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942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docx

《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docx

山西太原五中2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

山西太原五中22015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2月)高三语文

高三

2012-02-2914:

28

山西太原五中22015届高三第二学期月考(2月)高三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人类面临抗生素危机

  据ScienCentral网2005年9月29日消息,自1675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音译)第一次发现细菌以后,人们才知道周围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这些生物有些对人类无害甚至有益,有些则会引起致命的疾病。

为此,科学家发明了抗生素来专门对付有害菌。

  医学界把那些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称作抗生素,这类药物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抑制感染,如:

抑制细胞壁合成;激活一系列溶解细胞壁的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质合成或者核酸合成等。

  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抗生素的几十年时间里,通过细菌间的遗传物质传递,菌群的抗药性明显增加,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抗药性。

如果将细菌限制在正常环境内,这类有抗药性的细菌或许对人无害,但一旦污染伤口或引起术后感染,将会产生致命后果,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而大多数高效抗生素又战胜不了。

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如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就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

  各国学者研究发现,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

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约30%,而我国却占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75%使用抗生素,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这使得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

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

  造成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有很多,有几点可能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

一是医疗卫生系统对医务人员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缺乏行政与法律的规定,医务人员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存在不规范的操作。

二是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导致在环境中大量的抗生素释放和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

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当前,世卫组织已呼吁各国采取紧急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

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多的是被迫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

我国已再次将抗生素明确规定为处方用药,同时,正在起草《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南》,并下发了《关于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的通知》,以此来规范对抗生素的使用。

  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生素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可以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但是不能滥用。

  B.抗生素抑制感染的方式有抑制细胞壁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或者核酸合成等等。

  C.科学家发明抗生素来对付有害细菌,人类使用抗生素的历史可以回溯到1675年。

D.如果进入后抗生素时代,由于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人们将难以用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性感染。

  2.根据文意,对"人类面临抗生素危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滥用抗生素使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各种细菌都产生了多重耐药性。

  B.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跟不上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这一现象,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C.抗生素的大量运用降低了人的抵抗能力,使人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

  D.抗生素危机已经引起人类高度注意,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立法禁用抗生素。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彻底解决耐药细菌对人类的危害,人类将集中主要精力,研究新型的更高效的抗生素。

 B.抗生素危机凸现了当前医疗界道德缺失问题之严重,可以想见,国家将加强医疗道德建设。

C.在畜牧业中,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就不会出现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

  D.如果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在我国越来越严重,那么我国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不是不可能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选择每个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书博鸡者事

                      高启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

"臧氏之子也。

"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

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己赇。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

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

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

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

"博鸡者曰:

"诺!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

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

奴惊,各亡去。

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

"为民诬太守者视此!

"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

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

郡录事骇之,驰白府。

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

"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

敢用是为怨望!

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汝罪宜死。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

"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

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

"是足以报使君未耶?

"众曰:

"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博鸡者曰:

"然。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台臣弗为理。

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

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

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

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4.下列加点词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反接,徇诸市  徇:

示众

B.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让:

谦让

C.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遮:

遏止,阻拦

  D.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  贷:

饶恕,宽恕

  5.下面的话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博鸡者"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

②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③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④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⑤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 

 ⑥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鸡者每天抱着鸡招呼些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博,意气用事喜欢打架,但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B.当时袁州的总管深受老百姓爱戴,但他自恃年高,瞧不起到袁州来巡视的臧姓高官,听说他要来,还笑着说"这臧家的孩子",因而埋下祸患。

C.使者借机逮捕了袁州总管,威胁他使他屈服,并罢了他的官。

袁州百姓对此非常气愤,可是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去对付。

D.博鸡者惩罚土豪之后,先是和他的徒弟天天举着"屈"字的横幅在金陵街上游行,然后又到行御史台衙门去告状,最终为袁州太守伸张了正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

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

  ⑵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

敢用是为怨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用韶美原章韵

              王十朋①

弱羽②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

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

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③。

【注】①王十朋:

南宋诗人,力主抗金,为投降派所忌,多次辞官离开京城,曾于夔州当地方官。

韶美为其挚友。

②弱羽:

飞行力弱的鸟。

③静晖:

夔州静晖楼。

8、“弱羽年来正倦飞”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联系全诗,说说“倦飞”二字寄寓了诗人哪些感慨?

(5分)

9、请赏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

(6分)

10、默写空格处句子(6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

(         ),孰能无惑?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3)(             ),(              ),风雨不动安如山!

 

乙选考题

 

在文学和实用文本阅读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酒婆(有改动)

冯骥才

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

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

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

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

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

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

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

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

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

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

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

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

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

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

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

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

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

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

老板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

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

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

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像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像一个黑黑的大漩涡!

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

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

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

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

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

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帐。

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

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

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了。

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炮打灯”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酒,穷人们喝了它,可以在劳碌了一天之后,缓解疲劳,忘记烦恼,洒脱放纵一番。

B.“直落”“好像倒进酒桶”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婆喝酒之急;“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则表明酒力并不长久。

C.老板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说出来,这表现人们只图喝了痛快、不想惹事生非的心理状态。

D.酒婆死了,老板知道祸根在自己身上,感到非常内疚,后悔自己不该一时头脑发热,诚实了一次反而害了酒婆。

E.小说着力塑造了以酒婆为代表的一群下层劳动者的形象,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主题。

2.通观全文,分析酒婆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6分)

3.“首善街”是小说中人物存在的社会环境,作者为什么以“首善”称之?

(6分)

4.有人说酒婆的死完全是个意外,是偶然;也有人说有必然性。

你认为呢?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

诗文大家余光中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

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

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

水火可以同源吗?

可以。

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

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大女婿私下戏称他为“小巨人”。

女儿姗姗说:

“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

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

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

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

这样潜心苦读的人,却也是极端浪漫的。

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

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

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

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

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

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

”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

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

“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

”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

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

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

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

他说:

“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

”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

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

姗姗说:

“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

”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

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余光中,这位诗文大家,有一天,中国亦以他的名字为荣。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余光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学巨人,作者认为这在余光中身上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感到无法理解。

 B.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僧般的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

 C.余光中的女儿姗姗与父亲朝夕相处,所以非常了解他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对余光中的评价也是非常准确到位的。

 D.“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他的名字为荣”,说明了余光中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位创作最为丰富的文学大师。

 E.余光中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是个唯美主义者,也是个在文章、生活、品德等诸多方面的完美主义者。

2、余光中是怎样对待与人交往谈话的?

从中可以看出余光中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6分)

3、余光中为什么自称为“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结合文章分析。

(6分)

4、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完美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不合时宜的书生气十足的人,你怎样看?

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2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去夏威夷三周还没有回来,老板埋怨他久假不归,在会上声称要严肃处理。

B萧统评价陶渊明的作品“辞采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突破了前人只赞陶之人品的囿限,真乃空谷足音,确定了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C《红楼梦》中正值豆蔻年华的宝玉在温香软玉的包裹中,虽有着几分富家公子的任性,但作者着笔更多的还是他对女性的关注、尊重和更为深广的生命意识。

D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朱光亚的事迹一经“感动中国”等相关媒体报道,马上传得满城风雨,大家都认为作为他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代表了民族的铮铮傲骨。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2008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使国家面貌日新月异,人民在战胜种种困难的过程中,经受了特殊的洗礼。

B.刘谦从小就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刚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到商场里看卖魔术道具的人变魔术,那些神奇的魔术非常的让他记忆深刻。

C.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

目前警方正在积极展开调查。

D.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贸组织昨天同意就因美国对从中国进口钢管、轮胎、编织袋等产品设限而引发的争端进行裁决。

15、根据画面内容,用简要语言表达出这幅漫画的主题(30字以内)。

(5分)

 

 

16、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虚词,使句子连贯、顺畅。

(5分)

大量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飘散在日子的深处。

它们与我们的距离那么近,( )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

是( )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经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 )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

 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 )太匆忙了点。

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

( )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17、下面这篇报道有不少语病,请找出其中三处进行修改。

(6分)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

①到会的15名与会者,②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

大家踊跃发言。

③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

④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的意识,不重视这一点,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

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⑤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统一

                (法)雨果

  在棕色群山起伏的地平线上,

  太阳,这朵光芒万丈的鲜花,

  在黄昏时分,把脸儿俯向大地。

  一朵新开的银菊,在麦地旁,野草丛中

  一座行将坍倒的灰色的墙上,

  怯生生地放射着天真洁白的圆光;

  而这朵小花儿,就从残破的墙上,

  注视着那颗,在永恒的碧空里,

  万古不息地倾泻着流光的巨星。

  “至于我,我也在放射光辉!

”它向他说道。

    这首诗可以引起人们多方面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读这首诗产生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语文答案

1、 C(与原文第一节不符,这一时间是发现细菌的时间)

2、 B(A"各种"及"都"有误C文中并未谈及人的抵抗能力降低D"最佳办法"有误)

3、 D(A人类要做的不是研制新的,而是先解决出现的问题B无中生有C"只要""就"有误)

4、 B责备

5、 D

6、 D顺序颠倒

7、 

(1)那土豪正穿着漂亮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随着一群奴仆奔驰而来。

博鸡人一直冲向前,把他从马上揪下来,狠狠地打。

(2)你做百姓自己不检点,冒犯了总管,打你板子,是按法律办事。

你竟敢为此产生怨恨!

(怨望:

怨恨;心怀不满。

8借代。

宦游异乡,思归之心,故人远离,依依惜别,人生多苦,世事无常,年岁已高,仕途不顺,有志难酬。

9想象(虚写)明朝独自登楼怅望,故人的舟船早已远去,深刻地表达了此刻依依惜别之情,也寄寓了自己思归的情绪以及世事无常、有志难酬的深沉感伤、感慨。

赏析诗歌:

是送别友人、唱和思归之作,既有与友人殷殷惜别的深情,又寄寓自己思归的惆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王十朋与刘韶美政见相同,任京官时刘韶美多次写诗送别王十朋。

刘韶美辞官归蜀,好友久别重逢,流连半月,多有唱和。

王十朋身在偏远的夔州,任地方官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但他深知当时政局险恶,京城偏安一隅的皇帝和权臣“乐不思蜀”,不思北进。

现在他乡遇故知,不由得流露出倦于宦海仕途,“不如归去”的想法。

10、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酒婆

1.BC(A“炮打灯”不是物美价廉的酒D老板只是对酒不掺水反而害了酒婆感到别扭和奇怪,没有内疚和后悔E小说主题在于揭示批判“习惯作假”的社会现象)

2.她的外貌、拿钱时的动作、“没人知道她叫什么”等,说明她是一个穷困、地位低微的人。

(2)而喝完就走,从不赊帐,也不多事,又说明她虽嗜酒却很老实本分。

(2)她最后为荒唐的现实所吞噬,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下层小人物

(2)。

3.酒馆老板奸猾,几十年以假酒骗人,当然是“不善”之举;下层劳动者贫穷、郁闷、麻木,只图一时痛快,不愿惹事生非,习惯于在虚假中生活,虽不至“不善”,也至少是对“不善”的欺骗的习惯、麻木、纵容。

这些因素合力造成了荒唐的现实和酒婆的悲剧。

以“首善”称之,表达了强烈的反讽之意。

4.选择偶然、必然均可,只要能自圆其说。

必然:

老板给酒掺水,人们对“假酒”的习惯、麻木,都表明“假”“骗”文化之深重。

酒馆是社会的缩影。

社会习惯了虚假,人们反而无从适应真实。

害死酒婆的罪魁祸首是“假”“骗”的横行,善的缺失,从这一角度看,酒婆的悲剧有必然性,是社会大环境使然。

文章的主旨是对社会中“假”与“骗”的揭示与批判。

偶然:

老婆怀孕让老板动了良心,发誓老实做人,这才停止了掺水的欺骗行为,这是个偶然。

而酒婆不知道,向例一饮而尽,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更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

因此酒婆的死也有偶然性。

 

余光中

1、BE(4分)(A、作者并不认为余光中是无法理解的,把一些看起来似乎矛盾的现象放在一起,是为了凸显余光中的形象特征;C、“朝夕相处,了解细节”无中生有D、不是为了表现传主的自信,而是对他的高度评价、认可)

2、碰见话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