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666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docx

《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docx

高中生物世纪金榜单元质量评估四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质量评估(四)

(第7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观点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是(  )

A.过度繁殖        B.用进废退

C.生存斗争D.自然选择

【解析】选B。

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过度繁殖、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属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2.下列关于拉马克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拉马克认为生物是由神创造的,但也是能够进化的

B.拉马克认为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达尔文认为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D.达尔文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解析】选D。

拉马克认为生物是进化的,不是由神创造的;“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由达尔文提出的;“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拉马克提出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之一。

3.(2016·安康高一检测)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A.生物个体之间有强有弱

B.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

C.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之间的矛盾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解析】选B。

生物个体之间有强有弱,适应性强的会生存下来,弱的将被淘汰,是被选择的生物个体,不是产生生存斗争的原因;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导致生物为争夺空间、食物等资源而出现生存斗争;生物存在着遗传和变异之间的矛盾,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B.“生存”的“适者”,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

【解析】选D。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个体间存在生存斗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是对生物自身有利的,对人类不一定是有利的。

在自然选择中,环境条件起主导作用。

5.(2016·资阳高二检测)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组合的选项是(  )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选B。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①、④错误,③正确;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②正确;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变异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⑤正确。

6.将某生物种群分成两组,分别迁移到相差悬殊的两个区域A和B中,若干年后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A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80%,Ss=18%,ss=2%;B区域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2%,Ss=8%,ss=90%。

下列基因频率结果错误的是(  )

A.A区域S基因的频率为89%

B.A区域s基因的频率为11%

C.B区域S基因的频率为6%

D.B区域s基因的频率为89%

【解析】选D。

由题干数据可知,A区域S基因的频率=(80×2+18)÷(100×2)×100%=89%,s基因的频率=1-89%=11%;而B区域S基因的频率=(2×2+8)÷(100×2)×100%=6%,而s基因的频率=1-6%=94%。

7.(2016·玉溪高一检测)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20人,患者3人,男性患者10人。

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A.6%B.12%C.11%D.8%

【解析】选A。

由题意知,该厂男女各200名,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20人,患者3人,男性患者10人,因此色盲基因的总数是20+3×2+10=36,由于Y染色体上无色盲基因或等位基因,因此色盲基因与等位基因的总数是200×2+200=600,所以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36÷600×100%=6%。

8.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

现对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

已知A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比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94%

B.B地区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大于8%

C.变异的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产生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解析】选D。

A地区A的基因频率是90%+8%/2=94%,A正确;B地区流行疟疾,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故B地区人群中的Aa基因型频率大于8%,B正确;变异的有利和有害取决于环境,C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错误。

9.在一个自然种群中,某段时间内其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时A基因频率等于a基因频率,则种群内均为Aa个体

B.该段时间内,有自然选择,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该段时间内,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D.该段时间内,A基因控制的性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解析】选D。

初始时两曲线相交,表示两者的基因频率相等,所以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基因频率相等,但一个自然种群,两基因频率相等并不意味着都是杂合子;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这就是基因频率发生的定向改变,但不是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虽然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但AA、Aa中并非Aa的生存能力更强,因此不一定会出现“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的现象;某个基因出现的频率越高,说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对环境有越强的适应性。

10.科学家们对某一湖泊不同深度的138种鱼类进行了研究,绘制了部分鱼类的演化过程图(图中不同数字和字母代表不同的鱼类种群)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④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C.③④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不同湖泊深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解析】选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A错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的个体,实质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B错误;③④是不同物种,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不完全相同,C错误;不同湖泊深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D正确。

11.(2016·保定高一检测)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内容,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B.生殖隔离的形成并非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C.环境条件适宜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改变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个体的基因型而发挥作用

【解析】选D。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生物进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生物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环境条件适宜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由于发生基因突变等原因而发生改变;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个体的表现型而发挥作用。

12.科学家对某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不同体色的蟹的数量不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

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B.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C.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性状

【解析】选A。

据图分析可知,中间体色的个体数目明显占优势是因为与环境相适应(容易获得食物,不易被天敌捕食等),某种性状的生物个体数量少不是某一固定因素造成的。

【易错警示】利用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有关问题的几点提醒

(1)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不定向的。

(2)选择是定向的,方向是适应环境或人为的选择。

(3)变异在先,选择在后,如药物只是起到选择作用,而不会引起生物的变异。

13.(2016·蚌埠高一检测)研究显示,图中长尾巴恐龙是目前已知体形最大的窃蛋龙,与鸟类有密切渊源。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恐龙后腿强壮有力适于奔跑,而翅膀长期不用而逐渐退化成前肢

B.窃蛋龙的基因库与鸟类的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类的窃蛋龙应构成一个种群

D.在窃蛋龙进化历程中,基因型频率逐渐发生改变是其进化的实质

【解析】选B。

该恐龙后腿强壮有力适于奔跑,而翅膀长期不用而逐渐退化成前肢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窃蛋龙与鸟类有密切渊源,说明它们的基因库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种类的窃蛋龙构成不同的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补偿训练】

目前人类的进化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科学家表示,人类再经过几代将会进化到一定程度,从而出现几种可以抵御糖尿病的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相似

B.人类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人类在不断进化

C.基因突变产生可以抵御糖尿病的基因,这种变异决定人类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选D。

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种生存的环境不同,再加上种群基因库也不同,所以进化方向是不同的,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故B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故C项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故D项正确。

14.(2014·海南高考)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了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

若要探究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下列做法中,不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是(  )

A.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

B.待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观察其形态特征

C.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

D.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

【解题指南】

(1)题干关键词:

“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了一枚绿壳蛋”。

(2)关键知识:

生物的变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

A项中,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属于鸟类的母性行为,故A项能提供有效信息。

B项中,该绿壳蛋孵出小鸟的表现型受基因型影响,观察其形态特征可以提供有效信息。

C项中,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能提供有效信息。

D项中,用蛋白质不能进行亲子鉴定,因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故D项不能提供有效信息。

15.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  )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B.改变了基因频率

C.产生了地理隔离 D.产生了生殖隔离

【解析】选D。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16.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岛上的鸟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

B.最终两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可能趋于相同

C.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群的鸟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与甲岛变化的环境导致更多变异有关

【解析】选B。

由图可知,每个岛上的鸟类都有多个物种,所以两岛各形成多个种群基因库,A错误;两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可能趋于相同,B正确;鸟类位于两个不同的岛上,所以两岛上的鸟类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同岛上的不同种群的鸟之间不一定都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可能是由于甲岛的环境变化大,从而选择出更多的适宜环境的鸟类,D错误。

【规律方法】“新物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与原物种间已形成生殖隔离(不能杂交或能杂交但后代不育)。

(2)物种后代必须是可育的。

17.(2016·泰安高二检测)下图A、B、C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A和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

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和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A和B的关系一定为竞争

C.若A和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A和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了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

【解析】选D。

能进行自由交配,不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竞争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开始它们是同一物种,不属于竞争,后来也不一定是不同的物种;基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的,A、B属于两个种群,因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8.(2016·遂宁高二检测)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解析】选C。

图中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故A错误。

b表示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故B错误。

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故C正确。

d表示地理隔离,但形成新物种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故D错误。

19.下列现象不属于“物种多样性”的描述是(  )

A.榕树上的麻雀与绿绣眼等鸟类争食榕籽

B.蓝藻与真菌共生形成地衣,附着于墙角

C.垃圾掩埋场中,蟑螂、苍蝇及老鼠各自觅食

D.班上同学们的身高、体重、肤色等不同特征

【解析】选D。

班上同学们的身高、体重、肤色等属于生物的性状,不属于物种多样性。

20.(2016·郑州高一检测)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

A.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

D.约4亿年前出现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解析】选C。

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体现了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体现了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进化;陆生植物的出现,改善了陆地的环境,为陆地生活的动物提供了条件,体现了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补偿训练】

(2016·绵阳高一检测)下列选项不符合共同进化观点的是(  )

A.自然界中,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目较多的物种,这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B.大量捕杀野兔的天敌,将会使野兔数量迅速增多,进化速度加快

C.猎豹以斑马为食物,但所捕食的往往是奔跑速度慢、年老、体弱或有病个体,从而促进斑马进化

D.一种生物可以通过直接的生物关系促进相关生物的进化,也可以通过影响无机环境影响其他生物进化

【解析】选B。

自然界中,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目较多的物种,这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大量捕杀野兔的天敌,将会使野兔数量迅速增多,但不利于优胜劣汰,会破坏生态平衡,不会加快生物进化速度;猎豹以斑马为食物,但所捕食的往往是奔跑速度慢、年老、体弱或有病个体,从而促进斑马进化,体现了共同进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属于共同进化,故一种生物可以通过直接的生物关系促进相关生物的进化,也可以通过影响无机环境影响其他生物进化。

21.(2016·昆明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共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B.捕食者的出现不会影响被捕食者的进化

C.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解析】选A。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是共同进化的,故捕食者的出现会影响被捕食者的进化;外来物种的入侵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降低生物的多样性;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或种间互助实现的。

22.(2016·石家庄高一检测)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  )

A.甲B.乙C.丙D.甲、乙

【解析】选C。

图中甲、乙进化的种群与原种群发展的方向基本一致,不易产生新物种;丙进化的种群与原种群发展的方向不一致,最易产生新物种。

23.(2016·上海高一检测)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

在趋同进化过程中(  )

A.不同物种的基因库趋于相同

B.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影响效果相近

C.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

D.不同物种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从而打破生殖隔离

【解析】选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能改变基因;相同的环境对不同物种的选择是相似的;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种间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库不同,不能打破生殖隔离。

24.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昆虫的性状分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

【解析】选B。

该昆虫的性状分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自然选择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25.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控制;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

下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蜴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发生了进化

B.w基因频率的增加,可能是小岛的环境发生改变的结果

C.W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

D.蜥蜴中所有W基因与w基因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

【解析】选C、D。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故A正确。

基因频率的改变,一般是因为环境发生改变,故B正确。

W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只能说明该生物发生进化,故C错误。

基因库是该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有可能基因突变也会产生其他的等位基因,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0分)下图表示几种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表明,现存的哺乳动物具有共同的________________。

(2)原始的哺乳动物(A)能进化成各种不同的哺乳动物,从内在原因看是由于_______________,从外部原因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图示可以很好地体现生物的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_性。

(4)如果改变图中动物的生活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动物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物则被淘汰。

【解析】

(1)题图中显示,现存的哺乳动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2)原始哺乳动物进化为各种不同的哺乳动物的内在原因是生物的变异是多方向的,而外部原因则是生存环境的多样化。

(3)题图可显示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4)在新环境中,只有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被保留下来,而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类型则会被淘汰。

答案:

(1)原始祖先

(2)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环境是多样的

(3)多样 适应

(4)适应新环境变异 没有适应新环境变异

27.(12分)(2016·沈阳高二检测)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

根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

请回答: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________,阻止了种群间的________交流,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________,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发生了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由于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存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____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由于环境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说明________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证明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

(1)由于各岛屿被海洋隔开,地雀之间产生了地理隔离,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不同种群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由于环境等条件不同,即自然选择不同,使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的差异,逐步出现了生殖隔离。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这是生物发生的变异造成的。

变异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存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

(1)地理隔离 基因 生殖隔离 

(2)变异

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28.(14分)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1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__________,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多样性。

(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______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___________。

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_______。

由此可知,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________。

(4)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________,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____________作用。

【解析】

(1)种群1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基因库,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

(2)基因突变能形成新的等位基因,故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A基因的基因突变。

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据图分析,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