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471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docx

《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docx

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汇总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肠外营养配置流程

主讲人;张亚岚

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2012-7-10

目前,静脉输液已成为医疗工作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病情恢复快,且能维持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若使用正确,可以使病人达到预期的治疗,若调配不合理,则事与愿违,甚至带来不良后果。

静脉用药配伍注意事项

1.新药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

2.在不了解其他药物对某药的影响时,应单独使用。

3.两种药混合时,一次只加一种药到输液中,混匀后液体外观无异常再加另一种药物。

有色药液最后加入输液中。

4.执行注射器单用。

5.根据药物性质合理选择溶媒,避免发生理化反应。

6.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存在配伍禁忌的两组药液序贯给药时,应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道。

静脉药物的配置

溶媒

若有自备溶媒则使用自备溶媒。

注射剂多以注射用水为制剂溶媒,少部分以非水溶媒为溶剂。

粉针剂一般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待其完全溶解后使用。

稀释液

选择与药物相容、并保持稳定的注射液。

头孢菌素类+碳酸氢钠注射液沉淀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乳酸盐液不相容

青霉素+10%葡萄糖4h效价降低18.34%(81.66%)

青霉素+生理盐水4h效价降低1.02%(98.98%)

配置

(1)为加速溶解,可采用适当振摇、加温、增加溶媒等方法,促进其全部溶解。

头孢哌酮/舒巴坦如溶解后不透明,为稀释液pH过低所致,可适当增加稀释液或加少量碳酸氢钠注射液。

顺铂需加热后较易溶解。

若溶解后出现溶液浑浊、沉淀、变色,混悬液、乳浊液出现分层,油珠析出等异样,立即停止使用。

(2)配置药液尽量使其成为等渗、无菌、接近体内酸碱度和体温的溶液。

(3)药液稀释浓度要符合要求。

药液过浓,易刺激血管引起注射部位局部刺激疼痛,发生静脉炎或其它不良反应。

药液量过大,则会出现药液注射时间延长、不稳定、降效等。

(4尽量单独配置。

不要几种药同时混合在同一瓶内,以免发生肉眼观察不到的相互作用,出现物理、化学、药理的变化。

如pH值改变、减效、毒性增加或其他的作用。

青霉素+氨茶碱配伍青霉素分解加快

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pH升高,左氧氟沙星不稳定

大环内酯类+茶碱茶碱血药浓度升高,易发生毒性反应

抗菌药物的静脉应用

(一)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1.青霉素类

•稀释液:

大部分药物均可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为稀释液。

如:

青霉素G最适宜PH值为6.0~6.5,葡萄糖注射液(PH3.2~5.5),二者配伍,配置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其效价愈降低,产生的致敏原也越多

•青霉素类药物,放置时间越长,药效降低越快;应采用高浓度、小容量及较快速度静注等方法。

一般应在0.5h-1h内静滴完毕。

配伍:

不宜与其他抗菌药物混合于同一静脉输液瓶中。

(1)不可与维生素C混合静滴。

因为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破坏,且维生素C注射液中的每一种成分,都能影响氟氯西林的稳定性,使其降效或失效。

(2)不可与含醇的药物合用,如氢化可的松、氯霉素等均以乙醇为溶媒,乙醇能加速β-内醚胺环水解,而使青霉素降效。

(3)青霉素与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扑尔敏、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6、催产素、利血平、苯妥英钠、氯丙臻、异丙臻等药混合后,可发生沉淀、混浊或变色,应禁忌混合静滴。

 

(4)氟氯西林勿与血液、血浆、水解蛋白及脂肪乳配伍。

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应注意。

头炮菌素类

配伍

----与四环素类、红霉素、葡萄糖酸钙、氯化钙、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维生素C、维生素B族、苯妥英钠等药物有配伍禁忌。

不宜与不可配伍的药物用同一输液器序贯输入连续静脉输入注射用头孢匹胺/先锋必与依替米星,输液器中液体呈乳白色。

连续静脉输入注射用奥硝唑与头孢唑肟,输液器及瓶

中液体呈红色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头孢匹胺、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等,在用药期间和

以后数天内,应避免饮酒和服含酒精的药物、饮料等。

常用抗菌药物

•注射用无水头孢唑林钠

•0.5g/瓶

•不良反应:

血栓性静脉炎,肌内注射区可见疼痛;药疹,肾功能减退者可现脑病反应

注:

与戊巴比妥、葡萄糖酸钙有配伍禁忌。

与强利尿剂合用增加肾毒性,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增加后

者的肾毒性。

•注射用头孢替安(锋替欣)0.5g/瓶

•不良反应:

休克(感觉不适,口内异常感,喘鸣,眩晕,排便感,耳鸣出汗)等症状,立即停药并处理)、过敏反应、溶血贫血。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可见伪膜性结肠炎。

•注:

溶解后应在4小时内滴注完。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益保世灵/那兰欣)0.5g/瓶:

•副作用:

过敏反应,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碱性磷酸酶、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增高、暂时性血胆红素、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注:

不间歇给药——间歇使用本制剂发生过溶血性贫血及休克。

•一次大剂量静脉注射可引起血管痛、血栓性静脉炎——控制输液速度

•本品溶解后在室温下放置不易超过7小时,冰箱中放置不易超过48小时。

其他β-内酰胺类

注射用氨曲南

•溶液制备:

静注--每瓶用注射用水6-10ml溶解

静滴--1g至少用3ml注射用水溶解,再用0.9%氯化钠、5%或10%葡萄糖、林格氏注射液稀释,。

•给药速度:

静注--3-5min;静滴--20-60min

•与奥硝唑混合后可发生变色。

科室常见的配伍禁忌

•1硫酸镁配伍:

葡萄糖酸钙青霉素

•2克林霉素配伍禁忌的药物:

氨苄青霉素

•硫酸镁葡萄糖酸钙鲁米那钠

•3左氧星禁忌的药物:

镁钙氯等

•4七叶皂甙钠:

禁止与碱性药物配伍应用

抗肿瘤药物的静脉应用

(一)抗代谢药物

氟尿嘧啶

(1)临床使用速度要慢。

(2)维生素C和叶酸可增加氟尿嘧啶的毒性。

(3)与下列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林格氏液、长

春碱、柔红霉素、四环素、甲氯酚酯、双

嘧达莫。

(4)氟尿嘧啶在PH低于8时会产生沉淀,故不应与盐酸昂丹司琼(PH为3.3-4)等酸性较强的药物配伍

吉西他滨

静脉滴注30分钟,最长不超过60分钟。

延长静滴时间可加重

不良反应。

稀释后室温下24h稳定,不能冷藏,因为可能出现加温不能溶解的无色晶体。

(二)铂类抗肿瘤药

3奥沙利铂

不要与碱性的药物或介质、氯化合物、碱性制剂等一起使用,也不要用含铝的注射器,铝会引起一些铂化合物降解。

因此要求临床用5%葡萄糖稀释,最终稀释成0.2mg/ml的溶液。

不可用生理盐水稀释。

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或经同一个输液通道同时使用,奥沙利铂输完后需冲洗输液管道。

中药注射剂的静脉应用

临床使用原则:

1.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2.辨证施治,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4.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5.过敏体质、特殊人群慎用。

6.加强用药监护。

中药使用剂的注意事项

1.必须按医嘱调配使用中药注射剂。

2.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保存调配药品。

3.注意按使用说明选择合适的溶媒,调配后要注意溶液的稳定性。

4.避免与其他中药或西药配伍。

5.严格控制滴速。

6.根据药物的药理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7.过敏体质、特殊人群慎用。

8.及时通报和沟通相关信息。

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做到:

单独使用,溶媒选择要合适,药物浓度要适宜,速度要慢,疗程要短。

肠外营养配置流程

•TPN的临床应用指征:

①术后至少有4~5天不能经口服或经鼻胃管进食的患者;

②短肠综合征;

③消化道瘘;

④麻痹性肠梗阻;

⑤急性胰腺炎;

⑥多发性内脏损伤;

⑧大面积烧伤;

⑨炎性肠道疾病;

⑩肝功能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TPN组成

1.糖类:

是主要热能来源,每克葡萄糖代谢可产热量4.1Kcal。

TPN处方中葡萄糖含量为5%~25%。

2.脂肪:

脂肪乳一般浓度为10%、20%,每克可产热量9.3Kcal,且可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3.氨基酸:

人体所需氨基酸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三类。

为使人体保持正氮平衡.所输氨基酸输液中必须含有各一定比例的复方制剂,即非必需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总氮盈之比为2:

l或3:

1。

4.维生素:

在体内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于代谢过程,使机体各有关生化反应能正常进行。

分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现在常用于TPN的多数为复合维生素制剂。

5.电解质:

最常使用的有10%KCl和10%NaCl。

成人每天的输入量分别为Na+40~160mmol。

K+60~100mmol。

6.微量元素:

长期TPN支持的患者可因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而导致机体不适。

现在使用的一般为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制剂。

TPN设备要求

设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工作环境,洁净层流台是配置中心的最重要的净化设备。

•环境要求配置间应设有温度、湿度、气压等监测设备及通风换气设施,保证配置间温度20℃~25℃,相对湿度70%以下,保持空气流通。

配制程序

1.配制前准备:

•根据医嘱单准备所需药品及用品,避免配置过程中因多次走动而增加污染机会;检查药物的有效期,有无浑浊、变质、沉淀、松裂等,核对营养配方,包括床号、姓名、年龄、性别等;检查“三升袋”的效期、有无漏气等。

•配置前要求操作人员按规定洗手戴口罩,口罩需遮住口鼻,穿防尘、防静电,帽子遮住头发和耳朵,戴无粉乳胶手套,工作服袖口应卷在手套内。

2.配置流程:

•先将电解质、微量元素、水溶住性维生素注入葡萄糖和氨基酸液中;磷酸盐注入另一瓶葡萄糖或氨基酸中;

•脂溶性维生素注入脂肪乳中,然后将上述葡萄糖和氨基酸注入一次性静脉营养液袋中,并检查有无浑浊与杂质,如混合液清亮无杂质,再将肪乳注入营养袋中,充分混合再次检查。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制度。

小细节

•在配置过程中随时擦净操作台上的安剖碎屑,以免将营养袋扎漏。

随时用75%酒精消毒手套和操作台。

•配置中应按每位患者用药标签顺序逐一进行配置,每完成一份配置工作,应立即清理干净,不得在操作台同时摆放多位患者的静脉药物或同时交叉操作多位患者的输液。

•如果配置过程中发现浑浊、沉淀、结晶、变色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配置,及时与药师联系,查明原因,必要时应重新配置。

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如硫酸镁不能与氯化钙配伍,但能与葡萄糖酸钙配伍,钙与磷制剂混合后形成磷酸钙沉淀。

但是先用磷与液体混合后,再加入钙制剂并适当振摇则不产生沉淀;微量元素不能和维生素加在一起,抗生素、血浆制品、白蛋白等不能加入肠外全营养混合液中,应单独输注。

2.胰岛素与维生素C并用,后者在体内脱氢,形成可逆性氢化还原系统,导致胰岛素失活,可降低胰岛素的效价,由于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PH值为6.0~6.2之间,接近中性,因此可以把维生素c注入脂肪乳中,胰岛素注入葡萄糖注射液中,分别导入营养袋中,避免直接接触。

3.配好的肠外全营养混合液每袋应标记患者的姓名、床号、科室、配制时间以及配制者签名。

4.配好的全营养混合液应在24小时内用完。

如暂时不用可放

置于4~10℃冷藏柜中。

储存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因为葡萄糖的pH值低于脂肪乳,二者混合后则PH值下降,在温度较高时保存超过48小时的情况下就不能输注了(尤其当pH值下降至5.0以下时,脂肪乳的稳定性下降而产生油水分离现象)。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