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508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docx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docx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

【篇一: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

篇一:

曾国藩座右铭

曾国藩座右铭

志:

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

凡蒋相无钟,圣贤豪杰亦无钟,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恒:

有横断无不成之事

一为坚持,二为专注,三为渐进。

于修业则贞之以恒。

专:

力气用到点子上。

西洋技艺所以卓越古今者,由其每治一事,处心积虑,不达目的决不止。

心越用则越灵,技越推则越巧。

熟:

笨功夫也有大收获

熟源于勤,熟导致精。

裕:

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

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

局量太小,不足以任天下之大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宽广,气量宏大。

一笑即可了之。

静:

不动更能掌握主动权。

静坐克己,静坐反思。

静能生动,更能制动。

非静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宁静已以致远。

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

淡:

品位好人生的真谛。

自视常若平淡无奇,则成大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

暇:

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事物运动的节奏讲究一张一弛。

暇谋:

核心人物越是身处危险,越要脱去恐惧的悲观心态,气定神闲,要以四两压千斤,安定人心。

松: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心态上进行放松,是松字决的最高境界。

大事抓紧,小事放松。

理财:

来的松,销的旺。

第三篇:

塑造形象之诀:

明:

眼越明,心越亮。

凡办大事,以见识为主,才能为辅。

人贵自知,自知则明。

深明大义,晓明大体。

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事前易暗,事后易明。

人才以陶冶而成,以勉强磨砺而生。

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看几次,亲加观察,方得其大概。

由谦,勤而生明。

五到者:

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四多者:

多看,多做,多问,多想。

实:

靠岸“认真”二字大天下。

脚踏实地,从浅处,实处着手,事业才能可大可久。

以朴实为根本,培植根基,而后再讲权变,方能无虞。

用人当用朴实可靠之人,对于成大事者而言,用人不慎,必败无疑。

天下事当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凡事都非一触可就,都要经过

不断累积,由小而大的过程。

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

硬:

真豪杰从不轻言放弃。

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吾惟尽一分心做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复计较。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天下事焉能尽如人意,古来成大事者,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

人贵自强,求人不如求己。

凡危急之际,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

硬字,既包含着坚持不懈的拼劲,也包含者忍辱负重的意味。

俭:

好东西都得省着用。

对一国统治者而言,一身节俭,则上行下效,举国节俭,如此则国用日足,国力日强。

持身俭,则自尊自立,不求他人。

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坠。

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局高不败。

历览有国有家之败,皆由骄奢所致。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可成大器。

戒奢要从苗头开始,而不是等待以成习惯再行改变,那就是极为困难了。

重:

稳当从容,可当大事。

君子不重则不威。

“整齐严肃”是重字的根本内容

稳重行事,有胜无败。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厚重是贵相,轻薄之人不可用。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盘,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相貌与谈吐相结合。

廉:

护官之符。

清,勤,慎,为居官三鉴。

篇二:

曾国藩一生信奉的十大处世哲学

《曾国藩》中哲言佳句数不胜数,其中有十句流传最广,且最有益于国人处

世修身,摘录如下:

博爱天下人文自然

1、“每逢大事有静气。

曾国藩年轻时在官场沉浮,难免有心烦气躁之时,便向理学名臣唐鉴先生请教,唐鉴送了他一个字——静,心静下来,就能处理各种纷乱的军国大事。

从那时起,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博爱天下人文自然

便都在此中获得。

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作出决定,总要通过几

番静思、反复权衡之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

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博爱天下人文自然

3、“不为圣贤,则为禽兽。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博爱天下人文自然

释义:

如果不能以圣贤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便只能与禽兽一般为欲望所控

制。

只关心付出多少,不关心结果怎样。

4、“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释义:

无论是处世还是用兵,平时深藏锋芒,关键时果断出手,出手便能解

决问题。

博爱天下人文自然

篇三:

曾国藩修身语录

曾国藩修身语录○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

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

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

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

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

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

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

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

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

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

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

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

(选择朋友是人生最关键的一件事情。

一个人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跟他所结交的朋友是否才华出众、品性优良紧密相关,因此,选择朋友这件事情我们不能不慎重啊!

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

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

(人生的资本,不能靠别人送来,只能靠自己挣来。

大丈夫成事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关键时刻要借样而上。

)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

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

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给他人一分脸面,他人必给你两分脸面;伤他人一分脸面,他人必伤你十分脸面。

为人处世,脸面问题不可不慎。

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

(凡事留一分余地,则可周旋回转,灵活自如;凡事不留余地,则容易失之于刚硬,一旦做错则无可补救。

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

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

(大抵天下没有完全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无缝隙的交情。

只要能将大的缺点改正,小的缺点包涵,也就可以了。

尝自虑执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矿不敢执一律求之。

虽偏长薄善,敬其有裨于吾,示尝不博取焉以自资益;其有以谠言急论陈于前者,既不必有当于吾,未尝不深感其意,以为彼之所以爱我者,异于众人泛然相遇情也。

(我曾经思虑自己心胸不够宽宏、器量狭小的话就不能博取天下的美德,因此不敢登一个标准来强求他人。

哪怕是一点长处、一点善行,如果它有益于我,我都广泛吸取以求培养自己的德行;那些以正大之词、劝勉之论前来告之我的人,即使不一定合我的心意,我也从来都没有不深深感念他的诚意,认为他对我的关心,和其他人的泛泛之词迥乎不同。

)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

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人生在世,单个人是无法做成任何事的。

凡想做成大事者,都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关系网络,学会如何借别人的力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

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不可占人半点便宜。

情愿人占我的便宜,绝对不能让自己占他人的便宜。

)雅量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惟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雅量虽然是天生的,但是通过学习也可以获取。

只要用圣贤之道来要求自己。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己的度量就自然广大了。

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观古今成大事之人,无不有人鼎力相助,无不有人尽力相扶,力单势薄者无以成就大的事业。

人苟能自立志,则对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何必借助于人:

“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人才的高下,主要根据他的志趣高下来确定。

志向低的人安于现状,摆不脱世俗陋规的束缚,因而让人觉得越来越卑污。

志向远大的人仰慕古圣先贤,因此一天一天地高明起来,人才的优劣和智愚,就从此开始区别开了。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则决不甘心为下流;有识则知道学问没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

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看天,都是无识之人。

有恒心则决无不成功的事。

这三条缺一不可。

(读书人读书,最重要的是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气就不会甘心落后于别人;有见识就知道做学问没有停止的时候,不敢有点收获就自满。

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看天那样的人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有恒心就不会有做不成功的事情。

这三条对于读书人而言每一条都不可或缺。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

(气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主宰,在人体之内表现为精神,在人体之外表现为气色。

是故诚者,不欺者也。

不欺者,心无私也。

无私著者,至虚也。

是故天下之至虚,天下之至诚者也。

(所以,诚实,就是不欺骗;不欺骗,也就是心里没有杂念;没有私心杂念了,就能够做到谦虚和坦荡。

所以说,天底下最虚心的人,就是天下最诚实的人。

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知道自己的过失,上就赶紧承认,并且毫不犹豫地加以改正,这是最困难的事情。

慎独乃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学会慎于独处,是人一生最好的自我强大的道路,是最好的寻找快乐的方法,是首先就要学会的保持身性的要务。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败。

(自古至今,天底下的那些平凡而不能有所作为的人,都是由于懒惰而导致失败的,而那些有才华而不能成功的人,他们的失败都是由于骄傲造成的。

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

(废除了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而废除了学习则不能够使自己成材。

)静则生明,动则多咎,之理也。

(安静可以使人明智,好动就会引发很多过失,这是明显易见的道理。

)天下事总是在局外呐喊无益,必须躬身入局。

相关热词搜索:

【篇二: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

《曾国藩》中哲言嘉句数不胜数,其中有十句流传最广,且最有益于国人处世修身,摘录如下:

1、“每逢大事有静气”出处曾国藩年轻时在官场沉浮,难免有心烦气躁之时,便向理学名臣唐鉴先生请教,唐鉴送了他一个字——“静”,心静下来,就能处理各种纷乱的军国大事。

从那时起,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便都在此中获得。

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作出决定,总要通过几番静思、反复权衡之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

为让气氛更宁馨些,还往往点上一支香。

每见到这种情况,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扰他。

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出处这一天,曾国藩带着日记,又去拜见老师唐鉴。

唐鉴审读他的日记,见满纸都是痛骂自己不成器的话,很是满意。

翻到二十二日的日记,看上面写道:

“自今日起改号涤生。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唐鉴称赞:

“有志气!

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

”3、“不为圣贤,则为禽兽。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释义:

如果不能以圣贤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便只能与禽兽一般为欲望所控制。

只关心付出多少,不关心结果怎样。

出处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本自著《畿辅水利》,一张亲笔楷书条幅:

“不为圣贤,则为禽兽。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善化唐鉴。

”跟了唐鉴一段时期,尤其在通读了他的《畿辅水利》一书后,曾国藩看出这位理学名臣并不是埋首故纸、空谈心性的书呆子,而是关心民瘼、留意经济、学问渊懿,亦不乏谋略的能吏。

同样,唐鉴也知道曾国藩是老成深重、极有心计的干才。

以后,唐鉴、国藩师生之间往往探讨程朱之学少,推究兴衰治乱的历史多。

4、“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释义:

无论是处世还是用兵,平时深藏锋芒,关键时果断出手,出手便能解决问题。

出处曾国藩出兵征讨太平军前,有人赠予曾国藩一口家传古剑,他的岳父欧阳老人说:

“涤生(曾国藩字)今日喜得宝剑,老夫也高兴。

老夫十分喜爱旧日读过的一首古剑铭,现把这首古剑铭送给你,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曾国藩听完这首古剑铭后,明白岳父的深远用意,十分感激地站起来说:

“国藩牢记在心。

”5、“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释义:

赞扬别人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要在私底下。

出处曾国藩率湘军攻占武昌后,六弟曾国华带领在湘乡招募的五百勇丁来到武昌。

曾国藩见到这个出抚给叔父的六弟,心中很是高兴。

四个弟弟,他认为最有出息的便是这个为人倜傥雄奇的六弟。

于是亲向六弟传授带勇识人的经验。

曾国藩知道弟弟的脾性,说:

“衡人亦不可眼界过高。

人才靠奖励而出。

大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坠为朽庸。

对待部属,大哥有两句话,望弟切记。

”国华望着大哥,诚恳地说:

“请大哥赐教。

”“这两句话是: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国华点点头,轻轻地重复一遍。

6、“打脱牙和血吞”出处曾国藩对洋人的坚船利炮,以及诸如千里镜、自鸣钟、机器等,由衷地佩服。

三十年前惨败于洋人的教训,他记忆犹新。

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外国与中国在军事上的悬殊他看得很清楚。

一个基本认识已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与洋人相争,不在于一时一事的输赢,而在于长远的胜负。

中国目前不如洋人,一旦开仗,只有失败。

要靠“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忍辱发愤,徐图自强。

7、“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释义:

世界上能做成的事情,多半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被逼或者被激出来的。

出处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曾国藩对其抱有极大希望,一力促成其办厂办洋务,然而容闳近年在办事的过程中,深感处处棘手,步步难行,多少次都想甩手不干,但最后还是挺下来了容闳本想向曾国藩吐一肚子苦水,听曾国藩这一说,便不敢再讲了,硬着头皮把总督交给的担子担起来。

“纯甫,我知道你有难处。

”曾国藩从“尽力办好”四字中,已知容闳的艰难,“老夫活了五十多岁,经事不少,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困难之处,正可看作是激励和逼迫。

”8、“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差别耳!

”释义:

文坛和官场是有差别的,认识不到这两者的差别,多半会一败涂地。

出处曾国藩麾下第一幕僚赵烈文,对大儒船山先生王夫之非常崇敬。

王夫之的名作《读通鉴论》在书局刻印过程中,他便零零星星地借来读过一遍,十分佩服船山的见事高明、议论深刻。

此时看着这部被装订成十大本的五十余万言巨著,真是爱不释手,心里油然生出一股对船山的由衷崇拜,“大人,船山公议论戛戛独造,破自古悠谬之谈。

卑职想,若使其得位乘时,必将大有康济之效。

”“不见得。

”曾国藩轻轻地摇了摇头。

“为何?

”赵烈文颇感意外。

他深知曾国藩一向尊崇王夫之,但为什么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呢?

“船山之学确实宏深精至,但有的则嫌偏刻。

比如对人的评价,求全责备的多,宽容体谅的少。

若让船山处置国事,天下则无可用之人了。

”曾国藩离开座位,在书案前走了几步后又说,“作文与做官并不是一回事。

作文以见深识闳为佳,立论即使尖刻、偏颇点亦无妨,因为不至于伤害到某一个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收到实效,只要自圆其说,便是理论,运笔为斤,自成大匠。

做官则不同,世事纷繁,人心不一,官场复杂,尤为微妙,识见固要闳深,行事更需委婉,曲曲折折,迂回而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万不可逞才使气,只求一时痛快。

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差别耳!

”9、“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

”释义:

能够处理极为混乱复杂局面的能力,才是真正有用的学问。

出处湘军之父罗泽南也是湖南大儒。

与曾国藩情同手足,他在武昌城下中弹兵败,临终写信给曾国藩,提及:

“近年来与长毛作战,亦有一点心得。

今将远别,愿送与我兄:

“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

”万语千言,难以倾诉,愿仁兄为国珍重。

10、“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出处康福(字价人)是曾跟随曾国藩十几年的老部下,曾国藩去世前,康福突然来看他,要回了祖传的围棋。

曾国藩说:

“价人,你想过没有,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无论是我们还是长毛(太平军)都如此。

我常常这样想,每当想起这点,便很灰心,不知你想过没有?

”“我也想过。

不过我想,只有我们这些人才是棋子,大人你老不是,你老是执子的人。

”康福笑着说。

“不是的。

”曾国藩摇摇头,凝重地说,“包括我在内都是棋子,都是身不由己任别人摆布的黑白之子。

”“别人是谁呢?

”康福睁大眼睛问,“是皇上吗?

”“皇上有时是执子的人,有时又是被执的子,说到底皇上也是棋子。

”曾国藩两眼望着空空的纹枰,似在深思。

“那么这个‘别人’究竟是谁呢?

”康福追问。

“冥冥上苍!

”曾国藩苦笑着回答。

【篇三:

曾国藩座右铭四个字】

曾国藩八大座右铭(很有用)>>曾国藩八大座右铭(很有用)曾国藩八大座右铭(很有用)2016-09-2818:

23推荐162次一、每临大事有静气

碰到事情的时候,不要慌,要镇定。

二、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以前的自己,就像昨天一样一去不返了。

就像今天是崭新的一天,以后将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只管埋头苦干,不去想会有什么收获。

四、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在公开场合要说人的好话,多赞美别人。

批评规劝别人,只能在私底下进行。

五、打脱牙和血吞

在该隐忍的时候,打掉牙齿,也要和血一起吞下去。

很多人在受到打击的时候,都会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

六、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人,都是逼出来的!

很多事情,都是被处境所逼做成的。

七、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做人,第一要有理想,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八、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有修养的人气场总是不一样的,不信你看汪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