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9328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docx

《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docx

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8谭嗣同传练习粤教版选修传记蚜

18 谭嗣同传

人在经受了一些磨难后,性格与意志自然会变得坚强起来,因而就会想从容面对一切,也就是像歌词中写得那样:

“疲倦惯了再没感觉,别再可惜计较什么”,因为我们“始终上路过”。

坚强的性格与意志就是铲除成功路上荆棘的最有力的武器。

美字体

赏美文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

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闻风而逃。

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

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

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

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

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

迷梦化为烟。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

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

宣战诏书何处寻?

言说帝后西秋狝。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

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

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

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

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

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

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

卢青骢劳鞍鞯。

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

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

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

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

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

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

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

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死,感君总能多奉献。

至今天下传英名

,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

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

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后记:

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

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

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

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一、内容梳理

二、把握主旨

梁启超熟知传主的经历与性情,故其所述真实、可信、感人。

传记以翔实的史实,记述了戊戌变法运动的整个过程,高度颂扬了谭嗣同为变法维新鞠躬尽瘁、临危不惧、杀身成仁的精神,是后人了解谭嗣同的重要文献之一。

三、艺术特色

1.时间为序,层次清晰。

本文先概述后详述,全文以叙述为主,在叙述中也

穿插了一些生动具体的描写和议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叙述的事情和描写的情景都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层次清晰。

2.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本文作者吸收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传记文学写法,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尤其在第四段中,对谭嗣同、袁世凯两人对话及神情、动作的描写,把二人的性格鲜明地刻画了出来。

1.课文写光绪与慈禧矛盾紧张,有两个字十分传神,是哪两个字?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光绪对慈禧是“畏”,因手中无权,“不敢行其志”。

西后对光绪则是“忌”,虽然大权在握,但光绪毕竟是皇帝,一旦得势,无可挽救。

一个力图守旧,一个意欲维新,矛盾不可调和。

2.维新失败后,本可以逃亡,谭嗣同为什么不肯逃亡?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一为“酬圣主”,二为报国家,有强烈的爱国之情。

他在狱中曾赋诗一首: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临刑前更慷慨高呼: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所以,梁启超以一个“烈”字作为评价十分恰切。

但他的忠君思想,他在政治上的幼稚也是显而易见,对此应有所批判。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戊戌变法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3.思维争鸣:

对谭嗣同的死,有人认为是为国家的进步而流血;有人认为,谭嗣同的死是无益的,是他没能看清中国的形势。

你是如何看待二人贡献的?

观点一:

认为谭嗣同以身殉国是明智的。

从殉国的影响来看,类似人物—明治维新中的月照,谭嗣同和月照这类志士敢于变革,舍生取义,他们的牺牲精神对于后来人具有鼓舞作用,改革需要更多的人站起来,坚持下去。

从生死观角度看,谭嗣同对生死淡然,生命属于他本人,他个人认为变法须经流血而成,他的死亡比他的生存意义更大,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而非一时冲动。

观点二:

认为谭嗣同以身殉国是迂腐的。

从变法角度看,谭嗣同这样的人才正是变法和革命所需要的,从第五段那些前来劝说的人就可以看出;他生存的价值比死亡的价值更高;“变法无不从流血成”,但仅一人的流血,并没有质的变化。

从时局来看,谭嗣同明明可以逃出,却选择留下,白白牺牲。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是湖南浏阳县人。

年少时豪爽洒脱,胸有大志,深通群籍,能写文章,喜欢侠义之举,擅长剑术。

他的父亲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

谭嗣同小时候就丧母,被父亲的小妾虐待,受尽孤臣孽子之苦,所以操心危难的事,忧虑祸患比较多,品德才智一天天增长起来。

20岁从军新疆,游巡抚刘锦棠的幕府。

刘锦棠很欣赏他的才华,打算向朝廷推荐他,恰逢刘锦棠因为侍奉亲人而辞官,事情没有结果。

自此以后十年,谭嗣同来往于直隶、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各省,察看风土民情,物色英雄豪杰。

然而最终因为他父亲为人拘谨,不许他远游,未能了却其游览四方的志向。

自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后,谭嗣同更加发奋提倡西方的新学,起始在浏阳开设了一个学会,征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琢磨学问品性,这实际上是湖南全省新学的起点。

当时,康有为先生正在北京与上海倡设强学会,天下的有志之士,都奔走响应。

谭嗣同于是从湖南沿江而下,到上海,再游历北京,打算拜谒康先生,可是先生正好回广东,所以没有见到。

我正在北京强学会任编辑工作,始与他相见,告诉他康有为讲学的宗旨,治理国家的思想,他听了很受感动,十分欢喜,自称是康有为的私淑弟子,从此学识更加长进。

当时中日议和的《马关条约》刚刚签订,人人心怀国耻,士气稍有振作。

他慷慨激昂,大声疾呼。

海内有志之士,看到他的丰采,听到他的言论,便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

因父亲的要求,他做了候补知府,在金陵等待补官一年,闭户静心读书,深探孔子、佛家学说的精奥之处,融会贯通群贤的思想方法,推广康有为的学说宗旨,写成了《仁学》一

书。

又经常到上海与同志商量学术,讨论天下大事,未曾与污浊的官吏相接触。

他经常自己说,做了一年的官,无异于躲入深山隐居一般。

这时陈宝箴做湖南巡抚,他的儿子陈三立辅佐他,慷慨激昂,将湖南的开化当作自己的使命。

1897年6月黄遵宪恰好就任湖南按察使,8月,徐仁铸又来督办湘学。

湖南绅士某某等精神振奋,行动积极,提倡新学于家乡,有志之士逐渐会集于湖南一带。

陈宝箴父子与前任学政江标,打算在湖南大集豪杰,一起出力经营,做其他省的先导。

于是聘任我及某某等做学堂的教习,召集某某回来练兵。

谭嗣同也是被陈宝箴所敦促,辞官回家,把家属安置在浏阳家乡,一个人留在长沙,与众多志士一起办理新政。

于是湖南倡办的事,像内河小轮船、商办矿务、湘粤铁路、时务学堂、武备学堂、保卫局、南学会,都是他提倡论证策划的,这中间以南学会最为盛大。

开设南学会的用意是,打算集合南部诸省的志士,联结为一气,相互讲述爱国的道理,谋划救亡的办法,先从湖南一省开办,这实际上兼有学会与地方议会的规模。

地方上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议定而行,这其实是议会的意思;每七天,大型集结众人,进行讲学,演说各国的大势及政治原理,这其实是学会的意思。

这个时候,谭嗣同其实是学会的学长,担任演说的事务。

每次会议集合有几百上千人,他慷慨激昂,谈论天下大事,听的人无不受到感动。

所以说,湖南全省风气大开,他的功劳是很大的。

1898年4月,皇上决定国家大事的诏书下达,谭嗣同因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被征调入京。

正巧生了大病不能成行,直到7月才带病朝见皇上,应对合乎皇上的旨意。

皇上越级提拔他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和杨锐、林旭、刘光第一起参预新政,当时号称军机四卿。

参预新政的人,好比唐宋时代的参知政事,实际上相当于宰相的职位。

皇上打算重用康有为先生,却害怕西太后,不敢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几个月以来,皇上有什么要咨询的事,就让总理衙门传旨,康先生有什么要陈奏的事,只好写在要进呈的上书之中。

自从四卿进入军机处,皇上与康先生的心意才开始稍微容易互相传达,皇上才锐意要进行大的改革。

可是西太后及贼臣更加嫉恨他们,还不到十天,就起了变故。

起初,谭嗣同刚入京城,有人对他说皇上没有实权,西太后阻挠变法的事,他还不相信。

等到7月27日,皇上打算开懋勤殿设顾问官,命令他草拟圣旨,先派遣内侍拿着历朝圣训交给他,传话说,皇上讲康熙、乾隆、咸丰三朝都有开懋勤殿的旧事,要他查出引入到皇上的圣谕中,打算28日亲自到颐和园向西太后请命。

他退朝,于是告诉同人说,现今我知道皇上真的没有实权了。

到了28日,朝廷中人人都知道了开设懋勤殿的事,以为今天将下达圣谕,可最终还是没有下达,于是更加知道西太后与皇帝互相不能相容的事实。

29日,皇上召见杨锐,赐给密诏,有“朕位几乎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的话。

谭嗣同与康有为捧诏大哭,皇上手无寸柄,没有什么办法。

当时诸将之中,只有袁世凯长期驻守朝鲜,了解中外之事,力主变法。

谭嗣同秘密奏请皇上以恩遇交结袁世凯,希望多少可以相助,语言极为激切。

8月1日,皇上召见袁世凯,特意赏赐侍郎的官位。

八月初二日又一次召见。

初三日晚上,谭嗣同直接造访袁世凯暂时居住的法华寺,直接问袁世凯说:

“您说皇上是怎样的人?

”袁回答说:

“是当代没人比得上的圣主啊。

”谭说:

“天津阅兵废帝的阴谋,您知道吗?

”袁回答说:

“是,当然听到了一些消息。

”谭嗣同于是直接拿出密诏给他看,说:

“今天可以救出皇上的人,只有您了,你要想救就赶快救吧。

”又拿手抚摸自己的脖子说:

“如果不打算救皇上,请到颐和园告发我,然后杀了我,可以得到大富大贵。

”袁世凯庄重严厉地说:

“您把我袁某人当成什么人了?

皇上是我们一起侍奉的主子,我和您同样受过皇上的非常之遇,救护的责任,不独在您,如果有救助的办法,我很愿意听一听。

”谭说:

“荣禄的秘密谋划,全在天津阅兵之举,您和董福祥、聂士成的部队,都受到荣禄的节制,将挟持兵力来干大事。

虽然如此,董福祥、聂士成不足以道,天下最有力的只有您。

如果废除皇上的政变发生,您拿一军抵挡他们二军,保护皇上,恢复国家大权,清除国君身边的坏人,整肃宫廷,指挥若定,这是一世无比的事业啊。

”袁说:

“假若皇上在阅兵的时候跑到我的军营内,传下号令让我诛杀奸贼,那么我一定能跟从在你们这些君子的后面,竭尽死力来补救皇上。

”谭说:

“荣禄待您很优厚,您怎么对待他呢?

”袁笑着不说话。

袁幕府的某人说:

“荣贼并不是真心对待慰帅的。

从前有人要扩充慰帅的部队,荣禄说:

‘汉人不可给大的兵权。

’大概向来不过是笼络罢了。

就像前年胡景桂参劾慰帅克扣军饷的事,胡景桂是荣禄的人,荣禄让他弹劾慰帅,而自己查办洗雪慰帅的罪名来讨好慰帅。

不久胡就被外任宁夏知府,很快又升任宁夏道。

这是荣贼心计险恶,巧于应对之处,慰帅怎能不知道呢?

”谭于是说:

“荣禄本是曹操、王莽式的人才,是绝代的奸雄,对付他恐怕不很容易。

”袁怒目而视,说:

“如果皇上在我的营盘,那么杀荣禄就好像杀一条狗一样简单。

”于是十分详细地相互商量救助皇上的具体环节。

袁说:

“现在我军营中枪弹火药都在荣贼的手中,而营哨的各级官员也多是荣禄的人。

事情很紧急了!

既然已经确定了策略,那么我必须赶快回归大营,重新选派将官,储备弹药才行啊。

”于是郑重嘱咐了一番才离开,这时已是八月初三夜间三更天了。

到初五日,袁又被皇上召见,听说也奉有密诏。

到初六日,政变就发生了。

当时,我正拜访谭嗣同的住所,我们对坐在床榻上面,有所计划、布置,而抄捕康有为住所南海馆的报告马上到了,不久听到了垂帘听政的圣谕。

谭嗣同从容对我说:

“从前要救皇上,已经无法救助;现在要救康先生,也无可挽救了,我已经没事可做,只有等待死期了。

虽然如此,天下事明知它难做,还是要尽力去做到它,您试着进入日本使馆,拜会伊藤博文,请他致电上海领事来救助康先生吧。

”我这晚住在日本使馆,谭嗣同一天没有出门,静待拘捕他的人。

拘捕他的人没来,就在第二天来到日本使馆和我相见,劝我东游日本,并且带来了他著的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箱托付给我。

说:

“没有出逃的人,无法谋划将来;没有赴死的人,无法酬答皇上。

现今,康先生生死难料,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就由我和您分别担任吧。

”于是相互拥抱分别。

初七、八、九三天,谭嗣同还与侠客谋划救助皇上,事情最终没有成功。

初十日,便被逮捕。

被逮捕前一天,好多日本志士苦苦哀劝他东游日本,他就是不听。

多次强迫他,他说:

“各国变法,没有不从流血才成功的。

现在中国没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的,这是国运不昌的原因。

如果有的话,那就请从我谭嗣同开始吧!

”最后还是没离开,所以最终遭难。

谭嗣同被关到监狱以后,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了下面一首诗:

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诗中还是挂念康有为先生啊。

在八月十三日被斩于菜市口,年龄三十三岁。

就义的那天,观看的有上万人,谭嗣同慷慨激昂,神气没有什么变化。

当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谭叫刚毅上前,说:

“我有一句话!

”刚毅离开不听,于是从容被杀。

唉,真是惨烈啊!

谭嗣同天资超人,在学问方面无不探究,以日日求新作为求学的宗旨,所以能做到无所拘束,善于舍弃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所以他的学问每天都有进步。

每隔十天不见面,他的议论学识一定会有所增长。

他少年时曾做过考据、笺注、金石刻镂、诗古文辞之学,也喜欢谈论中国古代的兵法。

30岁以后,这些都放弃了,专心探究西方天文、自然科学、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学问,都很有心得。

又细心研究

宗教,他和我最初相见的时候,十分推崇基督教兼爱的教义,却不知有佛教,不知有孔子,不久,听到康有为所发明的《易》、《春秋》的义理,彻底了解了大同太平的道理,体会到乾元统天的精妙意思,就十分佩服。

又听到《华严》性海的学说,领悟到世界没有限量,现身没有限量,无分人我,无分去住,无分垢净,除了救人之外,就没有什么有价值的道理。

听到相宗识浪的学说,领悟到众生学佛的能力没有限量,所以说法没有限量,种种差别,和法界圆融,常住不灭的道理,更加佩服。

从此豁然贯通,能融会万法为一,能衍绎一法为万,无所牵挂,做事的勇猛劲头更加明显。

在金陵等待做官的一年,日夜用心探究孔佛之书,金陵有个居士叫杨文会,博览三学教典,熟悉佛教义理,以流通佛经为自己的使命。

谭嗣同经常和他在一起,于是得以看遍佛家的经律论三藏,收获日益精深。

他的学术宗旨,主要的思想见于《仁学》一书,又有一些散见于和友人讨论学术的书信中。

他所著的书除了《仁学》之外,还有《寥天一阁文》二卷,《莽苍苍斋诗》二卷,《远遗堂集外文》一卷,《兴算学议》一卷,这些都已经刊刻。

《思纬吉凶台短书》一卷,《壮飞楼治事》十篇,《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四卷,《剑经衍葛》一卷,《印录》一卷,并《仁学》都收藏在我这儿。

还有发表在《湘报》上的几十篇政论,以及与师友论学论事的书信几十篇,我将和他的好朋友一起编辑,编为《谭浏阳遗集》若干卷。

他的《仁学》一书,先选择其中稍微平易的部分,附印在《清议报》中,公之于世。

谭嗣同平生没有什么嗜好,修身严肃齐整,面部棱角分明,有端庄严肃的气质。

没有子女,妻李闰,是中国女学会的创办董事。

【课内挖掘】

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1840年和1856年的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

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5000年所未有;慈禧朝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行开天辟地之壮举。

如鲁迅先生所言: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写作运用]适用于“爱国”“民主”“壮举”等话题。

【课外运用】

示例一:

感情,多么微妙的一个词。

情,是由感而生,感,又是由情而发。

正因对事物的情感不同,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有所不同。

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家乡情结,那对家乡无尽的爱与亲近,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点。

记得莫怀戚在他的散文《家乡落日》中曾这样说,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家乡的落日,才能打动人的心灵——“那才是我的落日啊”。

其实,并不是那一轮红日有何不同,而是家乡的落日承载了太多的思念与情感与我们的记忆。

那一轮落日,照过枯藤老树昏鸦,照过小桥流水人家,照着的是记忆最深处一点一滴关于故土的热爱。

心灵上的共鸣使我们感到事物的美好。

看飞流直下三千尺,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豪迈;看傲雪青松屹立北风,我们感受到的是不屈不挠。

看一轮明月高挂天空,我们想到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事物本也无情,是我们心灵上的亲近使我们感到它们是如此美好。

因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看到雁排长空,虎啸深林,鱼跃水面,落英缤纷,秋雨梧桐都能发出心底最深处的一声叹息。

示例二:

人生路上,总是险滩连着波岸,深溪连着幽谷,寒窗的春帷外游弋着阳春里的风筝,行兵的巷道尽头是满园欲滴的青梅。

有的人征服了险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山崖;探得了瑰宝,又跃跃于另一次奇异的冒险,策马路过梅园,却一心想着直奔边关,戍国杀敌。

这样的人不是痴顽,而是执着。

他们在奔波里冲出生命的极限,在征服里体验生命的快乐,在生无所息里实现自己的终极意义。

最伟大的战士却渴望战死沙场,在死神带来的永恒憩息面前,他璨然微笑,死得其所。

有的人驾一叶之扁舟,凌万顷之茫然,却不想到达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适,听风饮露。

他们秉烛夜游,访仙探鬼,只是感慨于岁月如寄,而风光无限,不得遍赏。

这样的人不是放纵颓靡,只是潇洒自如。

他们在漫游里赏玩生命的细节,在驻足遐观里纪念流逝的时间,在诚挚的诗篇里讴歌造化的神秀。

升仙的道人不过问红尘俗世,只在静坐修行中获得人格的圆满,生命的休憩。

示例三:

人最美的不是肉体,而是心灵。

世间最宽阔的不是海洋,也不是天空,而是人的心灵。

心灵无色无味无形,却能包容一切。

天地万物,都在心里。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

修行,就是扩大自己的心量。

心量越大,自己的舞台就越大,能容的东西就越多。

当你的心量大得远远超过了高山,高山就相对地变小,渐渐小如一粒尘埃。

当心量大得远远超过了大海,大海就如一滴水。

当心量大如虚空,无边无际,宇宙就如一朵浮云,如一朵莲花,如一粒微尘,最终渐渐消逝了影踪。

日月星辰,大海,高山,更是无处可寻。

那一直困扰你的风雨,尘埃,顿时都化成了佛光,世界已一片光明,一片宁

静。

世上的东西都是有形的,唯有心灵无形。

无形的东西是不会受伤的,我们向天空扔东西,受伤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天空。

为什么我们会受伤,经常伤痕累累,甚至千疮百孔?

因为我们迷了。

我们把无形的空如虚空的心,当成有形的了。

我们为自己的欲望所迷,欲望如尘埃,如污垢,沾满了明镜似的心,让她渐渐晦暗,渐渐失去了无形的灵性。

我们看人,待物,都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犹如带着有色眼镜看东西,任何东西都是眼镜的颜色。

其实,这就是幻象。

这些带着主观色彩的幻象,都不是真实的。

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的那样。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坯子(pī)      稂莠(lánɡ)

装模作样(mú)少安毋躁(shāo)

B.经

幢(chuánɡ)标识(shí)

扛鼎之作(ɡānɡ)拾级而上(shè)

C.褊狭(biǎn)掂量(liánɡ)

呼天抢地(qiānɡ)疾风劲草(jìnɡ)

D.答应(dá)供职(ɡònɡ)

强词夺理(qiǎnɡ)不着边际(zhuó)

解析:

A项,少shǎo;B项,识zhì;D项,答dā。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辨证 揣摩 暮鼓晨钟 格物致知

B.禀承 噩梦 无事生非 固步自封

C.含盖 担搁 浮想联篇 若即若离

D.告罄 撤消 顾名思义 兵慌马乱

解析:

B项,禀—秉;C项,含—涵,担—耽,篇—翩;D项,慌—荒。

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

因为还有别的事,经理不得不提前离去,他离开前一再________我们要处理这起商品质量纠纷,一定要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2)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________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3)这仅是你个人的观点,而且论据不充分,不能______别人接受。

A.交待 从而 强制B.交代 从而 强迫

C.交待 进而 强制D.交代 进而 强迫

解析:

(1)交待:

交际接待。

交代:

移交、接替。

(2)“进而”表递进关系,“从而”表因果关系。

(3)强制:

以某种无形或有形的力量强力约束人或者物。

强迫:

施加压力使服从。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病菌虽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

B.为了写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D.金三角的贩毒分子,在从境外获得轻武器补充后,如虎添翼,制毒更加猖狂。

解析:

A项,“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B项,“寻章摘句”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C项,“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D项,“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

比喻

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也形容凶恶的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