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427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docx

《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docx

C1204工作面运输巷作业规程

目录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编写依据

第二章工作面相对位置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第三节、地质构造

第四节、水文地质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第二节、矿压观测

第三节、支护工艺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式

第二节、掘进方式

第三节、循环进尺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第五节、管线吊挂及敷设

第六节、施工设备及工具配备

第五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一通三防

第二节、压风系统

第三节、安全监控系统

第四节、供电系统

第五节、运输系统

第六节、排水系统

第七节、信号和通讯

第八节、防尘系统

第九节、防灭火及隔爆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第二节、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一通三防”管理

第二节、顶板管理

第三节、掘进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第四节、防治水管理

第五节、机电管理

第六节、运输管理

第七节、爆破管理

第八节、掘进机安全技术措施

第九节、其他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第一节、灾害预防

第二节、避灾原则

第三节、避灾路线

第九章、重大危险源及有害因素辩识

第十章、文明施工及质量标准化

第一节、文明施工

第二节、质量标准化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本规程适用于C1204工作面运输巷掘进作业。

二、施工用途及目的:

作为C1204工作面运输巷,担负运输、通风、行人等任务。

(附巷道平面布置图)

三、设计施工长度:

C1201工作面运输巷施工工程量:

约1470米。

第二节编写依据

1、《C1201工作面运输巷平、断面图》;

2、《C1201工作面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3、《煤矿安全规程》(2014年版);

4、《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5、《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6、《矿山井巷工程竣工及验收规范》(GB213-90);

7、《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8、《煤矿防治水规定》(2010年版);

9、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或地方标准、规范;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及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等。

第二章工作面相对位置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一、工作面地面相对位置:

本工作面地表为山区,无建筑。

二、工作面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C1201工作面运输巷位于中央一采区南翼上部,北邻中央一采区带式输送机下山,东邻工业广场,西邻C0201回采工作面,未开掘地区,平均走向长度925m。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情况

设计工作面开采2号煤层,C0202运输顺槽揭露煤层厚度0.55m—2.25m,邻近505钻孔纯煤厚度2.05m,中部夹一层厚0.20m含炭质泥岩夹矸。

根据工作面5-204钻孔资料,煤层最薄1.35m。

根据C0201运巷实际揭露煤层厚度0.55-1.45m资料,工作面往南靠近一采区下山煤厚有变薄趋势,预测本面煤层最薄0.55m,最厚可达2.25米,一般厚度为1.45米。

煤层顶底板:

直接顶板:

黑色砂质泥岩,薄至中厚层状,裂隙不发育,岩层较完整,北厚南薄,最厚2.31m,最薄可尖灭至零。

老顶:

灰色中细粒砂岩,中厚层状,成分以杂基为主,硅质胶结,岩层坚硬,完整,南厚北薄,最厚12.3m,向北逐渐变薄在措施巷附近尖灭。

伪顶:

黑色含炭质泥岩,局部相变为炭质泥岩,厚0-0.2m,一般厚0.1m。

直接底:

灰黑色砂质泥岩,薄至中厚层状,裂隙较发育,厚度1.4-2.2m,一般厚1.9m。

老底:

灰黑色粉砂岩,中厚层状,裂隙不发育,岩层较完整。

伪底:

灰黑色含炭质泥岩,局部相变为炭质泥岩,具植物根部化石,松软,厚0-0.35m,一般厚度0.2m。

第三节地质构造情况

煤岩层倾角向西逐渐增大,倾角+1°~+8°,一般为3°左右。

第四节水文地质

直接充水含水层为2煤老顶中细粒砂岩,裂隙不发育,富水性极弱,根据C0201运输顺槽掘进和C0201切眼打锚索孔情况,仅局部有渗水、滴水,C1204运巷全部揭露本层无水。

因本区为延深区,巷道掘进遇断层及破碎带将会出现淋水,最大用水量可达7m3/h,一般涌水量3m3/h左右,对工作面掘进影响不大。

巷道掘进时,要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C1204工作面运输巷:

沿2#煤层顶板掘进,位于测点07点前18m处,坐标为:

X=4147324.848,Y=588456.475.掘进断面为梯形断面,净宽×中高=4.5m×2.8m,采用锚网+梯子梁+锚索进行支护。

(附巷道断面支护图)

二、中线布置:

根据技术科现场标定的中线进行施工。

第二节矿压观测

一、观测对象:

观测对象为:

掘进过程中巷道顶板及围岩变化。

二、观测内容:

观测内容为:

顶板离层状况、锚杆锚固力等。

具体研究巷道围岩以及支护参数形式的合理性,以便于根据压力情况调整支护方式。

矿压监测主要是为了保证巷道安全。

巷道监测内容:

锚杆及锚索锚固力抽检,顶板离层仪的观测和锚杆预紧力矩检测。

三、观测方法:

在工作面每隔50m设立一个测站。

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测试顶板岩层锚固范围内外位移值。

四、日常监测

锚杆、锚索锚固力抽检和锚杆预紧力矩检测。

1、锚杆、锚索锚固力抽检:

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按不小于10%的比例和不大于二天的时间间隔对锚杆、锚索锚固力进行抽测。

抽测时只做非破坏性拉拔,锚杆达到60KN、锚索达到120KN后可停止拉拔。

如发现不合格锚杆、锚索,要在附近补打。

2、锚杆预紧力矩检测:

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按不小于10%的比例对锚杆螺母预紧力进行抽测,顶锚杆达300N·m,穿煤段在煤体锚固的锚杆预紧力不小于200N·m,即为合格。

第三节支护工艺

一、临时支护:

1、采用矿方统一使用前探梁标准,用矿方专用前探梁卡(四个)固定于巷道纵向2、4根锚杆上,用三块1700×900mm的网片进行临时护顶。

2、架设方法:

1)、工作面掘进后,作业人员站在迎头前移前探梁卡,将前探梁卡扭接到永久支护居中的两根锚杆上

2)、由班组长用专用敲帮问顶工具,由外向里进行敲帮问顶,找掉帮顶活煤矸,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临时支护。

3)、在最后一排将临时支护网片一边与永久支护网局部联网,左、中、右各联一处,每处3扣以上。

4)、前面两人将临时支护网用钢筋梯子梁推起,后面两人用钢筋梯子梁顶住前探梁,将前探梁窜入空顶区直至将护帮装置顶住窝头迎头煤,工作人员将手臂伸入空顶区,将临时支护网与永久支护网孔孔相联。

5)、锚杆打设完毕后,前探梁后退200mm,卸下临时护帮装置避免影响下一循环作业。

二、永久支护:

永久支护必须在临时支护下进行,因特殊情况停头或遇地质条件变化时撤到安全地点,及时报告矿调度室。

锚杆形式和规格:

锚杆采用杆体材料:

顶部锚杆均采用φ20×2400mm的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

860×900mm,帮部锚杆均采用φ18×2400mm的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

800×900mm。

锚杆托盘均采用150×150×10㎜的高强球形托盘。

锚杆预紧扭矩:

锚杆≥300N·m,锚杆锚固力锚杆≥130KN。

锚固方式:

锚杆锚固方式采用2卷Z2360中速树脂药卷加长锚固,锚固长度1200mm,锚深2350㎜。

锚杆角度:

靠近巷帮的底角锚杆安设角度为与水平成15º,其余锚杆均垂直于顶板。

梯子梁规格:

采用:

16mm圆钢制作,长度顶部采用φ20×2400mm的锚杆配合4500mm长的梯子梁使用,帮部采用φ18×2400mm的锚杆配合1600mm、800mm梯子梁使用。

网片规格:

采用由6mm的圆钢焊制钢筋网护顶,网孔规格100×100mm,网片规格1900×1000mm。

联网:

铺网铺设要平展,联网方式为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用双股14#铁丝逐孔相联,连网间距200mm,金属网接茬处必须紧贴岩面,连接牢固,扭结不得少于三圈。

锚索:

锚索规格为18.9×6300mm。

钻孔直径Φ28mm,采用3支Z2360树脂药卷锚固锚索,锚索托盘:

采用高强托盘300mm×300mm×18mm及配套锁具。

锚索布置:

锚索采用顺巷3根布置,锚索间排距为1800mm×1800mm,锚索垂直于巷道顶板,最大控顶距为3.2m。

锚索张拉力:

≥130KN,锚固力不小于200KN。

三:

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1、发生片帮、冒顶时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大面积片帮、冒顶现象时,要及时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均采用锚网喷,其支护参数根据现场情况可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该巷道支护强度。

采用锚网喷支护处理冒顶时施工顺序为:

先对片、冒区全断面初喷30—50mm厚的砼进行封闭、补强——打顶部锚杆、挂网及安装锚杆——喷顶部砼至设计厚度——打两帮及四周锚杆、挂网及安装锚杆——喷两帮及四周砼至设计厚度——清货完毕。

在处理冒顶时,必须有专人负责对冒顶区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人员撤离。

打锚杆时必须做到打一根、注一根,保证人员在有支护的地方施工。

在特殊情况下需采用其它方式处理冒顶时,措施另定。

2、遇断层破碎带及遇煤层时巷道加固方法及措施

在施工中如遇断层破碎带或煤层时,采用锚网喷支护难以进行时,可采用U型钢架棚进行支护。

施工中所用U型钢为规格同巷道断面的29U型钢,棚距为600—700mm,先进行锚网支护,然后棚后用板皮接帮、顶并背牢,然后喷射砼与U型钢表面平,U型钢施工时其质量要符合U型钢架棚标准,梁、腿搭接长度为450mm,柱窝深度为200mm。

施工时采用短段掘支,逐架进行。

U型钢施工顺序为:

放炮后先找出巷道规格——做好顶部临时支护——找出柱窝位置、挖出柱窝——上棚梁、卡子,固定U型钢——喷射砼与U型钢表面平。

使用U型钢支护时提前编制专项措施。

四、隐蔽工程:

因地质原因造成的片帮、冒顶要及时进行支护不得空帮、空顶,帮、顶每超过500mm需要增打一根锚杆。

并将冒落地点的具体尺寸记录在册,由生产技术科签字认可。

五、巷道空顶距要求:

通过支护设计,确定巷道的永久锚杆支护距工作面的最大距离为1.8m;锚索距工作面的最大距离为3.2m。

因特殊情况(顶板破碎等)或遇地质条件变化时,另行编制专项施工措施,及时加密或加强支护。

六、支护质量要求:

1、孔深度:

顶锚杆为2350mm,顶锚索为6050mm,孔深误差0~+50mm。

2、间排距误差为-100~+100mm。

4、锚杆端部必须推至孔底,锚杆外露≤50mm,锚索外露≤250mm。

5、当巷帮超挖300mm以上时,补打1~2根点锚锚杆。

6、锚杆托盘、梁必须贴紧煤帮和顶板不得空顶、空帮,采用风动扳手预紧螺母时,一直拧到螺母拧不动为止。

7、铺网保证巷道断面全封闭,网与网搭接100mm,;并每隔200mm用双股14#铁丝联网一处,铺网时要紧贴煤岩面,使网具有一定的预紧力。

8、锚杆支护巷道每班必须巡回检视一遍,失效锚杆应及时补打,对托板、螺母松动的锚杆应及时紧固,锚索失效时必须补打。

9、每隔30~50m选一组锚杆(至少3根)做拉拨实验,拉拨加载至设计锚固力的90%,有一根不合格再抽一组检测,如再不合格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10、对后路失效锚杆要及时补打,网拉开时要及时补联

七、施工注意事项:

1、支护顺序:

由外向里,自上而下进行锚杆施工,人必须站在支护下作业,严禁在空顶区站人。

2、锚杆机开孔时,应先给水,后给气,等钻杆进入顶板300mm以上时再开大气推进气旋钮。

3、操作锚杆机必须有两人以上配合作业,锚杆机落下时,一人要扶锚杆机落下,以防机具歪倒砸人或被损坏。

4、操作锚杆机工作人员必须使操纵臂位于身体左侧。

5、搅拌树脂锚固剂量工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一次完成,严禁二次搅拌树脂锚固剂。

6、打帮锚杆时,应边钻进边抽拉钻杆,以防卡死钻杆。

7、如果锚杆安装完毕,外露较长时,必须用木托板垫起,保证锚杆不松动,梁与网贴紧煤岩面。

8、帮锚杆使用一卷双速树脂锚固剂,红头朝里,搅拌时间30-45秒,等待60秒,即可进行螺母预紧工作。

如使用中速树脂锚固剂,搅拌时间30~45少,等待5分种后方能预紧螺母。

9、施工锚索时,锚索孔要比钢角线短300-350mm。

10、安装锚索及树脂锚固剂时,应将每根树脂锚固剂及钢角线用胶带纸粘结起来,以保证药卷顺利送到孔底。

11、在锚索进行张拉时,张拉千斤顶下方严禁站人,在张拉千斤顶回油缸时,必须由一人扶住张拉千斤顶。

12、张拉千斤顶及张拉泵不用时,应将其放回工具箱内,严禁将油管、油缸乱扔乱放。

13、支护材料要分类放整齐,尤其是树脂锚固剂严禁砸、压、摔。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式

本巷采用炮掘作业方式。

一、开工前准备:

开工前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支护材料和施工所用的器具,接通风、水管路,电气设备电源。

二、施工工艺:

1、炮掘工艺流程:

现场交接班及安全检查→打眼→装药→联线、放炮→临时支护→打顶锚杆(索)→出矸→刷帮、打帮锚杆→下一循环。

2、锚杆施工工艺:

(1)顶锚杆施工工艺:

①标眼位:

临时支护将顶背实绞牢后,搭好工作台,按照设计位置要求标定眼位,并用洋镐将眼口刨平,煤层节理发育时,钻孔角度与节理面垂直或斜交。

②打眼:

掌钎工用左手抓住处于直立状态的锚杆钻机护绳板,右手将1.2m钻杆插入钻机夹盘内,操作者抓紧锚杆钻机T型把手,然后顺时针旋转支腿控制钮,直到钻尖对准眼位,然后慢慢给马达控制板加压,当钻尖钻入顶板后,操作者用右手拇指逆时针旋转水控制阀,钻杆同时溢水冲刷清孔,钻孔到位后,下缩钻机并关水。

照上述操作程序完成2.4m钻杆打眼。

(锚杆孔深为2350mm)

③安装锚杆:

先把锚垫、半球垫、快速安装器套在锚杆上,再把树脂药卷依次装入钻孔并用锚杆将药卷送到孔底,并将专用搅拌器插入钻机夹盘内,然后边搅拌边推进,直到将锚杆送入孔底。

④紧固锚杆:

等待1min,待验收员量取中线合格后,开动钻机旋转螺母,确保锚杆的托板紧贴巷壁。

(2)帮锚杆施工工艺:

①联网:

先用风镐敲掉两帮活矸,搭好工作台,铺网并将帮网与顶网及上一排帮网孔孔相联。

②打眼:

验收员标出眼位,一人将钻杆对准眼位,并把钻杆插入风钻内,然后放开钻杆,同时开水冲孔,另一人操作风锤将帮眼打设至规定位置,当岩层节理发育时,钻孔角度与节理面垂直或斜交。

③安装锚杆:

刨平眼口并将搅拌器、锚垫及半球垫套在锚杆上,再把树脂药卷装入钻孔内,安好后用锚杆将药卷送入孔底,然后将搅拌器插入风钻内边推进边搅拌,直到将锚杆送入孔底。

④紧固锚杆:

卸下搅拌器,等待1min,锚杆必须用风动帮钻机或扳手拧紧,确保锚杆的托板紧贴巷壁。

3、锚索施工工艺:

(1)钻孔,采用风动锚杆钻机完成,搭设好工作台,钻孔时要保持钻机底部不挪动,以保证钻孔成一直线,一人在工作台上扶钻杆,接长钻杆,一人在工作台下扶钻机,第三人负责操作钻机,其它无关人员均应远离至钻机半径2m以上范围之外,接钻杆时,任何人身体不得正对钻孔或站在钻孔下方。

(2)钻到预定孔深后下缩锚杆钻机,同时清孔。

(3)锚固,采用树脂药卷锚固,三支Z2360,按先后顺序用钢绞线轻轻将树脂药卷送入孔底,用搅拌器将钢绞线和钻机连接起来,拧紧载丝,两人扶钻,保持钻机与钻孔成一直线,边推进边搅拌,搅拌40s,同时将钢绞线送入孔底,等待1min,回落钻机,卸下搅拌器。

(4)张拉,树脂药卷锚固至少15min后,再装托梁、托板、锁具,并使它们紧贴顶板,挂上张拉千斤底,开泵张拉,观察压力表读数,达到设计预紧力即停止张拉,卸下张拉千斤顶。

(5)张拉前,两人上至工作台上配合安装张拉千斤顶,安装好后,微动油泵至压力表读数为40Mp,停止张拉,人员全部撤至被张拉锚索下方半径5m以外后,负责开泵人员方可继续张拉。

若张拉千斤顶行程不够,必须停止张拉,两人扶住千斤顶,开泵将千斤顶回零,按本条规定继续张拉。

(6)张拉过程中,若发现锚索受力异常,要停止张拉,重新补打锚索。

(7)钢绞线外露150-250mm,超长后重新补打锚索。

(8)锚索安设的间距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值+50mm。

第二节掘进方式

一、炮掘作业方式:

施工时采用全断面一次装药爆破。

爆破器材:

使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药卷规格为Φ32×240mm,200g/卷,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能超过130ms),MFB-150型发爆器、橡胶铜芯双线电缆。

打眼采用:

FT160A型气腿式凿岩机。

二、装药结构:

全部炮眼统一采用正向连续装药,装药时要小心将药卷用炮棍送到眼底,不得装错雷管段号,不得弄断雷管脚线。

附:

断面全断面爆破法掘进爆破图表。

眼号

眼别

眼数

眼深

角度

(°)

装药量(卷/孔)

装药量

(Kg/孔)

起爆

顺序

备注

1-4

掏槽眼

4

2.2

90

4

0.8

采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使用φ32mm,重200g,一次爆破,用药量为20.4kg。

5-10

辅助眼

6

2.0

90

2

0.4

11-26

辅助

16

2.0

90

2

0.4

27-46

周边眼

20

2.0

90

1

0.2

47-57

底眼

11

2.0

87

2

0.4

合计

57

102卷

20.4kg

断面预期爆破效果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炮眼利用率

%

90

2

每循环进尺

m

1.6

3

每循环爆破实体煤(岩)量

m3

20.16

4

每循环炸药消耗量

Kg

20.4

5

每循环雷管消耗量

57

6

单位岩体炸药消耗量

Kg/m3

1.01

7

单位岩体雷管消耗量

发/m3

2.8

第三节循环进尺

在施工时,最大空顶距为1.8m,循环进尺1.6m,锚杆跟头;如顶板破碎、节理发育或遇其它地质构造时最大空顶距为1m,循环进尺0.8m。

两帮锚杆允许离底板控一排,但不超过20米。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运岩设备:

迎头安设一台60KW装岩机,后路跟80伸缩皮带,由C1204联络巷进入中央一采区1号集中回风下山后到C120运输巷,然后由中央一采区2煤2号辅运联络巷至中央一采区辅助运输下山,最后由中央一采区带式输送机下山运至主井煤仓。

运岩路线:

工作面——装岩机——C1204联络巷——中央一采区1号集中回风下山——中央一采2煤2号辅运联络巷——中央一采区辅助运输下山——中央一采区带式输送机下山——主井煤仓。

第五节管线吊挂及敷设

一、管路安装:

1、管路布置:

布置2趟管路,风、水管路安装在上帮侧,风管采用4寸钢管,水管采用2寸钢管,自上而下顺序依次为压风管、水管。

2、管路安装高度:

排水管距底板不小于1000mm。

固定方法:

采用专门订制的管卡固定在靠近非人行帮。

3、掘进过程中,风管每100m安装一个闸阀,静压水管每50m安装一个2寸三通,并加风水管压力表。

二、电缆吊挂:

1、吊挂位置:

在掘进施工过程中电缆敷设在皮带侧。

电缆按照监测、通讯、信号、低压、高压顺序自上而下依次吊挂,间距300mm。

2、电缆钩采用5头钩,采用正反扣将钢丝拉成直线后,将电缆钩固定吊挂在钢丝上,电缆钩上端距底板2米,每0.8m吊挂一个电缆钩。

3、风筒布置巷道左帮,距顶300mm,风筒逢环必挂,保证平直,风筒接头严密,无破口,风筒口距迎头距离不得超过8m,拐弯处使用骨架风筒。

4、临时轨道铺设,要求铺设平直、扣件齐全、紧固有效,轨距误差-5~+10mm,接头间隙不超过10mm,内错差不超过5mm,轨枕必须垫实,道枕间距不大于0.6m。

轨道距人行道一侧不小于0.7m,轨道外缘距两帮及风水管路间距不小于500mm。

第六节施工设备及工具配备

一、设备及工具配备见表

序号

设备工具名称

型号规格

功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局部通风机

FBDNo7.1/30×2

30kW

2

串联

2

小绞车

JD-40

40kW

1

3

气动手持式钻机

ZQS-50/1.6S

1.6kW

2

备用1台

4

装岩机

60KW

1

5

气动隔膜泵

BQG-100/0.3

2

6

风动扳手

BK42

1.8

2

7

风动张拉泵

YCB19—200

2

8

风锤

FT160A

9

9

激光指向仪

YBJ600

1

10

馈电开关

QBG-200

11

输送机

2

二、检测工器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锚索张拉器

MS18-200/50

2

锚杆拉拔仪

LDZ-200

2

扭矩扳手

500K·m

2

锚杆角度仪

2

坡度规

1

钢卷尺

5m

1

皮尺

50m

1

线绳

1

线坠

1

第五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一通三防

一、巷道通风:

1、通风方法:

压入式局扇通风。

2、供风:

局扇采用FBD-№7.1型,2×30KW通风机。

功率为:

2×30KW,风量为340~625m3/min,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安设位置:

风机安放在中央一采区2煤2号辅运联络巷内,用Φ800mm高强阻燃风筒向工作面供风。

3、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Q=100q瓦斯×K瓦斯×(1-K抽)/0.8=185m3/min

其中:

q瓦斯—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取1.5m3/min

K瓦斯—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不均衡系数,取1.8

K抽—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率,45%

(2)按一次爆破所需炸药消耗量计算

Q=25AK=408m3/min

其中:

A—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取20.4Kg

K—炸药类型系数取0.8

(3)按人数计算

Q掘=4N=4×35=140m3/min

式中: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考虑到两个点班交接和管理人员在现场,取最高35人。

掘进工作需要风取最大值408m3/min。

(4)以上计算408m3/min最大,按最高、最低风速验算

Q=408÷60=6.8m3/sV=6.8÷12.6=0.539m/s

0.25m/s<0.539m/s<4m/s

0.25m/s<0.539m/s<4.0m/s在允许的最高、最低风速之间,符合要求。

所以风量按408m3/min。

掘进工作面的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对风速的要求。

(5)风机选型

根据风量计算结果及现有风机情况,选用功率为FBD-Ⅱ-No7.1/2×30KW防爆压入式对旋轴流风机,可满足工作面通风需要。

三、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地点和要求:

1、风机必须吊挂在顶板上或放在风机托架上,距离底板不小于300mm。

2、风机开关必须上架,风筒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m,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3、局部通风机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