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511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1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docx

《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docx

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

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属于同一类行星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③

3.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B.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

C.地球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D.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答案】1.B2.A3.A

【解析】

1.根据太阳系天体分布规律,距太阳由近到过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图中表示地球的是②,B对。

①是水星,③是土星,④是海王星,A、C、D错。

2.属于同一类行星的是①和②都是类地行星,A对。

③是巨行星,④是远日行星,不是同一类,B、C、D错。

3.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太阳系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A对。

图上不能直接看出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具有适宜的温度,B、C、D错。

点睛:

记住太阳系天体分布的规律,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太阳系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

A.①、②层B.①、③层C.②、③层D.②、④层

5.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A.9年B.11年C.13年D.15年

6.下列现象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地球“磁暴”现象C.厄尔尼诺现象D.极地冰川融化

【答案】4.C5.B6.B

【解析】

4.读图,图中①层是太阳内部大气,②层是光球层,③层是色球层,④层是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即分别是②、③层,C对。

A、B、D错。

5.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是相邻的两个高峰值或两个相邻的低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是11年,B对。

A、C、D错。

6.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现象是地球“磁暴”现象,是太阳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干扰地球的磁场,使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对。

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极地冰川融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多造成的,A、C、D错。

下表为成都一次天气变化过程的气象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此次影响成都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8.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是

A.18日B.19日C.20日D.21日

9.该天气系统对成都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7.C8.B9.D

【解析】

7.根据表格中的气温、气压变化情况,该天气系统过境,成都的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此次影响成都的天气系统是冷锋,C对。

暖锋过境气温升高,气压下降,D错。

气旋、反气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值相同,A、B错。

8.冷锋过境有阴雨天气,此时气温、气压的变化幅度最大。

根据表格,气温、气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19日,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是19日,B对。

其它日期出现的可能性较小,A、C、D错。

9.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天气系统对成都影响最大的季节是冬季,D对。

纬度较低,四周有高山阻挡,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其它季节不受寒潮影响,A、B、C错。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的气候是

A.①B.②C.③D.④

11.我国有大面积分布的气候是

A.①B.②C.③D.④

12.③气候夏季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B.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

C.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D.受大陆吹向海洋气流控制

【答案】10.D11.A12.B

【解析】

10.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分配均匀,与图④特征符合,D对。

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不受西风带影响,A、B错。

③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C错。

11.结合上题分析,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地中海气候,④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我国有大面积分布的气候是①,A对。

我国没有其它三种气候类型分布,B、C、D错。

12.③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少,B对。

与地处山地背风坡无关,A错。

位于大陆西岸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C错。

冬季受由海洋吹向大陆的气流控制,D错。

点睛:

根据气温和降水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分配均匀。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少。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目前受人类影响或干预最强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14.促进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重力能B.太阳能C.地热能D.生物能

15.水循环对全球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B.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C.增加不同纬度的气温差异D.将地表泥沙输向海洋

【答案】13.D14.B15.C

【解析】

13.读图,图中①是蒸发,②是降水,③是水汽输送,④是地表径流,在水循环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影响或干预最强的环节是④地表径流环节,D对。

其它环节影响小或不能影响,A、B、C错。

14.促进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有了太阳辐射能,才有水汽的蒸发,水汽输送,B对。

重力能对地表径流有影响,与蒸发、水汽输送无关,不是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A错。

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生物能来自太阳辐射,与水循环关系不大,C、D错。

15.水循环对全球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包括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将地表泥沙输向海洋,A、B、D正确。

水循环降低了海陆间,不同纬度间的气温差异,C不正确,选C。

下图为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西南季风B.中纬西风C.东北信风D.东南信风

17.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域是

A.①B.②C.③D.④

18.③洋流对流经地区沿岸有

A.增温增湿作用B.降温减湿作用C.增温减湿作用D.降温增湿作用

【答案】16.B17.D18.A

【解析】

16.根据海陆轮廓,图示位于大西洋,①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该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中纬西风,B对。

洋流形成与西南季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无关,A、C、D错。

17.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域是④,是墨西哥湾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D对。

①、②、③是单一暖流影响,没有世界大渔场,A、B、C错。

18.③洋流是墨西哥湾暖流,对流经地区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A对。

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是寒流,B错。

C、D错。

2017年10月10日,智利北部(19°S,70°W)当地区时1时32分发生了6.3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90千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此次地震发生在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20.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

A.6时32分B.9时32分C.12时32分D.14时32分

21.智利多地震的原因主要是位于

A.环大西洋火山地震带B.印度洋火山地震带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D.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答案】19.B20.D21.C

【解析】

19.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千米,岩石圈在大陆部分厚度约80千米,岩石圈下面是上地幔。

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90千米,发生在上地幔,B对。

A错。

下地幔范围是400-2900千米深度,地核是2900千米到地心,C、D错。

20.地震发生时,智利当地区时10日1时32分,智利位于西五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相差13个时区,即13个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北京时间为14时32分,D对。

A、B、C错。

21.智利多地震的原因主要是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C对。

A、B、D错。

点睛:

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千米,岩石圈在大陆部分厚度约80千米,岩石圈下面是上地幔。

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即13个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

智利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形成该她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海水侵蚀作用

23.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A.云贵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24.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B.水土流失C.水污染D.大气污染

【答案】22.A23.C24.B

【解析】

............

23.该地貌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C对。

云贵高原是石灰岩高原,主要是喀斯特地貌,A错。

内蒙古高原地表平坦,B错。

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边缘陡峭,内部平坦,D错。

24.该地区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地形坡度大,流水侵蚀强烈。

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B对。

沙漠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A错。

该地区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水污染、大气污染不是最主要环境问题,C、D错。

下图为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局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图中①所在板块为

A.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C.大西洋板块D.美洲板块

26.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②处可能形成

A.海沟B.海洋C.平原D.高原

27.图中③处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

A.喜马拉雅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安第斯山脉D.落基山脉

【答案】25.D26.B27.A

【解析】

25.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图中①所在板块为美洲板块,D对。

太平洋板块位于图示最右侧,A错。

亚欧板块是③所在位置,B错。

没有大西洋板块,C错。

26.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②处板块运动的箭头向两侧分开,是板块的生长边界,可能形成海洋、裂谷、海岭等,B对。

海沟形成在板块消亡边界,A错。

平原、高原形成与板块边界类型无关,C、D错。

27.图中③处板块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A对。

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形成,B错。

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C错。

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D错。

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①所在高原的自然带主要为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季雨林带D.热带荒漠带

29.②地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受流经沿岸寒流影响D.地处山地迎风坡

30.③所在地形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A.酸雨增多B.紫外线增强C.土地沙漠化D.气候变暖

【答案】28.B29.C30.D

【解析】

28.图示为南美洲,①所在高原是巴西高原,自然带主要为热带草原带,B对。

热带雨林带分布在③亚马孙平原,A错。

热带季雨林带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C错。

热带荒漠带分布在②地,D错。

29.②地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流经沿岸寒流影响,C对。

该地纬度低,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A错。

位于南半球,东北信风在北半球,B错。

地处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D错。

30.③所在地形区是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带分布区。

植被遭到破坏,可能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D对。

酸雨增多与酸性气候排放和大气降水有关,紫外线增强是因臭氧层变稀薄,与植被破坏无关,A、B错。

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该地是湿润的雨林区,不会导致沙漠化问题,C错。

点睛:

热带季雨林带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

南美洲西部沿海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主要原因是受流经沿岸寒流影响。

植被遭到破坏,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可能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不会导致酸雨、臭氧层破坏、雨林区土地沙漠化问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下图为南半球某日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晚。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D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地。

(2)这一天,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______(远或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快或慢)。

(3)此时D地正好位于______(晨或昏)线上,其昼长为______小时。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

(5)这一天,成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

此后两个月内,成都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增大或减小)。

【答案】

(1)A

(2)近快(3)昏18(4)2323°26′S(或23.5°S),45°W(5)昼短夜长增大

【解析】

(1)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A、B、D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地。

(2)这一天,南极圈是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3)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是昏线。

此时D地正好位于昏线上,昏线与赤道交点是18点,结合等份,判断D点日落时间是21点,其昼长为18小时。

(4)根据图示0度经线位置,此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经度是45°E,时间是18点,北京时间为23时。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等份判断,正午12点的经线是45°W,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23°26′S(或23.5°S),45°W。

(5)这一天,北半球是冬季,成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此后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正向弱移动,成都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32.下图为某年2月16日东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百帕)图(图中虚线为锋线)。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所示天气系统为________,在低空,该天气系统区域内的空气作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辐散,其中心气流________(上升或下沉),所以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多为________(阴雨、晴朗)天气。

(2)此时,图中②地吹________风,③地吹________风,其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

(3)图中虚线表示的锋为________锋,与锋前的④地比较,锋后的⑤地气温较________,降水较____。

【答案】

(1)反气旋(或高压)顺下沉晴朗

(2)西北(北或偏北)东北②(3)冷低多

【解析】

(1)根据气压值,图中①地所示天气系统为反气旋或高压中心,在低空,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区域内的空气作顺时针方向辐散,其中心气流下沉,所以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多为晴朗天气。

(2)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此时,图中②地吹西北或偏北风,③地吹东北风,其中②地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的是②地。

(3)图中虚线表示的锋位于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

冷锋降水在锋后,与锋前的④地比较,锋后的⑤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降水较多。

3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地为_________气候,④地为_________气候。

(2)写出图中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名称:

②地为_________带,③地为_________带。

(3)写出②地所示气候类型的全球分布规律:

___________。

(4)试说出图中③地气候类型名称、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

(1)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

(2)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3)纬度40。

~60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4)该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1)根据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图示虚线表示气候类型界线。

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图中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名称:

②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地是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②地所示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球分布规律是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

(4)图中③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34.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东西向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岩层弯曲形态判断,图中①处为_______(背斜、向斜),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该处由中心往两翼岩层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中谷地③的形成原因。

(3)判断图中河流②的流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向斜由新到老

(2)该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顶部受张力影响,岩层相对破碎,易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3)河流从南向北流。

理由:

河流东岸的坡度大,说明东岸受河流侵蚀作用强,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冲刷),即由南向北流的河流,东岸(右岸)侵蚀强,坡度陡,所以该河流的流向为从南向北流。

【解析】

(1)根据岩层弯曲形态判断,图中①处岩层向下凹,为向斜,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向斜构造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该处由中心往两翼岩层变化是由新到老。

(2)图中的谷地③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岩层相对破碎,易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

(3)河流②的流向从南向北流。

结合图中指向标,河流东岸的坡度大,说明东岸受河流侵蚀作用强。

该地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冲刷。

右岸是东岸,说明河流由南向北流的河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