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405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1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A1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A1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A1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A1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1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A1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1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11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A11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菱湖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列强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这个“火药桶”最先爆炸于

A.英国B.德国C.塞尔维亚D.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2.对“一战”中某战役的描述如下:

“7时30分左右,远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运动着的‘黑点’……它们渐渐接近了,德军士兵们依稀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轰鸣声,其间还隐约夹杂着钢铁的撞击声……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其抵抗意志顷刻间就彻底崩溃了。

”该战役

A.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B.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C.由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地区主动发起D.促使战争的重心开始回到西线

3.下面是一战时期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变化表。

它反映了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某日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A.帝国主义大战日益白热化      B.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帝国主义大战已发生转折      D.美国的参战具有重要影响

4.一战使日本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以下属于为日本提供的发展良机有

①乘机占领中国的山东②几乎独占中国东北的市场

③英、法忙于一战,无暇顾及④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

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

这些行为说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6.《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

“……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

A.《圣日耳曼条约》 B.《布列斯特和约》C.《纳伊条约》 D.《色佛尔条约》

7.《凡尔赛和约》和《纳伊条约》都是构成凡尔赛体系的重要条约。

关于对战败国的惩罚这两个条约都规定

A.不得与奥地利合并B.不得拥有海军C.割让领土D.确定赔款数额

8.在世界现代史上大国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五国条约》C.《布列斯特和约》  D.《非战公约》

9.《九国公约》规定: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进行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这一规定旨在

A.使日本放弃在山东的权利B.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C.推动中国恢复领土主权D.形成列强侵华的军事同盟

10.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之于外者。

”对此国民政府

A.开始对中共红军全力围剿       B.从此放弃对日军的抵抗行为

C.请求国际联盟主持公道        D.派遣张学良到西安剿共

11.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

“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

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12.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在

A.1938.3    B.1938.9C.1939.3    D.1939.9

13.右图反映了二战时期的某一战役。

该战役

A.粉碎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

B.终结了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直接促成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说明英国开始卷入反法西斯战争

14.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丘吉尔说:

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为同情“魔王”,英国在1941年

A.与德国勾结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B.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C.签订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D.与苏联正式结成了反法西斯的联盟

15.照片是一种艺术作品,它能帮助人们记录历史上的人和事,有些具有深远的影响。

右图所示照片记录的是二战中德国军队与苏联军队互相问候的场景,这一场景发生的地点应是

A.德国B.苏联

C.捷克斯洛伐克D.波兰

16.右图所示为二战初期法国战场形势图。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①法军对马奇诺防线的迷信

②德军在后方实施合围

③法军的战争经验主义

④维希政府的软弱无能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17.1940年5月,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发誓要同“那种在黑暗的、悲哀的人类罪恶的目录册中都容纳不下的极恶暴政”进行不妥协的战斗,他向美国发出呼吁:

“给我们工具,我们就会把活干完。

”对此后来美国

A.通过新的《中立法》       B.通过《租借法》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签订莫斯科议定书

18.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发表国会讲话: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

”这标志着

A.二战全面爆发B.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二战达到真正世界规模D.日本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

19.某国际会议达成的公告中有如下文字:

“美国、英帝国及中国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该国际会议

A.参加者为中美英三国的首脑B.说明反法西斯盟国开始协调对日作战

C.决定会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有涉及战后处置德国的内容

20.“到9月中旬时,德国人已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

正当士兵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下水道里短兵相接时,两支苏联集团军从东渡过了伏尔加河,对德军形成了钳形包围。

”这一战况最有可能发生在

A.列宁格勒战役B.莫斯科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库尔斯克战役

21.二战期间,有国际宣言指出: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该宣言发表自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2.1945年4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发动了一场重要的战役,从南面切断了日本本土与外界的联系。

该战役是

A.中途岛海战   B.偷袭珍珠港   C.冲绳岛战役   D.瓜岛战役

23.美国前国务卿赫尔曾说,“在战时和战后(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筹建国际组织和在东方实现稳定和繁荣,承认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与俄、英、美三个强大的西方盟国具有同等地位的大国(是很有必要的)。

”赫尔承认中国大国地位的真实意图是

A.顺利推进联合国筹建的工作B.实现远东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C.强调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D.推进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24.下列最能反映二战期间法西斯进行种族屠杀的证据是

A.奥斯威辛集中营    B.日军南京大屠杀

C.“731”细菌部队D.潘家峪惨案

25.《史记.蒙恬列传》记载:

“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下列哪个事件与此记载有关

A.打击匈奴    B.征服越族    C.平西南夷    D.修建长城

26.“有夜郎国(今贵州黔西南),东接交阯,西有古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

”夜郎在秦朝时期属于

A.岭南地区    B.河套地区   C.西南夷地区    D.百越地区

27.随着“贞观之治”的出现,唐朝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为接待各国使者还专门设置官方机构,即

A.市舶司B.羁縻府州C.鸿胪寺D.会馆

28.唐朝时派遣唐使、僧侣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促进了本国封建化过程的国家是

A.天竺B.日本C.新罗D.朝鲜

29.古代中国统一朝代对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以下表格中,朝代、区域、管理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秦朝

云贵高原、川西和甘南

开辟“五尺道”,军事镇守、置三郡

唐朝

西域地区

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

元朝

西藏、四川和青海部分

由宣政院管辖

清朝

台湾地区

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0.“古代的学术,是和宗教合而为一的;到后世才从宗教中分了出来。

古代的学术,是贵族所专有的;到后世才普及平民。

”材料中所说的“后世”开始于

A.春秋战国B.秦朝C.隋唐D.鸦片战争

31.“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

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

A.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B.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

C.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D.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

32.孔子教育目标不断提高,他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其中,“君子”的含义有①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③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④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3.孔子认为: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以下言论中,与孔子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B.“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

C.“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D.“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

34.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东西方先哲有许多相同之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曾致力于教育事业②都提倡“中庸”思想

③都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都被学术界尊为逻辑学权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5.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是

A.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B.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C.物质受形式的支配D.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3小题,共30分。

36.(1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给予古老的君主制度和贵族封建制度以最后的一次打击。

在土耳其、俄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帝王宝座倒塌了。

这次大战的确是民主制度的一次胜利。

……而且,它使欧洲主要国家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了,它们面对的则是经济力量日益兴盛的美国,建立起革命政府的苏俄,以及反殖民运动蓬勃开展的非洲和亚洲。

——摘自《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6分)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变化及位居第一的实力地位,使美国产生了“领导世界”的强烈冲动,战后开始把太平洋大国的梦想变成为现实,……中国革命的胜利及中苏同盟的建立,使亚洲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严重动摇了美国在东亚的地位。

——摘编自秦文甫、郭建良《朝鲜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根本变化。

(4分)

 

37.(10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过程证明:

面对全人类的敌人,只有合作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

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

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

——【美】《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然袭击一事”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3分)

 

材料二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二战期间某文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的出处,概括主要内容。

(3分)

 

材料三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

……

(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根据这一声明,苏联军队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动攻势,以便阻止德国军队从东战场调到西战场。

——摘自1943年某国际会议协定内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以上国际会议的名称。

材料四所指的决议指的是什么事件?

并简要概括该事件胜利的意义。

(4分)

 

38.(10分)秦始皇、康熙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他们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做出了贡献。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

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的内容。

指出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经济措施及影响。

(4分)

 

材料二“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

辛苦事亲征。

——康熙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亲征”所为何事。

为加强对北方边疆的管理,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6分)

1-10DCDABBCBBC

11-20BCACDBBCDC

21-30ACDAACCBDA

31-35BBDBD

36.

(1)影响:

一战摧毁了德意志等四大帝国;欧洲衰落,美国和日本兴起,国际格局改变;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6分,任答3点。

(2)欧洲中心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政治格局

37.

(1)原因:

美国在二战前推行“中立”政策。

(1分)

影响: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1分)加速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分)

(2)《大西洋宪章》(1分)。

内容:

反对纳粹暴政,维护世界和平。

(2分)

(3)会议:

德黑兰会议(1分);事件:

诺曼底登陆(1分);

胜利意义:

从此,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

(2分)

38.

(1)皇帝(1分)措施:

统一度量衡(1分)

影响: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2分)

(2)噶尔丹叛乱。

(2分)

措施:

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多伦会盟,正式接受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册封直辖于清廷的活佛,分掌蒙藏地区的喇嘛事物;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