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756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x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x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三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1--22每小题1分,21--30每小题2分。

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中

B.精子形成过程中,若某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则形成的精子有一半不正常

C.观察动物精巢切片时,可能会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成后的细胞都会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下图)进行探究:

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则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a部分属于对照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a部分形成对照

D.实验还能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

营养物质

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

体内燃烧释放能量(kJ/g)

耗氧量(dL/g)

蛋白质

脂肪

17

23.5

39.8

17

18

39.8

0.83

0.95

2.03

据上表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A.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的元素比例不同有关

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D.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

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全为患者

D.X、Y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6.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

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B.苯丙酮尿症

C.猫叫综合症D.多指症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所选择遗传病和调查方法最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农村中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甲流”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抽样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城市中抽样调查

D.研究白化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8.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色觉正常但性染色体为XXY的儿子,此染色体畸变最可能发生在()

A.精子中B.卵细胞中C.体细胞中D.精子或卵细胞中

9.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人工诱变育种B.基因细胞工程育种

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

10.纯合高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染病(e)水稻两个纯合子作亲本杂交,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

A.1/16          B.2/16           C.3/16      D.4/16

11.下列四组实例中,均是依据基因重组原理的一组是(  )

①我国著名育种专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超级水稻品种 ②英国科学家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多利羊” ③荷兰科学家将人乳高铁蛋白基因移植到牛体内,生产出含高铁蛋白的牛奶 ④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而成的果实比普通青椒大一倍以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中国返回式卫星搭载的水稻种子,由太空返回后经地面种植,培养出的水稻穗多粒大,营养成分高,这种育种属于(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13.如果已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

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规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4.一对夫妇为单眼皮,丈夫的父母均为双眼皮。

这对夫妇经手术后均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的孩子一定是(  )

A.双眼皮  B.单眼皮  C.眼皮介于单双之间  D.不能确定

15.在某动物种群中,假如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Aa占50%,aa占25%。

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强弱表现为:

AA=Aa>aa。

下图中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16.大麻是雌雄异株植物,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

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获得的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状况应是( )

A.18+XY B.20+XXC.18+XX或18+XYD.18+XX或18+YY 

17.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所运用的科学原理或方法有错误是(   )

A.抗虫棉——基因工程                B.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

C.“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基因突变 D.生产啤酒——无氧呼吸

18.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工作的是(   )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19.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过程中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20.注射抗流感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性流感的发生。

但是,流感似乎防不胜防,不断有新的流感病毒出现。

这些不断出现并引起流感暴发的新病毒是(  )

A.病毒对新环境适应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

C.病毒对疫苗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

21.在植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可遗传变异是(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变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2.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珠,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C.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23.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

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依次为( )

A、8% 92%   B、54% 46%   C、78% 22%   D、92% 46%

24.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x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诱变剂可使青霉菌发生变异),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x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

B.x决定了青霉菌变异方向,增大了突变频率

C.在x作用下青霉菌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D.b是最符合人们所需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25.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26.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

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27.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

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B.48%

C.52%D.57%

28.下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D.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29.下列有关生物的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30.取健康人的血液若干毫升,加人抗凝剂后静置,再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内试管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

A.逐渐减少B.基本不变

C.不断增加D.先增后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31.(8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

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植株理论上有____株。

基因型为Aabb植株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由AaBb得到Ab个体,过程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得到AAbb个体。

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⑦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6分)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

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

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细胞。

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细胞内可检测出、和。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

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

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

置(如图11),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原因是。

33、(12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8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

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________,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__,其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___,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__。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个。

(3)隐性基因(a)可导致果蝇患一种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果蝇在幼虫阶段全部死亡,而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正常。

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第一代(Ⅰ)中,基因a在果蝇成体中的频率为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Ⅱ)的成体中a的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杂合子(Aa)的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

(4)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d)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D)类型个体逐渐增多,D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

此过程中生物是否发生了进化?

为什么?

34、(12分)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

1,请写出此亲本所有可能的基因型:

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线粒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变异。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倍体植物;

35、(12分)Ⅰ、猪的耳型受基因Mm控制,背型受基因Hh控制,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猪的耳型和背型两种性状的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

1若杂交实验中,子代有立耳垂背、立耳中垂背、立耳直背,其数量比为

1∶2∶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②若杂交实验中,子代有半立耳中垂背、立耳中垂背、半立耳直背、立耳直背,其数量比为1∶1∶1∶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或。

Ⅱ、家蚕的黑色卵(B)对白色卵(b)为显性,绿茧(D)对黄茧(d)为显性,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B和b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黑卵黄茧和白卵绿茧未交配过的雌雄蚕若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D和d是否也在第2号染色体上。

(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等)

实验目的:

探究D和d是否在第2号染色体上。

方法步骤:

第—步:

用上述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不在第2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在第2号染色体上。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三生物试题答题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31.(8分)

(1)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6分)

(1)。

和。

(2),。

(3),。

33、(12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

(4),。

34、(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__;

35、(12分)

Ⅰ、①。

②或。

Ⅱ、第二步:

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三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40分)

1~5CBCAC6~10CDADA11~15BBBBA

16~20DBABD21~25BCAAD26~30BBDBB

二、非选择题(60分)

31.(8分,每空1分)

(1)杂交育种1941/2

(2)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明显缩短育种时间,且后代全为纯种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

32.(16分,每空2分)

(1)受精卵S基因由S基因转录的mRNAS蛋白

(2)50%60%

(3)减少S基因表达的S蛋白会抑制登革热病毒复制

33、(12分,每空1分)

(1)基因库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变异不定向的原材料方向

(2)2×107(2X104X10-5X108=2×107)(3)下降下降

(4)是(或发生了进化),因为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34、(12分,每空2分)

(1)AaBB、Aabb、AABb、aaBb(4分)

(2)抗寒晚熟   F2(或子二)

(3)数目    (4)42  二

35、(10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Ⅰ、①mmHh×mmHh②MmHh×mmhh(1分)Mmhh×mmHh(1分)

Ⅱ、让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

若后代为黑卵绿茧:

黑卵黄茧:

白卵绿茧:

白卵黄茧=9:

3:

3:

l

若后代为黑卵黄茧:

黑卵绿茧:

白卵绿茧=1:

2: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