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915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docx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docx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

区域经济学课堂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杨小凯在其《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书中指出,经济组织概念包括:

[ABCD]

A,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B,整个社会的分工水平

C,生产迂回程度D,企业内部组织

E,俱乐部

2,罗默认为知识的作用是:

[ACD]

A,知识产生外部经济效应B,专业知识产生水平效应

C,专业知识产生垂直效应D,知识积累是经济主要来源

E,知识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3,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的假设有:

[ABC]

A,同质性假设B,偏好相同

C,短期内生产技术(投入产出)不变D,生产要素使用相同

E,自然条件相同和相似

3,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包括:

[BC]

A,市场拥挤效应B,本地市场放大效应C,价格指数效D,涓滴效应E,回波效应

6,关于聚集力与分散力的关系是:

[BC]

A,在临界值之前聚集力大于分散力B,在临界值之前聚集力小于分散力

C,在临界值之后聚集力大于分散力D,在临界值之后聚集力小于分散力

E,聚集力与分散力随着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

7,区位主体受到影响的作用力有:

[ACD]

A,市场引力B,市场推力C,竞争斥力D,降价引力E,合力

8,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联系是:

[ABDE]

A,假设资本产出比固定不变B,经济增长有内在不稳定性

C,试图找到需求增长率与生产能力增长率相同的各种条件

D,从需求方面解释经济增长率E,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

9,新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有:

[ABCD]

A,保罗·罗默B,格罗斯曼C,卢卡斯D,曼昆E,舒尔茨

10,新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是:

[ABCD]

A,后者将技术进步外生化B,前者将技术内生化

C,后者认为资本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D,前者认为知识与人力资本报酬递增

E,资本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人力与知识资本

11,实施出口替代战略的各个国家或地区有三种类型:

[ABC]

A,日、韩为代表的政府干预型B,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的自由贸易型

C,以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泰国为代表的混合型

D,二战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为代表的政府干预

E,19世纪中叶德国制造业保护型

12,斯密说过:

“不是市场上有了许多酒店,我们社会才有饮酒的风尚,而是社会上由其他原因产生了饮酒的风尚,才使市场上有许多酒店。

”可以理解为:

[ABCE]

A,需求对生产有导向作用B,需求层次随人均收入提高而提高

C,资本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按一定顺序投入D,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层动因是供给导向

E,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层次因素是需求导向

4,工业结构高度化规律表现在:

[BCDE]

A,农业向工业转变B,产业重工业化C,由重工业向高加工度转变

D,由高加工度向技术集约型转变E,由技术密集型向信息化转变

5,非均衡理论的代表有:

[CDE]

A,罗森斯坦—罗丹B,纳克斯C,赫希曼D,缪尔达尔E,佩鲁

13,基于经济活动强度差异的二元结构代表有:

[ABCDE]

A,佩鲁B,布代维尔C,缪尔达尔D,赫希曼E,弗里德曼

14,对劳动转移的刘易斯二元模型的评价是:

[ABCD]

A,没有重视农业劳动剩余的作用B,工业部门的资本劳动比是固定的

C,把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视作外生D,忽视了技术进步作用E,假设劳动力供给有限

15,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

[ABCDE]

A,出口B,劳动生产率C,营业税D,社会制度E,投资

16,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有:

[ABCE]

A,人口的自然特征B,劳动者的工作偏好C,户籍制度D,出口E,城市的吸引力

17,城市住房特征的区位特征是:

[ABC]

A,可达性B,地方公共服务的拥有C,环境质量D,耐用性E,层次性

18,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有:

[ABCD]

A,自然垄断性B,外部性C,竞争性D,非竞争性E,非外部性

19,乡村土地的自然属性有:

[CDE]

A,依赖于土地所有权的政治、社会经济权利B,对很多人有储蓄保障作用

C,不动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E,耐久性

20,乡村非正规金融包括:

[BCDE]

A,政策性金融B,私人借贷C,贷款经纪D,储金会E,地下钱庄

21,乡村贫困的主要特征是:

[ABCE]

A,土地有限B,现代科技采用缓慢C,家庭负担重

D,基本的生活资料被剥夺E,缺乏资产

22,主张自下而上的城乡联系理论的代表有:

[ABDE]

A,利普顿B,科布纳基C,佩鲁D,隆迪勒里E,费孝通

23,城市边缘经济特征为:

[ABD]

A,地域空间结构具有动态与过渡性B,劳动力流动性

C,环境质量差D,复合性经济发展E,市场机制完善

24,外围区实行有条件补偿的前提是:

[ABD]

A,满足工业化所需的最小市场规模条件B,具有一定工业品消费能力

C,与核心区距离较近D,外围区有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E,政府进行补贴

25,聚集力很强的税费竞争特点是:

[ABD]

A,可流动要素完全自由流动条件下的税收竞争意味着,初始规模相等的两个地区,随着市场开放度的增加,最终存在税率上的差异

B,规模较大且较富裕的地区,选择税率受到的约束较大

C,规模较小且较落后的地区,选择税率受到的约束较大

D,税率的高低与区域的资本劳动比正相关

E,欠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

二、名词解释

1、贸易成本[p22,25]:

也称交易成本,它反映的是商品贸易或交易产生的一切成本,包括由交通运输技术决定的运输成本以及其他一切影响市场分割和市场统一程度从而影响贸易进行的成本。

它是一个反应区域属性的平均值,不因贸易实际是否发生而存在。

2、产业转移[p136]:

产业转移更多的是指跳跃式的扩散现象,某种经济活动从一个发达地区转向另一个不发达地区时常常跨越一定的空间维度。

3、回顾效应[p166]:

罗斯托的回顾效应,即后相联系,是指主导部门处于告诉增长时期,对原料要求和机器生产所产生的对新投入的需求,这是在具有新质分工(如新科技)的主导部门之外的传统部门引入新质分工的过程。

4、影响度[p219]:

当对某一特定产业部门之最终需要变动一单位时,所有产业部门必须增产之数量的总和(亦即该特定产业对所有产业的影响(Dispersion)程度),称为向后关联效果,将之标准化后称为影响度。

5、资本创造[p109]:

指资本的价值高于资本的成本的部分的增值过程。

6、冰山运输成本[p186]:

假定最终有一单位商品运抵本区域以外的目的地,则最初需要从本区域运出t(t>1)单位的商品,其中的(t-1)单位商品即所谓的“冰山运输成本”,即商品在始发地到目的地途中的损耗。

//即一单位运往外地的产品中只有一部分能够到达目的地,其余部分都消耗在途中,消耗掉的就是运输成本。

7、局部自由贸易自由化[p235]:

及一国在最终产品市场上通过贸易壁垒避免来自外国企业的竞争,并在中间投入品市场上提高市场市场开放程度,则可以降低该国的工业生产成本,提高对工业生产的吸引力,这种局部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8、城市化[p260]:

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此外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也属于城市化。

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9、多M诺效应[p245]:

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M诺骨牌效应”或“多M诺效应”。

10、分权定理:

公共服务职责应尽可能下放到能够使成本与利益内部化的最小地理辖区内。

指某项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和成本(税收)分摊都限于一个辖区内部,其他辖区并不能从中受益,也不为之分摊成本。

11、全球放大效应[p187]:

当贸易成本几乎为零时,任何微小点的区位优势都将对企业有巨大的福利吸引力,从而可以引发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区位调整,也就是区位效应极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贸易一体化的推进,每个国家面临的背离这种互惠的自由贸易的诱惑力越来越大。

这被鲍德温称(2000)为“全球化放大效应”。

12、税费竞争[p398]:

区域的公共产品主要是利用纳税者的税收来进行生产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区际公共产品竞争主要表现为区际的税收竞争。

13、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三、判断改错题

1、科斯对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组织的成因作了分析,并对经济组织进行了定义。

[错]p4,把“并对”改为“没有”。

2、自组织能力包括生产活动的组织结构与交易活动的组织结构。

[正确]p7

3、新区域经济学将与区域经济增长息息相关的环境、地方政府的作用与公共产品的供给处理为外生变量。

[错误]p9,将“外生”改为“内生”。

4、在没有包含聚集力的经济中,人口转移将增加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差异。

错,改“增加”为“减弱”。

P71.

5、临界值点就是突破点,是聚集结构得以维持的最小市场开放度。

错,改“就是”为“小于”。

P70

14,假定市场规模对称,而北方的市场开放度大于南部,则均衡时,北部的资本份额将大于南部。

错,改前或后面的“大”为“小”

13,资本流动时,与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被切断。

正确,p74

15,人力资本流动的维持点,要大于劳动力流动的维持点。

错,改“大于”为“小于”。

10,资本创造理论的假设之一是资本可以流动。

错,在“资本”前加上“不”。

P133.

16,资本创造理论认为,在贸易完全自由下,区际人均收入的差异会消失。

错,改“会”为“也不会”。

6,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时,经济系统进入平衡发展状态,表现为多中心的城市体系。

错,将“平衡”改为“极化”,“多”改为“单”。

P10,

7,城市及城市体系的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城乡联系的发生、监管职能分层结构的形成、自组织能力的形成过程,都是人为安排的结果。

错,改“人为安排”为“市场选择”。

7,块状经济深层次含义是:

经济变量在空间维度连续。

错,改“连续”为“不连续”。

P14,

8,创新中心的创新活动是不连续性的过程。

错,改“不连续”为“连续”。

11,库兹涅茨划分法是区域产业结构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错,将“库兹涅茨”改为“克拉克”。

12,城市系统的最优层次数是分工水平或生产者数量成反比,而与城市规模和贸易效率成正比。

错,将“反”改为“正”,将“正”改为“反”。

P266

17,新增长理论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把资本作为增长的关键。

对,p140.

18,新增长理论认为,只有通过政府的干预,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才是最优的。

对。

19,局部溢出模型的一个基本结论是:

知识溢出表现为聚集力。

错,改“聚集力”为“分散力”,p151.

20,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认为,要按照相同比率进行投资与发展。

错,改“相同”为“不同”。

21,产业转移指的是产业连续的转移现象,某种经济活动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跨越。

错,改“连续”为“不连续”。

P161.

22,迈克尔·波特重点分析了产业聚集形成的条件。

错,改为“把产业聚集作为分析竞争力的原因”。

23,

表示厂商由区域内的产业1转向产业2是无利可图的。

错,改小于号为大于号。

24,工业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轻工业阶段,重工业阶段与资本密集型阶段。

错,将“即”后改为重工业阶段,高加工度阶段,与技术密集型阶段。

P202.

25,在投入产出表中,前向联系表示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的列向量的合计值,表示产业在投入方面对其它的产业的依赖程度。

P219.错,改“前向”为“后向”。

26,拉尼斯—费景汉在1961年提出的二元结构转移模型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零是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转移的前提条件。

错,将“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零”改为“农业部门产出出现剩余”。

P258.

27,在工业化时期,主观的人为因素取代客观自发生长因素成为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决定因素。

错,将“取代”前后两个因素倒置。

P269.

28,如果能提高城乡之间的交易效率到较高水平,则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会逐渐收敛,从市场中得到的收入、商业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都将得到提高。

正确,p305.

29,乔根森的劳动力转移模型认为,农业边际生产率为零是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

错,改“边际生产力为零”为“劳动有剩余”。

30,乡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比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要低。

错,改“低”为“高”,p327.

31,建立城乡供应链体系和城镇体系,实行区域联系的主要代表是佩鲁。

错,改“佩鲁”为“布代维尔”。

32,非均衡增长战略的经济增长率小于均衡增长战略的经济增长率。

错,改“小于”为“大于”。

33,虽然区际资本份额存在差异,但区际收入差异是暂时的。

错,改“暂时”为“永久”。

34,市场规模和人口规模已经确定时,适度提高市场开放度,可以降低市场配置的无效率。

错,改“提高”为“降低”。

P373

35,社会最优的产业分布是均衡的产业分布。

错,改“均衡”为“非均衡”。

P372

36,蒂伯特认为,政府倾向于制定过高的税收,但结果是形成低税率的局面。

错,改“蒂伯特”为“近期主流观点”。

P359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区域概念?

[p3]

区域是“为了叙述、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视为客观实体来加以考虑的一片区域,它可以根据专业化分工与均质性、自组织能力、交易的分层结构与城市等级系统、监管的层次结构与地方政府加以划分的。

2、如何理解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p15]

第一,有些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对地表的附着力很强,在常态下无法自行流动。

第二,有些流动性很强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有时也遇到很大的限制。

第三,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宗教信仰也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

3、分析块状经济的战斧图?

[p19]

S表示北部区得产业份额。

当S=0时,所有产业集中在南部,此种结构称为以南部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当S=1时,所有产业集中在北部,此种结构称为以北部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当S=1/2时,南北两个区得产业份额相等,称为对称结构。

Ф表示市场开放度。

当Ф=0时,两个区域都是封闭经济;当Ф=1时,市场全部开放,交易成本等于0;一般来讲,当0<Ф<1时,Ф表示促使要素流动的力量与约束要素流动的力量正好相等时市场开放度,即某一临界值。

Ф表示产业全部集中在北部或南部的产业分布模式能够维持的最小的市场开放度,若小于此市场开放度,则产业全部集中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分布模式不能维持。

4、从前后向联系说明产业转移的顺序?

[p142]

如果劳动密集程度一样,而投入产出关系不一样,如何转移?

分两种情况讨论:

一,销售指向不同;二,投入指向不同。

1)销售指向不同与产业转移的顺序

销售面向厂商(中间品),或面向消费者(终端品);投入成本一样,列系数相同,行系数不同;行系数小,表明后向联系较弱的产业,也就是中间品需求较弱,最终消费品的生产部门首先转移出去。

2)投入指向不同与产业转移的顺序

销售模式相同,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不同,行系数相同,而列系数不同。

列系数小,表示前向联系较弱,则这些产业较少依赖其他厂商的供给,首先转移出去。

3)上下游关系与转移顺序

每种产业的前后向联系正好相反;每种产业的前后向联系正相关

5、说明两国模型中的实际工资差异与产业扩散?

[p139]

1.核心—边缘结构的维持与产业扩散

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取决于两个区域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和后向联系强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高工资是分散力,后向联系是聚集力。

2.核心—边缘结构的打破与产业扩散

第一阶段:

生产集中于区域1,区域1的工资高于2.

第二阶段:

区域2开始工业化进程。

第三阶段:

区域之间工资差距缩小。

6、单边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包括哪三项内容?

[p186]

第一种是贸易保护的区位效应。

第二种是指贸易保护的直接效应。

第三种是指贸易保护的多样化效应。

7、两个层次的本地市场效应是怎样的?

[p199]

两个层次的本地市场效应本质上是生产转移效应,包括两个层面:

一、贸易集团的形成吸引集团外部的产业向内部转移;

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还使集团内部的产业向市场规模大的成员聚集。

 

8、欠发达地区的国家或地区为什么工业发展滞后?

[p194]

根源在于欠发达地国家或地区制造业部门的比较劣势。

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低生产率必然造成低工资;低生产率使得工业产品的单位成本高于发达国家,低工资虽然产生劳动成本低的劣势,但不能抵消生产率低的劣势。

因此,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无法对制造业部门提供很多支持,制造业企业更愿意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从事生产活动。

9、轴心—附属协定的福利效应对于轴心国与附属国分别是怎样的?

(p202)

1为轴心国;2、3、4都是附属国。

.

①轴心—附属体系形成后的初始阶段增进轴心国的福利,损害附属国的福利。

②如果附属国之间的市场开放度即缘向开放度固定,随着轴心国与附属国的市场开放度,即轴向开放度的进一步提高,那么轴心国和附属国的福利则是不确定的。

③如果轴向开放度固定,那么缘向开放度的提高将使轴心国受损,附属国受益。

④不考虑产业转移成本,轴心国与所有附属国的福利变化具有零和性质。

10、什么是哈伯格三角?

作图说明?

[p322]

由于垄断而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在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反映在图像上是需求曲线下方,价格线上方和价格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称为哈伯格三角

假定长期平均成本对于厂商和行业都不变,并通过直线Mc=Ac来表示。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出将为Qc,在这位置上,Mc与需求曲线DD相交。

如果卖方是一个垄断者,他可以生产Qm按价格P售出而获得最大利润。

他的垄断利润不可用矩形ABCP表示。

消费者盈余的损失则以梯形AECP计量。

但是,ABCP表示的这个区域并非损失的福利,而只是财富从消费者转移到垄断者。

社会整体由于垄断的净损失为“福利三角形”ABE,在图1中用字母W来表示。

11、考虑空间维的税收有何特点?

(P329)

含有空间维的经济系统的最大特征是聚集力的存在。

当市场开放度足够高时,聚集力促使流动要素在某一区域集中,在这种具有聚集力的经济系统中,具有完全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对税率的反应与传统的税收竞争理论中反应完全不同。

只有在市场开放度足够低或不存在聚集力时,传统的税收竞争理论才能成立。

12、分析市场空间需求曲线,并说明其经济含义?

[p83]

(a)离厂商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高。

(b)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说明价格越低,需求越多。

(c)离厂商距离越远,需求量越小。

(d)距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为负,这说明基础价格越低,市场半径越大,从而市场范围越大。

 

13、分析具有五个市场的销售增量?

[p95]

单位净产品销售收入OH而言,五个市场出售的产品数量分别为HI、HJ、HK、HL、HM。

单位净产品销售收入oh而言,最远两个市场上无法销售产品,只在较近的3个市场上出售产品,数量分别为hk、hl、hm

结论:

mn指第一个市场的增加量,相当于hl

nf指第二个市场的增加量,相当于hk

 

14、分析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不同时的市场范围?

[p85]

16、大国、中国与标准化国家的工业化特点比较?

[p160]

大国与标准化国家的工业化特点比较:

大国可以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就进入结构变革的迅速时期。

中国与标准化国家的工业化特点比较:

我国的农业产值份额与农业就业份额、工业产值份额与工业就业份额、工业化与城市化,极不协调;工业的产值份额偏大而就业就业份额偏低,恰与农业的就业份额偏大而产值份额偏小形成对照;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这种扭曲结构与我国长期推行城乡严格隔离下的工业化政策不无直接关系。

17、区位调整陷阱与降价效应的关系?

[p189]

①在区位调整陷阱范围内,企业分布维持初始状态不发生变化,这说明区位效应不存在,只有直接效应起作用,因此本国的单边贸易保护政策将提高本国的价格水平。

随着Ф从Ф下降并接近到Ф,则总的看来,本国价格指数上升。

可以看出,只要市场开放度水平位于区位调整陷阱内,单边贸易政策就具有古典理论中的价格意义,即单边贸易保护提高本国的价格总水平,换言之,单边开放降低本国的价格总水平。

②在区委调整陷阱以外,单边贸易保护政策可以降低该国的价格总水平。

③如果区位调整成本很大,则本国的单边贸易保护政策提高国内价格总水平;如果外国的贸易壁垒非常低以及本国的聚集力很强,则区位调整成本临界值较低。

④随着外国市场开放度Ф的提高,本国市场开放度Ф的无调整区间的范围在扩大。

五、材料分析题

图1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不同时的市场范围

图1中,A,B,C分别代表三个厂商,横轴与纵轴分别代表市场距离与交易价格,根据上图回答如下问题:

(B)

(1),指出厂商A,B,C的市场范围。

厂商A的市场范围:

EAF

厂商B的市场范围:

GBI

厂商C的市场范围:

GBI

(2),为什么在厂商B的市场中,还存在一个圆形非市场区?

由于厂商C能以非常便宜的运输方式远距离运输其产品,,所以厂商C的市场完全包围了厂商A的市场与厂商B的市场。

但厂商C比厂商B对附近市场的基础成本高,因此,厂商C不能在其产地销售产品,这就形成了圆形非市场区。

(3),企业选择区位有哪些模式?

运输导向型、市场导向型、聚集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

2、单边贸易保护、局部自由化与江西工业发展落后原因及对策?

原因:

①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对工业的推动作用不大。

②基础薄弱,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效益综合指数较低。

③传统工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过小。

④江西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规模偏小,平均注册资本低,人员素质不高,产业没有形成链条,分布较散。

⑤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从一开始就将江西定位为农业省份。

⑥江西人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

对策:

①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②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

③进行资产存量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④发挥民营经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作用。

⑤重视教育,着力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⑥发展新兴产业。

表1江西省人口构成(年末数)单位:

%

年份

以年末总人口为100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2001

23.33

76.67

30.41

69.59

2002

24.06

75.94

32.20

67.80

2003

24.95

75.05

34.02

65.98

2004

26.13

73.87

35.58

64.42

2005

26.28

73.72

37.10

62.90

2006

26.75

73.25

38.68

61.32

2007

26.70

73.30

39.80

60.20

2008

27.25

72.75

41.36

58.64

2009

27.18

72.82

43.18

56.82

表2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单位:

%

年份

以地区生产总值为10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2001

23.3

36.1

27.7

8.4

40.6

2002

21.9

38.5

28.7

9.8

39.6

2003

19.9

42.9

30.8

12.1

37.2

2004

19.2

45.3

33.0

12.3

35.5

2005

17.9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