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来镇新光村委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904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曼来镇新光村委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曼来镇新光村委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曼来镇新光村委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曼来镇新光村委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曼来镇新光村委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曼来镇新光村委会.docx

《曼来镇新光村委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来镇新光村委会.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曼来镇新光村委会.docx

曼来镇新光村委会

 

曼来镇新光村委会

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编制方:

新光村委会

编制时间:

2011年9月12日

 

目录

第一章基本现状概述1

一、自然条件1

二、社会经济现状1

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4

一、优势分析4

二、劣势分析4

第三章规划总则6

一、规划说明6

二、规划依据6

三、规划期限6

四、规划范围7

五、规划指导思想7

六、规划原则8

七、规划区人口规模预测8

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9

一、主导产业9

二、实施建议10

第五章基础设施建设12

一、农田水利规划12

二、道路交通规划13

三、给水排水规划14

四、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规划15

五、新能源建设15

六、道路照明规划16

第六章公益型社会服务设施建设16

一、教育科技设施规划16

二、医疗卫生设施规划16

三、文化体育设施规划17

五、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建设17

六、公房建设17

第七章村庄建设18

一、村庄建设现状18

二、村庄建设规划思想18

三、村庄建设规划措施18

四、村庄建设规划的成果19

五、村庄建设规划的审批20

第八章环境建设21

一、村庄外环境的建设与保护21

二、村口形象建设22

三、村内环境建设22

四、庭院环境建设24

第九章和谐农村创建26

一、减灾规划26

二、村民科学技术和综合素质培训目标、计划和措施29

三、养老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30

四、计划生育32

五、社会治安32

六、村规民约33

七、积极推进文明户建设34

八、民主管理34

第十章近期建设项目38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建议39

第十二章图表附件40

表1新光村委会社会经济情况表40

表2新光村委会土地利用现状表41

表3新光村委会土地利用规划表41

表4规划建设项目及进度安排一览表...............42表5投资概算.........................................43

图一新光村委会地图..................................44

图二新光村委会地图..................................45

图三新光村委会交通图...............................46

 

第一章基本现状概述

一、自然条件

1.地理区位条件

新光村隶属于曼来镇新光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曼来西北部,距离元江县城37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

海拔900米。

北接新平县漠沙镇曼线村委会,东邻东峨村,西邻伊萨电站,南邻大田房村委会。

2.气候地貌与资源条件

新光村地形以山地为主,全村地形地貌险峻,景色秀美,气候属于滇中亚热带高原温凉气候,年平均气温20.3℃,年降水量800毫米。

四周山上生态环境严峻,形势不容乐观。

该村适合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

有耕地总面积2262亩(其中:

水田400亩,旱地1862亩),人均耕地1.41亩;有林地6500亩;水域面积30亩。

新光村无矿产资源。

新光村位于伊萨河和南蒿河的中间,离主要水库街子河水库与磨房河水库16公里。

该村生活用水来主要来源于以上两个水库,水质已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水量充足,能够满足村庄长期发展需求;生产用水也来源于街子河水库与磨房河水库,水量能够满足村庄长期发展需求。

二、社会经济现状

1.人口规模以及劳动力

新光村辖1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0年12月,该村有农户398户,共1601人,其中男性835人,女性766人,汉族1119人,哈尼族240人,彝族128人,拉祜族113人,其他民族18人。

村民年龄在1-9岁有220人,10-18岁有93人,18-60岁有1120人,60岁及以上的有167人。

农业人口1601人,劳动力98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39人。

2.社会经济状况

2010年全村生产总值为1284万元,第一产业总产值562.46万元(其中养殖业收入244万元,烤烟种植收入19.56万元,水果种植收入66万元,蔬菜种植收入67万元,包谷种植收入152.4万元,芭蕉种植收入13.5万元),占总产值的43.80%;第二产业总产值11万元(全部粮食加工业收入11万元),占总产值的0.008%;第三产业总产值235万元(运输业收入219万元,商贸收入16万元,建筑业94万元),占总产值的25.62%;该村人均年收入3154元。

3.基础设施

新光村到曼来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经过硬化;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

全村有398户通自来水,水质已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398户通电,安装有线电视196户,拥有电视机农户39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9.5%、97.9%);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60户。

4.社会事业

(1)教育文化方面:

新光村建有小学1所,占地面积3333平方米,拥有教师11人,在校生160人,距离东峨中学7公里。

目前全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0人,其中小学生160人,中学生60人。

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新光村现有小学生160人,就读于新光小学;初中生45人,就读于东峨中学;高中生15人,分别就读于元江一中、元江民中。

全村有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该村建有一个文化室和图书室。

(2)医疗保险方面: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601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157人。

该村建有一座卫生所,医疗条件有限,需要进一步改善。

村民就医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东峨镇卫生院,该村距离八街镇镇卫生院7公里。

(3)养老:

目前村内老人大多和子女住在一起,由子女赡养,但是随着村子老龄化问题的不断突出,子女负担过重,养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

一、优势分析

1.特色产业优势。

新光村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选择发展了经济林果、水稻、秋冬蔬菜等绿色种植,为今后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区位优势。

地处曼来镇西北,距曼来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到镇公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有利于农产品输出,距安元江县城37公里。

3.该村土地集中,便于规划,且生产用水及农业用水方便,便于农业种植。

4.该村民风淳朴,民族杂居,民族风情比较浓厚。

二、劣势分析

1.耕地有限,农作物产量低。

水田面积少,旱地多在较平缓的山坡上,土壤肥力差,作物产量不高。

这些对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影响。

2.经济林果和秋冬蔬菜种植业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有限。

此外,各家各户分散独立经营,生产和销售均处于小农经济状态,市场风险较大。

3.公共基础设施滞后。

新光村道路系统尚未形成,交通组织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商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环保环卫设施缺乏。

4.村庄位于半山腰,可用于建设的发展用地十分有限。

5.村民收入来源有限,收入水平低。

6.村内道路体系不完善,道路狭窄,不能满足消防要求,也给村民的出行带来很多不便。

7.产业规模较小,产业格局尚未形成。

8.村内老龄化,劳动力外流等问题,影响村子的建设和发展。

9.村口无停车场,不能满足今后的发展需求。

10.畜禽独立并分散饲养在每家每户的庭院或房舍中,严重影响院落内部的环境。

11.村内无公房。

 

第三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说明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根据省、市有关通知精神,我县决定在全县73个建制村(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结合我村实际,经村两委会研究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特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

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

3、《村镇建设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

4、《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5、《云南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6、《云南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8、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云发〔2006〕5号)

9、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云发〔2007〕5号)

10、《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11、《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曼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3、新光村委会提供的村统计资料

三、规划期限

2011年-2020年

四、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仅限曼来镇新光村委会所辖范围。

五、规划指导思想

新光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

根据曼来镇整体发展战略的统一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整治村容村貌为突破口,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主脉、以改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基础,以规划实施发展若干经济项目为支撑,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目标、规划内容和实施步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村庄规划要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村庄规划中,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全过程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民对村庄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

3.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规划结合乡村生产生活的特点,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分布、基础设施条件等状况,合理布局各类用地,确定发展空间。

不但要满足村民生活需求,同时也要结合生产活动,做到两者兼顾。

4.简洁明了,实用美观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是农民,因此,规划的内容与形式应该简洁明了、实用美观,使农民能真正的参与规划建设中来。

5.因地制宜,符合实际的原则。

根据各村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资源特征、功能定位,制定建设目标,完善功能区划,确定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确保建设措施、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七、人口规模预测

新光村委会现有人口1601人,按照我县现有的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确定在规划期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近期机械增长率拟定为0‰,远期为0‰。

计算公式为:

规划期末人口=现状人口*(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年数

即,近期规划期末人口=1601*(1+4‰+0‰)5

远期规划期末人口=1601*(1+4‰+0‰)10

则,至近期2015年,人口为1611人;

至远期2020年,人口为1651人。

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

一、主导产业

1.壮大果蔬产业

按照县委“生态福县”和镇委“生态福镇”的发展思路,抓住国家加大林果产业扶持力度和蔬菜发展前景良好的的机遇,科学规划,合理种植,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实施“海拔800米以上种植桃李、柑桔和核桃,海拔800以下水田种植秋冬蔬菜”的发展战略,力争户均达到拥有2亩蔬菜地和人均50棵林果地的目标。

进一步做大做强果蔬产业,用好用活各种果蔬产业生产政策的同时,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果蔬产业种植科技含量,实现提质增效。

预计实现果蔬产业产值200万元以上。

2.稳固甘蔗产业

扎实抓好扶持政策、宣传引导、科技推广等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稳定现有面积,强化科技措施,优化品种结构,推广蔗地科学套种技术,提高亩产效益,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糖料甘蔗生产提质增效,确保甘蔗产量保持在6000吨以上,实现蔗农收入达到180万元以上。

3.抓好畜牧产业发展

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突出抓好生猪、肉牛、山羊养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不断扩大规模化养殖,做好科技培训和服务工作,努力为养殖户服务,推进全村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实现畜牧业产值100万以上。

4.继续抓好烤烟生产

发展烤烟生产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村委会有空蒿、旧衙门两个小组的土地处以海拔1300以上,适合发展烤烟生产。

因此,我村委会把烤烟生产作为空蒿、旧衙门两个小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落实好提质增效措施,提高烤烟单产和质量,不折不扣完成县镇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实施建议

1.新光村委会的经济发展必须和全镇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统一规划,全盘考虑。

2.加大对新光村委会的政府投入,重点在道路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3.盘活村委会闲置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工作。

4.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特别是农业技术,如科学种植林果、蔬菜等。

5.鼓励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组织,对农民的生产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指导,尽量减少因缺乏市场知识而盲目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五章基础设施建设

一、农田水利规划

农业灌溉,俗语有:

灌溉之利,田之大本,农业丰收源于引水,成于输水。

在东峨村委会现在少水田,需要大力发展种植业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耕地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必须对本村基本农田严格保护,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以确保粮食作物的收成。

东峨村委会现有的农田水利系统良好,规划在原有基础上完善水利系统,减少水的浪费。

根据新光村委会发展的需求,规划建设农田灌溉沟渠总长18000m;修建灌溉水窖。

二、道路交通规划

1.主要思路:

合理保留原有路网形态和结构,必要时打通断头路以保证有效联系。

要考虑消防需要,设置必要的消防通道。

道路路面宽度及铺装形式应满足不同功能要求,有所区别。

路肩宽度可采用0.25-0.75m。

村庄车行道路纵坡度应控制在0.3%-8%之间,特殊路段纵坡度大于8%时,宜采取相应的防滑措施。

道路路堤边坡坡面应采取适当形式进行防护。

2.规划设计方案

(1)车行道路:

路面宽4米,设计为单车道,路面采取预制混凝土砖块路面,横坡采取单面坡形式。

(2)宅间道路:

根据新光村委会的地形和现有路况的特点,应该保留现有的宅间道路并做适当的安全处理。

路面宽度保持在1.8m-2.0m左右,采用水泥路面。

(3)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的建设应充分利用交通道路,与其他公路相连通。

通道上禁止设立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隔离桩、栏杆等障碍物。

当管架、栈桥等障碍物跨越道路时,净高不小于4m;道路宽度4m,与主要道路连接,形成环状,通道转弯处保留9m的转弯半径。

(4)停车场:

根据发展的需要,规划在各村路口、公房就近共建设1个新的停车场,共约11个停车场。

三、给水排水规划

1.给水工程

(1)生活用水

目前,村民生活用水来自伊萨河电站,水质已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水源充足,能够满足村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规划加强水源地以及供水水池的保护,务必保障生活用水的供应,并更换已经老化的自来水水管,以确保村民的饮用水安全。

(2)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主要源自伊萨河电站大沟,水量能够满足村庄长期发展需求。

给水应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合理规划供水渠道和路线。

2.排水工程

(1)排水现状

现状为雨污合流,目前无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放到生活用水下游。

(2)排水体制

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根据村庄实际,房前屋后雨水排放可采用明沟或暗渠方式,排水沟渠充分结合地形,使雨水及时排放,防止内涝。

宅院内雨水经雨水明沟汇集入整治后的雨水沟渠,排入自然水体。

农村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应采用管道排放。

污水排放前,应采用化粪池、沼气池等方法进行处理,禁止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3)管网布置

根据当地地势的特点,按管径最小,管线最短的原则,雨水充分利用地面径流和沟渠排放,污水应通过管道排放,排水管主要沿道路中心线布置。

四、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规划

1.供电规划

规划区内有11座变压器,分别位于11个村民小组,装机容量均为100KV,低压出线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接线,电费0.36元/度,现用电普及率100%。

村庄电力线尽量沿村庄道路架设,经济条件允许,可考虑地下敷设。

2.电信及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1)规划区内现有电话50台,普及率为12.6%,手机560个,户拥有率140%;全村电视拥有390台,电视普及率97.9%,有线电视覆盖率为80%,其余主要采用微波接收信号。

规划要求有线电视、广播网络应尽量全面覆盖。

(2)线路布置:

采用弱电共架的方式,尽量沿村庄道路架设,经济条件允许,电信、有线电视可考虑共沟沿村庄道路敷设,管材采用硬质PVC110管,电缆井采用电信局标准的电缆手孔井。

五、新能源建设

1.使用沼气的农户有260户,普及率为65.3%。

规划要求使用沼气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但是目前大部分沼气池存在严重老化现象,需要进一步维修,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所以好多沼气池已经停止使用。

沼气池的建设应结合养殖业与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道路。

2.全村目前使用太阳能的农户有90户,普及率为22.6%,规划要求太阳能的使用率达到60%以上。

六、道路照明规划

规划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12盏,沿村内主要道路布置,资金预算8万元。

第六章公益型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一、教育科技设施规划

全村已有一所小学,能满足村内适龄学生上学需求。

规划在原有学校基础上对其完善。

二、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村内已有卫生室一所,位于村委会驻地,本规划不考虑建新卫生所。

村卫生所不但方便村民就近看病,同时也可用于村民初级卫生保健、防疫及卫生知识宣传等,现有2名有资质的医生,建议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

三、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依托新建的篮球场与公房组织村舞蹈队,活跃村里的体育文化气氛,以满足村民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需要。

在篮球场旁以及村内适宜地段增设体育健身健材,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

五、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建设

村委会(指建筑)位于伊萨河电站道路与到新(光)红(旗)路岔路口,是村委会办公的主要场所。

规划增加村委会的服务功能,在不影响村务办公的基础上,增加培训教室、网络室等其它服务功能,以提高该建筑的利用效率。

六、公房建设

现状村内有9个小组无公房,村民举行一些大型集体活动没有固定的场所,为满足村民需求,规划在村庄原有建设用地上盖公房。

第七章村庄建设

一、村庄建设现状

新光村委会是一个地处半山腰的村庄,村委会有10小组建设在道路的两边,除了旧衙门小组位于山顶。

进村公路从曼来镇方向而来,由西北向东南至村委会后,向东南转至红旗村委会。

公路位于村委会中央,整个村委会基本分布在公路两侧,村庄住宅建设比较集中,各小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犬牙相错的布局。

二、村庄建设规划思想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和村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希望扩建、新建住宅的村民将不断增加,考虑到村庄的住宅建设并不十分稠密,还有发展空间,所以只需要对现状居住用地内影响生活环境质量的建筑进行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据绿色特色种植产业开发的需要,预留出绿色种植用地;对村容村貌进行合理整治与保护。

三、村庄建设规划措施

(1)规划区内新址上新建的房屋,建筑风格上应该和村子其他房屋保持一致。

(2)在新建房屋的结构方面,建议用砖混结构或者砖木结构取代土木结构。

(3)使每户都有完善的供水,排水、供电,沼气池,电信等设施。

(4)充分考虑抗震设防。

新建建筑应该严格按照八度地震烈度的设防标准进行建设。

(5)适当扩大建筑间距,以满足采光通风的要求。

四、村庄规划的成果

村庄规划的成果由文字和图纸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村庄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主要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规模与发展目标,村庄现状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村庄发展条件分析;村庄建设用地选择与规划布局,公共设施配套与建设,道路与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绿化景观风貌规划,各项规划指标选取及其依据;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以及制定实施措施的时序与保障措施。

2、规划图纸

(1)村庄位置图(比例自定)

确定村庄的区域位置、关系,进行区位分析。

(2)村庄现状分析图(比例尺1:

500~1:

1000)

标明自然地形、地貌、各类建筑、道路、绿化、工程管线,标明各类用地的界线和性质,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用地评定和建筑质量评价。

(3)规划总平面图(比例尺1:

500~1:

1000)

划清各项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村庄规划、建筑、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以及河湖水面等得位置与范围,清晰表达各类建筑的空间关系,做到联系方便、分工明确。

(4)道路规划图(比例尺1:

500~1:

1000)

标明道路等级、红线宽度和断面形式,确定道路交叉口的坐标和标高,明确车站、停车站等交通设施的布局和用地范围。

(5)村庄鸟瞰图。

五、村庄规划的审批

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村庄各级规划的审批以及规划的调整做出相应的规定。

村庄总体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同意,乡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村庄规划批准后,由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环境建设

一、村庄外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1.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指自然环境或环境要素,对污染物质的承受量或容纳能力。

因为环境是有自净能力的,如果污染物的总量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就不会受到污染,否则便会出现污染。

把环境这种不超过其自净能力而能承受或容纳的污染物的量称为环境容量。

新光村委会周围森林茂密,河水清澈,环境容量较大,但是作为曼来镇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应该杜绝任何污染。

2.环境保护

(1)水环境保护:

保护村子周围山体的森林不被破坏;加强对村子饮用水水源的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排水方式采取分流制,雨水经地表径流和沟渠排入水田或河流,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应该经过沼气池和其它设施进行处理,严禁直接排入地表或河流中;严禁污染水源的工业入村生产;加强对公共厕所的管理,保证公厕的清洁卫生;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严防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防止面源污染。

(2)大气保护:

减少木柴、煤炭在生活中的使用量,大力推行清洁能源的利用,鼓励村民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并使沼气能源的利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

(3)噪声环境质量保护:

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城镇区域噪声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小于55DB(A),交通干道噪声平均值低于70DB(A)。

加强道路与公路绿化带建设,以有效降低交通噪声污染。

(4)森林资源保护:

保护原有森林,贯彻退耕还林政策。

3.沼气池建设。

村里现有小型沼气池260座,每座仅供一户人家用,但是目前大部分沼气池存在严重老化现象,需要进一步维修,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所以好多沼气池已经停止使用。

规划通过沼气池与改厨、改厕、改(猪、牛)圈、改水、改路、改房等的配套建设,彻底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二、村内环境建设

1.总体要求

通过整治、拆迁、改造、规范,彻底改变无秩序、无形象、无规划的现状。

从而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