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3900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836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39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39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39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39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3900字.docx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39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39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3900字.docx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3900字

三一文库(XX)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3900字〕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法学院10级2班29号苏雪冰

  一、此次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革命遗址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中留下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我镇在革命斗争中留下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此次进行的对革命遗志的实践活动,是为了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并掌握本镇革命遗址的基本情况及其现存状态的详细资料。

通过这次实践,我可以巧妙地借助“第二课堂”的所见所闻和潜移默化的力量,点燃自己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内动力;激发自己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达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革命遗址实地考察的具体事项

  

(一)实践路线

  第一天:

虎啸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第二天:

钟山镇麦斜村麦斜岩寺

  第三天:

钟山镇临水村上湖底自然村

  第四天:

游洋镇兴山村兴太上宫馨山书院

  

(二)调查内容

  1、每处革命遗址的名称、地址、面积、建筑样式及材质、形成时间、利用时间等基本情况;

  2、遗址本体的历史由来、使用状况、保存状况、陈列物品情况;

  3、遗址周围的环境状况(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资料。

  三、各实践革命遗迹地的历史背景

  

(一)虎啸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19xx年,福建省仙游县人民委员会在县体育场南侧建一座6米高的石构革命烈士纪念碑。

19xx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在柳坑村虎啸山重新兴建革命烈士纪念碑,19xx年7月竣工。

原纪念碑拆毁。

纪念碑以细琢的花岗岩方块石建造,高34米,周长8米,碑顶端为仿木结构,双檐歇山顶。

碑文445字,记述仙游革命烈士英雄业绩,其中“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楷字为福建省著名书法家沈觐寿的手迹。

纪念碑四周占地1000多平方米。

基础分上、中、下三埕(层),全部用花岗岩条石铺砌,在上下两埕四周边缘的石栏杆上,雕刻着莲

  花图案。

19xx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建有纪念碑塔、烈士碑亭、革命史纪念馆,建筑风格庄严肃穆、圣洁大气,表达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园内苍松翠柏,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是个集革命传统教育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园林式烈士陵园。

步入虎啸山革命烈士陵园的大门,迎面是通向革命英雄纪念碑的110级石阶,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举目迎望,映入眼帘的是巍峨壮观的革命英雄纪念碑,该纪念碑是按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模式建造的,用坚硬的花岗石砌成,正面朝南。

碑台分二层,为四方形,四周设有石栏;碑座亦为四方形,从地面到碑顶高20多米,碑身高16米。

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手写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东面是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的亲笔题词“英名不朽浩气长存”,西面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鼎丞的题词“烈士忠魂万古长存”,北面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的题词“献身于人民革命事业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碑座上边是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题词,下边正南面镌刻着楷书碑文,东、西、北三面镶嵌着“哲理钟声”、“三江怒潮”、“外坑风暴”、“乌丘风帆”、“大洋枪声”等浮雕,记述着闽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了革命事业前仆后继、顽强斗争的奋斗历程和先辈们的不朽功绩。

巍巍丰碑是闽中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永远矗立在闽中人民的心中。

革命烈士陵园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前来凭吊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近十万人次,发挥了重要的教育阵地作用。

  

(二)钟山镇麦斜村麦斜岩寺

  

  钟山镇麦斜村麦斜岩寺,中国工农红军第108团成立旧址。

该寺建于宋代,清代重修,土木结构。

19xx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xx年春,红四军入闽后,推动了仙游的革命武装斗争发展。

中共仙游县委组建了一支游击队,开展了一系列的武装斗争。

19xx年10月,中共福建省委派邓子恢到莆仙指导工作,指导仙游县委建

  立红军队伍,开展土地革命,创建苏维埃政权。

于是,仙游县委决定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八团,开辟兴泰游击根据地。

19xx年10月14日下午2时,仙游游击队奇袭了邻近县城的大济街民防团,夺取了枪枝弹药,接着队伍开到兴泰山区的麦斜岩寺,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八团,黄英任团长,林植任政委,蔡园任收缴队长兼旗手。

红军一○八团的成立,在仙游兴泰山区点燃了革命武装的烽火,红军队伍为创建游击根据地而斗争。

  (三)钟山镇临水村

  

  福建省仙游县钟山镇临水村上湖底自然村是个偏僻而宁静的小山村,是中共闽南特委和闽江特委干部会议旧址,旧址为土木结构的民居。

民国35年(19xx年)8~10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机

  关在临水村上湖底开展革命活动。

9月,省委书记曾镜冰在此主持召开闽南特委和闽江特委机关干部会议,并作《论狭隘观念》报告,统一党内思想,为完成省委机关南迁作思想准备。

会后,闽中和闽江特委积极开展打通地下交通线工作。

苏华在钟山何岭关建立联络站,沟通仙游至莆田的路线,地下交通员建立了仙游后埔和德化毛厝坂里联络站。

吴天亮在永泰梧桐和仙游葫芦丘建立联络站。

许集美打通仙游至泉州的路线。

刘祖丕打通仙游至惠安的路线。

傅德标建立三会交通站,陈尧建立了龙华坝头交通站。

黄禹、刘捷生打通从永泰经闽清到闽北的路线,开辟了省委主力南下闽中的交通线。

闽中特委还打通了仙游经德化至大田的路线,以便随时抽调大田的游击队到省委机关保卫工作。

闽中特委还抽调海上游击队部分队员组成武工队到达仙游。

打通路线和保卫省委机关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久仙游成为福建省委地下交通枢纽。

  在上湖底,曾镜冰翻山越岭考察仙游兴泰山区的地形,选择省委机关新址。

经过筛选,曾镜冰选中仙游与永泰交界的青溪自然村。

19xx年10月,闽中特委机关和省委机关部分人员从上湖底转移到靠近青溪的仙游石苍乡的高阳村。

省委机关南迁闽中的人员也陆续到达仙游,住进新址。

省委机关从19xx年南迁闽中3年多,仙游上湖底成为中共福建省委南迁的第一站。

虽然省委领导人在上湖底开展工作时间不久,却是省委粉碎国民党对闽北重点进攻的转折,省委有时间有机会有条件实现历史性的转折。

省委领导人和机关南迁闽中,使闽中特委有机会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展开工作,也是闽中特委接受教育的

  最好机会,从而闽中特委义无反顾地领导闽中人民进行反顽抗日和解放闽中的战争。

省委南迁闽中,使仙游的党组织和革命群众也得到一次严峻的锻炼和考验,他们始终坚持斗争直至仙游解放。

上湖底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四)馨山书院

  

  馨山书院位于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与莆田常太山区接壤,交通闭塞,山高林深,是开展隐蔽斗争的理想场所。

19xx年4月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后,福建全省的革命形势从高潮急剧转入低潮,中共莆田特区委机关也遭到严重破坏。

莆田特区委书记陈国柱由吴梦泽陪同从莆田转移到仙游上宫继续开展革命活动,筹建党组织。

陈国柱介绍林锦棠、林步庭等8人秘密集会,并吸收他们入党,于19xx年4月在馨山书院成立中共上宫支部,隶属中共莆田特区委,成为仙游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书记林锦棠。

中共上宫支部成立后,积极开展

  革命斗争活动,组织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成立农民协会,发动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推动仙游县革命斗争的迅速发展。

  馨山书院始建于宋朝,历史悠久,既是兴学的摇篮,又是革命的圣地,19xx年被仙游县人民政府授予近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被仙游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仙游县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仙游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xx年建立中共上宫支部革命斗争纪念馆,让后人瞻仰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辈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

20xx年9月18日,中共上宫支部旧址被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授为第二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

  四、个人实践心得

  实地考察尽管只有短短四天,却使我看到了民族的革命史与新中国的发展史,使我接受了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当今日下共和国江山的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着无数热血儿女的铺路。

  此时此刻,硝烟散去,四日所经各处的革命遗迹都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

看着这一处处得革命遗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不禁回想着那时候的艰苦年代,书本中所记载的历史和亲历的现实场景在我脑海中擦出了火花,耳熟能详的政治话语在此时也显得无比鲜活、分外有力。

四日来,我观赏着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我隐约地听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言。

四日来,我感受到那份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伟大的革命精

  神:

“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创新气概;“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优良作风;“为主义而牺牲”的奉献精神;“唤起工农千百万”的群众观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

四日来,我深感革命先辈的精神依然长存,它们浸染着我的每一个细胞,指引着我人生的方向。

四日来,我不断地走进这些革命旧址、战斗遗址,在红米饭里咀嚼历史,在南瓜汤里回味斗争,我亲身体悟着那段艰苦生活中的达观,感受着那段烽火岁月里的豪情。

因而,四日来,我一直在感动一直在感激,如果没有先辈们的生死斗争,血泪牺牲,就定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

所以,同志们,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发扬革命传统,保持革命本色,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努力创新。

我们要把红色革命的传统与精神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这是我们当下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想,这次不会是一般意义的社会实践,因为实践中我所看到的每一处风景,看见的每一件物品,它们都会对我产生永久的魄力,它们给我留下的是一笔可贵又永久的精神财富。

我期待下一次的心灵震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