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672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docx

《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docx

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

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

就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我们面临的就业问题中,大学生就业始终是引人注目的热点。

在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会呈现怎样的态势?

在“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如何?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麦可思研究院执行院长、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郭娇。

她通过翔实的数据调查,为大家揭示大学生就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和未来大学生就业的走势。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到改进将是“十二五”期间最明显的特征。

记者:

请您介绍下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这几年,大学生就业有着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郭娇:

如果2012年全年GDP“保八”没有问题的话,201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预计能达到90%左右。

但是根据今年的经济情况,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提供的岗位数目到已就业大学生的工资增幅都会受影响。

但是那些与宏观经济指标挂钩不是那么密切的专业,就不会受太大的冲击,比如生命科学与工程、教育、护理类专业等。

 我们通过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调查和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职业发展的抽样调查,了解了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状况。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近几届毕业半年的大学毕业生,只有约六成从事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相关;而约四成在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初次就业质量不高也反映出高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同时,调查发现,从2008届到2011届大学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初始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个别专业供大于求而导致的失业问题十分突出,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种“红牌”专业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其核心是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

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和预警,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辅助以高校的专业调整,主动干预、调控专业结构,是我国高等教育现有“招生计划”体制下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的途径之一。

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10届和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呈现上升趋势。

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2%,比2010届(89.6%)略高,比2009届(86.6%)高3.6个百分点,比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4.1%)高6.1个百分点。

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于该类用人单位的比例为46%,高职高专毕业生为66%。

可见,“民营企业、个体”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

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随着大学生源的不断减少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增加,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将会稳定在90%左右这样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同时,就业环境的好转将给大学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选择,其薪资、专业对口率和职业吻合度将上升,离职率将会下降。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得到改进将是“十二五”期间最明显的特征。

从收入数据、专业对口率、职业期待吻合度等方面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还有待提高。

记者: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短期就业质量情况如何?

郭娇:

对于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我们有几项重要的指标,可以为大家详细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2010届、2011届连续两届呈现增长趋势。

全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2766元)比2010届(2479元)增长了287元。

其中,本科毕业生2011届(3051元)比2010届(2815元)增长了236元,高职高专毕业生2011届(2482元)比2010届(2142元)增长了340元。

2011届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薪资的增长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旺盛相关。

同时,物价的上涨也是导致薪资升高的原因之一。

在专业对口率上,调查中的“受雇全职工作”中包含两类:

一类是有全职工作,与专业有关;一类是有全职工作,与专业无关。

2011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4%,比2010届下降了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60%,比2010届上升了1个百分点。

专业相关度的高低反映了毕业生(特别是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就业质量。

在2011届毕业生中,有近四成毕业半年后从事着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还有待提高。

在2011届大学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上,2011届大学毕业生有58%认为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

在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人群中,认为不符合自己职业发展规划的比例最高,为37%;其次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22%)。

近六成毕业生认为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表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

在调查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在已就业的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中,有41%在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毕业生这一比例为29%,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2%。

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可能是造成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的人群中,有98%是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其次是薪资福利偏低(21%)。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质量还有待提高。

同时,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过高反映了毕业生对职场生活的不适应,这个不适应包括心态的错位和能力的不匹配。

要对这一现状做出根本改变,高校可以多开展职业前瞻的相关课程,加强就业辅导,尤其是就业心理的辅导。

同时多鼓励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的实习,以便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职场角色。

大学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平均增幅超过一倍,工作稳定者收入更高。

记者:

现在大学毕业生的中期职业发展状况如何?

呈现哪些特点?

郭娇:

我们跟踪调查了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相关数据。

在薪资及薪资涨幅上,我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比其毕业半年后增倍。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的月收入为4445元,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1890元,三年来,2008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涨幅平均达到2555元,涨幅比例超过了一倍。

在三年内职位晋升上,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有58%获得过职位晋升。

其中,本科毕业生该比例为55%,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晋升比例(62%)。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获得职位晋升0.9次。

在三年内工作稳定性上,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工作过的平均雇主数为2.3个,其中,本科毕业生为2.1个,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2.6个)。

高职高专毕业生更换雇主的行为更为频繁。

但是,过于频繁地更换雇主并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带来收入的增加。

2008届本科毕业生中月收入最高的是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为5273元;毕业三年内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的雇主工作过的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461元。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呈现同样的趋势,雇主数为1个的三年后月收入最高,为4114元;雇主数为4个的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为3572元。

在接受培训上,培训分为自费培训和雇主提供的培训。

2008届本科毕业生有59%(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0%)三年内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

岗位技能和知识培训、公司文化和价值观培训是大学毕业生接受的最主要的雇主培训。

9%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内接受过自费培训,13%既接受过自费培训又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另外还有19%两类培训都没有接受过。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相应比例分别为14%、10%、26%。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需要、在现有工作单位做好工作或晋升、为转换职业和行业做准备是2008届大学毕业生接受自费培训的前三位原因。

大学生毕业后还自费参加培训,说明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还无法完全满足职场的要求。

 大学生素质是否能适应转型后的经济体系,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记者: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郭娇:

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大学生数量并没有过剩。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学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严重脱节。

市场已经在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但高等教育还没从“供给者定位”转变为“需求者定位”,培养目标单一,千校一面,课程内容和设置僵化,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相比,高等学校提供的毕业生同质性强、就业能力差,不同层次大学毕业生都在争抢同样乃至同一个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就业岗位数量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前几年,我国的经济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所以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

这种岗位类型的特点就使得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不足。

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中小型用人单位是吸收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

根据之前的分析,我国大学毕业生也主要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就业。

所以中小型用人单位的发展情况也将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数量。

中小型用人单位主要集中的第三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吸纳能力还不足。

国外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是最强的。

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则相对比较缓慢,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

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境事实上是我国经济体系吸收能力的困境。

近几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转型时期,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是否能适应转型后的经济体系,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校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完善课程建设,使学生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记者:

您刚才提到大学生教育问题,那么,我国大学生的能力是否能满足需求呢?

 郭娇:

工作能力是指从事某项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

2011届本科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和服务他人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针对性写作能力,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应用分析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疑难排解能力,动手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电脑编程能力。

然而,通过调查发现,2009届至2011届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可见,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还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

这种情况,导致一方面部分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而另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也无法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毕业生。

记者:

那么,根据您刚才的分析,高校应该如何应对大学生“低就业”问题?

 郭娇:

在高校体制建设上,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有的仍然按计划体制运行。

因此,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还不能够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些高校在办学定位上目前还存在问题,部分高校过度地追求综合,失去了自己本应存在的办学特色。

很多本科院校以“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向综合型大学发展,加剧了高等学校内部的不合理竞争。

因此,办学定位不准,是造成高等教育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仍有待提高,还有部分毕业生处于“低就业”(Underemployment)状态。

 根据之前的分析,在近几届毕业半年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约六成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相关,而约四成的毕业生从事着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比较差,达不到专业对口岗位的要求,所以不被专业对口的岗位所雇用,只能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某些专业岗位数量较少,而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应过多,导致部分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岗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第一种情况,学校可以加强专业教育,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从而使得学生所学的能力和知识能够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第二种情况则是供需结构失衡,可对这些专业的招生进行控制,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想找到一份工作不会太难,但能否找到一个较高质量的工作仍是问题。

记者:

今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该如何应对?

郭娇:

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将成为重点。

“十二五”期间,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生源将不断减少,伴随产业结构升级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增加,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将会稳定在90%左右的水平上。

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想找到一份工作不会太难,但能否找到一个较高质量的工作仍然是一个问题,即今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将从数量提高难转向质量提高难。

薪资、专业对口率、职业期待吻合度都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

从根上讲,高校应该加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的培养,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对学生加强职场相关知识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未来职场的工作。

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也应大力加强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

同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产业转型,一些高科技、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人才的语言、文化、职业道德、专业技能,都需要得到全面的提升。

除了高校,公共服务部门、用人单位都应加大对人才质量提高的培训,政府也应积极出台有力政策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