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033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x

《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知识。

A静息状态时,是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呈现外正内负的电位状态;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时会加大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会增大;C中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不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D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借助突触完成的。

2.如下两组实验示意图是生长素发现的实验。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左图是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右图是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琼脂块实验 ②左图实验能够说明向光性的产生与尖端有关,感光部位:

尖端 ③右图实验能够说明产生促进生长物质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④根据左图实验可以推测:

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产生某种影响 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①②⑤D.①③④

答案 A

3.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答案 C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需要消耗ATP释放的能量。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刺激突触后膜完成的,是单向传递的。

4.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答案 B

解析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5.下列有关人类神经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反射弧中,兴奋始终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B.相邻神经元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以便于兴奋的传递

C.突触只允许兴奋由树突末端传到另一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D.轴突末端细胞质中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答案 D

解析 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相邻神经元之间存在突触间隙,而且突触组成是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构成;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是由神经递质的种类决定的。

6.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答案 D

解析 摄入过多的食盐,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调控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排出。

7.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现象如下表: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

低血糖,甚至昏迷

b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答案 C

解析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注射后可引起血糖降低,甚至昏迷;生长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其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软骨生长;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因此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会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8.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轴突末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④⑤D.①④⑤

答案 D

解析 逐条分析如下:

①当大量出汗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体内水分减少,应通过抗利尿激素作用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此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②下丘脑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而人体的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所以冷觉与热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④血糖浓度降低时,会通过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来恢复血糖浓度。

⑤渴觉中枢是位于大脑皮层的,当人体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此处会兴奋产生渴觉。

9.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 B

解析 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10.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B.①④⑤

C.②③⑤D.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人是恒温动物,在寒冷环境中会加强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来增加产热量,同时通过收缩皮肤血管降低散热量。

11.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及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特异性免疫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答案 C

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主要由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组成,作用范围广,但针对性较差;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它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2.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

A.aB.bC.cD.d

答案 D

解析 根据体液免疫过程可知,a表示T细胞,b表示B细胞,c表示浆细胞,d表示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可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13.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下,主要通过对肾脏重吸收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

答案 A

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当降到正常范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这是一种反馈调节。

14.皮肤、肠黏膜组织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血浆则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

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为(  )

A.激素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D.免疫调节

答案 B

解析 皮肤、肠黏膜组织产生的组织胺不是激素,但是经过体液传送,可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这种调节方式应属于体液调节。

1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

B.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

C.人体的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答案 B

解析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抗原需要经过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的传递,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但是有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A项正确。

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而记忆B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后,才可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并分泌抗体,进行体液免疫,B项错误。

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中均可发挥作用,C项正确。

细胞免疫过程中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杀伤靶细胞,同时可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其他免疫细胞的免疫能力,D项正确。

16.如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对应正确的为(  )

A.①②③B.①③③

C.③①②D.①①②

答案 D

解析 由25℃到3℃时,小白鼠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要增加产热量,所以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

由于汗腺分泌汗液减少,所以使部分代谢废物和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从而使尿量增加。

由于小白鼠是恒温动物,通过调节保持体温相对恒定,所以酶的活性基本不变。

17.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答案 A

解析 

―→

―→

―→

―→

―→

―→

18.如图表示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⑦过程调节

C.如果感受器、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的内分泌腺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答案 B

解析 B项中激素调节受到神经调节的控制,即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受到⑦过程的调节。

19.下图1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图2是该细胞在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

下列对于该细胞以及抗体合成、加工及分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以在体外进行培养,以获得更多的单一的抗体

B.该细胞分泌抗体后的三种生物膜面积变化是:

内质网减少、高尔基体没有明显改变、细胞膜增加

C.此细胞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③④⑥

D.抗体分泌前后生物膜面积发生变化,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 B

解析 该细胞为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无增殖能力,所以在体外无法培养及获得抗体。

③④⑥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网和线粒体,内质网上不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抗体分泌前后生物膜面积发生变化,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结构特点),无法说明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性)。

B项中正确表述了三种生物膜面积在抗体分泌前后的变化。

20.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细胞B.T细胞

C.B细胞D.吞噬细胞

答案 B

解析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来的。

其过程是:

一部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液进入胸腺,在胸腺内发育成T细胞。

另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细胞。

一只小鼠的皮肤对另一只鼠来讲属于抗原,当抗原物质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时,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是因为T细胞是在幼年动物的胸腺中形成的,切除胸腺,就抑制了T细胞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8分)如图是高致敏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E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是指病毒经过________细胞的处理和传递后,特定抗原刺激T细胞,经过②过程形成[B]________细胞。

(2)T细胞成熟于________,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________、传递抗原及________等功能。

(3)图中细胞[A]在T细胞传递的抗原刺激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4)[C]与[D]的识别、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5)[E]的最终消灭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 

(1)吞噬 效应T 

(2)胸腺 识别 增殖分化 (3)浆细胞与记忆 (4)信息交流(传递)

(5)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机体需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清除。

病毒入侵后,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将特定抗原传递给T细胞,T细胞一方面分化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基础;另一方面可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22.(8分)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中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血糖浓度。

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血糖浓度的神经调节过程:

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中,②结构是血糖调节中枢,为________。

该器官既是神经中枢,又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靶细胞感受激素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糖尿病患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代谢受阻,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 

(1)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含量降低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3)糖蛋白 (4)胰岛素

解析 

(1)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其作用为提高血糖含量,具体表现为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等。

血糖含量降低时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分析题中过程图可知,②为控制血糖调节的中枢,即下丘脑,其也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减少体内水分的流失,即减少尿液量。

促激素释放激素主要促进垂体释放对应的促激素。

(3)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主要起到识别作用。

(4)糖尿病人体内的血糖含量过高,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的含量较少或没有,不能有效地维持体内血糖的正常含量。

23.(10分)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________的活动较其他过程更早增强,过程________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的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哪些过程分别发生什么变化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机能________,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疾病。

答案 

(1)① ③

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冷觉。

(3)过程③减弱,过程④、⑤、①和②增强。

(4)亢进(或过度增强,其他答案不可) 自身免疫性

解析 感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

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弱,浓度过低,进而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导致甲状腺增生。

大量的TSH受体的抗体相当于大量的TSH,所以会促进甲状腺产生较多的甲状腺激素。

24.请据图回答:

(1)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N释放神经递质是否耗能?

________(是/否)。

(2)若M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请写出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的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外局部电流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图中存在________个突触,刺激e点时,电流表偏转________次。

(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的屈肌反射活动,但是不知道该药物是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还是抑制突触间兴奋性递质的传递,甲图中各点可作为投药或者刺激的地点。

①第一步:

电刺激e点用以检测肌肉是否具有生理机能:

若出现肌肉收缩,这种现象是否属于反射?

______。

②第二步:

药物投放在b处,刺激________点无反应,刺激c点________(有/无)反应,证明药物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

③第三步:

药物投放在d处,刺激________点无反应,刺激________点有反应,证明药物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答案 

(1)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是 

(2)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3)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4)3 1 (5)①不属于 ②a 有 ③c e

解析 

(1)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释放(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分泌过程需要消耗ATP。

(2)人体在受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其调节途径是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传出神经―→神经分泌细胞(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3)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在细胞膜外形成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的局部电流。

(4)突触不仅指神经元之间连接的结构,还包括神经细胞与效应器细胞(如肌细胞、腺体细胞)之间连接的结构,由图可知,图甲中有3个突触;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在刺激甲图中的e点后,只有d、c点兴奋,即电流计只能偏转一次。

(5)由于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没有完整反射弧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

若药物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当药物投放在b处时,则刺激a点,肌肉没有反应,刺激c点,肌肉会发生反应;若药物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当药物投放在d处时,刺激c点,肌肉没有反应,刺激e点,肌肉有反应。

25.(14分)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与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图1是正常小鼠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部分调节过程(A、B、C表示调节物质),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B物质是____________,正常机体血液中C的含量变化对A、B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机体还会发生其他调节过程,其中C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____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___________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丘脑参与的生命活动调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为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切除甲状腺,乙组不做处理;给予相同且适宜的饲养条件,观察并记录小鼠的活动量或测其耗氧量。

该方案不科学,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 反馈 

(2)肾上腺素 协同 皮肤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立毛肌 血糖平衡的调节以及水盐平衡的调节 (3)甲组切除甲状腺并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切除甲状腺并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他不变(或者均分甲、乙、丙三组,甲组切除甲状腺并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切除甲状腺并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不做处理,其他不变)

解析 受到寒冷刺激后,机体发生的反应中既有体液调节也有神经调节。

分泌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它们都能促进产热过程,二者是协同关系,相关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

原方案中不能排除一些无关变量的干扰,所以不合理,应该对两组小鼠均切除甲状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