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628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docx

《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docx

工业与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性方案

 

工业、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设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建筑铝型材工程可行性报告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工程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分析

第四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第五章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第六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及工程方案

第七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章工程管理及实施进度安排

第十一章工程效益分析

第十二章结论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

年产20000吨建筑、工业铝型材生产线建设工程

1.2工程建设地点

湖北省大冶市金山店镇罗金工业园

1.3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占地56亩,总建筑面积34404平方M,新建厂房,办公楼及厂区道路建设,绿化等配套设施。

工程年生产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等20000吨,年产值达4亿元。

1.4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工程拟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500万元,流动资金1500万元。

资金来源:

自筹资金6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其他1000万元。

1.5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2007年本)》;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投资工程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6)《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

(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J57—83);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9)大冶市“十二五”经济发展纲要;

(10)工程单位提供的有关本工程的基础资料。

1.6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本报告的编制原则遵循下述原则:

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情况

本报告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和部门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对工程的工程建设条件、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对环境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力求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上级主管部门、投资者和建设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2、采用先进的实用技术

为了能较好地发挥节能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的作用,在立足国产化的同时,既注重技术的先进性,也充分注意技术的适用性。

即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的过程中,根据我国目前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选取适用的先进技术。

这些先进适用的技术不仅体现在节能技术、工艺流程、技术装备和控制水平上,而且同样体现在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等方面。

3、以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命脉。

因此,在本报告编制过程中特别注意装置的合理布局,减少用地,选用先进适用的可靠技术,优化工艺指标,减少定员、减少运转费用,降低消耗,降低成本,减少非生产性投资,控制工程总投资,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4、严格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安全和工业卫生法规,加强综合利用,减少三废排放,完善“三废”处理设施,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做到环保措施建设“三同时”。

1.7结论

1、本工程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本工程不属于国家国土资源部门、发改委《限制用地工程目录(2006年本)》中限制用地和禁止用地的工程。

2、工程选址在大冶市金山店镇罗金工业园,占地56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总体布局要求。

3、本工程总体建设规模为年产2万吨节能型工业、建筑铝型材。

工程产品的市场前景较好,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先进,主要生产设备引进先进节能设备,过程建设方案合理。

4、承担本工程技术指导单位的中国铝材信息网是国内知名铝行业网站,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人才实力的服务团队。

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工程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工程背景

2.1.1工程提出背景

1、地域背景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部,该市区位独特,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与中部资源丰富地区的衔接带,是武汉经——长沙——南昌“中三角”的连接区。

素有“中国铜都”之称,也是国内闻名的铝型材生产集散中心之一。

2、政策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中国铝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我国虽已是铝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人均年消费量仍很低,1998年为1.51公斤,仅为全世界平均值3.0公斤的一半。

而美国是25.6公斤,日本为20.1公斤,德国为14.2公斤;发展中国家巴西也近3.0公斤。

我国铝材消费量若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产量应达到400万吨;若要达到美国、瑞士、日本、瑞典、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10国平均水平消费量的16.988公斤,铝材产量需达到2200万吨,其中铝型材应约为880万吨。

以上数字十分惊人,但却正好说明了我国铝材和铝型材具有庞大的发展空间。

这样浩大的市场需求正是我国铝加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我国铝加工材的最大优势。

因此,国际铝业巨头纷纷看好中国市场,并试图把生产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

其中世界三大铝型材生产商之一的美国鹰都铝业总裁马克·恩英里就公开表示:

“中国是全球未来铝型材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中国的市场优势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会形成一种巨大的竞争力,要想争夺中国这个潜力无穷的市场,最佳的选择就是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现在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2001至2050年间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因此,这期间住宅建设将继续高速发展,其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总值将达7%左右。

2000年我国住宅建设面积6.3亿m2,仅门窗生产规模达16.1亿m2。

2050年前我国将新建250~300亿m2住宅,仅门窗约需640~766亿m2。

其中2010年前,仅铝门窗一项所需铝型材年均增长10万吨。

这里还不包括其他建筑铝型材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建设所带来的巨大需求。

根据以上情况,许多国家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对我国2010年和2015年的铝锭、铝材和铝型材需求量进行了预测,2015年我国铝锭的需求量是850~880万吨,铝材的需求量为570~600万吨,铝型材的需求量为300~320万吨。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铝型材企业已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深层次调整。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加速了铝型材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进程,突出表现在铝型材企业重组兼并加快,大型企业越做越大,向着集团化、大型化、专业化迈进;普遍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组建技术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能力,装备向着大型化、连续化、紧凑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工艺技术向着流程短、节能环保型方向发展;大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开始出现出口主导型企业。

结果使我国铝型材企业由最多时1142家降低到目前的650家,产能为250万吨。

广东省是我国铝型材生产最集中的省份,仅南海市大沥镇最多时曾有铝型材生产企业180家,除已被兼并或倒闭的几十家外,目前尚有120家在生产。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建筑铝型材企业通过重组、兼并和淘汰,企业数量在减少,但产量仍在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品种、规格不断增加,表现出了良好的持续发展态势

3、发展机遇  

(1)铝业是朝阳产业。

从市场需求来看,中国建筑门窗中,铝窗约占60%左右,塑窗(PVC)约占30%左右、钢窗5%左右,木窗在城市几乎没有使用。

中国铝型材有75%左右是使用在建筑行业上用于制作建筑门窗和幕墙。

2006年中国总建筑面积21亿平方M,比2005年增长21%左右,中国建筑业使用铝合金门窗产量约3.2亿平方M左右,建筑幕墙每年竣工面积约5100万平方M。

新型建筑铝合金门窗逐年增加,建筑结构用铝合挤压材尚待开发,市场潜力巨大。

交通运输业大量使用工业型材是拉动工业铝型材快速增长的动力,21世纪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首选材料就是铝合金。

轨道交通、城市交通、快速客车、轻轨列车使用中强韧耐蚀宽幅铝合金型材,需求量达到10万吨。

集装箱型材:

中国铝制集装箱的用铝量已超过5万吨,据预测,2015年集装箱铝型材需求量约达到12万吨左右。

散热器型材:

大截面、薄壁散热器的需求量将达到12万吨。

船舶制造:

中国造船产量2006年1451载重吨,占世界市场19%。

船舶夹板和船体上大量的壁板、支撑件是高强韧耐蚀铝合金材的潜在市场,据预测,2015年,此类型材的需求将有大量增长。

 

(2)多种铝业技术有待研发,每项技术的研发成功并产业化,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广东铝工业路线图中列举了56项有得研发的养分技术,需要企业、科研机构集中开展研发。

 (3)人才需求旺盛,高素质铝业人才的机遇。

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实行技术管理和经营是我国铝型材加工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企业为铝门窗幕墙行业提供优质产品、一流服务的基本保证。

2.2工程建设必要性

本工程属于建材行业,是我国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辐射面广。

对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同时,通过本工程的建设还对工程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必将成为工程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第三章市场分析

我国的建筑铝型材起步较晚,始于1980年。

在改革、开放政策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

国内建筑市场迅速扩大,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一些宾馆、商场及公共建筑开始大量采用铝型材,从而使之迅速发展。

从90年代初开始,尤为明显,成为铝加工工业中一支异军突起的生力军。

经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加上老企业挖潜改造和新厂的建设,我国建筑铝型材的产能、产量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已拥有一批较大的骨干企业,具有现代化的厂房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产品种类较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质量也不断得以改善,基本能满足国内各建筑工程的需要。

建筑铝型材企业也已开始向规模化发展。

这一切都标志着我国建筑铝型材生产已取得巨大进步,成果令人可喜。

3.1我国建筑铝型材的现状3.1.1我国建筑铝型材的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

80年代中期是中国铝建材生产大发展时期,1984-1986年短短两、三年时间内我国铝型材生产企业便由69家猛然增至175个;挤压机台数由96台增加到305台;生产能力由9.0万t/a增加到38.0万t/a;产量由2.0万t上升到6.0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87.7%。

由此可见,我国建筑、装饰用铝型材的发展是快的,尤其是自1991年以后,中国又掀起一股铝建材生产高潮,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目前我国铝型材生产企业已超过1000家,其中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占50%以上;挤压机数量在2000台以上,75%以上都是引进的;生产能力达180万t。

目前我国铝加工材料产量中建筑铝型材所占比例最大,并在生产厂家数量、挤压机数、设计生产能力三方面居世界第一位。

3.2铝建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铝型材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还是不错的,但由于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发展速度过快,建筑铝型材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许多弊端和问题。

1、生产能力大、实际产量小我国铝建材挤压机数量虽然在2000台以上,年生产能力达到180多万t,但产量却远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水平,1995年铝建材产量仅80万t左右,不及生产能力的二分之一。

而美国有300多家铝型材厂,生产能力150万t,实际年产量就达130多万t。

2、小企业多、小型设备多,未能形成规模生产我国建筑铝型材生产厂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而多,生产分散。

在1000多家企业中,生产能力≥1.0万t/a的仅有56个,总生产能力约8.5万t/a,占全国总产能的一半,而产能在10.0万t/a的却一家也没有。

在所统计的329台挤压机中,挤压力≥13.33MN的仅88台,占总数的26.7%,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小设备干大规格产品的现象。

如按以往的惯例,生产全套90系列铝门窗型材必须用16.3MN挤压机,而现在有的企业则是采用8MN的挤压机。

众多小而分散的企业各自为营、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更未能形成规模经济。

3、产品质量较差,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建筑、装饰用铝型材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而增加很快,大批生产厂蜂拥而上,遍地开花,其中有些厂技术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下,工艺落后,再加上管理未能及时跟上,致使出现了产量上去了,质量却有些失控的现象,有部分产品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如产品性能达不到规定要求,合金成份得不到保证(根本不是6063合金),型材表面清洁度差,氧化膜着色有缺陷,而氧化膜厚度不合格则是最突出、最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外规定建筑用铝型材的氧化膜厚度不小于20μm,而我国有些企业只有7-8μm。

更有甚者是在包装上做文章,个别厂家每吨型材商品的包装纸多达150-200kg,致使这些伪劣产品组装的门窗或幕墙遇上大风、大雨就被刮掉,发生伤人事故。

建材产品质量的低下,败坏了这一行业的形象的信誉。

4、产品档次低,无法与国外产品抗衡我国建筑铝型材90%以上在国际市场上属低档产品,其产品在色泽、花样、处理工艺等方面与国外的产品有一定距离。

一些高档次的门窗型材及幕墙所需型材还需进口,仅1996年就进口6万多t。

5、管理不善,建材市场较混乱我国铝建材这几年发展迅猛,市场前景看好,一大批企业不顾客观条件,盲目上马生产,不仅给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也使铝建材市场的管理出现许多漏洞。

为了占领市场,有些企业甚至不惜采用些不正当的手段,或者竞相压价,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没能形成公平竞争。

6、铝建材面临新的挑战近几年,塑料工业发展很快,其用途非常广泛,铝的消费市场的份额正逐渐被其争去,尤其是在建筑业,铝门窗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欧洲的建筑门窗塑化较高,1996年全欧洲塑料门窗用量所占比例为35.5%,铝门窗占30%左右;德国塑料门窗所占的比例更大,为49%,铝门窗只占23%。

我国从事塑料型材生产的厂家已近400家、600多条生产线,形成20多万t的生产能力,塑料门窗组装线达1500条,组装能力约1500万m2。

特别是近一年来塑钢门窗争夺市场的声势很高。

但塑钢门窗优缺点待时间考验。

普通铝合金门窗渐被冷落的另一因素是由铝合金自身的某些缺陷造成的,如铝合金的能耗较其它建材要高得多,其导热系数、成本都比较高,不符合国家节能住宅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全国节能住宅要达到70%,到本世纪末,"三北"地区塑钢窗要达50%以上,同时这些"三北"地区的不少省份均明确表示建筑中将使用节能建材。

另一原因薄壁铝型材造成铝门窗质量低劣。

今后铝合金隔热铝门窗将逐渐代替质量低劣的铝门窗。

塑料、钢材的挑战,也为铝建材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如何迎接这一挑战,怎样在竞争中取胜,建筑铝型材的生产企业与同仁们都必须对此加以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3.3建筑行业用铝材消费预测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建筑业被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点发展行业。

1992年我国铝建材的消费为18.8%,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2012年预计将达49.08%,而在今后十几年里,铝建材的年增长率将为5%,产量为铝材生产总量的60%左右。

建筑业的新发展为铝型材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在15亿m2以上,农村及其它个人建房约30亿m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安居工程的实施,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每年在1.6亿m2以上,农村及其它个人住宅建设每年在6.0亿m2以上,宾馆、饭店、写字楼、商店及其它公用建设等每年约2亿m2左右,工业厂房及其它建筑约6亿m2左右。

与此同时,新建筑物装修的工程量急剧增加,老建筑物翻新周期明显缩短,装修材料也向豪华、实用的方向发展。

我国建筑装饰投资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已从80年代的2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40%一50%,增长势头相当强劲。

根据我国"十二五"计划和2012年远景目标纲要将重点建设城乡住宅和保障房,初步估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铝型材平均消费量大约在50-60万t/a左右,到2012年的消费可能达到100-120万t/a。

3.4我国铝建材发展思路根据上述我国铝建材的生产现状和对需求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铝建材生产能力,总体上已基本满足"十二五"期间的需求,不宜再盲目扩大铝合金建筑型材的生产,尤其是普通铝合金门窗的生产,今后的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4.1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如前所述,我国生产的铝建筑型材中,部份产品还存在着许多质量问题,如1996年的全国铝合金建筑型材产品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铝合金建材的表面处理工艺(主要是阳极氧化和冷封孔工艺方法)与国外较先进的电喷漆和静电喷涂等工艺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待有关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采用先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践告诉我们,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竞争力。

因此,我们应紧抓不放,切实把提高质量放在紧要位置,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将我们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3.4.2依靠科技,不断开发新产品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新工艺,才能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永远处于领先地位;只有紧紧依靠科学,在产品的性能、实用价值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多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和市场的占有率。

现在许多新产品亟待开发,如泡沫铝合金。

3.4.3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日本铝合金型材挤压工业发展历史不长,但它的产能、产量、挤压设备、生产技术、产品性能等各方面,在世界铝挤压业中却名列前茅。

近十年来,日本的铝建材工业是十分稳定的,既无大的破产,也未新建大型企业,这与我国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挤压机生产方面,日本在近年来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挤压机的生产不断得到发展,功能逐步完善,在国际挤压机生产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正是挤压机的蓬勃发展,使整个挤压生产的装机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大促进了铝型材工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铝型材生产是否健康发展,不是由生产厂家的多少,挤压机台数的多寡决定的。

从日本铝型材的发展史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到某些启示?

不能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这一问题在我国许多建材企业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和普遍。

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

我国现有挤压机的台数如此之大,若都能充分发挥其设计生产能力,那我国铝合金建筑型材的状况及产量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3.4.4优化产品,实现规格效益我国铝建材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没能形成专业化生产,更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应重点放在产品优化方面,尽快实现专业化生产并组织企业集团,实现规模效益,合理配置和使用生产资料。

对铝建材的中小企业,则完全推向市场,实行自生自灭。

3.4.5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两个转变实践证明,管理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对先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程度,决定了其效能发挥的程度,决定了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我们应迅速改变落后的管理水平,加强其科学性,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体化经营的转变,向管理要效益。

3.4.6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制度,规范市场,促进公平竞争目前在铝合金建筑型材市场还存着"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伪劣产品乱卖价"的不正常现象,严重损害了合格生产厂家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为此,国家建设部相继出台了《建筑幕墙》、《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等文件,旨在加大对铝建材质量监控的力度,使我国的建材质量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从国内认证走向国际认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力打击和惩治不法商贩,保护合格、合法厂家,以便形成铝建材良好的市场氛围,开展公平、公正的健康竞争。

我国铝合金建筑型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提高,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在这一行业中也涌现出不少的优秀企业,开发、生产出许多新型或名牌产品。

我国经济健康、稳定、高速发展为铝合金建筑型材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铝建材的市场特别是潜在市场很大,许多跨国公司早就看好,我们国内的生产厂家,既然处在这样一个大好的形势下,就更不应丧失良机,应该做好我们自身的工作,争得我们应有的市场份额,将我国铝合金建筑型材的生产推向一个新纪元。

3.5工业铝材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铝合金加工量很不平衡,民用型材占型材总量80%,工业型材占20%,而在国外,工业型材在整个铝型材市场占据了70%。

目前我国生产的工业型材以小型材居多,如散热器、挤压、电动工具、车厢行李架、扶手、而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的集装箱、地铁列车、轻轨列车和高速列车车厢的工业型材所占比例较少。

工业型材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虽然现在上述现象有所改变,国内几家大型铝型材厂如广东兴发、南海坚美、凤铝、福建南平、苏州罗普斯金、辽宁忠旺等15家企业均在扩建产能,调整产品结构的计划。

因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第四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4.1场址选择

4.1.1具体位置

大冶市金山店镇罗金工业园区内。

占地面积56亩。

4.2建设条件

1、原辅材料供应

原料来源一是邻县阳新的华骏、万兴等10万吨电解铝厂,二是中国本身就是国际主要电解铝生产国家,原料供给有保障。

另外大冶铝型材在全国已有一定知名度,已形成除南海大沥、山东临朐、江西安义之外的四大铝型材生产基地之一,具有较好的市场资源。

2、主要建筑材料消耗

本工程主要消耗的建材有机砖、水泥、石子、黄砂、石灰、钢材、给排水管材、木材、电力电讯管线、燃气管材及其它辅助材料。

3、建筑材料来源

大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所需各种原辅材料可直接运至工地。

其中水泥、石灰可就近购入;钢筋可从各钢厂定购。

4、水、电供应

本工程是新建工程,水、电等设施业已配套,可直接利用。

燃料、电力供充足,煤气由大冶市煤气公司供应。

通讯手段先进,程控电话已进入国际直拨,电报、电传直达国内外,移动电话已经普及,公路四通八达,全市已发展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较强,公用设施齐全。

5、劳动力资源

大冶市人多地少,农业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80%,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市场经济的支柱。

劳动力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价格低廉。

4.2.2地形、地质条件

主要气象条件如下:

1、气温

年平均最高气温22.3℃

年极端最高气温40.3℃

年极端最低气温-10.6℃

历年来最高月平均温度33.5℃

2、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

年平均风速2.1m/s

最大风速31m/s

3、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1333.1mm

日最大降雨量208.6mm

年降雨天数163天

年雷电天数63天

最大积雪深度200mm

4、土壤

土壤结深度110cm

土壤结天数27天

土壤深度0.8-1m处平均土壤温度为24.7℃

结冰厚度5mm

5、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81%

最大绝对湿度3.89Kpa

最小绝对湿度0.17Kpa

6、气压

年平均气压0.1014Mpa

7、地下水

地下水位-6m

4.2.3地震情况

地震烈度小于5级。

本工程的各类建构筑物的规划建设审批、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应按照相关的法规严格执行。

从以上分析可知,拟选场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及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均能满足本工程建设的要求。

第五章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5.1建设规模及内容

工程占地56亩。

建设熔铸生产线、挤压生产线、氧化电泳线、彩色喷涂线、木纹加工线以及隔热断桥生产线完全具备熔铸、挤压、机械抛光、机械喷砂、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粉末喷涂、氟碳漆喷涂、热转印木纹(石纹)、断桥隔热生产线、化学抛光及模具、实验、检测等生产需要。

建设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及附属设施。

总建筑面积34404平方M。

5.2产品方案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