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
B,F。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答案】
(1)HCl,CuSO4.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CuO+H2SO4═CuSO4+H2O;置换反应.(4)单质.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虚线圈中的两物质类别相同”,根据“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所以A是硫酸,硫酸会转化成酸B,所以B是盐酸,根据“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C为氢氧化钙;根据“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所以D是氢氧化钠;根据“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E为亚铁离子的溶液;根据“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则F为硫酸铜;根据“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所以推测G是氧化铜,H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1)根据分析可知:
B为HCl,F为CuSO4;
(2)反应C→D,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其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3)根据分析可知:
A是硫酸,G是氧化铜,则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F转化为E,即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故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AB为酸,CD为碱,EF为盐,GH为氧化物,故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
提示:
CO+CuO
Cu+CO2,H2+CuO
Cu+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答案】④;①②;②⑤①;④①②③⑤④①
【解析】
(1)根据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答;(3)根据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解答;(4)根据各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1)由于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④;
(2)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①②,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首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所以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②⑤①;(4)要验证该气体的成分,应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再通过过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除干净,然后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反应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判断氢气的存在,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判断一氧化碳的存在;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④①②③⑤④①,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3.下图中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C中只含有一种相同元素,C常用于金属除锈,E是一种黑色粉末。
(图中“—”表示两物质间可以反应,“
”表示两物质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B_____,C_____;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转化为A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答案】BaCO3HClFe+2AgNO3=Fe(NO3)2+2Ag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解析】
【分析】
A、C中只含有一种相同元素,C常用于金属除锈,且A、C能相互转化,故C是盐酸,A是氯化钡。
A、B能相互转化且B能与盐酸反应,故B是碳酸钡。
E是一种黑色粉末且能与盐酸反应,故E是铁,D能与氯化钡、盐酸、铁反应,故D是硝酸银。
【详解】
(1)由分析知,B是碳酸钡,化学式为:
BaCO3,C是盐酸,化学式为:
HCl;
(2)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AgNO3=Fe(NO3)2+2Ag;
(3)碳酸钡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4.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1)变成无色溶液的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测量pH值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固体X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5)溶液A中先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搅拌,加速溶解在玻璃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取待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Na2SO4+Ba(NO3)2=BaSO4↓+2NaNO3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防止OH-对后面检验Cl-导致干扰
【解析】
【分析】
将固体X加水溶解后,得到pH=13的无色溶液,证明原固体中没有硫酸铜,呈碱性,可能有氢氧化钠或者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固体没有硝酸钡,有碳酸钠或硫酸钠,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沉淀为硫酸钡,则原固体中有硫酸钠,而没有碳酸钠;因此可以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没有硝酸镁;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后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氯化银沉淀产生,证明有氯化钠。
由以上分析可得,固体X中一定有:
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一定没有:
碳酸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铜
【详解】
(1)将固体X加水溶解后变成无色溶液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填:
搅拌,加速溶解
(2)根据实验室使用pH试纸的操作可知,测量pH值的操作方法是;在玻璃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取待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故填:
在玻璃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取待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3)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生成白色沉淀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4+Ba(NO3)2=BaSO4↓+2NaNO3;故填: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4)由分析可知,固体X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故填:
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5)由分析可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氢氧根会对氯离子的检验有影响,因此先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其目的是:
防止OH-对后面检验Cl-导致干扰。
故填:
防止OH-对后面检验Cl-导致干扰
5.A-F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种相同元素,该元素为地壳中含量第一位的元素。
同时,A由一种元素组成,B、C、D都由二种元素组成,E、F、G都由三种元素组成。
(图中的“—”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
________。
(2)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答案】O2
【解析】
【分析】
地壳中含量第一位的元素为氧元素,A由一种元素组成,则A为O2;B、C、D都由二种元素组成,且A可以转化成B、C、D,B可以转化成C、D,D可以转化成C,则B为CuO;D为CO2;C为H2O;E、F、G都由三种元素组成,且B与E可以发生反应,D可以转化为G,C可以转化为F,E、G可以反应,G、F可以反应,F、E可以反应,则E为H2SO4;F为Ca(OH)2;G为Na2CO3;代入转化关系图,验证正确。
【详解】
(1)根据推断过程,A为氧气,故填:
O2
(2)B与E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填:
6.下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
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请回答: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此反应属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SO2BaOK2SO4+BaCl2=BaSO4
+2KCl复分解Ba(OH)2+H2SO4=BaSO4
+2H2O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推测,单质可能是氧气,氧气与硫反应生成A(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转化成B(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可与水反应生成C(硫酸),硫酸可与碱(氢氧化钾)反应生成D(硫酸钾);氧气可以与钡生成E(氧化钡),氧化钡与水反应生成F(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酸反应生成G(氯化钡)。
代入题中可知,推测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得,A是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E是氧化钡,化学式为BaO。
故填:
SO2;BaO
(2)D为硫酸钾,G为氯化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
+2KCl,此反应属复分解反应。
故填:
K2SO4+BaCl2=BaSO4
+2KCl;复分解
(3)由分析得:
A—G物质间,C(硫酸)能与F(氢氧化钡)发生中和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
+2H2O。
故填:
Ba(OH)2+H2SO4=BaSO4
+2H2O
7.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很多化学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或者相互反应。
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八种不同物质。
“﹣”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已知A物质俗称纯碱,它的另一个俗称是_____。
(2)已知H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F是黑色固体,则F是__,G→H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
(3)D是_____。
(4)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5)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答案】苏打CuO化合反应H2ONaOH+HCl=NaCl+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H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F是黑色固体,G会转化成四氧化三铁和F,所以G是氧气,F是氧化铜。
A物质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由框图可知,碳酸钠与B之间可相互转化,所以B是氢氧化钠。
转化成的E会转化成D,氧气也会转化成D,所以D是水,E是二氧化碳,C是可以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A物质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还俗称苏打。
(2)H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F是黑色固体,F是CuO,G→H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3)D是H2O;
(4)B和C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5)A→B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E氢F
【解析】
【分析】
【详解】
(1)A为金属氧化物,那么B为酸,可以是硫酸,因为D可以和金属单质E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金属单质F,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金属单质F的颜色可以判断F为铜,所以D就是硫酸铜,故本题答案为:
H2O。
(2)根据
(1)的分析可知E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E是比铜活泼的金属,我们可以定为铁,故本题答案为:
Fe+CuSO4=FeSO4+Cu。
(3)反应③是酸与铁等活泼金属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题答案为:
置换反应。
(4)F为铜,E的活动性比铜强,并且能够和酸反应,所以应该在氢前,故本题答案为:
E氢F。
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
探究固体的组成
(1)向固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生成白色滤渣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
实验二:
进一步探究固体中是否含氯化钠
得出结论:
原固体中一定含NaCl。
(4)试剂X是__________。
(5)滤液C中除含Fe(NO3)3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答案】CO2Ba(NO3)2+MgSO4=BaSO4↓+Mg(NO3)2Na2SO4Ba(NO3)2HNO3、NaNO3、Mg(NO3)2、Ba(NO3)2
【解析】
【详解】
实验一
根据白色固体中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钠;根据向无色无色溶液加过量硫酸镁有白色滤渣生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钡,一定没有硫酸钠。
(1)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向固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所以白色滤渣甲是硝酸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的硫酸钡,化学方程式为:
Ba(NO3)2+MgSO4=BaSO4↓+Mg(NO3)2;
(3)在原白色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得到无色溶液,通过以上推断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钡,所以一定不含硫酸钠;
实验二
(4)滤液A中含有硫酸镁,硫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会干扰氯离子的检验,所以要向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向滤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含有氯化钠;
(5)固体样品中加入的是过量稀硝酸,滤液C中一定有硝酸;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所以滤液C中一定硝酸钠;无色滤液中加入硝酸铁,整个过程中没有和其他物质反应,所以滤液C中一定有硝酸铁;硫酸镁和过量的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镁所以滤液C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过量的硝酸钡。
10.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则甲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丙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乙是_____(填化学式),甲转化成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C或O2CO2+C
2COH2O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所以丙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甲可能是碳或氧气;若丙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丙是氢气,乙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水,甲是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所以丙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甲可能是碳或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可能是C或O2,乙转化为丙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O2+C
2CO;
(2)若丙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丙是氢气,乙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水,甲是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是H2O,甲转化成丙的反应是酸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11.下列图示中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为蓝色沉淀。
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
(4)H的一种用途_____
【答案】氢氧根H2OFe+CuCl2=FeCl2+Cu③④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解析】
(1)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HCl,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氢氧根离子,E的化学式为H2O;
(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Cl2=FeCl2+Cu;
(3)①是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4)H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燃烧无污染,所以H(氢气) 可以作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12.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
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
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
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SO4
(2)2NaOH+SO3==Na2SO4+H2O(3)复分解反应
(4)Cu(OH)2
CuO+H2O
【解析】
试题分析:
F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故F是氢氧化钠;G的溶液呈蓝色,那么G是硫酸铜;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B和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3,那么E是三氧化硫,S:
O="32:
48=2:
3";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水,B也是氧化物,故B是水,那么A是硫酸钠;C、F、H的物质类别相同,F是碱,故C和H液是碱;G是硫酸铜,硫酸铜与碱H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一定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C是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F是氢氧化钠,故H一定是氢氧化钙。
把推断出的物质代入,推断正确。
考点:
物质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