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997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

十数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喜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口算:

3+22+56-39-4

2、口答:

30里面有()个十,60里面有()个十。

4个十是(),9个十是()。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看,智慧大巴来了,它们要带我们去“动物王国”旅行,想去吗?

2、看大巴车,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

(1)提问:

看这两辆大巴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

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么列算式?

教师指出:

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就是把两辆车的座位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0+30=

提问: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交流算法。

(1)师:

你想怎样算?

(2)小组内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3)谈话:

刚才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让我们听听它们是怎么算的。

(课件显示)

小结:

我们的好朋友算的和大家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把你喜欢的方法再说给同桌听。

3、教学“试一试”

(1)学生先独立思考。

(2)师:

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

动物国王见到我们可开心了,拿来了漂亮的珍珠手链送给我们。

可是却要写出四道算式,你有信心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小结:

求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算;求一部分就是从总数中去掉已知的一部分,用减法算。

2、“想想做做”第3题

师:

国王带着我们参观了动物王国,来到小猴家,小猴正准备坐火车上学,可火车没有司机。

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把大家送到学校?

(课件显示)

师:

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

3、“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

很快来到学校,看看它们学什么知识。

出示题目

(1)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3)自出类似的题目并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口算比赛游戏。

师:

小朋友们真厉害!

可它们不知道最厉害的是我们的口算了。

独立完成,共同校对,教师及时纠错并给予帮助。

5、“想想做做”第5题

师:

时间过得好快,我们就要离开动物王国了。

临走前,小山羊和小白兔送给我们一些萝卜。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小结:

“同样多”也就是20个萝卜。

求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就是把20和30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学到了很多知识。

你有哪些收获?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5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考。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弄清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场景出示:

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

校长室决定下个星期五带我们班表现比较好的小朋友去参加春游。

小朋友们乐意吗?

那就拿出你们的表现吧。

看看都给我们准备了哪些车呀?

学生观察,说出:

有45座的大客车,有30座的中客车,有3座的小轿车。

提问:

观察这幅场景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各怎样列算式?

学生提出问题,找人回答,分别板书45+30、45+3、30+3、45+30+3。

再问:

这四个算式中,哪道算式你已经能算出得数,得多少?

学生回答。

还有一个算式我们现在还不会算,先放在这里。

看黑板上的这两道算式,一个是45+30,一个是45+3。

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要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揭题)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

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

请出我们的小棒帮帮忙吧。

学生自己摆。

老师巡视,提示:

想好先摆几捆几根,再摆几捆。

怎样摆让老师一眼看出你的答案。

引导学生拨算珠。

(2)全班交流算法。

只要算法有道理都要加以肯定。

(3)整理算法。

 讨论:

这些算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把30与40相加)

老师小结。

 2、学习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

根据45+30的各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2)畅所欲言,交流算法。

教师肯定各种合理的算法。

对于如下这种算法,教师要重点肯定,并协助学生演示整理。

(5+3=8,40+8=48)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

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先在小组内交流。

再在黑板上演示比较,突出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1)同桌一起用学具算珠拨一拨,写出结果。

(2)指定两名学生全班演示,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拨。

2、“想想做做”第2题。

(1)全班学生口算。

四人小组检查,有错的在组内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样算,并改正。

(2)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算式的不同,两位数加整十数时,将整十数和两位数的几个十相加,加一位数时就和两位数的几个一相加。

3、“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给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2)各自填写算式,集体订正并说算理。

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谈话:

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小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谁想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弄清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算式:

25+4=2+67=5+34=

25+40=20+67=50+34=

比较一组的两个算式,回忆算法。

(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二、完成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

仔细观察每组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那么得数会怎么样呢?

算算看。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是一样的。

2、“想想做做”第5题。

 小游戏:

比比谁跳得快。

  同桌两人,一人扮演“2加几”的小松鼠,一人扮演“20加几”的小松鼠,两人在写好加数的大题板上写得数,同桌互查,看谁先又快又准地到达目的地。

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获得小奖品。

3、“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在3分钟内完成。

2、校对得数,说说如何算得又对又快,或者通过计算,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想想做做”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方法很多,但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计算和估计相结合,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巧”。

三、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的第8、9两题。

四、鼓励评价

谈话:

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很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努力开动脑筋,相信这节课你的收获一定很大。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48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葡萄熟了、苹果熟了……小猴子可开心啦!

因为它们又可以吃到最喜欢的玉米和桃子了。

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掰玉米,一只小猴子掰了4个玉米,另一只掰了15个。

请你算一算,它们一共掰了几个玉米?

你是怎样想的?

二、展开 

1、猜一猜。

 谈话:

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采桃子,不一会儿已经采了23个桃子(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树上还剩的5个桃子不出现)。

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子?

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

如果树上的桃子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如果树上的桃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2、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子)提问:

小猴子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你们知道吗?

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

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

树上原来的桃子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

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

23+5=28或5+23=28)。

追问:

23、5、28分别表示什么?

23+5=28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指导口答。

三、游戏活动

 1、示范游戏:

老师借给某某同学12朵花,还剩3朵。

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

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

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

借给某某同学几朵,还剩几朵,原来有几朵。

四、实际应用

 谈话:

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已经知道求原来有多少,只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仔细看图,用两句话说一说图中小朋友拼图的情况。

 提问:

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学生列式,并口答。

2、“想想做做”第2、3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再根据问题选择算法,并说一说理由。

3、比较讨论。

(1)提问:

通过刚才几个问题的解答,你有什么发现?

(在几道题中,有“已经”“还有”和“共有”这些词语)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用圈点的方法画出关键词,如:

“已经”“还有”和“共有”等。

(3)指出:

这几个问题都是把已经知道的和还剩的这两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4、“想想做做”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5、延伸。

 

(1)谈话:

像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没有?

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2)学生试编。

(3)同桌交流,互相解答。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被减数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3、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会估算并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梳理。

1、这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3、为什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二、练习交流

1、第一题

(1)学生把结果写在书上。

(2)同桌校对结果,并谈谈在互相交流中发现了什么。

(3)个别学生选题回答。

2、第二题

(1)教师可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2)学生尝试估算前两道题:

59+206+33.

(3)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

小结:

在估算的时候,看两位数加整十数还是一位数,加整十数只要看十位,十位加后是几就是几十多;加一位数,十位不变还是几十多。

(4)学生自己口头估一估剩下几题的得数是几十多,老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5)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交流,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6)老师小结:

估算对计算的帮助很大,有益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学们在平时的计算中可以运用估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3、第三题

不计算,比大小。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2)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

对思维开拓想出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4、第四题

(1)出示第4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

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指导口答。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5、第五题

(1)同桌说一说这道题已知道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的?

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

和几个十相减,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2、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口算

  70-30=   40+5=   36+20=   21+50=

  60-30=   30+8=   36+2=     21+5=

样算的。

  2、设疑: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那么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同学们能正确计算吗?

  3、板书课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二、探索算法

  1、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情境(小朋友依次排队上车)。

  谈话:

校问口停了一辆辆的大客车,今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到中华恐龙馆参观,同学们可高兴了。

现在大家正排着整齐的队伍上车,班长小明在帮着老师指挥。

(出示小明说的话)

(2)提问。

①看到这儿,你知道了什么?

②老师会问小明什么问题?

③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3)指名列出算式。

(4)揭题并板书:

45-30=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

(板书:

减法)

你们会计算45-30吗?

  (5)引导独立探究。

现在请已经会算的小朋友认真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轻声说一说,还不会算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学具帮你算一算,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算器拨一拨。

(6)组织同桌交流。

把自己的想法轻轻地和同桌交流一下。

(7)组织集体交流。

①请摆小棒计算的同学上台来摆一摆,说一说。

大家仔细看,认真听。

②同意他的摆法、说法吗?

他从4个整捆里面拿掉3捆,为什么要这样拿呢?

③是啊,45减30,可以先从4个十里去掉3个十,还剩1个十,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④请用算珠计算的同学上台来拨一拨,说一说。

为什么要从十位上拨去3粒珠子?

除了借助学具,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用数的组成来思考)

(8)不管用小棒,还是用计数器帮助计算,你有没有发现它们计算时相同的地方?

(9)小结:

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减十位,十位上的数变了,个位不变。

(10)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拨珠,你能完整地说说怎样算吗?

(先算40-30=10,再算10+5=15)

板书计算的过程。

学生独立说,指名说。

2、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1)谈话:

到了恐龙馆门口,小明又和老师一起指挥同学们下车。

(出示学生下车图)

(2)提问:

先下车3人,车上还剩下多少人?

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怎样列式?

板书:

45-3=

(3)提要求:

45-3等于几,能直接算出得数的同学把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如果还需要学具的帮助,那也可以用学具帮算一算,再说一说。

(4)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5)集体交流:

摆小棒计算的小朋友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可以随时问他为什么这样摆。

用计算器计算的小朋友也来说一说。

(6)讨论:

摆小棒和拨算珠计算,有没有共同点?

(7)不摆学具怎样算45-3呢?

(8)小结:

两位数减一位数,从个位上减一位数,个位变了,十位不变。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谈话:

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点呢?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3)小结:

两位数减整十数时,用两位数的几个十减整十数;减一位数时,用两位数的几个一减去一位数。

做减法算式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减

  (4)今天学习的减法与前面学习的加法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1)教师讲述要求:

同桌合作,一组两题选择分工拨珠。

边拨边说一说怎么拨和为什么这么拨,最后填写结果。

(2)学生操作,交流。

 2、学做小司机(游戏)。

 方法:

把“想想做做”第2小题中的两组题分别写在两辆汽车上,指名口算(当小司机),算对了把车开走。

结束活动了交流。

 3、游戏:

摘苹果。

(1)介绍游戏方法:

做一棵苹果树,把“想想做做”第4题中的12个算式分别写在每个苹果上。

指名口算,算对了,把苹果摘下送给他。

(2)学生活动。

4、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看图,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

要求什么问题?

怎样求还剩多少箱没有运走?

(2)学生完整地说三句话。

(2个条件和1个问题)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交流:

说算式和算理,并口答。

四、课堂总结

  1谈话:

同学们,今天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

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2小结:

这堂课小朋友积极动脑,勤于思考,收获可真多呀!

如果坚持这样做,肯定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

2、在计算中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口算的方法,培养数感。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组式游戏

2859349677

43020210

1、示范讲解游戏的规则:

有两排数字,第1排是两位数,第2排有整十数和一位数,从第1排中选一个数字与第2排的一个数组成一道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比比谁组成的算式最多。

2、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集体校对。

3、小结:

组成算式时要有顺序地组,这样就又快又多。

4、择题说计算的过程:

59-3096-2

5、谈话:

刚才在组式游戏中很多同学表现得不错,尤其有得同学组成算式后算得很快,又很正确,你能介绍一下经验吗?

其他同学可以把他的方法与你的方法比较一下,看看对你有没有启发。

6、交流经验。

二.巩固练习。

1.第5题:

先估算,再计算。

(1)要求:

不直接算出算式的得数,只估计得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就可以了。

(2)学生估算后,师生小结:

两位数减整十数只看十位,十位相减后是几就是几十多,两位数减一位数,十位不变还是几十多。

(3)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交流,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2、第6题:

比一比。

(1)要求:

不采用计算的方法,你能比较出下面每组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2)学生练习,在书上完成。

(3)校对,并说说你是怎样想得。

3、第7、8题:

解决问题。

(1)谈话:

下面我们要用学过的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学们,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分几步完成?

(2)学生交流。

(3)小结步骤:

第一步:

看清图意,找条件和问题;第二步:

分析数量关系(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第三步:

列算式。

(4)自己读题后独立。

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在得数后面写出合适的单位名称。

(5)指名说说各题的解题思路,纠正出现的错误。

三、总结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2、要求:

自编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桌一个说三句话(2个条件和1个问题),另一个直接说算式,并口答,接着交换角色。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4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求减数的实际问题”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用减法来解决求减数(一部分)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森林里的桃子熟了,大猴子带领一群小猴子去摘桃子。

小猴子吃得真开心,不一会儿就剩下几个桃子了。

大猴子说:

我一共采了28个桃,现在只剩下7个。

其中的一只小猴子想:

吃了多少个桃?

小猴子算不出来,你能帮他的忙吗?

二、探讨方法。

(1)出示情境图,谈话:

小猴子的问题是:

他们已经吃了多少个桃?

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

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完整自己的说法。

使学生明确:

28个桃子被分成两个部分,“吃掉的”和“剩下的”

从28里减去“吃掉的”就可以得到“剩下的”;从28里减去“剩下的”

就可以得到“吃掉的”。

(3)找人说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想出“从28个桃里去掉剩下的6个桃”这样的解题思路。

列式计算(板书:

28-7=21个),并口答。

追问:

28、7、21分别表示什么?

28-7=21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教师小结并板书:

一共的个数-还剩的个数=已经吃掉的个数。

三、游戏活动

 1、示范游戏:

老师一共买了36朵花,借走了一部分之后剩下6朵。

算一算老师借走了几朵花?

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

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

原来一共有多少,剩下多少,借走了多少。

四、实际应用

 谈话:

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已经知道求借走的是多少了,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1题图,提问: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谁能完整地说出数量关系?

(3)交流:

怎样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