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610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docx

《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docx

学霸必备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

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

观点:

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传授活动。

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种类,出自遗传本能,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是当时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二)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

观点:

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的教育过程都是无意识的,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等活动,其技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与重复模仿学到的,是一种心理现象。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

苏联教育史学家米定斯基

观点:

源自恩格斯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

劳动是人们的认识的主要源泉,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

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

(四)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代表人物:

中国教育理论家杨贤江

观点:

认为上述三种观点不够准确,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

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

二、史前教育概况

原始社会分为:

1.前氏族时期

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无阶级,无剥削,儿童属于部落公有。

教育便是由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2.母系氏族时期

使用新石器,幼小儿童在妇女身边受教育。

七八岁男女儿童后按劳动分工分别接受教育,包括社会生活知识和宗教道德教育。

3.父系氏族时期

发明了金属工具,实行金、石、木工具并用,并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农业)。

教育内容增加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

军事民主制时期

出现剩余产品,形成阶级,阶级教育萌芽,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

原始社会教育特点:

无阶级性、无组织、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

第二节巴比伦的教育

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城邦。

考古家断定这一时期,苏美尔人已经发明了“泥板书”和文字。

最初是图画文字,以后又演进为楔形文字。

在巴比伦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苏美尔时期已经出现了学校。

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泥板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重视语言和书写能力的教学,管理十分严格。

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已有两级:

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

公元3世纪后,巴比伦作为古代文明的中心,逐渐衰落。

后人了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主要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和研究。

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第三节古代埃及的教育

一、古埃及的文字和学校

与巴比伦一样,古埃及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天文学上能区分恒星和行星,还制作了天体图和太阳历;数学上,采用了10进位的计算法;医学上的木乃伊制作;建筑方面的金字塔的建造都是人类史上的杰作。

古埃及的学校教育较为发达,学校种类主要有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僧侣学校和文士学校。

(1)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

(2)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

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

(3)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

由于寺庙是古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

(4)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

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一般儿童5岁上学,一直到16、17岁。

由学校实行收费,贫民子弟很难进入。

二、古埃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内容:

(1)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

(2)练习书写。

(3)练习词令。

(4)重视数学和计算。

教学方法:

(1)以机械教学为主。

(2)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重视体罚

第四节古代印度的教育

一、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把人按从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

不同种姓通婚所生的子女为“贱民”,为社会最低阶层。

二、婆罗门教的教育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立了“善恶因果说”和“转世轮回说”。

与此相适应,教育非常注重维持种姓等级和宗教意识。

婆罗门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

一是梵行期;二是家居期;三是林栖期;四是遁世期。

儿童最初是在婆罗门家庭接受教育。

家庭教育是婆罗门教育的主要形式。

从3一5岁开始,在父母指导下,记诵用梵文写的《吠陀经》。

书写在这一时期并不重要。

公元8世纪后,婆罗门教出现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学校,被称为“古儒学校”。

学习年限一般为12年。

学习内容是《吠陀经》以及一些基础性的与读经有关的学科。

在古儒学校里,教师主要采取体罚的办法管理学生。

三、印度佛教的教育

佛教是根基于婆罗门教的宗教,但是它与婆罗门教有很大区别:

一是反对“婆罗门第一”,二是在教育上进行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

僧徒学习12年,合格者为“比丘”。

佛教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僧学完后称为“比丘尼”。

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在初级阶段,以教师口授和学生记诵为主;在高级阶段,教学采用了争辩和议论的方法。

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

第五节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主要招收奴隶主子弟,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门第而被安排进入不同的学校。

3.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4.与教育内容的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

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

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

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

第一节古风时代的教育

雅典与斯巴达教育比较:

(2★简答)

斯巴达处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平原,北部是高山,南部是岩石海岸,与外界交通不便,然而境内土壤肥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达。

政治是保守的军事贵族寡头统治,为了政府和奴役土著居民,举国皆兵。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是:

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教师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

教育是国家事业。

婴儿出生经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岁以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收系统教育直到30岁;30岁成为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担任官职,战时则战斗,60岁解除兵役。

斯巴达教育特点不代表雅典教育的发展特点,但是对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形成仍然有影响。

雅典三面环海,有优良的港湾和丰富的矿藏,工商业发达,是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贸易中心。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奴隶主民主政体。

雅典教育的特点是:

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

身心和谐发展包括:

身体健美,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美德。

教育体制是:

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

7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十分重视游戏和玩具的教育作用。

7岁以后的男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

7--12岁的男孩子进的学校有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13岁以后可以到角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16岁以后可以到体育馆接受更为系统的体育训练。

18岁接受军事训练,但是国家不统一要求,由青年自己决定。

在军事训练中,可以学到一定的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

20岁,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

助记:

①地理环境

②政治背景

③教育目的

④教育方法

⑤教育体制

斯巴达:

适合农业

军事寡头独裁

战士、军事

野蛮、鞭笞

专制型

雅典适:

合工商业

奴隶主民主政体

公民、身心和谐

温和、民主

民主型

第二节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贡献。

第一,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

第二,传播文法、修辞、哲学的内容,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

第三,智者重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教育。

智者不仅直接促进了希腊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

作为职业教师,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现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分。

他们把教育过程当作一个运用禀赋、进行练习的过程。

另一方面,他们也明确地意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一方面,智者反对道德天赋论,强调道德是人人都可拥有的,道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第三节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一、学校教育的变化

1.初级学校发生蜕变。

原重军事、体育,现在重视读、写、算等知识性科目。

2.中等教育机构--体育馆,为文法学校所取代。

3.高等教育有一定发展,出现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昂克”、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

二、东西方文化教育融合

1.希腊,尤其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传播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地;

2.新的文化和教育中心出现,如雅典;

3.东西方文化接触,使东方的宗教与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相互影响,助长了宗教神秘主义流行,基督教在这种思想上产生。

第四节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二、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意义

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

只要使人可以预测结果的事都是由人的智力掌控的,是可以学习的。

(二)论教育的目的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1.为什么?

---道德是实践的哲学

苏认为哲学应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伦理、政治等人类自身问题,哲学应当是能够实践的。

(自然--伦理,划时代)

2.什么是道德?

(寻求道德的一般定义---提出伦理学)

苏格拉底不满智者们的怀疑论和相对主义,要求在真理、道德上探求普遍有效的“一般”,研究伦理概念的一般定义。

第一次提出了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是哲学思维的一次飞跃,

3.教人学会做人

4.智慧即德行

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也就是教人道德。

5.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6.守法就是正义

7.身教重于言传

(四)教育内容

广博而实用的知识,除了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第一次将凡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同时,还很注重体育锻炼。

(五)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第五节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3★选择)

二、政治观和哲学观

政治观:

想建立一个完善、理想的国度,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军人居于辅佐地位,第三类人则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

三类人各安其位,分工又合作,不同而又和谐,这就是正义。

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这就是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

哲学家含有黄金,军人含有白银,手工业者和农民则生来只含有铜和铁。

哲学观:

认为从感性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实的知识。

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不真实、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这个理念世界就是他头脑中的理想国。

三、教育观

(一)《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1.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

2.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

3.重视早期教育。

4.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5.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但游戏必须是合法的。

6.柏拉图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

(二)“第二个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法律篇》中的教育观:

在教育管理上,有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规定了学校的兴建;对专职教师有了明确规定;在课程设置上,哲学被取消了,首次提出强迫教育;早期教育的规定比《理想国》更加具体;详细介绍了埃及人在“寓学习于游戏”方面的经验;恢复了一夫一妻制,因而人伦关系、孝道也就成了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

四、学习观---回忆说

柏拉图强调理性思维,追求共相、本质,这个本来很深刻的哲学见解被他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把思维、共相看成与外界无关的、存在于人的灵魂的内部。

他说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事物,学习即回忆,这就是柏拉图的“回忆说”。

第六节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哲学观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经验和感觉的源泉,而经验和感觉则是理性思维和概念的源泉。

二、教育思想

(一)教育理论

1.灵魂论

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

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是属于植物的,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

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

使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

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在于:

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

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使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

发展人的理性,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

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2.教育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

天性、习惯和理性。

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在高度评价教育作用的同时,他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

教育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

3.白板说

亚里士多德在其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用蜡块与金戒指比喻感觉和感觉对象的关系,感觉只是采纳被感觉的东西的形式而不取其质料,人的灵魂也就像一块什么也没有的白板或白纸,它能接收对象的知识。

4.教育对象

人人都应受到一样的教育,认为教育应有法律规定。

(二)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

1.胎教和婴幼儿教育

主张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游戏对儿童有益,但要选择健康的游戏。

2.初等教育

分四科:

阅读、书写、体育、音乐和绘画。

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身体的训练应在智育之前。

儿童的体育应柔和,避免孩子变残忍。

音乐必须列入教育。

3.高等教育:

教学与科研结合,研究与实验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结合。

4.兴趣是引起学习最重要的因素

5.应重视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

三、伦理思想

伦理思想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有如下几种见解:

(一)论幸福

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高目的,它就是人的目的。

幸福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

幸福的获得不能靠机遇,人应该通过努力获得幸福,幸福生活离不开勤劳。

(二)论美德

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两类:

理性美德和伦理美德,后者才是伦理学讨论的对象。

伦理美的就是中道,中道在两种过错之间,一方是过度,一方是不及,美德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亚里士多德并不将欲望排除在美德之外,欲望、理性的统一,也就是介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项,就是美德,美德也包含非理性的环节在自身之内。

(三)美德在于实践

美德既非生来就有,也非与天性无关,自然给了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我们应在实践中获得这些德行,美德在于实践。

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

一、古罗马教育的概况

王政时期罗马共和国刚建立,以农业经济为主,加上征战需要,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培养农民和军人。

所以,比较具代表性的是后两个时期的教育:

1.共和时期的教育

一是初等学校(亦称“卢达斯”)。

招收7-12岁的儿童。

教育内容是读、写、算,其中包括《十二铜表法》和道德格言等,但不重视体育和音乐。

二是文法学校。

是为贵族家庭子女设立的比初等教育更高一级的学校。

教育内容是希腊文和拉丁文。

三是修辞学校。

培养雄辩家(“演说家”)。

教育内容是修辞、逻辑、法律、伦理学、数学、天文学、历史等。

2.帝国时期的教育

首先,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监督和控制,并把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其次,把教育的目的定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再次,提高教师待遇并享有一些特权。

二、堂区学校

一般由教士或其它教会人员负责,招收7-20岁的男青年入学(少数学校也招女生),学校的课程以灌输宗教知识为主,同时也进行读、写、算以及简单的世俗知识的教学。

与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相比,堂区学校的教育范围更大,培养目标更为宽泛,但教学的条件和水平较低。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1.生平

西塞罗是罗马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为《论雄辩家》。

2.关于雄辩家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雄辩家。

要成为合格的雄辩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他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其中伦理学的知识最重要,因为伦理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其次,雄辩家应当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修养;

再次,雄辩家还应当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

雄辩家的培养应把练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常用的练习方法有模拟演说、写作等。

3.关于“人道”的教育思想

所谓人道,是指为人之道。

他认为要尽为人之道,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

(1)必须充分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

(2)以同情、仁爱、礼让等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只有具备文化修养的人才能称作人,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尽为人之道。

因此,教育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1.昆体良的教育观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雄辩家。

但是在他看来,雄辩家不仅仅是擅长演说的人,还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行比才能更重要,教育的任务应当是培养良好的德行。

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

另一方面他认为,天生的才能只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其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

但是,教育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

2.昆体良的教学观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夸美纽斯

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专业知识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

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提倡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方法。

还提出学习与休息交替的教学原则。

3.昆体良的教师观

(1)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

(2)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

(3)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有耐心,奖惩时要注意分寸;

(4)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

(5)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三)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其著作《忏悔录》中阐述了对教育的一系列看法,认为学习世俗知识是可行的,但知识、理性与信仰相比占次要地位,轻视自然科学,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

各学科应服从《圣经》的观点,在善、恶问题上主张“原罪论”,认为人生而有罪,因此主张禁欲主义。

教父哲学神学家、哲学家《忏悔录》知识、理性与信仰《圣经》禁欲主义。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一节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形式与机构、内容---修道院教育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早期基督教教会学校随之发展起来。

修道院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最初只接受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进行教育,以后扩大了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

修道院的学生一般十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大约为八年。

早期的修道院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以后课程逐渐加多加深,“七艺”成为主要课程体系。

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

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

学校的纪律是分沿海各,体罚盛行。

教师:

教士口授个别教育体罚

提醒:

“这一时期基督教的教育形式,除了修道院以外,前面提过的堂区学校也是著名的一种。

第二节世俗封建主的教育

一、宫廷学校

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是欧洲主要的世俗教育形式。

宫廷学校主要学习“七艺”,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

宫廷学校主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

二、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

骑士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其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7-8岁以后为礼文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

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

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第三节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原因)西欧封建制度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王权日渐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形成一批新兴的市民阶层,提出新的文化要求,追求学问成为时尚;同时十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到东方,加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传统的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

其中中世纪大学最为引人注意。

(特点)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制的教授和学习中心。

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

(目的)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