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755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中学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

历史试题 

(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2014.10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Ⅰ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D.家庭经营

2.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不同农作物轮换种植),并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

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哪项较为合理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於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人的描述多不精确,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的讨论

3.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

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4.有学者认为:

“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

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材料中中国“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原因是

A.因闭关锁国而丧失

世界贸易中心地位B.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5.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

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这一评价

①立足于文明史观②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

其主要原因是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7.英国《笨拙》杂志的漫画《穷人国和富人国的写照》的独白:

“尽管说煤窖里的境遇仍相当悲惨,但它也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让人欣慰了。

”该漫画描述的画面最早始于

 

A.光荣革命之前B.工业革命时期

C.电气时代到来D.经济“大恐慌”

8.《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

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

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9.下列哪一项

不属于1800年至1900年间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变化趋势?

A.城市人口大量增加B.人口出生数量多

C.移民主要流向亚洲D.婴儿死亡率降低

10.社会变革学派认为:

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B.垄断组织形成

C.机器大工业生产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11.以下是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数字所代表的主要工业国依次是

年份

1870

23

32

13

10

1900

30

20

17

7

1913

36

14

16

7

A.英、美、德、法B.美、法、德、英

C.英、法、美、德D.美、英、德、法

12.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

该表反映了

A.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B.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

C.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D.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

13.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安定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C.政府政策支持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14.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

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

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

”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5.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应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

16.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

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输出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17.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S794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经济政策B.经济发展规律C.产业结构现状D.国际关系格局

18.右图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B.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史实

C.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

D.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19.据统计,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这一比值降至51%。

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八字方针”的实施B.文革的破坏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D.自然灾害的发生

20.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③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④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单位:

元),图中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22.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的股票(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

C.计划经济的盛行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

23.新华网太原2008年10月31日电,晋北妇女的婚姻在这30年中经历了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完全自由恋爱

,从“相亲不出50里”到“互联网上找知音”,择偶标准也从选择“嫁汉吃饭”到寻找“知心爱人”。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动频繁,知识视野扩大B.择偶观念开放自由、个性化

C.互联网发达,有利于思想交流D.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24.美国学者雷麦曾经说过:

“除了铁路以外,就没有一种其他近代的经济设备输入中国以后,能够产生这样伟大的影响。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铁路的出现是中国工业发展的

必然结果

B.中国铁路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因素

C.列强为扩大侵华权益,维护自身工业优势,反对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

D.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修筑铁路一直处于冷漠态度

25.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

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

26.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

“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27.1943年,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

“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

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

A.两极格局冷战对峙B.1929年经济危机

C.苏联农业集体化D.第二次世界大战

28.经济学家丹尼尔•R•福斯菲尔德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

“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

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

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是

A.国家保护私营企业与个人合理利润B.国家调控取代自由企业制度

C.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社会经济D.建设福利国家稳定社会秩序

29.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D.知识经济兴起

30.斯大林执政后提出: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

这样继

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

”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31.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的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据此可知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①实行固定粮食税②解除部分企业的国有化

③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④允许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它在塑造历史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量”。

“它”是指(  )

A.工业革命B.通信技术C.世贸组织D.国际贸易

第II卷(选择题,共52分)

33.(16分)城市化进

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

(3分)

 

S795

材料二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

……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0%,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

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0%降至49.8%。

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摘自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7分)

 

材料三近代中国的所谓城市化过程,实际上只是一个通商口岸化的过程。

鸦片战争之后半个多世纪,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威逼,迫使中国开放了大量通商口岸,建立起侵略中国的条约体系框架。

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作为一个社会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什么史观?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说明近代条约口岸的“双重作用”。

(6分)

 

34.当今世界,品牌经济已成为市场普遍认同的概念。

我国企业品牌意识的树立经历了漫长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

表明招牌广告已成为当时商家最基本的广告形式。

在古代招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

湖南沅陵出土的元代油漆颜料包上印有“潭洲,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

顺治元年,苏松府就牙商沈青臣“勾同别商,射利假冒布商三阳号”发布晓谕:

“觊觎字号,串同客贾,复行假冒”者,“许即指名报官府,以凭立拿究解抚院,立法施行,决不轻贷”。

——摘自《中国近代商标标识设计流变与演绎》《浅谈中国古代品牌广告传播》等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哪些信息(3分)?

 

材料二1890年上海燮昌火柴公司的“渭水”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经政府批准的“注册商标”。

资料显示,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

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

30的比例。

从1928年到1938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

1938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1:

4。

在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商标中,有一些成长为知名的、可与外来品牌相抗衡的民族商标。

——摘

自《中国近代知名民族商标标志的构图类型与文化特点研究》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l:

30”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怎样的发展状况?

从“l:

30”到“l:

4”,促进民族工业成长的因素有哪些?

(7分)

 

材料三下是三

幅商标图片,左中右依次为:

石龙火柴社火花(1913年创办);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937年创办)。

(3)三幅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们怎样的民族情感?

(3分)

 

材料四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

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

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4)据材料,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5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

(6分)

 

35.男女双性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观中国女性的生存轨迹,在近代以前的私有制社会中……女性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因而女性只有单一的家庭角色定位,即在家中扮好“贤妻”、“良母”的角色,相夫教子。

这是一种典型的家庭主妇角色,女性最高的人生价值、道德规范就是做一个贤妻良母……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是长期经济生活、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论戊戌维新至五四时期的女性角色定位》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根源。

(4分)

 

材料二近代不同时期中国女性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变化简表: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女性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并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扼要归纳中国近代女性角色定位变化的原因。

(9分)

(3)综合以上材料,以“我看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为题,写一篇不超过100字的短文,谈谈你的认识。

(4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5BCCDA

6.D【解析】考点: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7世纪的荷兰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和发达的造船业成为“海上马车夫”。

故本题应选D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并非仅限荷兰一国,故排除A项;B、C两项应为英国崛起的原因,与题意不符。

7.B【解析】考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由题目中的信息“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可知这应为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故本题应选B项。

8.A【解析】考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由题目中的信息“19世纪的西欧……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成为例外”即可选出A项;19世纪的西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故B项表述错误;C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走出家外谋生”不符,故排除;D项开始于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不符。

9.C【解析】考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1800—1900年间的工业化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故A项的表述正确;由于工业革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学不断进步,故B、D两项的表述正确;此时,移民主要流向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故C项的表述错误。

本题应选C项。

10.D11.D

12.B【解析】考点: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由题目中文字信息“出口贸易”和表格中的时间、出口产品等可知: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故本题应选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外农产品的竞争情况、也未涉及西方的生活习惯。

故排除A、C、D三项。

13.C【解析】考点: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迎来了初步发展的时期。

故本题应选C项;1895—1913年,中国曾遭受过八国联军的侵略,爆发过辛亥革命等,故A项的表述错误;B项应为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与题目中的时间“1895—1913年”不符;D项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题目中的时间“1895—1913年”不符。

14.C15.B16——20AABAC21.B22.B

23.D【解析】考点:

婚姻习俗的变迁。

由题目中的信息“2008年……电……这30年中”可知:

1978年改革开放的推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故本题应选D项;A、B、C三项的表述均由D项所致,故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主要原因”不符。

24.B25.B26.D

27.B【解析】考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的影响。

1929年开始于美国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至欧美各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造成失业人数激增,故本题应选B项;A项开始于1945年二战结束后,与题目中的时间“1943年”不符,故排除;苏联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并未出现经济危机和失业现象,故排除C项;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仅次于战争”重复,故排除。

28.C【解析】考点: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由题目中的信息“私营企业……只要是必要……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即可选出C项;A项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的政策,故排除;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私营企业……应当保留”不符;题目中未涉及福利政策,故排除D项。

29.B

30.D【解析】考点:

“斯大林模式”。

A、B、C三项都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或特点,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在列宁执政时期,斯大林上台后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故A、B、C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在经济领域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逐步建立了斯大林模式,故D项正确。

31.A32.D【解析】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注意题干信息“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量”,据此推断,“它”在15世纪的时候已经出现,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通信技术发明始于19世纪,世贸组织成立是在1995年,时间都不符,故A、B、C项错误;15世纪的时候正值欧洲积极开辟新航路,国际贸易扩展,推动了世界走向一体化,故D项正确。

33.(16分)

(1)城市大量出现;城市经济功能

增强;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出现了街市;出现瓦肆等专门的娱乐场所。

(3分,答出3点即可得分)

(2)特点:

发展迅速;起步早;不是以旧城镇为基础,以发展新型城市为主。

(3分)

原因:

①农业革命(圈地运动)和商业革命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②工业革命促进新型工业城市的涌现。

(4分)

(3)史观:

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2分)

论证:

一方面,口岸被迫开放使中国丧失了贸易主权、关税主权;便利了列强在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另一方面,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刺激了近代工业的诞生;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4分)

34.(19分)

(1)商标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工商业者重视产品质量和信用的宣传;手工业者采取家庭经营的模式;出现假冒他人品牌的侵权行为;政府发布法令打击假冒行为。

(3分)

(2)状况:

中国经济落后,民族工业处于初创阶段;中国门户被打开,外国产品霸占中国市场。

(4分)

原因: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政治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观念的进步。

(3分)

(3)拥护民主共和;实现国家富强;抵御外国的经济掠夺;挽救民族危亡。

(3分)

(4)社会主义改造使同仁堂由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文化大革命对同仁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破坏;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迎来了同仁堂的春天;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同仁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走上市场经济之路。

(6分)

35.(17分)

(1)根源:

小农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的特点和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儒家思想宣扬的纲常观念和伦理思想。

(4分,答传统宗法观念也可)

(2)特点:

体现了女性追求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