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851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docx

《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docx

历史的回声复习总结

必修二专题三“历史的回声”课堂案编号:

23

编辑:

倪翠英李玉班级姓名学号2014/6/2

复习目标:

1、文言知识:

重点积累文言实虚词“与”“兵”“殆”“以”等;

2、系统掌握被动句的几种常见类型。

专题内涵解说:

历史是一份丰厚的遗产,是人类的、某个民族的集体记忆的系统化、符号化。

它记述了人类的、某个民族的过去,轰轰烈烈的、缠绵悱恻的、刻骨铭心的事迹,并且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重新认证和解读,不断赋予它以新的意义,使人类获得精神营养,得以不断进步。

人们记录历史,追踪历史,研读历史,总是想探究历史深层的隐秘之处,找寻到推动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总是会引发种种感喟,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

这些就像大江的浪涛,奔流而下,激荡澎湃,訇然作响,山鸣谷应,久久的回响。

它从过往的年代传来,又绵延而去,直到永远。

鲁迅说过:

“我们看历史,能够据过去推知未来”,历史记忆的内涵、风格和强韧性构成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即民族性。

凡是有活力的民族,都是牢牢地记住自己民族的以及整个世界的历史的。

寻绎历史发展的轨迹,并且不断进行反思,就能减少重复性的错误,把握未来。

“历史的回声”是指集体的历史记忆以及这种记忆在前人心中的价值意义、感情态度,是前人的对历史的认识、评价和记录。

一、预习检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舷梯拾级湔雪归咎草芥摽掠

酹江月囷囷焉妃嫔媵嫱鼎铛玉石逦迤逶迤

架梁之椽纶巾折本暴虐目眩

铁杵拾取拾级桅杆诡计

炽热驻屯粮囤淅沥半晌

挣扎挣脱一瘸一拐凛冽禀性

哀悼泥淖亚裔撰写酒馔

2、区别易混字形:

①qiān()字借jiàn()竹gao()hao()草gao()素

②锱zhū()zhū()连口zhū()笔伐jue()功甚伟

③zhāo()彰zhǎo()泽zhào()书tiáo()远

④qǐng()刻qīng()注teng()写白浪如lian()

⑤妃pín()bīn()相bìn()除⑥shú()罪文dú()亵dú()dú()武买dú()还珠牛dú()长篇累dú()

3、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目不暇接

不可一世

勾心斗角

曾几何时

天网恢恢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六国论》重点字词:

1非兵不利2灭之道也

3不赂者以赂者丧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5六国互丧,率赂秦耶6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7思厥先袓父8以有尺寸之地

9子孙视之不甚惜10举以予人

1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12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1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1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5此言得之1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18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19始有远略20后秦击赵者再

2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2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3革灭殆尽之际2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5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阿房宫赋》重点字词:

1六王毕,四海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

3盘盘焉,囷囷焉4杳不知其所之也

5不霁何虹6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7奈何取之尽锱铢8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9戍卒叫,函古举10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11族秦者,秦也

三、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不能独完2、义不赂秦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李牧连却之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6、辇来于秦8、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四、指出下列句子句式

1、赵尝五战于秦2、洎牧以谗诛

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7、举以予人

8、苟以天下之大9、秦人不暇自哀

五、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解释古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思厥先袓父

3、至于顚覆,理固宜然4、可谓智力孤危

5、刺客不行6、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明日割十城7、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六、一词多义

(六)一词多义

1.与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与斗卮酒(4)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5)恐年岁之不吾与(6)咸与维新

(7)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8)无乃尔是过与?

(9)遂去,不复与言(10)不与世推移

(11)孰与君少长(12)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13)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1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1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1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18)吾孰与徐公美

总结“与”的用法

 

2.兵(兵器、士兵、军队、刺杀、兵符、打仗策略)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3)斯用兵之效也(4)左右欲兵之

(5)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6)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7)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8)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9)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10)兵者,国之大事

(11)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3.殆(危险、大概、几乎、困乏疲惫无所得)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也(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焉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2)或师焉,或不焉

(3)且焉置土石(4)焉用亡郑以陪邻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9)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0)犹且从师而问焉

(11)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1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13)于是余有叹焉

(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5)吴之民方痛心焉

(16)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17)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9)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总结“焉”的用法

七、翻译下列句子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八、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是谓语动词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等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有标志词的被动句:

(1)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如:

不拘于时(《师说》)

(2)“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如: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若属皆且为所虏。

(3)“见”“见……于”表被动。

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受”“受……于”表被动。

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介词“被”表被动。

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这种意念上的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如:

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有效练习:

指出被动句的形式。

1、而君幸于赵王2、使不辱于诸侯

3、为天下笑者,何也?

4、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5、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7、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9、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10、洎牧以谗诛。

11、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九、手法赏析:

1、《阿房宫赋》《六国论》通过哪些语句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警戒后人的?

4分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分)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分)

 

3、诗歌鉴赏: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4分

泊秦淮杜牧①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②。

注释:

①杜牧: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晚唐多事之秋,国势日危而时风淫靡。

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②后庭花:

歌曲名,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4、阅读辛弃疾的这首词,按要求做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小注:

张处父,词人好友。

推官,是州郡的属官。

背景:

淳熙三年(1176),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

南宋议和派当权后,排斥忠良,陷害贤能,使得朝政黑暗,词人抗金救国的理想,难于实现。

据考,淳熙六年(1179)或七年,作者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在此时写了这首词。

“招魂”,是《楚辞》的篇名。

杜甫有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词的下片哪些语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分

必修二专题三“历史的回声”拓展练习案编号:

24

编辑:

倪翠英李玉班级姓名学号2014/6/2

复习目标:

(1)、通过做练习进一步巩固文言知识。

(2)、学会迁移运用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c级

A.锱(zī)铢必较迤逦(yǐ)湔雪(jiān)炽热(chì)

B.拾级而上(shè)舷梯(xúan)赎罪(dú)鼎铛玉石(chēng)

C.羽扇纶(guān)巾痉挛(luán)翘首(qiáo)归咎(jiù)

D.架梁之椽(chuán)赂秦(lù)挟(xié)制妃嫔媵嫱(y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级

A、缦立蔓延谩骂烂漫B、摽掠缥缈骠勇镖局

C、媵嫱田塍腾飞藤椅D、屋椽掾属缘故长喙

3、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c级

A、间牒鉴字郑重其事鼎珰玉石

B、授予湔雪抱薪救火天网恢恢

C、勋授联带白浪如炼钩心斗角

D、赢弱危杆天理召彰目不瑕接

4、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级

A、时间过得太快了,看着他的白发,想想当年他是那么不可一世,受人尊敬。

B、这个人心术不正,专爱干钩心斗角的勾当,没有人愿意接近他。

C、当年日本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它失败的方式重逢了。

D、14年过去了,日本签字投降了,真是天网恢恢,天理昭彰。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级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灭族)B.后秦击赵者再(副词,又一次)

C.斯用兵之效也(名词,功效)D.则胜负之数(名词,运数)

6.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级

A.焉盘盘焉,囷囷焉/始速祸焉/且焉置土石

B.而不敢言而敢怒/吾从而师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C.之杳不知其所之也/吾欲之南海/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夫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夫大国,难测也/予观夫巴陵胜状

7.对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级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②至丹以荆卿为计

A.两个“与”词性相同,两个“为”词性也相同

B.两个“与”词性相同,两个“为”词性不同

C.两个“与”词性不同,两个“为”词性相同

D.D.两个“与”词性不同,两个“为”词性也不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级

A.①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②暴秦之欲无厌

①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①始有远略

C.②战败而亡,诚不得已D.②始速祸焉

9.下列句中“兵”的意思不同的一组()B级

A、左右欲兵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兵事不断/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C、瑜得精兵五万/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

10、下列句中“与”与例句“咸与维新”的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B级

A、蹇叔之子与师B、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C、孰与君少长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B级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

12、和例句“洎牧以谗诛”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级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C.不赂者以赂者丧D.欲以客往赴秦军

13、对下列句中“以”字的意思,归类正确的一项是()B级

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②以有尺寸之地③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④以地事秦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洎牧以谗诛⑦不赂者以赂者丧

A.①④/②⑤/③/⑥⑦B.①⑥⑦/②③/④⑤

C.①⑥⑦/②④/③⑤D.①②④/③⑤/⑥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A级)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

顺治四年进士,授金华府椎官。

卓异,擢刑部主事。

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

会吴三桂反,十三年,奏请复标兵原额,督习枪炮。

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数道窥渐,浙大震。

之芳檄诸将扼仙霞关,调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御寇。

时上命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偕赖塔率满洲兵千、绿旗兵二千、乡勇五百,进驻衢州。

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宣轻委。

之芳曰:

“不然。

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

今日之事,义无反顾。

七月,之芳与赖塔阅兵水亭门,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军坑西。

之芳手执刀督阵,或请少避,之芳曰:

“三军司命在吾,退即为贼乘。

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

”守备程龙怯战,斩以徇。

麾众越壕拔栅,败之。

遣诸将乘胜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

诏嘉之芳调度有方。

上知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困取福建,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曰:

“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

虽九玉死守河西难猝破,然其南江山,西则常山,皆间道可袭。

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

”王从之芳议。

遂进兵大溪滩,复江山,九玉走。

欲别取道夺仙霞。

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

王师下福建,临行,之芳启曰:

“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

”未几精忠降,温、处贼皆溃散。

精忠所署置总兵马鹏、汪文生等犹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之芳请会剿。

时吴三桂兵寇吉安、袁州,江西兵不能东,乃独遣兵复玉山,文生遁;自白沙关趋德兴,擒鹏;遣郭守金等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诸县。

上嘉之芳剿贼邻省有功,加兵部尚书衔。

康亲王师将行,遣人问之芳:

“所策固万全乎?

”之芳曰:

“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

乃诣王曰:

“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

”前军捷书果至,康亲王大喜,以为神。

浙乱平,疏请蠲

(1)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甚有威惠。

入为兵部尚书,调吏部。

二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

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学士明珠,谓内阁票拟②,皆听明珠指挥,上既罢明珠,并命之芳休致。

三十三年,卒于家,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有删节).

【注】①蠲(juan):

同“捐”,免除、去掉。

②票拟:

指对中央、地方各衙门及臣僚呈送皇帝的章奏,内阁根据有关法规和典章律例代拟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卓异,擢刑部主事擢:

提拔

B.疏甫上,耿精忠亦叛甫:

刚刚

c.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薄:

轻视

D.乃诣王曰:

“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

”诣:

到,造访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三军司命在吾,退即为贼乘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B.①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①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D.①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6.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之芳“善谋”的一组是

①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宜轻委

②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

③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

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

④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

⑤所策固万全乎

⑥浙乱平,疏请蠲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之芳因为在清顺治四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浙江金华府推官,后来又因为功劳大,最终官职做到文华殿大学士。

B.为防备叛乱的耿精忠攻打浙江,李之芳派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等数路保卫浙江,浙江上下对他表示称赞。

‘C.李之芳与赖塔带领总兵李荣、副都统瑚图等在坑西与叛军展开激战,李之芳对怯战的守备程龙处以斩刑来严明军纪。

D:

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认为在内阁票拟时大学士都听从明珠指挥,李之芳受到牵连,回家休养。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不然。

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

(3分)

(2)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

(4分)

(3)上嘉之芳剿贼邻省有功,加兵部尚书衔。

(3分)

 

19、名句默写:

C级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破灭之道也。

2、古人云:

“以地事秦,(),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3、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5、《六国论》的历史教训()

6、《六国论》的写作意图()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8、(),(),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9、(),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10、(),(),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1、《阿房宫赋》的写作意图()12、(),()千古风流人物。

13、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4、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15、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雨打风吹去。

1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答案:

1-56-10

 

11-17

必修二专题三“历史的回声”材料补充

一、课内素材积累

1、苏洵《六国论》

(1)写作素材: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

适用的话题:

2、杜牧《阿房宫赋》

写作素材: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

适用的话题:

3、朱启平《落日》

(1)写作素材:

法西斯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引起世界人民的公愤,在各国人民的奋力抗击下,日本帝国主义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向联合国投降。

适用的话题:

(2)写作素材:

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

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

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讲述这段光荣的历史了。

(朱启平)

适用的话题:

4、(《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期间,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跪赎罪,这一举动赢得了世人的赞美,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现任德国总理施罗德也曾亲自去波兰,为刻有下跪谢罪情景的勃兰特纪念碑揭幕。

适用的话题:

二、课外素材:

历史的烟火封不住你们的笑容,或倦怠,或轻狂,或自得其所。

而当你们远去,那些笑容却永远俯瞰我们,成为最悲壮而动人的交响。

(一)关于忘记

是"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三闾大夫,是"上下而求索"的寻路者,是"披发行吟泽畔"的末路人,是汨罗江畔不散的清魂。

当怀王的靡靡之音在郢都萦绕,当郑袖的巧施心计让你无力招架,当张仪的巧舌如簧让你心力交瘁,一个声音对你低诉:

"忘记吧,归去吧!

"胡不归?

既然行迷未远,何不回车复路?

然而,你终于选择了铭记,铭记伤痛,铭记恶浊,铭记忠诚,也铭记了死亡。

那个在怀王的声色犬马之娱中老泪纵横的你,学不会随波逐流,却也学不得忘记。

在你倦怠的笑容里,我把两个字刻在我心头--忘记。

(二)关于铭记

是滕王高阁的狂生,是"儿女共沾襟"的少年,是枷锁之下的囚徒,是海中飘荡回不了家的游子。

你不该如此轻狂,恃才傲物自以为可以在政治的旋涡中从容辗转,才情四溢陶醉于"四杰"的英名不知自拔。

于是,你终于应验了裴行俭那句"善终为幸",成为中国文坛倍受娇宠的诗人。

你本该学着铭记,铭记你的诗词,铭记你的无知,铭记你的尚不成熟,铭记如何独善其生。

然而你终于选择了忘记,放纵自己成为预知死亡的才子。

在你狂傲的笑容中,我将两个字刻在心头--铭记。

(三)云在青山月在天

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英雄,是乌台诗案摧残的苦命人,是竹杖芒鞋的行路人,是在忘记与铭记中游刃有余的智者。

忘记了世俗的恶浊,你记住了一蓑烟雨、明月风清;忘记了仕途失意,你记住了黄城闲适,踏雪飞鸿;忘记了苦苦执着,你记住了乐观旷达,善终一生。

在你自得其所的笑容间,我双眼为之一亮,在心头刻下两个字--选择。

会忘记,会铭记又如何?

只有会选择,才能歆享人生带给我最大的乐趣。

走过,读过,抚摩过。

你们额间的皱纹已成为历史的车辙,你们眉宇间的笑容却依然清晰可辨,屈子,子安,东坡,或倦怠,或轻狂,或自得其所的笑容泄露给我关于忘记与铭记的天机。

优美片断: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

感慨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玄妙;感叹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愁;感伤于“细看红湿处,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婉约,顿然领悟是他们用真心在旁观历史。

当我徜徉在这历史人物的身边,我也就有了可以品味历史常识的动机。

二、附----文言文练习答案

14.C(应为“靠近”义)

15.A(都是介词,表被动。

B①为副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