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272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

《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

07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2

第三章城镇体系规划4

第一节城市化水平预测4

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4

第三节县域基础设施规划5

第四章城镇性质、规模6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及用地规划7

第一节城镇总体布局7

第二节工业用地7

第三节仓储用地7

第四节公共设施用地7

第五节居住用地8

第六节地价等级分区规划8

第六章旧城的保护、改造与发展10

第七章城市生态与绿地系统规划11

第八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12

第九章综合交通规划13

第十章市政工程规划14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14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14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14

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15

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15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16

第一节环境保护规划16

第二节环境卫生规划18

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19

第一节防震减灾规划19

第二节消防规划19

第三节人防规划19

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20

第一节指导思想20

第二节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与规模20

第三节近期建设项目20

第十四章强制性内容规定22

第十五章规划实施23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发展,要抓住机遇,从区域角度分析,合理利用城镇土地,指导和协调城镇各项建设,保障城镇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云南省有关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并在云南省、曲靖市及师宗县各级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师宗县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划。

第2条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年限为2005——2025年。

其中:

近期2005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5年

第3条规划范围:

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东至白马山、小官庄,西至小石山村、坡脚,南至罗龙、堵西毛家坟,北至大堵水库,总面积为113.4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6.《云南省城市总体规划技术要求暂行规定》(1990年);

7.《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

8.《昆曲玉楚城市群规划》;

9.《曲靖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

10.师宗县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2010年远景设想(2003年);

11.《师宗县总体规划》(1998—2020年)。

本规划经批准后,凡在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5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指导思想:

把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构建滇东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发挥区位、资源及交通等优势,“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认真实施科教兴县、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四大战略;在提高粮烟支柱产业的同时,以产业化推动绿色产业、畜牧业、煤炭工业、建筑建材业等四大产业的新发展;突出加快发展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努力增创体制、产业、开放、科技、环境五大优势,形成特色经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

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第6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合理配置区内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产业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绿色农业,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以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形成工业、绿色农业、旅游业为特色的经济体系,把师宗建设成为南昆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和生态型城镇。

2.根据师宗县的发展实际,确定其发展指标为:

2005-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左右,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年均递增3.7%,第二产业年均递增14%,第三产业年均递增9%,三大产业比例为:

38:

30:

32。

第7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依据师宗县的资源条件、产业发展条件及现状,未来的产业空间布局为:

(1)以带为主、以点为辅的城镇产业发展区。

主要以南昆铁路和324国道为主轴,联结雄壁镇、师宗县城和大同镇,巩固煤炭、烤烟、建材产业,发展煤化工、农产品加工贸易以及服务业等,形成非农产业为主的经济带。

(2)以点为核心,呈环状分布的中部农业区。

以丹凤为中心点,以彩云、竹基和大同为辅点的粮烟农业区。

(3)南部为旅游及林牧区。

2.为实现发展目标可分远、中、近三步走。

在近中期走工业化道路,使各项产业从单向走向多项,加大本地区城镇的开放力度。

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强化本地的能源建材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绿色生态为基础的旅游业,加速提升本地区的国内、国际贸易地位。

远期通过强化经济产业链的手法大幅度提升本地的城镇化水平,使本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规划期末达到35%左右。

构筑起完善的、活跃的、规范化的经济产业链,使区内的城市成为在经济实体支撑下的开放型绿色生态城镇,全面参与地区和国际经济竞争。

第三章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市化水平预测

第8条城镇化发展战略与目标:

(1)立足本县优势,发展多种城镇职能,发挥县城的龙头作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以城促乡,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建设城镇,完善职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贸易,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注重整体效益、规模效益,加强城镇职能协调,避免城镇间过度竞争;

(4)加强中心城镇功能,增强县城经济实力,发挥其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5)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培育城镇创新能力,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第9条总人口控制指标

2010年38.5万人,2025年43万人。

第10条城镇化水平预测

师宗县城镇化水平为:

2010年实际城镇化水平为20%,2025年实际城镇化水平为35%。

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11条城镇职能结构

师宗县城(包括大同镇)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综合性职能;雄壁为工矿型城镇;五龙为旅游型集镇;其余乡镇以行政职能为主。

第12条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1)“一核两轴多中心”的网络式城镇体系结构

一核——丹凤镇与大同镇构筑的一级核心城镇。

两轴——324国道与南昆铁路组成的发展轴。

多中心——由雄壁、五龙组成的二级中心城镇;由葵山、彩云、竹基、龙庆、高良组成的三级中心城镇。

(2)“多层次区域形态”

中心城镇密集区——丹凤镇与大同镇。

中心城镇辐射区——竹基乡、雄壁镇、葵山镇、彩云镇。

特色旅游城镇群——五龙乡、龙庆乡、高良乡

(3)一级城镇:

师宗县城(包括大同);二级城镇:

雄壁镇,五龙乡;三级城镇:

葵山镇,彩云镇,竹基乡,龙庆乡,高良乡。

第13条城镇产业空间布局

师宗县域分工格局为西北部煤矿工业区,县域中部形成以粮、烟为主的综合经济区,县域东南部形成以林、牧业为主农业区。

形成以丹凤镇和大同镇为一体的县城格局,以324国道、南昆铁路为一级轴线贯穿东西,各乡镇道路为二级轴线联结其余乡镇、呈南北两部分枝状发展的城镇结构体系。

规划近期内以发展一级轴线城镇为主,远期在一级城镇轴线发展基础上,完善二级城镇发展轴线。

(1)产业模式——以带为主,以点为辅的城镇产业发展区。

主要以南昆铁路和324国道为主轴,联结雄壁镇、师宗县城(包括大同镇),巩固煤炭、烤烟、建材产业,发展煤化工、农副产品特色加工贸易以及服务业等,形成非农产业为主的经济区。

(2)以点为核心,呈环状分布的中部农业区。

以丹凤镇为中心点,以彩云和竹基为辅点的“一心两点式”的药材、粮、烟农业区。

(3)东南部作为旅游及林牧区。

以高良、五龙、龙庆为主发展旅游产业和畜牧产业为基础,结合高良原始森林的有效保护利用,带动高良乡及龙庆乡的经济增长。

第三节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14条县域交通设施规划

进一步建设完善铁路站场、站前广场等铁路配套服务设施。

道路交通突出主干线的作用,兼顾支线的发展,道路建设坚持改、建结合,以改为主的方针。

县城至各乡镇的公路为三级公路,全县行政村均通路,乡村公路以四级路面等级建设。

近期完成新324国道建设,师弥公路的建设,县城至竹基、五龙至者黑、大同至龙庆、阴凉箐至私庄下段的油路建设,最终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联接省内外的运输网络。

第15条县域水资源规划

充分开发本地水资源,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集中力量抓好东风水库、大堵水库、溜子田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扩建大堵水厂、新建大同水厂一座,在丹凤镇和大同镇分别建设5万M3/日、3万M3/日污水处理厂各一座。

第16条县域电力规划

重点抓好冒水洞电站、召设中心变电站、丹凤变电站、大同变电站的建设,规划建设好五龙二级电站、火电厂,加强农村电网的改造。

第17条县域通信规划

以师宗县邮电局、电信局为中心,新增大同、龙甸、大舍、者黑、鲁古寺的邮电服务网点,主要城镇装备空分程控交换机,所有乡镇全部实现自动接续,组成长、市、农联网的县域通信网。

第18条县域环境保护规划

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在城市建设中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水排放,废渣要有固定的堆放场地,严格保护河流、水库水质,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第四章城镇性质、规模

第20条功能定位:

1区内自然条件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变化多样的自然条件赋予师宗丰富的农业资源,奠定了特色农业及其后续产业培育的基础。

2境内煤炭资源勘探地质储量丰富多为优质煤,是全省出口冶金焦的重要基地。

3烟叶种植历史悠久,烟质上好,是全省烤烟生产重点县之一。

4师宗联结西南与华南,是由西南到华南的过渡地带;南昆铁路贯穿县域东西,是师宗出省入海的主通道,也是云南省对外开放的交通枢纽城市。

5师宗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特,境内生活着汉、壮、彝、苗、回、瑶等主要民族;师宗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植被资源丰富,被云南省环保局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

6师宗县位于云南省的滇东南经济区,对全省起着承东启西、构建对外开放经济走廊的作用。

第21条城镇性质:

师宗县城是南昆经济走廊的组成部分,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是以工业为支柱,以能源、建材、农特产品精加工工业、旅游服务业、贸易业为主导的生态型城镇。

第22条城镇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

6万人;

远期(2025年):

12万人。

第23条城镇用地规模:

1.规划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近期为140平方米/人,远期为110平方米/人。

2.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8.4平方公里;

远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3.2平方公里。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及用地规划

第一节城镇总体布局

第24条空间功能结构布局

“两心、两轴、多组团”

两心:

行政文化商业中心——丹凤镇

工贸服务中心——大同镇

两轴:

交通轴——新、老324国道与南昆铁路。

新324国道为产业发展轴,老324国道为居住生活发展轴。

生态轴——连接小石山水库与溜子田水库,串联小青山、文笔山、子午河的绿色生态廊道。

多组团:

规划未来城市发展为多个组团,分别是:

老城组团、东部新城组团、老324国道沿线组团、二类工业组团、大同组团等。

组团间以自然山体、城市干道及绿带等进行划分。

第二节工业用地

第25条一类工业用地:

规划将一类工业沿新324国道,布置在现状大同镇区的东北侧,形成全县的一类产业区。

第26条二类工业用地:

逐步撤销县城周边零散分布的工业用地,在新324国道东侧、子午河南侧、大同镇区的北侧设置工业用地,在此形成一处二类工业用地将未来新建、引入和迁建的二类工业集中布局于此,形成二类工业区。

第27条三类工业用地:

结合师宗县目前正在合资建设的大型水泥厂的位置,规划在县城的东南端设置一处三类工业用地。

第三节仓储用地

第28条结合铁路交通枢纽设置仓储用地,在师宗县铁路货运站周边集中设置大型的仓储区,在三类工业区设置与之相应的仓储区,以满足工业产品存放与中转运输的需要供应。

城市生活的仓储用地结合各类用地设置。

第四节公共设施用地

第29条行政办公用地:

依托新建设的通源路景观大道和城市广场,布设新的城市行政中心区,将主要的行政办公机构集中于此。

第30条公共中心规划:

沿老324国道、通源路、文笔大道设置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带,与绿化及广场结合形成城市公共中心带。

每个组团布置各自独立的组团中心以满足本组团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但每个组团的公共中心又有各自的职能特征,分别形成不同性质的公共中心。

第31条商业金融用地:

依托丹凤镇老城区,以凤山街、漾月路、青年路为基础发展集中商业区,汇聚多民族文化,形成特色商业文化区。

同时依托大同镇布设城市贸易服务次中心,在各个组团设置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满足组团日常生活需求。

第32条文化娱乐及体育用地:

在各生活组团分别结合广场、绿地等设置了文化娱乐用地,以满足居民文化娱乐的需要;规划保留现有的体育用地,并在通源路尽端的增设一处规模更大的体育用地,形成新的体育中心。

第33条医疗卫生用地:

在各组团分别增设一处医疗卫生用地,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对医疗设施的需要。

在铁路东北侧设置一处传染病医疗设施用地。

第34条文物古迹用地:

保护和修缮城区西部的西华寺。

第五节居住用地

第35条以组团的方式组织居住用地的布局,主要形成丹凤老城区生活组团、东部新城区生活组团、324国道沿线组团、大同生活组团等。

在各大组团内再分成若干小组团,利于在开发建设中分期实施,利于成片开发建设与市政配套设施的完善。

第36条新建住宅标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根据居民生活和社区管理的需要,住宅区要进行公建、停车场、绿地等各项配套设施建设。

住宅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要满足日照、通风、绿化、消防等要求。

居住环境要精心设计,创造风格各异和方便、宁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第六节地价等级分区规划

第37条师宗县城地价等级分区采用模糊等级分类法进行,师宗县城土地等级分区主要分两大类:

市政类和市场类。

第38条市政类:

该类土地主要指那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城市公用设施、市政设施及福利事业用地。

市政类用地总面积为493.4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7.25%。

其中已建成区面积305.45公顷。

第39条市场类:

该类用地主要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开发用地。

市场类用地面积共计831.1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62.75%。

(1)I级地价区:

位于老城区商业中心、东部新城办公中心、大同副中心的公共设施用地,火车站附近的公共设施用地,新、老324国道,通源大道、文笔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两侧部分公共设施用地,这些用地区位条件好,交通方便,市政设施配套齐全,规划允许高强度开发,开发后经营效益高。

规划I级地价区用地面积359公顷。

(2)Ⅱ级地价区:

城区各级中心I级地价区外延一至二个街坊的市场类用地以及城市主干道两侧商业开发用地、工业开发用地、一类居住用地。

这些用地区位条件较好,交通方便,市政设施配套齐全,允许开发强度较强,开发效益好。

Ⅱ级地价区用地总面积404公顷。

(3)Ⅲ级地价区:

除I、Ⅱ级地价区以外之市场类用地,这些用地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均一般、市政设施配套较好,允许开发强度有一定限制,开发效益一般。

Ⅲ级地价区用地总面积68.18公顷。

第六章旧城的保护、改造与发展

第40条旧城改造主要本着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原则,按“调整、控制、改造、完善”八字方针分片进行,做到改造一片,见效一片。

第41条城市重要地段及沿街部分应优先改造,在东城组团安排安居工程用地,以供旧城改造动迁户安居疏散用。

保护好西华寺等有价值的古建筑和有特色的传统街区和民居建筑。

第42条老城区有污染的小企业搬至相应工业区内建设,将部分机关单位用地迁至东城组团行政办公区集中建设,利用撤出的企事业单位用地进行用地性质置换,增加城市公用设施和绿化用地,要求每个居住小区配置一块2000—3000平方米的居住区公共绿地。

第43条禁止老城区利用空地“见缝插针”新建房屋,调整居住人口密度至每公顷400人左右,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改善老城区的整体居住环境。

旧城改造应由政府组织做统筹安排,城建部门统一规划实施,近期结合漾月路延伸改造,全面展开旧城区危旧地段的旧城改造,改善旧城区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

远期全面展开老城区、小青山北麓城中村地区的旧城改造工作。

第七章城市生态与绿地系统规划

第44条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建设的原则

(1)通过建设完善、有机、体系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力的原则。

(2)着眼于远景的城市生态建设,注重城市发展终极状态的城市生态系统的合理性原则。

(3)先生态建设,后城市建设的原则。

第45条生态斑块

根据师宗县的实际情况确定师宗县城的生态斑块为五块,可概括为“双肺、双肾、一心”。

a、双肺

小青山,文笔山。

b、双肾

小石山水库,溜子田水库。

c、一心

子午河及周边大量的农耕田。

第46条生态廊道

建设联系两座水库和子午河的蓝色廊道(水系)和联系五个斑块的绿色廊道来实现各斑块之间的联系。

⒈绿色廊道的营造在空间布局上不能随意安排,在廊道宽度上不应完全一致。

整个廊道与其拓展出的斑块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局部小的拓展斑块区域可结合功能分区作为公园等布置。

⒉在营造绿色廊道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地方植被的特点以及凤文化的特色,在保护珍稀树种的同时,将基调树种云南梧桐广泛培育。

在注重营造林木的同时也要注重乔灌草多种生态植被的协调发展,使廊道规模不会无限扩张,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⒊绿色廊道的规模不宜超大,这样有利于廊道范围内小型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第47条生态基质

师宗县城周边的山体、农耕田、生态绿地是县城生态系统的天然基质。

第48条绿地系统规划

公共绿地:

规划的城市公园有通玄公园、新城区文笔大道北端公园、老324国道沿线公园以及作为生态班块的文笔公园、小石山公园。

建设以城市主次干道为骨架的林荫路系统,使之形成串联各个公园的绿色生态廊道。

生产防护绿地:

保留现状师宗县苗圃,在南昆铁路两侧各设置50米的防护绿带,该林带应尽可能配置经济林木。

第八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第49条景观分区

规划师宗县城形成4大特色景观风貌区,分别是商贸特色景观区(丹凤老城组团)、办公特色景观区(东部新城组团)、工业特色景观区和自然风貌景观区(镇山、小青山、小石山水库、溜子田水库等)。

第50条城市建筑景观风貌

师宗县城整体风貌定位为现代生态山城风貌。

建筑应顺应地形,依山就势构筑优美的城市轮廓线。

建筑单体的形式可丰富多变,避免千篇一律,但整体风格应和谐统一。

提倡采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材料,创造既韵味悠长又朝气蓬勃的现代城市建筑景观。

建筑应以多层为主,建筑色彩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以清爽淡雅为主。

在东部新城区可少量建设中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以丰富城市的天际轮廓线。

第51条街道空间

建设形成三条景观大道,即文笔大道、通源大道、子午河景观大道。

新324国道在两侧布置各类产业设施,形成现代城市产业景观风貌轴线,老324国道两侧布置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形成现代城市生活景观风貌展示轴线。

第52条防护林带

南昆铁路两侧的防护林带为避免铁路对城市的干扰,防护带内侧应以高大常青乔木为主,外侧结合周边街区的建设,布置大型城市公园。

第53条视线通廊

规划建设中注意控制由小青山东端(即通源大道和老324国道交口)与文笔塔之间的建筑高度,保证由此眺望文笔塔的视线畅通。

文笔大道作为城市中与文笔塔直接相对的视觉景观通廊,注意其两侧建筑高度的控制。

第54条标志建筑

标志建筑主要包括城市的大型建筑、雕塑以及构筑物,由于它在城市中起着重要的标志作用,因此,建筑的高度、体量、特征及场所的确定、构筑物的类型等应通过各个层次的城市设计加以控制和引导。

第55条城市雕塑景观

师宗县城雕塑的布局主要结合城市广场和城市公园进行。

同时,在大型公共建筑前布置与建筑功能相协调的城市雕塑,使城市雕塑与公共建筑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在街头绿地和居住区小游园内可布置亲切宜人的小型城市雕塑。

在进行雕塑创作时,注意发掘的历史文化本土化的雕塑题材,提高居民生活的文化品位。

第九章综合交通规划

第56条过境交通:

在南昆铁路线东侧建设一条全封闭的高速路,将主要的过境交通在这条路上解决。

未来老324国道和师弥县际公路上仍会有部分过境交通,规划在城区外围形成环城道路系统以将此部分过境交通解决在城区之外。

第57条长途客运站:

将现有长途汽车站迁至新324国道边,位于通源路东南侧,规划在大同组团东南端增设一座长途客运站。

第58条内部交通:

老城区道路系统在其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完善;老324国道将其部分路段拓宽至50米,东部新城组团以现状60米宽的通源路和文笔大道为骨架,道路结构基本呈方格网状结构,大同组团以新老324国道为基础,建立道路系统亦形成方格网状结构体系。

规划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

其中规划主干道红线为40—60米,三块板形式为主;次干路规划道路红线为24—36米,一块板形式为主。

支路规划道路红线为12—18米,均为一块板形式。

第59条城市内部停车:

设置公共停车场5处,分别设置于未来高速路下线口、火车站、罗龙广场、原县木材公司和大同长途汽车站。

各用地单位应在其用地范围内配置足够数量的停车泊位。

第十章市政工程规划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第60条给水工程规划目标:

保护东风水库、大堵水库、溜子田水库水源,提高水质,加快新旧水源和输配水干线的改造和建设,并逐步实施分流供水,形成完善的环状管网供水系统,不断的提高供水能力。

第61条水资源:

规划期内师宗县可利用的水资源:

东风水库1716万立方米,溜子田水库1313万立方米,大堵水库140万立方米。

预测总用水量:

2010年人均综合用水定额取180升/人.日,2025年取220升/人.日,2025年总需水量5.6万吨/日。

第62条给水工程规划:

改善溜子田水库的水环境质量,关闭养殖区,将水库划为一类水源保护地。

在溜子田水库附近新建一座水厂,规模为日供水能力3万吨。

大堵水厂扩建达到日供水能力3万吨,铺设输配干线10公里。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第63条排水工程规划目标:

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配套建设排水设施,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提高城镇污、雨水处理和排放能力。

第64条污水排放量、雨水污水面积:

预测污水排放量4.4万立方米/日,雨水汇水面积10.2平方公里,占城建用地的85%。

第65条排水工程规划:

1.县区内污雨采用分流制,污水管网服务面80%。

雨水汇水面积10.2平方公里。

2.污水工程规划

(1)污水工程分丹凤镇、大同镇两个排水系统分别排入两个污水处理厂。

(2)新建北部丹凤镇和东部大同镇两座污水处理厂,北部丹凤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5万立方米/日,占地面积7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