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市场分析.docx
《医药行业市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市场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药行业市场分析
医药行业市场分析
1、行业概况
1.1行业地位
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年产值近3000亿人民币,它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健康,被称之为健康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产业已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
政府有关部门正在设计一个全力支持科研机构新药研发的工程,近年将拨出88亿元人民币做为专项资金投入到中药研发领域。
由这一行业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产业是一个永久的朝阳产业。
1.2行业分类
根据我国目前医药行业的状况,可将该产业分为医药流通行业和医药制造行业,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知,流通行业主要是指医药公司,其业务就是将成品药推向市场及消费者。
其业务类型一般为批发、零售、药品物流中心。
制造行业的基本职能是将原料加工为成品药。
按其生产类型又可分为原料生产和制剂生产,其类型还可细分如下图:
在原料生产中又可分为以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学原料药生产,以生物发酵为主的生物原料药,以中草药提取为主的中药原料药,其特征为过程中物质发生了改变,属流程式生产类型。
而在制剂生产中则不同,不管将其加工成胶囊、片剂还是针水,其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其过程属于离散式生产。
可见,医药行业的分类是多样的,对于不同的类型,有着完全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生产特点,而不同的特点又确定了不同的管理方式。
1.3发展前景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总体趋势是:
生物和现代医药产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增长速度和盈利都将进入新的阶段;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将使人均药物用量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促进生物医药和现代医药产品市场的更大扩张;随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环境的改善,新品种的上市将比以前有所加快;国际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使
我国面临接收制造和研究开发能力转移的机遇,大力发挥成本和资源优势,我国将有可能成为世界制药产业重要的加工制造中心。
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药品需求年平均递增幅度有可能达到12%,到2005年,全国药品需求将达到2180亿元,比2000年净增940亿元。
未来五至十年,我国医药市场以化学药为主、中药为辅、生物制药为补充的格局不会改变。
发展现代生物制药、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发展优势原料药将成为“十五”期间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
具体内容如下:
发展现代生物制药利用重组DNA技术和原生质融合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改造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产品的生产菌种,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降低消耗;开发预防、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缺陷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生物技术药物;开发现有的生物技术产品新剂型;采用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技术和传统生产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稀缺中药材。
推进中药现代化一是加强国际性合作,促使我国中药的药理基础、疗效功能、品牌信誉获得国际的认可,并解决中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和不科学问题,使我国传统中药的生产方式与国际上天然药物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接轨。
二是要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中药新产品、新品种,加快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的改造、更新和升级,加强中药材和中成药的产业化基础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中药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
三是积极推进中药材的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GAP种植,鼓励和支持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商品化生产。
发展优势原料药一是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在满足基本医疗用药需求的同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紧缺的产品,更多地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
二是重点突破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如维生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酸类产品及其中间体生产中的发酵、结晶及分离、提取等技术;开发一批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率、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共性技术。
三是充分发挥石家庄、哈尔滨、沈阳、重庆等老医药工业基地的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进工艺,提高竞争力;同时建立浙东南(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中心)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形成规模化和国际化的原料药生产中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行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1年国内医药行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2726亿元,同比增长18.4%。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年人均药品消费不到10美元,而美国人均药品消费已达300美元,日本400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品消费也有40-50美元。
2000年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加之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以及人员逐步老龄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使医药商品的社会需求将呈持续增长的势头。
据分析,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价值将达到600亿美元,2020年达到12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由此可见,中国的医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外,在流通领域,国家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着力培育5-10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左右、具有现代营销领先水平和高度文化内涵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建立40个面向国内市场或国内区域市场、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左右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
扶持建立10个国内外知名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家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0个以上;建立一批区域性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个左右。
有条件的企业自然应想到要充分争取得到国家的扶持。
1.4行业政策
中国药品管理法:
针对所有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是药品生产经营的主要法规。
其内容如下:
概述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药品生产企业管理
第三章药品经营企业管理
第四章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
第五章药品管理
第六章药品包装的管理
第七章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
第八章药品监督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十章附则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针对药品生产企业,是保障药品生产质量的一系列硬性规定。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针对药品流通企业,是药品流通经营过程中保证质量的一系列硬性规定。
以上是药品生产经营中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政策法规,详细内容见附件。
2、行业市场
2.1SWOT分析
2.1.1劣势
企业数量多而散:
6700多家药厂,1.6万家批发公司,14万家零售药店;规模扩张性发展,非效益增长性发展:
为扩张而扩张,并非为效益增长;
行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良好平衡性:
多种业态在同一个企业中同时存在,缺乏专业无法突出核心竞争力;
管理水平低、不规范:
管理手段落后,无法做到集中统一管理,不能产生规模效益,客户服务水平低下;
成本控制力弱:
销售环节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掌控力度弱,成本高居不下,致使获利能力大大减低;
优质新品种少,缺乏国际竞争力:
化学药仍然走仿制道路,中药质量难以提高,面临大规模技术改造。
2.1.2优势
拥有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和基础:
几十年的行业积累,建立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生产经验,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丰富的中药资源及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
具备大力发展中药的巨大潜力,具有以低价生产化学原料药的条件;
本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医药市场:
高速的经济增长,加快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必将促进医药市场的成熟和扩大,本土企业最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了解本土医药市场状况,市场运作能力强:
流通和制造企业都有自己多年经营的销售网,积累了多年的销售经验;
获得国际资本市场青睐,资金相对充足:
国际同行进入市场指日可待,合作合资将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可行方式;
拥有多年经营建立起来的庞大销售体系:
在短期内通过管理手段的改造(信息化),最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2.1.3机会
全面进入市场化,强制加快体制改革:
国有国营转向股份制,在转型过程中转变管理理念;
WTO带来的广阔市场:
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和发展,是化学原料药和中成药发展的巨大商机;利用信息技术:
对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实现低成本扩张,尽快完成规模化、专业化改造;政府的支持与导向:
要充分利用政府在政策法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利用社会力量加速发展。
2.1.4挑战
GMP、GSP要求:
质量管理规范决不是纸上的条文,企业必须面对,必须有相当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
本土企业竞争加剧:
6700多家药厂,1.6万家流通公司谁主沉浮。
谁又可以轻言放弃;国际药商大举进攻: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国外厂商的进入指日可待,国内药商如何应对,合作、竞争谋略可曾既定;成本竞争:
从供应商到内部生产环节再延伸到外部的销售和客户管理环节,整体化管理的要求,只有辅之以信息化的手段才能完成。
2.2竞争态势
2.2.1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全年医药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5%。
2.2.2市场消费需求活跃
全年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为1442.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4%。
从地区分布情况分析,销售额居前五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其销售合计占全国销售总额的47.63%。
2.2.4出口形势好于预期
全年医药行业完成进出口总额为80.82%,比上年同期增长10.79%,出口大于进口1.58亿美元。
出口形势明显好于预期。
2.2.5商业销售利润下降
医药商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59%,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费用却比上年同期增长6.2%,反映出医药商业经营步履维艰。
2.2.6连锁药业发展迅速
医药零售市场保持旺销的发展势头,其增幅稳定在10%以上。
连锁药店成为医药流通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业态。
从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获悉,以上年销售收入为标准,“2003年中国医药企业100强”日前排定。
在这100强中,位居前10位的企业及其上年销售收入依次为: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506788万元)、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11695万元)、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991339万元)、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881467万元)、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838888万元)、三九企业集团(714694万元)、哈药集团有限公司(655860万元)、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629926万元)、新华鲁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62558万元)、广州医药有限公司(454866万元)。
据称,本次排序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进行的,旨在促进中国医药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以适应参与国际竞争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并为国内外同仁提供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与研究信息。
3、行业发展趋势
3.1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
规模化、专业化是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发展的大趋势。
规模化、专业化都将以医药流通物流中心的建立为标志,而物流中心必然由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医药公司来建立,并且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
实际上目前国家已经批准了8个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都由国家给予无息贷款。
开始,物流中心是这些大型医药公司的配送机构,但是随着运行效率的提高,必将为整个医药流通行业服务,以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方式,成为真正的专业化的物流公司。
毫无疑问,这种把物流和商流分离的、专业化分工的运行模式,将大大的减少流通成本,为经营者和消费者都带来好处。
此外,物流中心的建立,又将极大的促进医药连锁经营的服务水平,从而使得连锁零售得以低成本的迅速扩充,成为占主导地位的零售方式。
即便没有加盟连锁的零售药店,从其经济利益考虑,也将乐意接受物流中心提供的配送服务。
目前各地的所谓配送中心及医药超市,应该只是物流中心连锁药店这种模式尚未成熟之前的过渡方式一旦物流中心建立起来,他必然会被取代。
3.2医药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同样是以规模化、专业化为特征。
规模化将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兼并和收购的发生。
按照有关部门的估计,未来三年左右将有3000家的制药企业会被淘汰。
改革开放以来,制药企业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产生出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行业的迅速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然而由于受经济实力的限制,又缺乏产业发展经验。
大多数企业都呈现出小而全的特征,品种重复生产及其严重,造成了目前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态势。
按照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这种态势必然要被改变,而改变的方式就是规模化。
伴随着规模化进行的,又必将是专业化的实现。
按照医药制造业的分类,中药、化学药、生物药都将分门别类地进行规模化生产。
甚至不同的制剂也将在不同的企业生产,实际上纵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无不是专业化分工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越强,专业化分工就越细。
4.入世将带来我国医药行业新格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对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
入世后,我国医药将呈现新的格局。
1.市场竞争的国际化。
我国庞大的医药市场将使外国大公司巨资投入。
入世后中国可能会成为全球的主要医药原料及制剂生产基地,药品进出口贸易将急剧增长;药品价格中外悬殊的现象将消失,本土医药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2.企业发展规模化。
中国医药企业行业随着结构调整,5年后一批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大公司,大集团可望脱颖而出,将通过联合、购并、重组、实现超常规的资源汇聚、资产增值和资本扩张,形成足以与外国大公司同台竞争的实力,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大显身手。
3.医药企业经营多元化。
医药企业在发展和巩固医药业的同时,向多元化经营拓展。
将以医药经营为主,多种经营为辅。
4.企业经营者年轻化。
一批作风正派,观念新、懂经营、会管理的高文化层次的青年技术骨干将跻身于企业管理层。
5.政府管理市场化。
根据WTO规划,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在制定经济规划、市场监管和社会服务诸方面。
未来5年政府职能转变将会逐步到位。
6.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医药现代化。
医药行业将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7.企业数量大幅缩减。
加入WTO后,中国医药市场版图将重新划分,5年后中国医药企业数量可能减少1/3左右。
8.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快速增长。
从中国国情、民族传统及医药发展现状分析,5年后中国最有可能形成具有民族医药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有:
中成药、中西结合药、生化药、生物工程药、基因芯片、保健滋补品、药用新材料等。
9.药品价格向价值回归。
未来5年,药品价格整体虚高的现象将根本扭转,主要是因为同类品种生产相对集中,并具有相对规模优势,生产成本下降,药品价格趋向合理水平。
由于新药审批制度的改革,新药同类品种会减少。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将受到专利保护。
其价格高于一般普通药应属正常。
10.西部成为医药原料的生产基地。
入世后,由于东部医药企业面临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压力,不得不把部分医药原料生产迁往西部省份。
此外,西部的中草药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市场等,都将积极地吸引东部医药企业去开发利用。
5、行业主要的管理问题及需求
5.1医药流通企业主要管理问题及需求
医药流通企业近几年都表现出迅猛扩张的态势,这种扩张的结果造成了业务覆盖面的扩大和覆盖密度的增加,导致了药品流通量的高速增长,引发了物流管理需求的迫切性。
由此提出来建设现代物流系统的需求。
考虑到今后几年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中仍将看好规模效应,继续扩张仍然是不可改变的发展方向,所以建设医药流通企业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实际上成了其发展刻不容缓的急所。
更何况现代物流系统的建立除了满足自身的药品流通需求之外,还有可能进入社会物流服务体系,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医药流通企业在扩张中所建立起来的众多经营机构(分子公司),是其物流的重要环节,再由这些环节到数百甚至上千个终端(门店、医院、其它公司),则是其物流的出口。
也是各医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把出口疏通,才能得到顺畅的物流,才能真正发挥出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而要疏通这些出口,靠的就是信息化的销售管理系统,包括销售、分销和连锁经营管理。
所以建设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的销售管理系统,即包含分销、销售、连锁经营管理的整体化系统。
是目前医药流通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当然,物流之源是采购,没有这个源头,物流将无从进行。
所以医药流通企业在考虑其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应是一体化的整体系统。
此外,对于一个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其目的必然是要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那么如何才能评价该物流系统的效益呢?
显然只有通过价值评价指标来评价,这种职能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
在这个物流过程中,财务管理的职能其实决不仅仅停留在最终的效益评价上,而是贯穿于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并且通过预算和核算的手段对每一个环节实时监控,不断调整偏差,使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
这就是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真正意义所在。
所以没有财务系统的物流系统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无疑是适应大规模医药流通集团管理要求的,这种要求的体现就是集中管理。
对集中管理的理解,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权力的集中上,特别是结合现代管理的理念和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更是如此。
在现代管理理念中,管理者(非一把手)个人能力的发挥越来越显得重要,一个集团公司如果选择集权制,就等同于丧失了活力,这是相当不利于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的。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讲,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是很难做到集权制的。
那么集中管理的含义何在呢?
其实,在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后,集中管理的真正含义在于信息的集中。
而信息的集中就意味管理的透明,也就意味着对管理的监督,对权力的监督。
管理的透明是自上而下的,对于企业最高领导是全透明的,而对于中层则是半透明的。
另有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就是:
目前90%以上的医药流通企业尚未通过国家规定的GSP认证,这已成为该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和需求。
5.2制药企业主要问题及需求
对于一般的制药公司,其管理基本上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虽然也做了许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但都没有形成整体化系统,所以一般都存在以下须解决的问题:
●应收帐控制不力、发货失控
●结算和发货总量勾对不清
●客户信用难以控制
●价格控制有漏洞
●终端客户库存不清
●市场信息不及时、不准确
●直销患者的疗效跟踪无法实现
●没有有效的业务人员考核办法
●做不到原材料批次跟踪
●缺乏有效的措施控制串货
●电子商务平台未建立
通过对制药企业管理特点的分析,可清楚地知道:
制药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表现出生产周期短、设备能力足,基本没有在制品和半成品的控制问题,再加之原辅材料易得。
使其管理上要解决的问题基本集中在销售环节。
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5.2.1销售渠道的管理问题
制药企业一般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几十家办事处,每家办事处又要管理若干业务员,再由业务员到成百上千个客户(医院、医药公司、连锁药店),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
在这个销售网中每天都有业务在进行,如何才能将这些业务进行过程中发生的药品走向记录清楚,明确其发货数量、品种、批号、效期、客户、回款量、开票量、责任业务员等等。
这无疑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且这种问题由于涉及面广、及时性强,只有依靠计算机这个高效率的工具才能解决。
5.2.2库存及产品发货管理问题
制药企业生产品种所需的原辅料种类多,再加上规格和批次,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包装材料、产成品。
都必须严格按照GMP的要求,分门别类的存放,且严格记录其存量、待检量、批次、供应商、规格、品种,以备随时提供生产销售所需。
可以说库存管理是企业内部物流的源头和终点,必须对此加以严格管理和控制。
特别是产成品的发货管理直接关系到销售的时机与风险,发货不及时会使销售丧失机会,发货不控制则易产生产品的市场积压,造成一定的市场风险。
可见它是做好销售的基础。
5.2.3财务管理的提升问题
以上两个问题是企业的物流问题,若将这两个问题解决,则企业的物流过程就顺畅了,物流的效率提高了。
然而高效率的物流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效益,这需要用价值评价指标来评判,使物流朝着效益最大的方向流转。
这就是财务对业务的监控,做到这一点就是做到物流与资金流的一体化,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
所以制药企业面临财务管理提升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才真正解决了销售管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