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单反入门教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688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docx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单反入门教程.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docx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一课 器材准备篇

(一)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二课 器材准备篇

(二)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三课 光圈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四课 快门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五课 曝光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六课 景深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七课 对焦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八课 感光度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九课 曝光补偿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十课 点测光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十一课 外接闪光灯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十二课 基本构图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十三课 直方图(histogram)

数码单反入门教程 第十四课 制造浅景深的方法

第一课 器材准备篇

(一)

随着网际网络的普及改变了我们阅读及知识交流的习惯,影像的数码化变成了一股不可挡的趋势,于是DC(数码相机)快速的取代了传统的底片相机,我们的摄影习惯也跟着这一波新潮流开始有了大的改变。

在高阶的部分,SLR(单反相机)一直都是专业工作者及进阶业余者所必须使用的主要摄影器材。

之前数码化的单反相机因为技术问题,一直很难普及到一般的使用者手中,但是这两年DSLR(数码单反相机)的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在成本压低及大量生产的状况下,我们现在可以用很合理的价格来购得一部中阶的DSLR了。

想要成为进阶的摄影爱好者,一部可以让我们控制许多摄影变量的单反相机,几乎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在数码时代,准备一部DSLR更是我们作战杀影像的利器。

选购机身

首先,我们要选定一部适合自己使用的数码单反机身,在入门到中阶的产品都是我们可以考虑的对象,依目前的行情来说,大约落在两、三万到四、五万元的这个价格带,价格越高的的产品功能性就越强、同时机身结构相对的也比较坚固、有质感。

选购机身,通常最直接要考虑到的是镜头的搭配。

这一等级的DSLR都是使用APS尺寸的感光原件(除了Olympus使用的是另一种四分之三的系统),所以我们购买的镜头焦距都要在乘上1.5~1.6后,才是真正的数值。

对于喜欢作望远摄影的玩家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好的优势,因为平白的多出了0.5倍的焦距来运用。

但是对于喜爱广角摄影的人就头痛了。

举例来说,在传统时代我们最常用的28mm广角镜,用到DSLR上面时,就会变成了28×1.5=37mm,而传统最常用的广角变焦镜17~35mm就会变成(17~35)×1.5=25~52mm,平白的损失了不少在超广角的焦段,所以在选择厂牌时,要注意一下原厂的镜头支持情形,是否合乎你的拍照需求。

最后我们要来注意一下自己对机身像素的需求,目前中阶机种已经做到了1800万像素,一般也有800万像素的实力,这对输出到A4以上的尺寸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很多刚入门的人常常会有高像素的迷思,但其实如果不是专业输出的需求,800万像素对我们来说已经相当够用了,实在不必去为了要考虑输出多大的图、而去为像素作斤斤计较的功夫。

镜头

镜头跟机身是绝对息息相关的,每一家厂牌的镜头都有他自己的特色,像是Canon的USM超音波技术,是习惯快拍人的最佳利器,Nikon的调子也是许多老摄影人所津津乐道的,Pentax、Minolta、Olympus也都各有其特殊的色调,我们在选购机身时,别忘了自己喜欢哪一家厂牌的镜头特色。

除了原厂本身所出的平价镜头之外,我们还可以选购由第三厂商推出的副厂镜头,比较知名像是Tokina、Sigma、Tarnom等,他们的镜头保有低价的优势,在技术规格上也不会跟原厂相去太远,初入门DSLR的同学如果预算有限,不妨就以副厂镜头开始下手。

通常对于初学者来说,18~70mm这个范围的变焦镜是一个相当好用的焦段,转换成DSLR变成27-105mm,这个焦段涵盖了广角及中望远的部分,已经可以应付一开始大部分的拍摄情况了。

大光圈的镜头的散景相当迷人,对初学者来说更是一个很难抵抗的魅力。

但是大光圈的变焦镜一只动辄四、五万,如果预算有限又想享受大光圈,那么副厂镜头是可以考虑的选择,像Sigma就有18-50mmF2.8EXDC这样的焦段设计。

第二课 器材准备篇

(二)

前面我们已经手了机身和镜头的选购方法,接下来要跟大家说的是周边配件的部分。

滤镜

当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后制功能来做出各种效果后,滤镜在摄影中的角色就变得不是那幺的重要,以前需要滤镜做出来的一些效果,现在大多数都已经可以用计算机来后制完成。

对于专门使用DSLR的摄影者来说,我们建议只要购买下面介绍的滤镜就好。

偏光镜:

不管有多强大的后制能力,也比不上一张原本就拍的清澈干净的图。

偏光镜可以帮助我们避掉不当的光线折射,并且有纯化拍摄物颜色的效果,是一定要准备的滤镜之一。

现在DSLR所使用的偏光镜都属于环形偏光镜(CPL),要注意不要买了早期设计形式的线性偏光镜(LPL)。

在选购给广角镜头用的偏光镜时,要注意镜片的厚度,不要因为过厚而拍出了四周有暗角的照片。

一般来说大厂都会为超广角镜头推出超薄型的偏光镜,不过价格较高,常用广角镜头的人这笔预算是不可以省的。

ND镜:

ND镜是减光镜,用来在光线过强、或是环境光不允许使用大光圈拍摄时的情况使用,不管是拍摄风景、生态或是人像都有机会用到ND镜。

ND镜的形式有很多种,它提供各种不同的减光系数让我们依拍摄环境不同来搭配。

有的ND镜也会设计成渐层减光的形式,非常适合在晨昏摄影的状况使用。

保护镜: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另外在每颗镜头前面另外加上保护镜,除了有保护镜头前端镜片的功用外,还可以在拍摄时滤除紫外线(保护镜需有UV防护功能),提高拍摄画面的清澈度。

目前市面上滤镜的厂牌主要以德系、日系两个国家为主,一般来说像是B+W这种德系厂牌的产品,不管是功能或是制作品质都有相当好的成绩,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较高。

最近日系品牌的品质也有了一定的水准,加上各项规格齐全、价格也平易近人,对预算不丰厚的的人来说,日系品牌是一个值得投资选择。

脚架

脚架是一定要准备的周边器材,它可以在长时间曝光的状况下稳定机身,帮助我们拍出清楚的照片。

对于喜好风景摄影的人来说,准备一支稳固的脚架,跟准备一台适合使用相机是同样重要的事。

脚架有三脚架跟单脚架两种,绝大多数的状况我们都是使用三脚架来拍摄,如果你常需要机动性高的情况中稳定机身,那幺就可以考虑选择购买单脚架来使用。

以碳纤维制作的脚架重量都很轻,对于需要登山涉水、或是四处奔波的摄影者来说,可以购买碳纤脚架来减低装备的重量,不过炭纤维制作的脚架价格不低,我们可以衡量自己的需要作选择。

通常购买脚架的预算从三四千元起跳一直到数万元,初学者常会因为贪便宜去买廉价的脚架,但这种脚架通常都不符合比较进阶的需求。

所以我们建议在采购摄影器材时,尽量还是不要省掉购买这笔预算比较好。

快门线

快门线主要的功用是要减少在拍摄时,因为按触快门钮而产生机身震动,通常快门线通常搭配着脚架一起使用,为的就是球拍出一张清晰而稳定的照片。

自从单反相机电子化以后,传统的快门线几乎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不同接头的电子快门线。

这些新形式的快门线有着丰富的功能,像是定时激活、间隔重复曝光拍摄、LCD显示屏等。

对于喜欢拍夜景的人来说,建议购买功能比较丰富一点的快门线,在这方面需求比较少的人可以选购简单的设计。

现在的电子快门线每一家厂商的接头设计都不同,价格也比传统快门线高出许多。

第三课 光圈

圈是数码相机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部件,数码相机毕竟还是相机,再好的镜头如果没有好的光圈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这跟高级相机装上低级胶卷也不会照出好照片是一样的道理。

光圈通常位于镜头的中央,它是一个环形,可以控制圆孔的开口大小,控制曝光时,光当需要大量的光线来进行曝光时,就将光圈的圆孔开大;若只需要少量光线曝光时,就将圆孔缩小、让少量的光线进入。

光圈由装设在镜头内的叶片控制,而叶片是可动的。

光圈越大,镜头里的叶片开放越大。

所谓「最大光圈」,就是叶片毫无动作,让可通过镜头的光源全部跑进来的全开光圈。

反之光圈越小,叶片就收缩的越厉害,最后可缩小到只剩小小的一个圆点。

光圈的功能就如同我们人类眼睛的虹蟆,是用来控制拍摄时,单位时间的进光量,一般以f/5、F5或1:

5来标示。

以实际而言,较小的f值表示较大的光圈。

光圈的计算单位我们称为光圈值(f-number)或者是级数(f-stop)。

首先我们来谈谈光圈值。

标准的光圈值(f-number)的编号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5、f/64

其中,f/1是进光量最大的光圈号数,光圈值的分母越大,进光量就越小。

通常一般镜头会用到的光圈号数为f/2.8~f/22,光圈值越大的镜头,镜片的口径就越大,相对提高其制作成本跟难度。

级数是指相邻的两个光圈值的曝光量差距,例如f/8跟f/11之间相差一级,f/2跟f/2.8之间也相差了一级。

依此类推,f/8跟f/16之间相差了两级,f/1.4跟f/4之间就差了三级。

在职业摄影圈里,有时称级数为「档」或是「格」,例如f/8跟f/11之间相差了一档、或是f/8跟f/16之间就相差了两格。

在每一级(光圈号数)之间,后面号数的进光量都是前面号数的一半。

例如说f/5.6的进光量只有f/4的一半,f/16的进光量也只有f/11的一半,号数越后面,进光量越小,并且是以等比级数的方式来递减。

光圈号数与进光量的关系

  除了考虑进光量之外,光圈的大小还跟景深有关。

景深是物体成像后,在相片(图档)中清晰的程度。

光圈越大景深会越浅(清晰的范围较小)、光圈越小景深就会越长(清晰的范围较大)。

左边是大光圈、右边是小光圈,可以明显的看出两张图的景深明显不同

大光圈的镜头非常适合低光量的环境,因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环境下,撷取更多的现场光,让我们可以用较快速的快门来拍照,以便保持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

但是前面有提到大光圈的镜头不易制作,必须要花较多的花费才可以获得。

好的数码相机会根据测光的结果等情况自动计算出光圈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快门速度越快光圈就越大,以保证有足够的光线通过,所以也比较适合拍高速运动的物体,比如行动中的汽车、落下的水滴等。

光圈大比较容易使用较快的快门外。

第四课 快门

快门是相机中的一个机械装置,大多设置于机身接近底片的位置(大型相机的快门则是设计在镜头中),藉由控制快门的开关速度,来决定底片接受光线的时间长短。

也就是说,在每一次拍摄时,光圈的大小控制了光线的进入量、快门的速度决定光线进入的时间长短,这这样一次的动作便完成了我们所谓的「曝光」。

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

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

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

快门以「秒」作为单位,它有一定的数字格式,一般在像机上我们可以见到的快门单位有:

B、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甚至更高,上面每一个数字单位都是分母,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分别是:

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以下依此列推)等等。

一般中阶的单眼相机快门做到1/4000秒,高阶的专业相机则可以到1/8000秒。

B指的是慢快门Bulb,B快门的开关时间由操作者自行控制,我们可以藉由快门按钮或是快门线,来决定整个曝光的时间。

我们可以注意到每一个快门之间数值的差距都是两倍,例如1/30是1/60的两倍、1/1000是1/2000的两倍,这个跟光圈值的级数差距计算都是一样的。

与光圈相同,每一段快门之间的差距也被之为一级、一格或是一档。

光圈级数跟快门级数的进光量其实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光圈之间相差一级的进光量,其实就等于快门之间相差一级的进光量,这个观念在计算曝光时很重要。

前面我们提到光圈决定了景深,快门则是决定了被摄物的「时间」。

当我们拍摄一个快速移动的物体时,通常需要比较高速的快门,才可以抓到凝结的画面,所以我们在拍动态的画面时,通常都要考虑可以使用的快门速度。

 有时我们要抓取的画面可能需要连续性的感觉,像是拍摄像是丝缎般的瀑布或是小河时,就必须要用到速度比较慢的快门,延长曝光的时间来抓取画面的连续动作。

左边的图用了比较慢速的快门,可以看到两片叶片有明显的晃动,右边使用了安全快门,所以可以拍到凝聚的画面。

 除了「时间」之外,快门也决定了我们拍摄的稳定度,一般以手持相机拍摄来说,快门必须要高到一个值,拍出来的画面才不会晃动,这个能拍出稳定画面的快门速度,通常称之为「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有一个简单的计算方式:

1/使用的镜头焦距=安全快门 如果我们现在使用50mm的镜头拍摄,那么能让我们拍出清晰相片的安全快门就是1/50,大约是60的快门。

如果使用了200mm的镜头,那么安全快门就要提高到1/200大约是250的快门。

由此可知,焦距越广的镜头安全快门就比较低,但是长焦距的镜头所需要的安全快门就高许多。

快门时滞时间:

相机在不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同时保证在自动对焦工作状态下,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快门时滞时间。

快门先决曝光模式: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快门速度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光圈f值(可为无段式的f值)以配合。

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s’字母来代表快门先决模式。

快门先决模式适合于需要控制快门的摄影。

利用高速快门可凝结动作,利用慢速快门可令行驶中的车辆变成光束。

快门延迟:

相机按下快门,这时相机自动对焦、测光、计算曝光量、选择合适曝光组合…进行数据计算和存储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快门延迟。

第五课 曝光

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

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AE锁等模式。

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

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

我们如果想要得到一张色彩漂亮、明暗分明的影像,就要让感光体(传统时代的感光体为胶卷,DSLR时代则为CCD或CMOS感光原件)得到适当的曝光。

而所谓的曝光,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让感光体受到一定光量的投射。

曝光的计算方式为:

曝光=光量(光圈容许进入的光线强度)X时间(快门允许进入的时间长短)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曝光程序,是由光圈的大小以及快门的时间搭配组合而成的。

所谓的标准曝光值,以现在的测光表设计,都是把整个画面曝光量平均到中间灰,也就是18%的灰值。

中间灰的辉度(反射光线的强度)接近人类的肤色或是天空的蓝,我们可以藉由观察「灰卡」,来知道中间灰它大概的表现。

一般来说,现在我们要得到一个正确的曝光,通常都是藉由相机内建的测光表来帮我们计算合适的光圈快门组合。

测光表藉由不同的测光方式,将所测得的现场光平均成中间灰,然后调配光圈快门来达到正确曝光的目的。

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

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

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

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

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

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

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

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在DSLR中内建的测光表,一般都具有下列的测光方式:

平均测光:

平均测光将整个画面的现场光作平均计算,然后求得中间灰值。

中央重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以画面中央为主要加权部分,然后佐以四周的现场光,再计算出中间灰值。

点测光:

点测光只截取画面中央约3%~5%的范围作计算,求该点的中间灰值,这对复杂环境光的拍摄相当方便。

分区测光:

每一家像机厂商都会研发出自己独特的分区测光方式,来因应各种不同现场光的曝光计算,例如CANON的21区分区测光、或是NIKON的3D矩阵测光。

这些测光程序会依据环境的不同作变化计算,求出最适合的曝光量。

CANON的21区分区测光(图片来源为日本CANON网站)

在前面我们已经为大家上过了光圈与快门,里面提到光圈每一个号数的差距、跟快门每一个段数的差距,都是称为一级、一格或是一档。

不管是光圈或是快门,每一级之间相差的曝光量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

F4跟F5.6相差了一级、1/15s跟1/30s相差了一级,这两种情况相差的光量是一样的。

F5.6跟F11相差了两级、1/60s跟1/250s相差了两级,这两种情况相差的光量也是一样的。

这样来看,在一个曝光组合决定好之后,还是可以增减光圈跟快门的段数作变化,而不会影响到最后的曝光值,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假设我们现在测出来一个曝光组合是F5.6、1/250s,但是为了要用大光圈拍人像来获得浅景深,我们可以把它更改成F2.8、1/1000s。

 其中,因为光圈向上前进了两级(F5.6>F4>F2.8),所以相对的快门要向后退两级(1/250s<1/500s<1/1000s)。

这两个组合的曝光量其实是相同的,经由这样的计算调整,最后我们可以得到大光圈的拍摄方式、又不会影响到最后的曝光值。

手动曝光模式:

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

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光时间,把快门加快,曝光增大;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

虽然这样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时间更不允许。

AE模式:

AE全称为AutoExposure,即自动曝光。

模式大约可分为光圈优先AE式,快门速度优先AE式,程式AE式,闪光AE式和深度优先AE式。

光圈优先AE式是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

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

学习好上面的观念跟计算方法,对我们以后面对较需要变化的拍摄环境是相当有帮助的。

第六课 景深

除了曝光和测光的复杂方面之外,摄影爱好者通常会发现景深是最难掌握的一个概念。

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这是一个基于主观判断的假设的系数。

通俗地说,景深就是在所调焦点前后延伸出来的"可接受的清晰区域"。

实际上,在任何照片上只有聚焦了的平面才是真正清晰的。

然而,在观赏者看来,这一平面前后的物体也可能会显得相当清晰。

教科书在解释景深时往往要讨论"最小弥散圈",但那是一个对于实际应用并非必要的技术问题。

例如:

你在天然动物园将镜头焦点调在阴影处孟加拉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

而这时老虎的嘴,还有其身后的树皮,在最终的照片上也显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

当你的视线从调焦点眼睛移开时,模糊的程度就逐渐加大。

在近处前景和远处背景上的物体离虎头越远清晰度就越差。

景深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很浅,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摄影的模式来控制景深的长短。

 

景深长度跟被摄体的分配关系

一般会影响到景深长短的原因,有下面三种: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在拍摄距离不变的拍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来拍摄时,因为景深变浅,被摄体的前后景物会变得比较模糊。

而使用小光圈时,被摄体前后景物清晰的距离就会变长。

左边大光圈、右边是小光圈,注意后背景清晰程度的差异

2.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浅,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长

在光圈、快门都不变时,拍摄同一个场景,使用长镜头会让景深变浅。

而使用广角镜时,景深就会变长。

左边使用长镜头,右边使用广角镜头,可以看出景深的差异

3.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浅,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长

在光圈、快门、镜头焦距都不变的情况下,拍摄同一场景,离被摄体越近时,景深就会越浅。

离被摄体越远时,景深就会越长。

相同的焦段,因为拍摄距离不同,景深就会有不同的变化。

 由上面三点我们可以发现景深的长短,主要是由光圈、镜头焦距及拍摄距离来控制的,因此在需要控制景深的拍摄场合中,我们就可以调整这些要素来拍出合适的照片。

在早期的镜头环上面都有景深的速查表,可以从上面读出景深的范围和长度,但是现在的自动对焦镜头大都舍去了这个设计,要不就是在镜头上附个非常简陋的景深表,实用功能不大。

对于业余拍摄者来说,会去读景深表的人其实是相当少的,大多数人都用经验法则去判断景深长度;另一个方法是利用相机的「景深预视」功能,按下景深预视钮后,从观景窗判断景深长短,这是最快也最直接的方法。

不过它的缺点是当使用小光圈拍摄时,因为进光量变小,而使得按下景深预视钮后,从观景窗看出去会变得比较暗。

就一般的拍摄情况来说,在拍摄风景的场合,我们常利用长景深来表现整个清晰的场景,所以使用缩光圈的方式来拍摄。

但因为光圈缩小进光量也跟着变小,使得快门速度变低,就需要使用脚架来稳定机身,这也是风景摄影常会用到脚架的原因之一。

当我们在拍摄人像时,会利用浅景深的方式来模糊被摄体前后的景物,藉以凸显主题的强度,同样的拍摄手法也可以用在其它的场合上。

要凸显主题,浅景深是一个很方便的手法,所以一般在购买器材时,会依据需求选购一两支大光圈的镜头,除了能在低光度下拍摄外,能灵活运用浅景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七课 对焦

一张好的照片,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拥有良好的曝光和正确的对焦。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曝光的观念和换算方法,在后面会继续教大家如何因应环境来调配合适的曝光组合,这里,我们要先教大家正确的对焦方法跟观念。

 自动对焦功能已经是现在DSLR的基本功能了,尤其是有超音波马达的推动和更新更强的对焦程序辅助。

在一般的拍摄情况下,要做到正确的对焦已不再是件困难的事情了,不过还是有许多人常常会拍出失焦的照片,有些时候连摄影老手也会犯下这样的错误。

 为了帮助初学摄影的朋友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在这里我们特别列出了一些在对焦时,容易发生的疏忽和错误。

只要在拍摄时仔细的注意下面的一些情况,就可以避免失焦或是焦距偏移的情况发生。

反差低的环境:

基本上,自动对焦的系统通常是利用环境中的反差,经过运算合焦后,来达成自动对焦的目的。

这样的设计在拍摄环境反差比较低时,就会发生对不到焦的情况,很难达成合焦的动作,也就是一般常说的「迷焦」。

在反差低的环境对焦时,可以将对焦点移到同样距离内反差比较大的物体,完成对焦的动作之后,再将镜头移回至我们要构图的范围中。

在进行这个动作的时候,完成对焦后记得要先锁定焦点,以免重新构图时又失去了已经对好的焦距。

一般的相机要锁定焦点,采用的是半按快门的方式,其它较复杂的设定可以参阅相机的说明书来设定此动作。

低亮度的环境:

在亮度比较低的拍摄环境,也很容易产生迷焦的状况。

一般相机所设定的自动对焦,在环境上有一定的亮度限制,低于这个限度时,自动对焦就会丧失它的功能。

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大多有对焦辅助灯的设计,在光度不足时,对焦辅助灯会自动发光来协助对焦。

不过这个小灯通常功率不强,能帮助照射的距离有限;另外,高阶的数码单反相机通常也没有对焦辅助灯的设计。

解决的方式是在低光度拍摄时,另外加装外部闪灯。

功能比较齐全的外部闪灯都有功率更强的对焦辅助灯功能,甚至能投射会造成反差的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