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剖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315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生物学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普通生物学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普通生物学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普通生物学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普通生物学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生物学剖析.docx

《普通生物学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物学剖析.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生物学剖析.docx

普通生物学剖析

普通生物学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普通生物学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

062703012

学分:

6学时:

102开课学期:

一、二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整个生物界和生命科学的概况,了解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规律,了解生命科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树立进化的、辨证的、发展的和联系的观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以及自然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2、[课程要求]

(1)拓宽知识面,学好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各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掌握动、植物个体发育中各部分的形态建成及其对机能和环境适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了解生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要点]

绪论

  一、什么是生命

  二、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理论

  三、生物学研究方法

  四、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五、生命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

第一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一、元素组成

  二、分子组成

第二章细胞的形态结构

  一、细胞大小和数目

  二、细胞结构

  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四、物质的穿膜运动

  五、细胞连接

第三章细胞代谢

  一、生命和能

  二、化学平衡

  三、酶

  四、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

  五、细胞呼吸

  六、光合作用

  七、细胞中各种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一、有丝分裂期(M期)

  二、单细胞有丝分裂举例

  三、分裂间期

  四、细胞周期的时间

  五、细胞周期的控制机制

  六、癌细胞

  七、染色体

第二部分个体生物学

 植物组织

  动物组织、器官和系统

  内环境和稳态

第五章营养

  一、自养营养

  二、异养营养

第六章气体交换

  一、植物的气体交换

  二、动物的气体交换

第七章物质的运输

  一、植物的运输系统

  二、动物的运输系统

  三、人的血液循环系统

第八章免疫

  一、免疫作为一种防护体制的特点

  二、免疫的早期研究和应用

  三、两种免疫机制

  四、克隆选择学说

  五、免疫系统疾病

  六、免疫系统与癌

第九章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一、体液调节——排泄和水盐平衡

  二、体温调节

第十章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基本结构

  二、反射弧

  三、神经冲动的传导

  四、突触和神经递质

  五、神经系统的进化

  六、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感受器和效应器

  一、感受器

  二、效应器

第十二章激素

  一、植物激素

  二、动物激素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十三章行为

  一、行为及其适应性

  二、先天的行为和后天学习的行为

  三、行为的遗传

  四、符号刺激和固定动作格局

  五、学习

  六、鸟类学歌

  七、捕食者与被捕食者

  八、领地和领地行为

  九、迁徙和航行

  十、生物节律与生物钟

  十一、社会行为

  十二、利他行为和间接选择

第十四章生殖和发育

  一、无性生殖

  二、有性生殖

  三、高等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四、人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五、变态

  六、发育机制

第三部分遗传、进化及生态学

第十五章遗传和变异

  一、孟德尔定律

  二、染色体遗传学说

  三、基因的本质

  四、基因工程

  五、遗传学的实践意义

  六、人类基因组研究

第十六章生物进化

  一、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理论

  二、基因频率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三、物种和物种形成

  四、适应和进化形式

  五、进化理论的发展

第十七章生命的自然史

  一、生命的起源

  二、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

  三、人类起源和进化

第十八章生物界

  一、生物分类概述

  二、病毒

  三、原核生物

  四、真核生物

第十九章生物与环境——生态学

  一、生物对环境因素的耐受性和限制因素

  二、种群数量变动

  三、群落和群落演替

  四、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和物质循环

  五、生物圈和群落型

  六、人和环境

2、[教学安排]

绪论3学时

第一部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18学时

第一章细胞的化学组成4学时

第二章细胞的形态结构5学时

第三章细胞代谢6学时

第四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3学时

第二部分个体生物学48学时

 植物组织

  动物组织、器官和系统1学时

  内环境和稳态

第五章营养5学时

第六章气体交换2学时

第七章物质的运输6学时

第八章免疫3学时

第九章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4学时

第十章神经系统6学时

第十一章感受器和效应器5学时

第十二章激素5学时

第十三章行为4学时

第十四章生殖和发育7学时

第三部分遗传、进化及生态学31学时

第十五章遗传和变异9学时

第十六章生物进化5学时

第十七章生命的自然史3学时

第十八章生物界8学时

第十九章生物与环境——生态学6学时

复习2学时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陈阅增主编:

《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参考书: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编写组编:

《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五、作业与考核方式

作业:

书面练习

考核方式:

考试

 

普通生物学实验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普通生物学实验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

062703022

学分:

3学时:

102(54/48)开课学期:

一、二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是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技能,掌握常见的实验方法,能够胜任中学科学教学中相关的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工作,能够进行生物学研究中实验操作的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力。

2、[课程要求]

(1)掌握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方法,提高生物学实验的操作能力

(2)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常规

(3)学会实验中的合作

(4)注意实验的改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学期:

实验一、生物组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生物组织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动植物细胞形态观察

实验四、生物组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五、植物种子的呼吸强度测定

实验六、植物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

实验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

实验八、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

实验九、动植物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

实验十、动植物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二)

实验十一、心脏解剖及血液循环系统观察

实验十二、免疫学实验

实验十三、青蛙解剖、脊蛙反射、神经细胞结构观察

第二学期

实验一、[1]体温、脉搏、血压、肺活量测定

[2]血型鉴定、常见人体血细胞观察

实验二、减数分裂观察

实验三、[1]花粉及花粉管萌发观察实验

[2]种子萌发实验

实验四、分离、自由组合规律

(一)

实验五、分离、自由组合规律

(二)

实验六、植物根、茎、叶的纵横切结构观察

实验七、植物花、果实、种子的切片观察

实验八、昆虫的解剖

实验九、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观察

实验十、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气空运动观察

实验十一、昆虫采集与标本制作

实验十二、蜡叶标本制作

2、[教学安排]

第一学期:

54学时(每实验4课时)开课实验室

实验一、生物组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植物生理学

实验二、生物组织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生物化学

实验三、动植物细胞形态观察细胞生物学

实验四、生物组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生物化学

实验五、植物种子的呼吸强度测定植物生理学

实验六、植物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植物生理学

实验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植物生理学

实验八、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细胞生物学

实验九、动植物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遗传学

实验十、动植物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二)遗传学

实验十一、心脏解剖及血液循环系统观察生理学

实验十二、免疫学实验生理学

实验十三、青蛙解剖、脊蛙反射、神经细胞结构观察生理学

第二学期48学时(每实验4学时)

实验一、[1]体温、脉搏、血压、肺活量测定生理学

[2]血型鉴定、常见人体血细胞观察

实验二、减数分裂观察细胞生物学

实验三、[1]花粉及花粉管萌发观察实验植物生理学

[2]种子萌发实验

实验四、分离、自由组合规律

(一)遗传学

实验五、分离、自由组合规律

(二)遗传学

实验六、植物根、茎、叶的纵横切结构观察植物学

实验七、植物花、果实、种子的切片观察植物学

实验八、昆虫的解剖动物学

实验九、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观察动物学

实验十、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气空运动观察植物生理学

实验十一、昆虫采集与标本制作动物学

实验十二、蜡叶标本制作植物学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通过教学每个任课教师将实验操作方法编写后,集体装订成册。

五、作业与考核方式

作业:

实验报告

考核方式:

考试、平时成绩

 

基础化学

(一)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

(一)专业:

科学教育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

062703031

学分:

3学时:

48开课学期: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

1、[教学目标]

《基础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们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化学热力学。

掌握化学平衡、水溶液中解离平衡、电极电势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基础等基本概念。

学习单质和化合物性质的基本知识及变化规律。

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学教学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课程要求]

掌握焓变的意义,反应热的理论计算。

学会应用吉布斯函数变判断反应的自发性。

理解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掌握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

学习反应速率的表示及影响因素。

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掌握弱酸弱碱电离平衡和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学习沉淀溶解平衡,掌握沉淀的生成与溶解及其应用。

掌握配位解理平衡及计算。

掌握电极电势及电动势的有关计算。

了解化学电源、电解、电镀的原理。

掌握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

掌握化学键特征和杂化轨道理论。

理解晶体结构与物质性质间的关系,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与物质物理性质的关系。

理解重要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性质。

掌握无机化合物酸碱性、水解性、氧化还原性等变化规律,并能运用物质结构、周期系和化学热力学原理等理论解释这些性质。

了解无机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热化学

焓与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的理论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熵平衡常数,化学反应方向与吉布斯函数变。

多重平衡,化学平衡的移动。

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水化学与水污染

稀溶液通性。

酸碱质子理论,弱酸弱碱电离平衡的移动,缓冲溶液。

溶度积,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沉淀的转化和分步沉淀。

配位解理平衡。

第四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及其计算。

化学电源与电解。

第五章物质结构基础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多电子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化学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和氢键,晶体的基本类型。

第六章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

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配合物的命名、组成和结构。

无机材料的特性。

2、[教学安排]

本理论教学内容与授课时数安排如下:

章节

教学内容

授课时数

绪论

绪论

1

第一章

热化学

2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7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10

第四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6

第五章

物质结构基础

10

第六章

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

12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

《普通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五版

主要参考资料:

华彤文、杨骏英等编:

《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二版

五、作业与考核方式

作业:

每章5~10题,每周批改一次。

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80%。

学生成绩的考核以理论教学考核占80%,平时成绩占20%。

理论教学考核以闭卷测试方式进行。

 

基础化学

(二)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

(二)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

062703032

学  分:

3周学时:

3总学时:

54开课学期:

3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

1、[教学目标]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科学中关于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在创造性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析是科学及相关专业必修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定性分析基本原理、方法,初步运用平衡理论处理分析中相关平衡体系。

掌握分析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掌握物质的命名、性质和制备方法;初步掌握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的不对称性;了解重要的天然产物和高分子化合物。

掌握分析的任务、分类和发展趋势。

掌握常见离子及有关化合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分离、鉴定方法和分析方案的设计。

掌握定性分析实验技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是共价键理论,碳原子的杂化轨道,难点是分子轨道理论。

第二章烷烃

本章重点是烷烃的命名,化学性质。

难点是分子的构象及构象分析。

第三章不饱和烃

本章重点是烯,炔的分子结构及相关的化学性质。

难点是共振论,电子离域,电子效应。

第四章环烃

本章重点及难点是单环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其历程。

第五章旋光异构

本章重点是对映异构现象和分子结构的关系,构型的表示方法和标记(三维表示式和Fischer投影表示式、D、L和R、S标记法)。

立体化学在研究反应历程中的应用.难点是手性分子的判别,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第六章卤代烃

本章重点是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反应

第七章醇、酚、醚

本章重点是醇,酚,醚的化学性质;醇,酚,醚的制备

第八章醛和酮

本章的重点是羰基的亲核加成,加成机理及醛铜的氧化还原,醛、酮的制备和反应。

第九章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本章的重点是羧酸及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制备。

难点是合成反应

第十章 分析化学概况

分析化学的任务,分析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分析化学学习要求。

第十一章 定性分析概论

定性分析的任务和方法,反应进行的条件,反应的灵敏性和选择性,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分别分析和系统分析。

第十二章 阳离子分析

常见阳离子的硫化氢系统分组方案;常见阳离子的分析特性,分离和鉴定方法;第一组阳离子分析,第二组阳离子分析,第三组阳离子分析,第四组阳离子分析。

第十三章 阴离子分析

阴离子的分析特性、初步试验及分别鉴定。

第十四章 试样的外表观察和准备,初步试验,阳离子分析,阴离子分析,分析结果的判断。

2、[教学安排]

章节

教学内容

授课时数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烷烃

3

第三章

不饱和烃

6

第四章

环烃

4

第五章

旋光异构

3

第六章

卤代烃

5

第七章

醇、酚、醚

6

第八章

醛和酮

6

第九章

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7

第十章

分析化学概况

2

第十一章

定性分析概论

2

第十二章

阳离子分析

6

第十三章

阴离子分析

1

第十四章

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1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汪小兰编:

《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华中师范大学等:

《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2、[主要参考书目]

汪尔康主编:

《21世纪的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五、作业与考核方式

作业:

根据授课进度,逐次布置相关复习思考题、练习题,并按时上交作业本。

教师检查、批改作业后,适时在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发布习题参考答案,供学生讨论、参考。

实验: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讲授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和目的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考核方式:

成绩为100分。

平时作业、实验和期末闭卷考试结合;平时作业10%、实验报告10%,实验考查30%期末闭卷考试50%。

(请安总课时比例打拆)

基础化学实验

(一)

一、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

ExperimentalofthefundamentalChemistry

(一)

课程编号:

062703041开课学期:

2 

独立设课:

是 

实验室名称:

化学实验示范中心

总学时:

64总学分:

2实验时数:

64实验学分:

2

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基础化学实验

(1)是科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因此该课程对于培养的专业兴趣和实验技能至关重要。

其主要目的是: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和认识化学反应事实,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以及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制备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测量实验数据,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质,为学习后续课程、参加实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元素周期系为主线,依据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原理设计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基本物理化学数据获得方法、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关系、无机化合物合成初步以及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等方面的内容。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由指导教师讲清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

2、按每组1~2人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3、处理数据并写出实验报告。

报告应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的问题。

五、报告与考核

实验报告必须包括:

①实验原理;②仪器;③方法和结果;④结果讨论。

实验考核方式应根据:

①实验操作情况;②实验报告内容;③实验考试进行评分。

评分方法:

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占70%,实验考试占20%,选作实验占10%。

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的比例:

100%

六、设备及器材材料配置

1、玻璃仪器及低值易耗品每人、组一套(见教材)

2、电炉(20个)恒温干燥箱、马福炉、管式炉、气流烘干器、冰箱、蒸馏水发生器和真空抽滤泵各2台、

2、分析测试仪器如pH计(酸度计)、气压计、保温杯式简易量热计、离心机、电磁搅拌器、托盘天平、分析天平、秒表、电导率仪、分光光度计直流电源、变阻器、电流计、直流伏特计等各数台(套)

3、各种化学试剂若干(见教材)

4、其他常用工具:

打孔器、锉刀、剪刀、钢瓶、镊子、砂纸、电吹风、红外线灯、紫外线灯、煤气灯等

4、实验防护装备每人一套

七、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

《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版

中山大学等校编:

《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版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无机化学》,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年版

浙江大学编著:

《普通化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复旦大学等编:

《物理化学实验》,1993年第2版

八、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名称

目的要求、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

时数

实验

类型

必做

选做

所在实验分室

1

基本操作综合实验

(一)

仪器的洗涤、干燥,灯的使用、玻璃管(棒)加工;天平使用及称量;用固体和液体配制一定浓度和一定体积的溶液。

1

4

验证

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2

五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学习分析天平使用的使用、灼烧恒重、数据处理的方法。

1

3

验证

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3

CO2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学会使用启普发生器、熟悉制备、洗涤、干燥气体的装置和方法。

1

3

验证

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4

基本操作综合实验

(二)

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晶体;学习溶解、过滤、间接热浴和重结晶的方法;测定溶解度

1

4

验证

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5

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

了解用离子交换法纯化水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水质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电导率仪的使用。

1

4

验证

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6

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以及周期系中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

1

4

设计

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7

醋酸电离常数测定

学会使用pH计及测定pH值的方法、计算电离常数。

1

4

验证

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8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平衡

学会装备原电池,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1

4

验证及

设计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9

硫酸亚铁铵的

制备

根据有关原理和数据设计并制备复盐硫酸亚铁铵。

了解目视比色法

1

4

设计

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10

非金属元素

掌握卤素和卤素离子的性质,卤化氢的制备及其性质;掌握过氧化氢的制备和化学性质,硫化氢、硫代硫酸盐、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掌握氨和铵盐、硝酸和硝酸盐和磷酸盐的主要性质;掌握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以及二氧化碳、碳酸盐及其酸式碳酸盐的相互转化条件;

1

6

验证

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11

主族金属和ds区金属

掌握碱金属、碱土金属、铝和ds区金属的活泼性及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ds区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征以及铜和汞的氧化态的变化。

1

6

验证

实验

必做

无机化学实验室

12

碱式碳酸铜的

制备

通过探索碱式碳酸铜制备条件和分析生成物的状态及颜色,研究反应物的合理配料比并确定制备反应合适的温度。

1

4

设计

实验

考试

无机化学实验室

13

燃烧热的测定

通过实验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和恒容燃烧热的差别

2

4

设计

实验

必做

物理化学

实验室

14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掌握纯液体饱和蒸汽压和温度的关系,初步掌握真空技术。

2

4

设计

实验

必做

物理化学

实验室

15

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测定一级反应的速度常数,了解旋光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6

设计

实验

必做

物理化学

实验室

基础化学实验

(二)

一、课程概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