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433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0分)2、名词解释(20分)【人格、刻板印象、曝光效应”】

3、理论解释(20分)【社会交换、自我解释、社会渗透理论、爱情三角立论】

4、简答题(30分)5、应用分析(20分)

本学期一共学了六章(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三章),其中有四章要重点复习,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第一章导论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

社会心理学概念:

指研究在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有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科。

第三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研究状况

(P43)人际关系的概念: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P44-45)【注意中西方人际关系的“本位”区别,“关系取向”区别】

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P46)

(一)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

情感上的“亲疏“、地位上的“尊卑”

费孝通“差序格局”概念:

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与自己越亲近的,处于中心越贴近的小圆圈内。

即人们会以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属于不同圈层的人,跟中心越接近的,对他们越好。

(详见P46)

(二)费斯克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

共享、权威排序、对应互惠、市场定价。

(P47)(三)交换关系和共享关系克拉克、米尔斯

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不期望对方做出对等的回报。

【图】(详见课本)

(P49)四、虚拟社区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

匿名性、单面性、浅层型、随意性、自主性、广泛性。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人际吸引

(P5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相貌、正面的交往、相似性与互补性。

(详见课本P50-51)

(P51)曝光效应:

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

二、关系的发展

(P53)

(一)社会交换:

当你与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他人也是如此。

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

人们试图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

在这里,交换的东西非常广泛,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金钱、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

(P53)

(二)自我表露:

即“敞开心扉”,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思想的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三)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P55)阿特曼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亲密水平。

良好的人系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感情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发展阶段。

三、亲密关系与爱情

(P56)

(一)亲密关系的特征

(1)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相互影响。

(2)共同活动,关系密切双方来往频繁,喜欢经常在一起。

(3)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

(4)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

(5)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表现为自我表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

(6)承诺。

(二)爱情:

指一种特别亲密关系。

(P57)哈特菲尔德“友谊式爱情”“狂热式爱情”前者指一种对特定对象的亲密感情,不一定伴随着激情或生理性冲动;后者是一种对爱人的强烈渴望,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冲动,当爱情得到回报时,就充满狂喜与满足,否则就感到悲伤与失望。

相对而言,美国配偶更重视狂热式爱情,中国配偶更重视友谊式爱情。

(P57)斯滕伯格爱情三因理论爱情有三个基本成分:

亲密、激情、承诺,分别反映爱情关系中的情感、动机和认知特征。

亲密是指两个人相处的情况,即是否有相互理解、相互喜欢、紧密依存的感觉,体现爱情的温暖。

激情是指关系中令人激动的部分,实在性的基因及自尊、统治欲、服从、自我实现等动机的驱动下所体现出来的浪漫特征,反映爱情的热度。

承诺是指愿意爱对方,并且保持关系、长相厮守的决策;往往是双方对彼此的关系进行冷静审视和理性预期之后的结果,能鼓励关系双方同甘共苦,体现爱情的理智。

人类爱情中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彼此相关,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多种多样的爱情形式。

第三节人际关系中的典型行为

一、人际冲突与合作

1、冲突的实质

人际冲突的层次和类型

(P59)布瑞克、凯利三个层次的冲突第一层次:

特定性为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

第二层次:

关系规则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再关系中各自的权利、义务有不同的理解。

第三层次:

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涉及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次的冲突。

一般来说,冲突层次越深,涉及的因素就越多,情感卷入程度越高矛盾就越复杂,解决起来也越困难。

(详见P59-60)多伊奇五种类型的冲突:

平行的冲突、错位的冲突、错误归因的冲突、潜在的冲突、虚假的冲突。

2、冲突的过程

(P60)潘迪冲突五阶段模式:

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和结果阶段。

3、冲突的管理

(P60)冲突风格:

指人们处理冲突时的方式,即对于冲突的习惯性反应。

处理冲突的方法从两个维度上分析,一个是合作性,即关注他人需求、愿意满足他人需求的程度。

另一个是自持性,即关注自己的需求、坚持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程度。

(详见P61)五种比较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

竞争模式、回避模式、顺应模式、妥协模式、合作模式。

(二)人际合作

(P62)艾克斯罗德“重复囚徒困境”合作的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关系的持续,人的交往都不是一次性的;二是相互回报。

提高合作性,要:

一建立持久的关系;二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三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四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作,对对方的行为奖罚分明。

(详见P62)阿盖尔“同事间的规范”

二、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1、利他行为概述

(P62)利他行为:

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与其关系密切的两个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个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四个特征:

一目的是有益于他人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作出的;三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四具有自我牺牲,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个人并不会计较。

(详见P62)巴特森同情心—利他主义假说:

当人们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强烈的同情心时,就会提供无私的帮助。

(P62)2、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动机因素、情境因素(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个人因素(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

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是影响其是否愿意做出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

(P64)旁观者效应:

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急救时,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

(二)侵犯行为:

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P65)2、对侵犯行为的应付:

学会采取自持行为。

自持行为:

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方面,它不放弃自己权利的过分顺从行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它又不用同于在追求自己的权利或权益时侵犯别人的权利的攻击行为。

(P66)采取自持行为的技巧:

(1)基本的自持是对维护你的权利的简单表达。

(2)当别人批评你的想法,却没有充分理由时,采用模糊化的方法,即不对批评提出挑战。

(3)发现你和对方在某件事上以前达成的约定被他忽略了时,用自持的陈述或通过提问提醒对方。

(4)使用坚决而稳定的语音和以事实为基础的语气。

(5)不谴责、指责、威胁对方。

第四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

(详见P66)一、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

一是自主性趋势,即人努力征服和支配环境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兴趣;二是融合性趋势,即努力使自己配合或顺从环境,并分享及参与超越个我较大事物或群体。

(详见P67-68)二、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一)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

(二)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与混合性关系

(三)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

(四)核心区域、可靠区域及有效区域

第四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

(P73)一、社会知觉:

1.含义:

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

2.对非社会性信息和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称知觉;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做社会知觉。

(详见P74)社会知觉的内容:

(1)对人知觉

(2)人际知觉(3)角色知觉(4)因果关系知觉

(详见P74)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详见P75)社会认知:

含义与社会知觉相当,但侧重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

与社会知觉相互联系,两者都研究个体及群体如何感知与理解自己、他人及日常生活时间等。

二、自我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详见P76)自我知觉:

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

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

自我概念与自尊。

(详见P76)自我概念:

又叫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的集合。

(详见P76)自尊:

指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

(详见P76-77)

(一)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1、他人的反馈

2、反射性的评价

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P77)4、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1954年提出社会比较理论

伍德把社会比较的动机概括为自我评价、自我美化、自我保护、自我提高;社会比较的方式分向上比较、相似比较、向下比较。

自我美化的动机倾向于与不如自己幸运、成功、幸福的人比较,即向下比较,以证明自己还不错。

自我提高的动机常驱使人们与更成功的人比较,即向上比较,以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

(详见P77-78)

(二)自我概念的作用

自我表达:

指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和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即自我概念。

自我表现:

指为了获得权利、赞许等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

自我监控:

指个体对社会情境的需要据此采取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性。

高自我监控的人常根据当前所处的情景及观众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呈现出相应的形象;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常根据自己内心的态度及自己的性格而行动,所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在面对不同的观众时,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

三、自尊及其测量

(一)自尊的构建

(P79-81)影响个人自尊高低的三种信息: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详见P80)3、自己的内部标准。

希金斯自我差距理论:

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前者指我们想成为的人,它激励着我们实现我们的抱负;后者指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指引着我们尽职、尽责、尽义务。

当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抑郁;当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焦虑。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失望、悲伤、内疚或不安等心境,并导致自尊的降低。

四、自我认同

(一)认同的含义

(P82)认同理论三大取向:

生物取向、心理取向、社会取向。

认同含义:

一等同于、认为一致;二同一性、一致;三身份、正身、本体。

从学理讨论基本上有两层意思:

(1)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

(2)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

(详见P82)较早提出“认同”概念威廉·詹姆斯(自我认同)、佛洛依德(社会认同)

(详见P83)社会认同:

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向一致。

(详见P82-83)【注意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概念及区别】

(P85-86)(四)自我认同的研究

(详见P85)1、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自我认同又可称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个重点。

埃里克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发展学科”,认为人的一生发展要遵循胚胎的渐次生成原则。

(详见P86)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的适应社会和现实自身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详见P86)2、马西亚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两个社会心理指标:

一是“危机”,即会有危机感,是个人想要尝试不同角色和寻找美好理念的感觉青少年;二是“承诺”,即青少年克服危机之后为自己找到自我定义,并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

四种认同状态:

认同成功、认同延缓、认同闭锁、认同混淆。

如下表:

(详见P86)

心理社会标准

认同状态

认同成功

认同延缓

认同闭锁

认同混淆

危机

通过危机

危机当中

缺乏危机

或许感到危机

有承诺

缺乏承诺

有承诺

缺乏承诺

第二节对人知觉

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

(详见P88)

(一)信息要素1、外表2、非言语线索3、行为

三、影响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详见P91-92)1、“中心特质”效应

(详见P92-93)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

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

(详见P93)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质时,就会推断它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魔鬼效应:

(一个人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受他对评价者的总印象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特质。

(详见P94)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

原因:

(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感觉会舒服些。

(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

(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P94-95)

(二)印象的作用

(P94)保守性偏差:

我们对他人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的也仍是如此。

正由于印象的稳定性和渗透性,所以它构成了人们判断和行动的基础。

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详见P95)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的现象。

这种期望的作用被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罗什塔尔与雅各布森经典研究)

第三节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P99)刻板印象:

指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

(P99)两种途径:

个人的亲身经验;社会学习。

二、印象刻板影响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详见P100)以下情形,人们易唤起及使用刻板印象:

(1)人们的类别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易浮现在别人脑海中。

(2)对待匿名的可交换的群体成员易用刻板印象知觉他们,从而忽略了个人特征。

(3)当时间紧迫时,需快速对他人做出判断时,易用刻板印象。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好,不易加工时,也易用刻板印象。

(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时,如勃然大怒时。

(6)当人们意识到对个体的判断不太重要时。

三、刻板印象辨析

(P100)刻板印象的作用:

(好处)能快速的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大熟悉的人或群体特征。

(弊端)一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偏见:

指对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所做的正性或负性的评价。

歧视:

指针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社会成员所采取的正性或负性的行为。

第四节社会认同及群体认同

(详见P105)(三)社会认同的含义

“社会认同”一词,所指的是通过个人和自己(或他人)在某社群的成员资格把自己(或他人)与其他人的特征区分开来,并将该社群内典型的特征冠于自己(或他人)身上,让自己(或他人)的特性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性。

在广义的社会认同概念下的认同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很常见,如社会认同、群体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其中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道德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狭义的社会认同表现为三个层面:

价值认同、工作或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

价值认同:

指人们对社会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的基本原则有趋于一致的倾向。

工作或职业认同:

指一个人认为工作不仅处于谋生的需要,还出于一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

最为大家熟知的是角色认同。

(详见P105)1、价值认同

2、角色学习:

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种角色都有一种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一个人如果赞同社会对某个角色的行为标准并按照这个行为标准形事。

3、认同学习:

是指通过学习确立起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心理,包括对规范必要性的认知(晓之以理)、对规范体现者(榜样或偶像)的崇拜仰慕情感(动之以情)以及行为趋同倾向(导之以行,助之以成)。

(详见P108)4、社会认同的动机:

(1)提高自尊。

(2)降低无常感或提高认知安全。

(3)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

(4)找到存在的意义。

第五节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归因:

指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详见P115)一、何时归因

1、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

2、负性的事件发生时

3、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肯定的事件发生时

(P115-118)二、归因理论

(详见P115)1、海伦的归因理论

(详见P116)2、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成就归因模型

三个维度:

(1)内因—外因

(2)稳定—不稳定

(3)可控制性

(详见P116-117)3、三维理论(凯利)

(1)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

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及行动产生的环境。

(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A、一致性信息B、一贯性信息C、特异性信息

4、反常条件关注模型

5、顺序阶段模型

6、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P119-121)三、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又称对应偏差,指人们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指的是人们对他人的归因特点,倾向于做内部归因,强调行动者内在特征的作用)

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倾向于做情景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指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

(P120-121)四、归因的个体差异

(详见P120)罗德“控制源”概念他把个体对结果的解释分为两种——内因和外因,相应的,个体也有内控者和外控者之分。

内控者认为结果的产生取决于自己的行动、能力与努力;外控者认为是运气、命运,或强有力的他人控制着结果的好坏。

这种不同的归因方式进而影响着个体的情绪、动机与行为。

如内控者会更加努力,成就机会更高,但失败时会责备自己;而外控者则可能会放弃,听天由命,会把失败的责任归于外部因素。

国外研究表明:

个体的内控程度越高,越易产生正性的情感体验,活动水平越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自理能力、婚姻质量越强,越易使用相对性思维与操作来解决问题,越易参加体育锻炼、休闲活动、减肥等有益身心的活动。

(详见P121)阿姆斯特森习得性无助理论:

当人们把失败归于内部、稳定且普遍的因素(如能力有限)时,就会产生结果不可控的期望,从而出现动机水平下降及忧郁、无助的情绪。

“悲观式的解释风格”:

指阿姆斯特森等人进一步发展维纳的理论,依据对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做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的归因方式。

第五章社会动机

第一节社会动机的概念

一、动机的概念及特点

(详见P124)

(一)动机与社会动机

动机:

指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

表示与动机相似或相近的生理与心理现象的名词有:

均衡作用、需求、内驱力、本能、诱因等。

动机与内驱力区别:

动机是受社会个体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条件调节的,是带有社会内容的,动机是社会化了的内驱力。

动机的分类:

以生理内驱力为基础的动机,如饥渴动机与性动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原始性动机、生物性动机、生理性动机等);与生理内驱力没什么直接联系的动机,如追求成功的动机、帮助他人的动机等(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衍生性动机、社会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心理性动机等)(这种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叫社会动机)。

(详见P126-127)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P126)内在动机:

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

(P127)外在动机:

相对于内在动机而言。

当个体参加某种活动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此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时,他就是被外在动机所驱使。

(P127)“过度辩护效应“: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详见P127)格瑞等人的研究

(详见P128)如何保护人们的内在动机,使之免受社会奖励机制的损害

(1)奖励并非所有的情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只有内在动机本来就比较高的的情况下,才有这种效果。

如果内在动机本来就低,奖励就能促进人们进行此活动。

(2)不同奖励类型有不同效果。

(3)适当的干预和培训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奖励的负面作用。

第二节主要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详见P129)

(一)麦独孤的本能论

(详见P130)

(二)佛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

(详见P130-131)(三)洛伦兹的习性论

二、需要理论

(详见P131-132)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人类的动机区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较低层次的需求(主要是生物性需求)优先于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详见P134)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又称激励保健理论,基于对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的因素的调查结果提出

(详见P134)(三)奥德费的ERG理论

人们的核心需要有三方面:

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详见P135)(四)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最主要的需要有三:

(1)成就需要

(2)权利需要(3)亲和需要

(详见P137-138)(八)自我决定理论

爱德华·德斯、瑞恩提出

自我决定:

指个人在充分认识自身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选择。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性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人的自我决定能力在于能够灵活地控制自己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人潜能的发挥的重要影响。

自我决定理论主要理论分支: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和因果定向理论。

第三节有关中国人社会动机的研究

二、中国人的成就动机

(详见P138-139)莫瑞最早系统地提出成功需求概念

把成功需求定义为“为完成困难的工作;为操弄、控制或组织事物、人物或思想;为尽快且独立地做好;为克服障碍且达到成功的标准;为超越自己;为胜过别人;以及为使得个人的才能头功成功的学习而增进“自我尊重”的一种欲望。

(P139)影响成功的因素有:

(宏观层面)社会文化因素;(微观层面)个人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等。

(详见P138-139)社会取向成就动机:

指一种个人思想要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

个我取向成就动机:

指一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在的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