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759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1/6

 

公司受控文件/体系文件/程序文件

制订部门:

质量部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修订记录

修订日期

版本版次

修订页次

修订内容摘要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2/6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旨在规范在研产品在方案、工程研制、设计定型及生产定型阶段技术状态标识、控制、纪实与审核的技术状态管理,以使产品技术状态清晰受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JB3206A技术状态管理

3.术语与定义

1)功能特性functionalcharacteristics

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约束条件,如战术技术指标、使用保障特性等。

2)物理特性physicalcharacteristics

产品的形体特征,如组成、尺寸、表面状态,形状、配合、公差、质量等,又称实体特性。

3)技术状态configuration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4)技术状态管理configurationmanagement(CM)

在产品寿命周期内,为确立和维持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5)技术状态项configurationitem(CI)

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6)技术状态文件configurationdocuments

规定技术状态项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或从这些内容发展而来的关于技术状态项验证、使用、保障和报废要求的技术文件。

技术状态文件一般分为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和产品技术状态文件。

这三种技术状态文件在产品寿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编制、批准和保持,且在内容上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3/6

逐级细化。

7)产品技术状态文件productconfigurationdocuments(PCD)

规定技术状态项所有必需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以及检验验收、使用、保障和报废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8)技术状态基线configurationbaseline

在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某一特定时刻,被正式确认并作为今后研制生产、使用保障活动基准,以

及技术状态改变判定基准的技术状态文件。

一般包括三种技术状态基线,即功能基线、分配(研制)

基线和产品基线。

9)技术状态标识configurationidentification

确定技术状态项及其所需技术状态文件,标识技术状态项及其技术状态文件,发放和保持技术

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的活动。

10)技术状态控制configurationcontrol

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对提出的技术状态更改申请、偏离许可申请和让步申请所进行的论证、评定、协调、审批和实施活动。

11)技术状态记实configurationstatusaccounting

在产品寿命周期内,为说明产品的技术状态所进行的记录、报告活动。

12)技术状态审核configurationaudit

为确定技术状态项与其技术状态文件的一致程度而进行的正式检查。

包括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

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12)功能技术状态审核functionalconfigurationaudit(FCA)

为验证技术状态项的功能特性达到功能基线、分配基线规定的要求所进行的技术状态审核。

13)物理技术状态审核physicalconfigurationaudit(PCA)

为建立或验证产品基线,对技术状态项试制试产样品的完工状态、所依据技术状态文件而进行的技术状态审核。

4.工作职责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4/6

4.1研发中心负责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技术状态项的识别、技术状态文件编制及技术状态标识、

控制与纪实;

4.2质量部负责技术状态标识规则建立、技术状态文件管理及组织技术状态审核;

4.3研发中心总监负责技术状态项清单的确认及技术状态文件的审核;

4.4总经理负责功能/分配技术状态文件的批准,研发中心总监负责产品技术状态文件的批准。

5.工作程序

必要时,公司成立由总经理、研发中心总监、相关项目经理、研发工程师及质量人员组成的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对技术状态极其管理进行审查和决策。

研发中心应根据顾客技术状态管理的要求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顾客要求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技术状态基线确定及其更改应征得顾客同意。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内容见附件1。

5.1技术状态标识

5.1.1技术状态项及其标识

5.1.1.1技术状态项选择时机

较高层次的技术状态项可在方案阶段初期或之前选择,较低层次的技术状态项可在工程研制阶段初期或之前选择。

5.1.1.2技术状态项选择准则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选择技术状态项:

a)在风险、安全、完成作战任务等方可具有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产品;

b)新研制的产品;

c)接口复杂且重要的产品;

d)单独采购的重要产品;

e)使用和保障方面需着重考虑的项目。

另外,选择技术项时应邀请顾客代表共同协商后,在合同、技术规格书或技术协议中规定。

5.1.1.3技术状态项标识

项目组编制技术状态项清单,依据XX/QZ-1611A《文件编号管理规定》进行标识。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5/6

5.1.2技术状态文件及其标识

5.121技术状态文件编制、签署与标识

a)项目组产品研发工程师编制相关项目产品技术状态文件,项目经理审核,文档管理人员作标准

化审查,质量人员会签;功能/分配技术状态文件由总经理批准,产品技术状态文件由研发中心总监批准;

b)项目组编制相关项目技术状态文件清单,依据XX/QZ-1611A《文件编号管理规定》进行标识。

产品各研制阶段的技术状态文件分布如下表5.1.2.1-1.

5.1.2.2技术状态文件的发放与保持

技术状态文件的发放和保持依据XX/QP-1601A《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实施;

5.1.3技术状态基线建立与维持

5.131产品研发项目编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所需的技术文件清单,并提交顾客认可。

所有技术状态文件应满足合同的要求;

5.1.3.2技术状态基线通过技术审查的方式确定(按GJB3273执行),技术状态基线建立的标志是组成基线的技术状态文件全部获得顾客认可;

5.1.3.3功能基线一般在产品方案阶段建立,应与产品的主要使用要求(含技术指标)协调一致;

研制基线一般在产品方案阶段末期或工程研制初期建立,应与产品的总体技术方案协调一致;产品

基线一般在产品设计定型时基本建立,生产定型时最终建立,产品基线的建立应与上级技术状态文件规定及产品定型要求协调一致;

5.1.3.4功能基线、研制基线和产品基线自建立时起,维持到产品寿命周期结束为止,项目经理填写基线计划及跟踪表。

技术状态基线的修订应结合技术状态控制活动进行。

5.1.4接口控制

在产品研制期间,研发中心应将顾客必须控制的接口要求纳入功能技术状态文件或分配技术状态文件;在建立产品基线之前,规定并控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中未规定的所有接口。

接口控制按GJB2737进行管理,研发中心相关项目组应确保所设计的各种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并确保它们与技术状态文件中规定的相应接口要求之间的兼容性。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6/6

表5.121—1技术状态文件分布列表

序号

文件名称

技术状态文件输出时间

文件属性

方案

工程研制

设计定型

生产定型

功能状态

分配状态

产品状态

1

研制总要求

2

系统规范

3

研制规范

4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生存性、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人机工程、标准化、生产性等特性的大纲或工作计划

5

软件开发文档(含软件规范)

6

产品规范

7

材料规范

8

工艺规范

9

产品图样

10

配套表、明细表、汇总表和目录

11

保障资料(含使用说明、维修说明、保障设备清单、零备件清单、包装装卸运输仓储说明、报废处理说明等)

12

试验方案、试验任务书、试验大纲

13

经批准的技术状态更改申请和通知

14

经批准的偏离许可、让步申请

注释

☆:

可能需编制;★:

编制;※:

属于。

5.2技术状态控制

5.2.1技术状态控制包括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和偏离许可与让步控制,其控制程序由质量部制定;

5.2.2技术状态更改控制依据XX/QZ-1601A《文件更改管理规定》的规定要求实施;

5.2.3在技术状态项制造前,如果公司认为有必要临时偏离已批准的技术状态文件,可提出偏离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7/6

许可申请。

在技术状态项制造期间或检验验收过程中,如果公司认为不合格品可返修或原样使用,可提出让步申请;

偏离许可/让步控制依据XX/QZ-1604A《产品研制阶段规定》的规定要求实施;经批准的偏离许可、让步申请仅在指定范围和时间内适用,不作为功能、分配或产品技术状态文件的更改依据。

5.3技术状态纪实

5.3.1记录标识

a)研发中心项目组根据产品结构对产品的每一确认的技术状态项进行编号并输出产品技术状态项编号清单。

技术状态项编号(部件号)采用产品图样代号标识;

b)研发中心项目组对产品技术状态项文件进行编号并输出技术状态项文件清单及基线文件清单。

5.3.2跟踪更改与偏离

a)质量部跟踪记录每一项技术状态更改到实施的全过程情况;

b)质量部跟踪记录技术状态项的所有偏离许可和让步的状况;

c)质量部记录技术状态审核的结果,包括不符合的状况和最终处理情况;

d)研发中心记录并维持已交付产品的版本信息及产品升级信息。

5.3.3技术状态报告

从产品的方案阶段起应开展技术状态纪实活动。

在产品研制阶段,公司根据顾客要求须提供相关技术状态文件:

a)技术状态项及其技术状态基线文件、当前技术状态说明报告由研发中心适时提供;

b)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许可和让步状况报告,技术状态更改实施和验证报告有质量部适时提供;

c)技术状态纪实的相关文件由质量部管理归档。

5.4技术状态审核

5.4.1概述

5.4.1.1每一个技术状态项都应进行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5.4.1.2正式的技术状态审核由顾客组织实施,公司采取必要措施配合实施;

5.4.1.3在正式的技术状态审核之前,公司质量部应自行组织内部的技术状态审核,并作产品技术状态审核报告。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8/6

542审核准备

542.1确定由质量人员、研发人员、文档管理人员组成的审核组;

542.2确定审核日程和地点;

542.3审核组编制审核计划,文档管理员提交审核清单和准备审核资料。

5.4.3功能技术状态审核

5.4.3.1功能技术状态审核时机

a)产品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可与产品设计定型工作结合进行;

b)产品转产、复产前应进行功能技术状态审核;

c)产品交付前的质量评审期间可进行功能技术状态审核。

5.4.3.2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内容

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内容一般包括:

a)审核承制方的试验程序和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技术状态文件的规定;

b)审核正式的试验计划和试验规范的执行情况,检查试验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c)审核试验报告,确认这些报告是否准确、全面地说明了技术状态项的各项试验;

d)审核接口要求的试验报告;

e)对那些不能完全通过试验证实的要求,应审查其分析或仿真的充分性及完整性,确认分析或仿真的结果是否足以保证技术状态项满足其技术状态文件的要求;

f)审核所有己确认的技术状态更改是否己纳入了技术状态文件并已经实施;

g)审核未达到质量要求的技术状态项是否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h)审查偏离许可、让步清单;

i)对软件与硬件集合成一体的技术状态项,除进行上述审核外,还可进行必要的补充审核。

5.4.4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544.1物理技术状态审核时机

a)技术状态项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完成后或与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同步:

b)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可与生产定型或设计定型同时进行;

c)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可与产品质量评审同时进行;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9/6

d)产品转产、复产之前须进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542.2物理技术状态审核条件

a)待审核的实验数据和检验数据应来自按正式生产工艺制造的首批(个)生产

件的试验和检验;

c)在进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之前,技术状态项经批准的全部技术状态更改已纳入到适用的技术状态文件并得到确认。

544.2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内容

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内容一般包括:

a)审核各技术状态项有代表性数量的产品图样和相关工艺规程(或工艺卡,下同),以确认工

艺规程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包括反映在产品图样和技术状态项上的更改;

b)审核技术状态项所有记录,确认按正式生产工艺制造的技术状态项的技术状态准确地反映了所发放的技术状态文件;

c)审核技术状态项首件的试验数据和程序是否符合技术状态文件的规定;审核组可确定需重新进行的试验;未通过验收试验的技术状态项应由承制方进行返修或重新试验,必要时,重新进行审核;

d)确认技术状态项的偏离、不合格是在批准的偏离许可、让步范围内;

e)审核技术状态项的使用保障资料,以确认使用保障资料的完备性和正确性;

f)确认分承制方在制造地点所做的检验和试验资科;

g)审核功能技术状态审核遗留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h)对软件与硬件集合成一体的技术状态项,除进行上述审核外,还可进行必要的补充审核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10/6

6.7XX/QZ-1611A文件编号管理规定

6.8XX/QZ-1612A设计开发输出文件完整性规定

7.记录

7.1XX/BR770-1601A技术状态管理表

7.2XX/BR770-1602A技术状态更改申请单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11/6

附件1技术状态管理计划说明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说明

1概述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载体形式和文字格式按自行规定执行。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构成包括下列

内容:

a)封面:

b)签署和修订情况页;

c)目次:

d)引言;

e)相关文件;

f)组织和职责;

g)技术状态管理里程碑:

h)技术状态标识;

i)技术状态控制;

j)技术状态记实:

k)技术状态审核;

l)分承制方,供应商控制;

m)数据管理。

2详细说明

2.1封面

封面标有文档标识号、产品代号、文档主题、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等信息。

2.2签署和修订情况页

本部分包括审批签名、历次修订版本及其日期等信息。

2.3目次

列出正文和附录的标题和页码,在此之后按各自顺序列出所有图、表格的标题和页码。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12/6

2.4引言

本部分内容包括:

a)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和范围:

b)所适用的产品或技术状态项的简要说明;

c)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主要特点及实施方法的概述。

2.5相关文件

本部分列出技术状态管理计划中所涉及的标准化文件、规章制度及适用的设计文件等。

给出所

列文件的编号、名称、版次、发布机构等信息。

文件排列顺序如下:

a)国家标准;

b)国家军用标准;

c)行业标准;

d)金业标准;

e)国际国外标准;

f)设计文件;

g)规章制度。

2.6组织和职责

本部分说明参与技术状态管理活动的人员、部门和机构,需要时,用简图说明。

同时,说明各参与方在技术状态管理中的职责,包括在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中的作用。

此外,说明技术状态管理职能与技术审查和定型工作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2.7技术状态管理里程碑

本部分说明产品或技术状态项寿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并按阶段说明技术状态管理重大事项的安

排。

重大事项包括成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确立技术状态基线(包括内部控制的基线)和准备用于项目技术审查及或技术状态审核的技术状态文件等。

2.8技术状态标识

本部分说明:

a)选取的技术状态项;

文件编号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版次

A/0

页次

13/6

b)建立每一条技术状态基线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需要时用图示方式来表示各技术状态文件

之间的关系,例如用规范树来表示;

c)标识制度,包括技术状态项及其各层次产品的标识、技术状态文件的标识;

d)技术状态文件的发放程序;

e)接口管理。

B.2.9技术状态控制

本部分说明:

a)技术状态更改分类;

b)技术状态更改的审批权限;

c)各类技术状态更改申请的处理程序:

d)偏离许可、让步申请的处理程序;

e)技术状态更改通知的处理程序。

2.10技术状态记实

本部分谠明为形成技术状态记实报告所需资料的收集、记录、处理和保持的程序,以及所有技术状态管理报告内容和形式的规定。

2.11技术状态审核

本部分说明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的计划、程序、文档以及审核报告的格式等。

2.12分承制方/供应商控制

本部分说明承制方为保证分承制方或供应商符合本标准规定所采取的方法。

2.13数据管理

本部分说明在技术状态数据访问、传递、存储等方面所采取的方法,以及数据保存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