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268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docx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具备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管理、人事测评、劳动关系处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学制

基准学制为三年。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修业年限2—5年。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人才规格

用文字说明该专业毕业生应接近助师或助师与员级之间的标准;明确毕业生适应的岗位及主要业务(可参照下表具体分解说明);提出对毕业生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等。

1.知识要求

(1)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3)掌握必备的英语、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4)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薪酬和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商务谈判、心理学和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6)具有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2)具有一定的综合技能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3)具有交际协调和谈判沟通的能力。

(4)具有应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5)具有薪酬策划、绩效评估、员工招聘与培训、统计等专业能力。

(6)具有组织管理的能力。

(7)具有管理咨询的能力。

(8)具有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①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为人民服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吃苦耐劳。

②拥护宪法,有民主和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遵纪守法。

知法、懂法、守法。

③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

④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爱岗、敬业。

⑤具有高尚的人格品德,自尊、自强、自立、自爱、自重、自尊。

(2)专业素质

①掌握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能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能运用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利益。

②具有专业技术素质,能利用薪酬管理知识进行薪酬设计;能利用工作分析知识对具体岗位进行分析,科学的定岗定员;能利用专业培训知识对员工再发展进行培养与训练;能利用绩效考核知识对员工绩效进行专业考核;能利用本专业综合知识解决现场问题。

③具有再学习,提高和更新知识,不断发展和拓宽业务领域的素质。

(3)身体心理素质

①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习惯,讲究卫生保健,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

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文化修养。

思维敏捷,思路开阔,逻辑性强,有信心、决心和恒心,沉着、理智、坦诚、热情、乐观、刚毅,能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丰富。

③具有理智、沉着、坦诚、热情、乐观向上、富有朝气的性格气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

主要职业

能力

就业方向

主要业务岗位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助理、人力资源培训师、人事测评专员、绩效考核员、薪酬策划员、福利设计员、员工招聘专员、工作岗位分析专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秘书等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策划员

组织行政管理方向

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助理、办公室管理人员、档案管理员、办公室文秘人员等

劳动关系处理

劳资纠纷协调员、员工信息反馈员、劳动法规法律顾问

工商企业管理方向

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助理、办公室文秘人员、企业生产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等

社会保险方向

保险人员、企业保障制度制定、监督和执行人员

企业文化方向

企业形象策划人员、企业员工管理制度制定与设计人员、商务礼仪专业培训师

(三)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可列表明示)

本专业学生应获取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为:

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初、中、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员、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经理人。

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

市场营销员、质量内审员、项目经理资格认证、物流师资格认证等。

(四)毕业条件(学生毕业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在正常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

修满规定的各模块课程学分,包括课外教育学分。

2.取得相应证书或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合格(以下两种情况具备其一即可):

(1)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证书+一种专业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2)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证书+专业综合技能测试成绩合格单(毕业前未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社会上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由学校组织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并发成绩单或证书)。

四、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

职业能力或素质

能力或素质要素

知识结构

课程设置

能力、素质评价

热爱祖国、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

基本哲学观点方法、

基本历史观、

社会伦理道德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思想道德修养

合格

知法守法、

诚信守诺

基本法律知识、

经济法知识

法律基础

合格

身体、

心理素质

心理学知识、

体育锻炼技能

现代心理学、体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合格与达标

基本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

高等数学、

其他自然科学基础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合格

对社会、文化认识和学习的潜质

文化、艺术基本知识、

市场经济基本知识

人文类公共选修课、

社会实践

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计算机基本知识、

通过网络搜集信息

计算机文化基础

人际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

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

公共关系与商务礼仪

现代意识

市场经济知识、环境保护知识、经济全球化知识

WTO专题

科学态度

勤奋、敬业、严谨、谦虚

各门课程思想教育部分

合格

工作意识

分工协作意识、

责任意识、革新意识、

价值效率意识

专业技术

理论知识、实

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业务发展能力

再学习能力

英语应用能力

词汇量基础、

阅读技巧与方法、

听说技巧与方法、

写作基础知识、

简单翻译

英语

合格并通过英语应用A级

计算机操作能力

计算机基本知识、

通过网络搜集信息

计算机基础训练

合格并通过河北省计算机一级

组织协调能力

企业资源的计划、

组织配置

各门专业课程

合格

书面写作能力

阅读理解、逻辑分析、

文字表达的技巧

应用文协作、

阅读与欣赏

员工招聘与培训能力

工作分析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谈判与沟通、

战略管理、

管理心理学

合格

激励设计能力

激励的相关知识

谈判沟通能力

谈判和管理沟通知识

培训能力

培训相关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

薪酬策划能力

人才市场调查能力

调查方案的设计

市场营销学、

管理心理学、

管理学、

薪酬管理学

合格

员工心理与需求分析能力

心理学与激励的相关知识

薪酬策划能力

薪酬管理

组织管理能力

团队协调与组织沟通能力

团队管理和沟通协调知识

组织行为学、

谈判与沟通、劳动法、劳动关系学、社会学

合格

劳动关系处理能力

劳动法规和沟通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策划能力

人力资源市场分析、计划与方案制定、实施、评价以及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保障概论、

薪酬管理学、

企业形象设计、

人事测评理论与技术

合格

管理咨询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知识

绩效评估能力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能力

生产管理与营销知识

人事测评理论与技术、生产管理、

市场营销学、

人力资源管理

合格

工作分析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绩效考评计划制定和评估能力

绩效评估相关知识

岗位适应与拓展能力

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最快适应岗位需要和适应相关岗位能力

社会知识

岗位群知识

实习、社会实践、

综合实训项目、

独立实践课

合格

五、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本模式

1.模式概述: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充分体现高专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掌握专业技能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培养毕业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构建课程体系。

做到了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施过程中做到以下三点:

(1)在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有针对性的体现,从灵活多样的显性和隐性课程进行培养。

(2)实施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课内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减少理论教学课时,开设独立实践课和综合实训项目;课外的实践活动强化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突出产、学、研结合的特色。

(3)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其它兴趣与特长。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作保证的模块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2.目标体系:

(见前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标准)

3.内容方式体系:

本专业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两个体系、三个模块,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三个模块是素质模块、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

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见(三)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作为基础贯彻“三全”原则,即“全过程、全员、全方位”。

本专业的职业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和执行过程包括:

(1)学生入学后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学生的军训教育。

(2)在教育计划执行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对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学生给予德育加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谦虚好学的精神。

(3)学校实施“三育人”方针,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4)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5)学校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尤其是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实行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科技小组、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其它兴趣与特长。

使他们及早了解社会、进入社会。

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求职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认识程度。

(6)本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系列讲座、实践教学、考取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学校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考取相应的岗位证书,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就业和从业做好准备。

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本专业建立“企业参与”和“参与企业”的“双向参与型”的系统网络:

为了搭建沟通企业和社会的渠道,该专业成立了两种类型的组织机构:

第一是咨询型的机构,由企业办学顾问组和企业技术专家组构成。

办学顾问组是由大企业和大学校的负责人组成,他们负责对该专业的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提出建议;专家指导组是企业内的技术专家,被聘为专业的兼职教师,直接承担部分专业课程并指导相关专业的教研。

这些顾问和专家不仅能经常给学校带来企业的信息,而且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发挥了“企业参与”的积极作用;第二是服务型的机构,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开展培训、中介、管理等业务。

如与保定市中小企业局合作办学进行中国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项目,我专业骨干教师参与授课与资格认证,效果明显,给予企业建设很大的帮助。

这两种类型的组织架构,基本构筑了该专业与企业、社会密切稳固的关系,强化了与企业深层次的合作,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4.保障体系:

(1)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0余人,具有“双师”资格的占55%,研究生学历的占100%。

在“管理系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中,本专业重点优化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2)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本专业配备系统的校内实验室和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室主要满足学生的课内试验、综合实训项目和独立试验课的教学要求;校内实验室采取开放式管理,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得到实践训练。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满足学生感性认识、岗位技能和毕业实习的教学要求。

(3)教材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视教材建设,本专业教学所选教材一是积极采用获得广泛认可的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二是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讲义,特别是专业实训教材。

本专业教学所选教材基本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教育部统编教材或根据教学需要而开发的自编教材,教材选用合理,保证了专业的教学质量。

(4)教学管理:

我校的教学质量和监控实行校系两级管理。

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考核与奖励、教学经费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汇编成《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职责清晰,规范明确,制度完善。

(5)教育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基础课程主要采取理论知识考试为主,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结合;专业课程采取理论考试和实际课题相结合;实验课程采取实验成绩为主,测验考试为辅。

通过考核方法改革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模块与课时(学分)分配

课程模块与课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百分比

总课时

理论

实践

课堂教学

必修课及

限选课

公共基础课

817

512

305

34

24.2%

专业基础及专业课

1138

768

370

56

42.1%

限选课

133

87

36

7

5%

基本技能训练

(主要指计算机、外语课)

74

74

4

2.9%

任选课

全校任选课

17

12.1%

课堂教学学时、学分

118

84.3%

独立

实践教学

独立(或综合)实训

104

104

5

3.6%

入学、毕业教育

52

52

2

1.4%

军事训练

52

52

2

1.4%

毕业设计(论文)

78

78

3

2.1%

实习

300

300

10

7.1%

实践教学学时、学分

586

586

22

15.7%

教学总学时、学分

140

100%

(三)课程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设置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了新的理论教学体系。

基础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则加强了针对性与实用性,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任选课五个部分。

五个部分互相补充,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专业选修课程,即结合专业必修课程部分进行选择。

任选课程贯穿在学生的三年培养中,坚持三年不断线。

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了基础教学平台,前两个学期为基础教学阶段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

专业教学从第三学期开始。

教学培养计划理论教学总时数1753学时。

课程结构设计(见下表)

 

 

2、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针对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以实践技术岗位应用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来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体系建设中我们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把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并重,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要,通过由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拓展能力。

从专业人才培养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理论实训项目、独立实践课项目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三部分,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一条主线”,理论实训项目训练是独立实践课项目和专业综合训练的基础与支撑,专业综合训练培养管理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综合、操作、演示、设计和参观五个方面。

约占教学总学时的42.9%。

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如图所示: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一)课程设置说明

1、理论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作为高职高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1)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同目前的管理科学的发展相适应,并有一定的前瞻性。

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实践性较强,富有创新精神,面向经济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理论课程体系符合高职高专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在理论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方面体现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专业理论课程以有利于加强职业技能和操作技能为原则,加大主干课程的实训学时,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3)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体系。

在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竞选新课程,合并相关课程,删除原课程中不符合现实需要的内容,克服原课程内容重复、陈旧以及相互衔接差的弊病。

2、理论课程体系与内容的特点

(1)理论教学内容的“必需、够用”问题。

所谓“必需、够用”,应是衡量课程内容是否为职业岗位工作所需,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

根据实际调研确定职业方向,在企业、社会、教师、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参与下制定教学计划,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适岗、应变、综合、创新的就业与发展需求,并在产学合作教育中达到企业满意即为“必需”。

(2)吸收现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大量新理论书籍、报刊和杂志,并将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即使介绍给学生。

(3)课程体系形成的理论知识内容与行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的一致和对接。

(4)根据学生就业、企业人才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调整、完善和优化。

3、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

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始筹建时起,我们就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组建专家建设咨询委员会,邀请企业的管理专家参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共同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课程开发。

确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特点是:

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学校和生产经营企业有机结合,以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驱动机制,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形成“企业参与,参与企业相结合的网络”。

4、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1)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相关教学资源和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的作用,突出产学结合的特色,全面、系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管理技术操作技能,并与劳动局举办的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员、高级营销员资格认证、内审员资格证、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等证书。

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3)在实践教学方式上,注意采用校内实训与校外基地实习相结合,教师演示与学生练习相结合,来强化专业技能培养。

(4)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去相关行业打工,以使其更具学习的主动性

(5)本专业一直重视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了10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

(6)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比重为42.4%。

(二)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学年

学期

理论

教学

复习考试

综合

实习

技能训练

毕业

设计

入学毕业教育

军训

机动

假期

总计

1

17

1

1

1

1

4

25

2

17

1

2

1

7

28

3

17

1

2

1

4

25

4

17

1

2

1

6

27

5

17

1

2

1

4

25

6

10

4

1

2

17

合计

83

5

10

8

4

2

1

7

25

145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时

按学期周课时分配

总课时

理论

实践

1

2

3

4

5

6

1523220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

2

57

42

15

2

1574420

微积分(秋季)

4

76

56

20

4

1573324

应用文写作

(一)

3

57

38

19

3

1536520

大学英语

(一)

5

114

82

32

6

1536522

大学英语

(二)

5

114

80

34

6

1542120

体育

(一)

1

38

6

32

2

1542122

体育

(二)

1

38

6

32

2

1542124

体育(三)

1

38

6

32

2

1044420

信息技术基础

4

76

42

34

4

1523226

政治经济学

2

57

42

15

2

1523222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57

42

15

2

1523230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38

28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