独立性的一种体现。

因为社会的大前提是无法改变更改的,所以鱼玄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弃妇的消沉后,经过审时度势的判断,决定向李郢表达情意以谋求庇护。

当然,鱼玄机向李郢述情,并不是仅仅为了寻找一个靠山而已,她依旧是从寻找知音这个点出发的。

我们可以看到鱼玄机在被抛弃后发出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6]”的呐喊,并且大胆的表明“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6]”这既是对当时封建社会女子只能作为男子的附庸,无法自己抉择婚姻的一种批判和蔑视,也是在鼓励女性不要依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应该勇敢的寻找自己的幸福。

的确她也这么践行了自己的想法,本着寻找自己心中的宋玉,鱼玄机写下了诗句送给李郢。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鱼玄机作为女性的刚柔并济,她的刚体现在她没有因为被抛弃而一直消沉堕落,反而发出了与当时代格格不入大逆不道的宣言,而她的柔则体现在她能够清晰的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作出可行但是也不违背自己心意的判断。

鱼玄机是从来不甘于屈服于命运安排的,正如她身为妾侍却热烈的渴求相知相守,被弃后并没有一直消沉而是积极的寻找知心人,各种寻求无果后只好入道。

入道之后,她不甘心让自己的才华埋没,于是广开门庭,与各路才子论诗论道,并且在最后有了还俗再次寻求幸福的想法。

这些做法在当时看来的确惊世骇俗,也因此令鱼玄机在历史上颇为受人诟病。

但是就今天的眼光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鱼玄机作不甘于只作为男性附庸存在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所体现出来的。

她对自己命运的是不满的,坎坷的人生经历令她对自己多了许多思考,她逐渐认识到在自己所处的那个社会里,女子的身份是无法令自己的才华得到彻底施展的,她感到不公但是却无可奈何,于是她发出了“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6]”的感慨,表面上好似怨恨自己没有身为男子而无法参加科举,实际上是对这个社会对女子的不公正待遇导致女子的才华被埋没的愤怒之情。

鱼玄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在她的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与男性诗人偏重描绘女子的外貌和体态不同的是,鱼玄机写女子则是看重她们自身的力量,如她在《浣纱庙》中写西施,并没有描绘西施的容貌和姿态,而是用“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来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6]”这样的句子来展现了西施本身的力量,肯定了西施的爱国,也歌颂了女性在国家兴亡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男性为主的社会,明确提出女性不可忽视的作用,肯定女性的地位和价值,这正是是一种女性意识的体现。

鱼玄机是一个大胆的女子,她那些惊世骇俗的行为和那些被认为“颇为大胆的诗”都是她女性意识举行的产物。

而正是这些惊世骇俗的行为和这些“颇为大胆的诗”令她在活着以及死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被道学家们所不耻。

因此,我们不难推断出,鱼玄机的人生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导致的。

因为觉醒的女性意识,鱼玄机不再把自己当做附属品,她渴望独立于世,希望与自己身边的男子比肩而立。

因为觉醒的女性意识,她不甘心屈从于命运,她宁愿出家入道也无法忍受因为将就和不合心意的人一起生活。

也正是因为觉醒的女性意识,鱼玄机不愿意让自己的才华蒙上灰尘,于是她广开门庭,与各路才子谈诗论道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才华清晰的展示于世人眼前。

鱼玄机觉醒的女性意识让她的行为与当时女子的标准行为大相径庭,正是这份大相径庭令她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也就是这份格格不入加上她对自我的坚持令她的人生一步步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三、总结

女性意识的觉醒令鱼玄机固执的追求着自身的理想,这与当时社会固定观念是相悖的,不得不说这就是是鱼玄机走向人生悲剧性结局的最大原因。

因此可以说,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其实是其女性意识觉醒的一曲哀歌。

 

参考文献:

[1](元)辛文房著,李立朴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