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修复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825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29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修复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修复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修复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修复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修复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修复的.docx

《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修复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修复的.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 修复的.docx

宁城县小城子镇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终稿修复的

附件:

1、宁城县小城子镇镇区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2、水源井综合钻孔柱状图;

3、参照井抽水试验资料;

4、水质化验报告单;

 

1、综合说明

1.1绪言

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最南端,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缘,介于东经118°26″~119°25″、北纬41°17″~41°53″之间,属于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地带。

东与辽宁省建平、凌源两县交界,南与河北省平泉县毗邻,西与河北省承德县、隆化县接壤,北与喀喇沁旗相连。

总面积4317km2,耕地142万亩,森林覆盖率45.6%。

宁城县下辖13个乡镇,317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59.80万,其中农业人口54.81万人。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天义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交通中心。

县内主要铁路干线为叶赤铁路,公路干线有国道G206及省道S207,天义镇和其它乡镇之间基本以水泥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赤峰市宁城县截止2009年底,全县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85处,其中:

解决水量不达标工程205处,改善水质不合格工程80处,共解决14.7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宁城县“2010-2013”年规划拟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67万人,受益人口涉及13个乡镇的124个行政村。

其中氟超标(含氟量大于1.2mg/l)3.94万人;水量、方便程度及用水保证率不达标6.73万人。

本工程属“2010~2013”规划解决项目,解决现状年9226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项目区为宁城县小城子镇镇区,该镇位于县政府所在地天义镇西北50km,项目区中心坐标为东经118°59′04″,北纬41°45′57″,镇区由五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三家村、红旗村、宁南村、宁中村、宁北村,共计2403户,9226口人,另有小城子中心小学1所,在校师生900人,现有大小牲畜8200头(只),其中大畜3050头,小畜2050只,猪3100口。

全镇现有奶牛养殖专业户3家,养殖奶牛1000头,养猪大户3家,户均100口;养鸡场专业户1家,养殖家禽1万只。

面粉加工厂1家,年生产面粉6万吨。

国道G306穿镇而过,沿路两侧发展起了加工、收粮、饭店、商店、修理铺等多种商户,其中饭店10家。

小城子镇镇区至今没有供水管网系统,人畜饮水主要靠各家打的小土井,采用小型机电泵提水。

大多数小土井井深在10―15m左右,“G306”公路两侧井深达30―40m,全部取用浅层孔隙水。

由于连续多年的干旱少雨,至使该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小土井大部分干枯无水,居民吃水困难。

根据《赤峰市宁城县“2010-2013年”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报告》,该地区饮水不安全类型属于水量不达标。

项目区的缺水情况,已经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着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解决小城子镇镇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务之急。

1.1.1设计供水人口

小城子镇镇区现有住户2403户,常住人口数9226人,设计现状年为2009年,设计水平年为2025年,供水人口为10045人。

1.1.2工程建设任务及规模

工程建设的现状水平年2009年,设计水平年2025年,设计年限16年。

该工程供水方式采用集中式全日供水。

本工程设计最高日供水量为764.11m3/d,年平均供水量为18.59万m3/a。

工程为Ⅳ型供水工程,到设计年限可以解决当地10045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1.1.3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该供水工程是由取水构筑物、调节构筑物、二级加压泵房、输配水管网及附属工程、配电工程等几部分组成。

取水构筑物——共采用2眼管井(其中1眼备用),设计井深为80m,井壁管采用钢管。

二级加压泵房及管理房——砖混结构,内、外墙体与普通砖砌体,屋顶为彩钢瓦。

总建筑面积162m2,内设检修设备、加压设备、配电设备等。

清水池——300m3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清水池,清水池长14.40m,宽7.40m,池顶、池底、池壁的厚度分别为200mm、250mm、250mm,池内净高3.50m,清水池为地下式清水池,为便于检修清水池分两格。

管网——由输、配水管和入户管组成。

管材管径为DN160~90mm,采用PVC管,DN75及以下采用PE管。

输配水管道总长70.64km,入户管管径DN25,总长72.09km;入户钢立管管径DN25,长3605m,(每户1.50m)。

阀门井——管网内设19座检修阀门井,砖砌结构。

配电工程——50KVA、30KVA变压器各1台,10kv配电线路0.25km,0.38kv配电线路0.30km。

管道埋设采用深埋方式,供水方式为全部到户。

1.1.4工程总体布置

该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打2眼管井(其中1眼备用)。

设计井深为80m,出水量可达50m3/h。

原水经消毒处理后由二级加压泵站,送入配水管网。

工程总体布置详见附图《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镇区饮水安全工程图册》图1。

1.1.5工程管理

本工程建成后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主要任务是对供水工程的水质监测、管网维护、水费征收等。

依据《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中规定,本供水工程定员编制为4人。

1.1.6施工组织设计

1.1.6.1施工条件

(1)小城子镇镇区距宁城县政府所在地天义镇50km,有柏油路相通,国道G306穿镇而过,交通便利。

(2)建筑材料来源

工程所需建材均在当地购买,由卖方负责运至施工现场。

(3)施工用水、电

施工用水,可从就近取水,施工用电主要采用镇内电网供应。

1.1.6.2施工进度

根据工程规模及当地政府的意见,供水工程计划工期为5个月,2011年5月进行水源井建设,6月---7月定线开挖管沟并进行管道安装,同时进行水厂建设,2011年10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

1.1.7投资概算

1.1.7.1投资概算

依据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发布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及《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进行投资估算编制,工程静态总投资666.91万元。

1.1.8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按照水利部发布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1994)和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年)计算。

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9.25%大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第三版)规定的6%的社会折现率,经济净现值为169.34万元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192大于《规范》规定的1.0,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1.2编制依据

受宁城县水务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镇区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报告编制依据如下: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500013—2006);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013-2006);

(5)《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DL5021-93);

(6)《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

20万喀喇沁旗幅);

(7)水总[2002]116号《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8)《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

96);

(9)《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以下简称《规范》;

(1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1)《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12)《宁城县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修订稿);

(13)《宁城县饮水安全工程“2010~2013”规划》;

(14)编制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镇区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委托书。

 

表1-1工程特性表

项目或工程名称

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镇区饮水安全工程

项目建设所在规划的阶段

实施方案

项目建设地点

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

项目法人单位

宁城县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处

法人代表

赵汉祥

实施方案编制单位

内蒙古恒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斯琴

设计资质

丙级

证书编号

A215003378

实施方案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现状年

2009

设计水平年

2025

项目区拟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现状年数量

9226

项目区拟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设计水平年数量

10045

项目区拟解决饮水不安全牲畜的种类及现状年数量

奶牛1000头,猪300口

工程的设计供水规模

764.11m³/d

主要采取的供水方式

集中式全日制供水

主要工程量

输水管道长度

1500m

配水管道长度

70641m

入户管道长度

72090m

土方开挖

输、配水管网

155952m³

合计

157361m³

入户管网

0m³

主要建筑物

1409m³

土方回填

输、配水管网

155952m³

合计

156782m³

入户管网

0m³

主要建筑物

830m³

入户管网

主要建筑物

入户管网

主要建筑物

169.51m³

浆砌石

100m³

钢材

15.15吨

工程总投资

666.91万元

以现状人口为基数的人均投资

723元

施工工期

五个月

成本水价

1.36元/m³

建议水价

1.63元/m³

经济指标

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9.25%,经济净现值为169.34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192。

2、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小城子镇是宁城县较大的乡镇之一,全镇区现有住户2403户,人口9226人,由五个自然村组成,各自然村情况见下表2-1,另有小城子中心小学1所,在校师生900人,现有大小牲畜8200头(只),其中大畜3050头,小畜2050只,猪3100口。

全镇现有奶牛养殖专业户1家,养殖奶牛1000头,养猪大户3家,户均100口;养鸡场专业户1家,养殖家禽1万只。

面粉加工厂1家,年生产面粉6万吨。

国道G306穿镇而过,在沿路两侧发展起来了加工、收粮、饭店、商店、修理铺等多种商户,其中饭店10家。

表2-12009年小城子镇镇区各自然村经济情况表

村别

人口

大小蓄(头只)

猪(头)

劳力(个)

人均收入(元)

合计

2403

9226

5100

3100

4163

 

三家

520

1997

894

450

396

3600

红旗

204

783

860

480

408

3700

宁南

486

1865

956

520

973

3950

宁中

523

2008

1150

810

1100

3900

宁北

670

2573

1240

840

1286

3900

表2-1镇区其他情况表

名称

单位

数量

名称

单位

数量

小城子中心小学

900

饭店

10

个体商户

55

面粉加工企业

1

大小畜

头(只)

8200

专业养殖奶牛

1000

专业养殖家禽

10000

小城子镇镇区社会经济状况良好,当地居民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部分居民从事养殖业,人均收入见表2-1,镇区内的水利工程设施主要有农业灌溉用的机电井及自家饮水用的小土井。

2.1.1地理位置

小城子镇镇区位于赤峰市南部,距宁城县政府所在地天义镇50km,镇区中心坐标为东经118°59′04″,北纬41°45′57″,小城子镇镇区南与大城子镇瓦北村接壤,北连桃海村,西侧比邻喇嘛沟村、那苏台村,东侧靠近木匠营子村和下窝铺村。

详见工程地理位置图。

镇区地形整体为西北高、东南低,镇区人口主要集中在G306国道南侧,呈长条形布置,居住密集,该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宁城县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给当地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如面粉加工厂、养殖业等优势产业发展较快。

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2.1.2地形地貌

小城子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缘,属于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地带。

地貌为典型的山间谷地,冲沟发达,西高东低,特征为“五山四丘一分川”。

项目区小城子镇镇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大高差为30m。

2.1.3气象条件

宁城县小城子镇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春季干旱。

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7.4℃,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32℃;平均无霜期135天,历年冻深1.20~1.60m之间,最大冻深为1.66m;根椐天义气象站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降水70%集中在6-8月份,历年最大降水586mm,最小降水210mm;年蒸发量1832mm;平均风速3m/s,最大风速达32.7m/s。

项目区农业气候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暴雨、冰雹、霜冻、虫害等,干旱发生频率最高。

2.1.4交通状况

小城子镇镇区交通便利,有国道G306和县级公路通过,距县政府所在地天义镇50km。

2.1.5供电条件

镇区内有充足和可靠的电力供应,用电普及率达100%,可为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充足的能源。

2.1.6建筑材料

小城子镇镇区饮水工程所用砂从大城子镇瓦南砂厂购买,运距15km,碎石从八肯中碎石厂购买,运距25km,块石从大城子镇松树台石厂购买,运距17km。

工程所需的砂石料均由卖方负责送至工地。

2.1.7水文

小城子镇镇区境内东侧有老哈河一级坤头河流过,坤头河由于降水的减少,断流现象发生严重,已成季节性河流,小城子镇镇区以上流域面积518.3km2,河流长度45.6km。

2.2工程地质

2.2.1区域地质概况

宁城县小城子镇位于大兴安岭西南部,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

20万喀喇沁旗幅),其地形地貌在中生界、第三纪早期形成雏形。

工作区主要出露地层为古生界寒武系上统、中生界侏罗系上统(J31-J34)、新生界第三纪上新统。

根据其成岩时代的不同,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古生界寒武系上统

主要由深灰色区域由变质板岩、片岩、结晶灰岩、大理岩等组成。

上覆侏罗系上统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构造作用下,构造裂隙发育,次为风化裂隙。

2、中生界侏罗系上统(J31-J34)

工作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上统(J31-J34),兴安岭组火山碎屑岩,主要由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组成,灰白、浅紫色。

与下伏花岗岩呈不整合接触。

3、新生界第三系玄武岩主要分布在现代河谷中,上覆第四季松散堆积物。

主要有黑色、暗紫色、灰色致密块状玄武岩和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组成。

厚度达150m,呈水平状产出,与下伏花岗岩呈不整合接触。

4、新生界第四系

项目区位于坤头河谷两侧,主要由全新统冲积砂卵石及中更新统冰水含亚粘土砂砾石组成,厚度在20~60m,亚粘土的粘粒含量11.8%~17%左右、粉粒含量50.20%~47%之间,砂含量38%~3.6%之间。

砂的岩性主要为花岗岩、长石及火山碎屑岩及沉积岩等。

砂的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及火山碎屑岩系。

2.2.2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工作区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东翼,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太平洋板块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并向西漂移,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一系列隆起、褶皱与沉降带,大兴安岭隆起带即为其中之一。

地质力学观点认为,工作区处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东缘,第二沉降带西缘,即大兴安岭第三隆起带和松辽沉降带的交接处。

大兴安岭第三隆起带和松辽第二沉降带始于古生代中晚期的构造运动导致前古生代的地层产生褶皱变质;中生代初期大兴安岭隆起遭受长期风化剥蚀过程,并已初具雏形,中生代大兴安岭持续上升隆起,松辽沉降带相对持续下降形成松辽平原,即第二沉降带。

同时在形成的工程中伴随有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主要表现为华力西中、晚期花岗侵入岩即在此时形成。

中生代中、晚期大兴安岭第三隆起带地质构造运动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大断裂和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活动,侏罗系上统火山碎屑岩即形成于此时。

进入新生代以来,大兴安岭第三隆起带在中生代末期的基础上,表现为间歇性上升,自第四纪以来,工作区的新构造运动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表现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厚度小,同时河流下切强度显著降低,地面坡度变缓,形成现今大兴安岭低缓的低山丘陵山地,山顶多呈浑圆状,同时形成平坦宽阔的河谷平原。

松辽平原沉降带自中生代中、晚期以来,长期处于持续缓慢的沉降过程,其间堆积了巨厚的中、新生界陆相碎屑沉积物,形成现今的地貌景观和构造格架。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规划》(GB18306-2001),工作区的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地震基本烈度Ⅷ度。

2.2.3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区与居民居住区为同一区域,工程建设主要内容有管路埋设、水厂厂房、清水池和井房,工程项目建设内容简单。

根据项目区已出露的地层和附近已有水源井的揭露情况,项目区地层主要有亚粘土、粘土、中细砂、粘土夹砾层、砂砾石含水层及下覆花岗岩层,表层地层的地基承载力约为150~200KPa/m2,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最小埋深7m。

各地层情况分述如下:

1、砂质粘土:

0.0~1.50m,黄褐色,含少量植物根系等有机质,含20~30%的粘性土,分布在地表。

2、亚粘土:

1.50~20m,黄褐色,灰色,有塑性。

3、粘土:

20~28m,黄褐色,有塑性,粘性大,局部夹有薄层亚粘土。

项目区地势较平坦,区域内地质条件基本一致,水厂厂房、清水池及输水管线等各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不再分述。

2.2.4天然建筑材料

工程所需建材均在当地购买成品,数量、质量均满足工程需要,由卖方负责运至施工现场。

2.2.5附图

管线及建筑物基础地层情况详见《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镇区饮水安全工程图册》图22。

2.3水文及水资源评价

2.3.1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区位于坤头河谷平原,含水组由全新统冲积(Q41al、Q42al)砂砾(卵)石及中更新统冰水(Q21fgl)含亚粘土砂砾卵(碎)石组成,存金沟(主谷上游)至大城子(主谷下游)含水组厚20~60米,支谷厚一般小于10米。

上覆含砾亚粘土,下伏基岩。

全新统冲积砂砾(卵)石:

杂色、松散,砂砾(卵)石互相混杂,砾(卵)石次圆状、次棱角状,表面光滑,砾径一般0.50~6cm,最大20cm,最小0.20cm,主要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凝灰岩等组成。

中细砂:

灰白色,次圆状、次棱角状,粒径0.25~1mm,主要由石英、长石,暗色矿物组成。

颗粒资料:

粘粒含量0~5.3%;粉粒含量7.70~11.50%;砂粒含量30.90~79.70%;砾含量4~53.20%;卵石含量2.90~4.80%,不均匀系数11.60。

中更新统冰水(Q21fsl)含亚粘土砂砾卵(碎)石:

杂色、松散,砂砾卵(碎)石相互混杂,砾卵(碎)石棱角状、次棱角状,单面磨光,砾径一般0.30~5cm,最小0.20cm,主要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凝灰岩组成,含量约占40~60%;中粗砂:

灰色、灰白色、棱角状,主要由石英、长石、暗色矿物组成。

含量约占20~30%。

余者为亚粘土。

据KL8、KL4孔资料,上述两个含水层厚约为20~60米,为潜水。

西窝堡至大城子一带含水组厚度较大,富水性相对较强。

总之,该含水组水位埋深10m,水质较好,铁含量出坤头河下游小于0.30mg/L外,余者为0.30~2.50mg/L,矿化度0.196~0.243g/L,主要为HCO3-Ca型水。

2.3.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地下水补给方式主要有降水入渗补给、侧向补给、河流侧向补给。

项目区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有现状开采、蒸发排泄,侧向排泄。

2.3.3地下水资源评价

由于本工程水资源开采量较小,本次水资源评价以项目区作为水资源评价单元,分析供水工程水资源情况,评价各参数参考《1:

20万水文地质报告喀喇沁幅》(198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零零九一九部队)和宁南村已有深井的成井资料确定,项目区南北长3.00km,东西长5.20km,降雨入渗补给面积为15.60km2。

2.3.3.1各项补给量计算:

1、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

Q入=

式中:

Q入—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万m3/a);

P—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

F—计算区面积,km2;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0.08。

10-4×0.08×0.40×15.60×106=46.54万m3/a

2、地下水侧向补给量计算

由于项目区位于坤头河下游,其侧向补给是项目区的主要补给因素,计算侧向补给区为西侧和北侧,长5.20km。

Q侧=10-4K·B·H·J·T

式中:

Q侧——地下水径流量(万m3/a);

K——渗透系数,取21.72m/d;(根据已成井抽水试验资料确定)

J——水力坡度,取6‰;(根据1:

20万水文地质报告喀喇沁幅)

B——计算断面宽度,取5200m;

H含——含水层平均厚度,取28.50m;(根据参照井资料确定)

T——计算时间,天;

计算结果:

Q侧=705万m3/a

3、河流侧向补给量

在项目附近有坤头河流过,但是由于坤头河已属季节性河流,水流已洪水为主,对地下水的补给时间短,补给量也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4、田间灌溉回渗补给量

田间灌溉回渗补给地下水量,项目区内无灌溉农田,回渗补给量不计。

5、总补给量

Q总=Q降+Q侧=46.54+705=751.54万m3/a

2.3.3.2各项排泄量计算

1、现状开采量

现状项目区主要开采由居民生活用水量、牲畜用水量、企业用水量及井灌构成,各用水量见下表2-2

表2-2现状开采量表

开采量(万m3/a)

其中

居民生活用水量

圈养牲畜用水量

企业用水量

设计常住人口

耗水量

(l/d)

大牲畜

耗水量(l/d)

企业、饭店等

(个)

耗水量(万m3/a)

43.11

9226

45

8200

60

65

10

2、潜水蒸发量

项目区地下水位埋深超过该地区潜水位蒸发的极限埋深,因此潜水蒸发量忽略不计。

3、侧向排泄量

计算区侧向排泄为东侧和南侧,长5km。

Q侧=10-4KHBJT

式中:

Q侧—侧向排泄量(万m3/a);

K—含水层渗透系数,K=21.72m/d;

H含—含水层厚度,28.50m;

B—计算宽度(m),5000m;

J—水力坡度0.006。

T—时间,年;

Q侧=10-4KHBJT=10-4×21.72×28.50×5000×0.006×365=677.83万m3/a

4、总排泄量

Q排=Q开+Q蒸+Q侧=43.11+0+677.83=713.70万m3/a

2.3.3.3可开采量计算

根据《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规定,地下水可开采量应小于相应的地区的总补给量。

小城子镇镇区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可开采量按总补给量的70%计算,则可开采量:

Q开=Q总70%=751.54×0.7=526万m3/a

2.3.3.4平衡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分析,项目区年补给量为751.54万m3/a,排泄量为713.70万m3/a,相差37.84万m3/a,误差在5%以内。

说明以上分析计算合理可靠,也符合当地尚未开采的实际。

可开采量为526万m3,现状开采量为43.11万m3,还有482.97万m3可开采资源量,由此可见本工程年开采量为18.59万m3是有保证的。

即项目区目前地下水的开采承度不大,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资源量完全可满足小城子镇镇区饮水安全工程的需要,同时还有一定流量供给下游。

2.3.4水质评价

根据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第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