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汉语模拟题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307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汉语模拟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职业汉语模拟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职业汉语模拟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职业汉语模拟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职业汉语模拟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汉语模拟题4.docx

《职业汉语模拟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汉语模拟题4.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汉语模拟题4.docx

职业汉语模拟题4

(l)国家是由一个个百姓组成的,每个百姓都是国家的组成体,没有百姓就没有国家,不合理地侵犯了其中一个百姓的利益,就是在无理侵犯国家的利益。

对这段文字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A百姓的利益不可随意侵犯B只有有合理的理由,百姓的利益才可以侵犯

C可以侵犯国家的利益,但不可以侵犯百姓的利益D可以侵犯百姓的利益,但不可以侵犯国家的利益

(2)许多时候,目标与现实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学会随时去调整。

无论如何,人不应该为不切实际的誓言和愿望而活着。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距离B人应该为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C要注意调整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距离D不切实际的誓言和愿望会损害人们的利益

(3)曾于2001年在世界上首次克隆出濒危野生动物欧洲盘羊的意大利科学家帕斯夸利里诺·洛伊说,克隆小马的诞生在国际上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在研究中应用的技术将有助于挽救濒临灭绝的稀有马种。

这段文字中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因为:

A克隆小马在国际上也属第一次B克隆小马所用的技术非常成功

C克隆小马的技术对挽救濒危马种有帮助D帕斯夸利里诺首次克隆出濒危野生生物物种盘羊

(4)把蜜蜂和苍蝇同时装在一个玻璃瓶中,瓶的一端开口敞开,但光线略为暗淡,而瓶的另一端开口则用透明薄膜封闭,并朝向光亮的部分。

结果是,蜜蜂一次又一次地向封闭住瓶口的那端飞去,屡飞屡败,直至筋疲力尽而死亡。

而苍蝇开始也是向光亮部分的开口飞去,但试过几次碰壁后,它尝试着向另一端飞去,结果它成功地飞出了瓶子。

下列选项中符合这段文字说法的是:

A懂得变通才可能成功B蜜蜂的执着值得称颂而苍蝇则过于狡猾

C勤奋与执着会让我们走投无路而进人绝境D对人类有害的生物因为躲避人类的消灭而具备了更强的生存能力

(5)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无论大的还是小的,人类似乎都找到了操作它们的合适方法,利用起重机可以移动成吨重的货物,使用光镊可以拨动分子和原子,等等。

最近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又有了新的发明,那就是通过模仿生物大分子的融合装配,使微米级的物体能够自己装配自己。

与这段文字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能够使微米级物体自装B生物大分子的融合装配给科学家完成微米级物体自装以启迪

C微米级物体自装是通过模仿生物大分子的自装原理来完成的D人类又找到了操作自然界微小物质的新方法——微米级物体的自装

(6)表面上看,科学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那样容易普及。

的确,能够把归纳出来的科学精神分成条目背下来,并不等于已经具备了科学精神,而恰恰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科学精神只能通过科学活动来体现。

弘扬科学精神与全面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统一的。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

A弘扬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的事情B掌握了科学知识就具有了科学精神

C科学精神是与知识的学习相违背的D科学精神只有参与科学活动才能得到体现

(7)你对作家的个人经历知道得越详细,你就越明白他为什么写他所写的作品,你就会开始明白那些隐藏在作家作品中的自传性的花絮。

一个作家不可能不暴露自己。

我们关于莎士比亚的大部分猜测都是从他的剧作中找出线索的。

这段文字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

A阅读一部作品,必须首先了解作家的经历B作家在创作作品时,总会加人自己的经历

C了解作家的个人经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作品D关于莎士比亚的经历,我们只能根据他的剧作进行推测

(8)蜘蛛没有翅膀却能在空中织网,原因就是它总在不停地上下往来,不停地吐丝。

蜘蛛都能凌空织网,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

对这段文字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A蜘蛛是非常优秀的织网专家B蜘蛛织网靠的是不停地吐丝和上下往来

C蜘蛛没有翅膀并没有妨碍它在空中织网D人如果具有蜘蛛的精神,就没有实现不了的事情

D不论是什么企业,内部都有纷繁复杂的事务

(9)赞扬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具体历史事件阐述的准确性,就如同是在赞扬一个建筑师在完成一项宏伟建筑物时使用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而不是赞扬一个建筑材料供应商提供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说:

A合格的建筑材料对于完成一项宏伟的建筑是不可缺少的B一个历史学家必须准确地阐述具体的历史事件,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C准确地把握具体的历史事件,对于科学地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缺少的D就如同一个建筑师一样,一个历史学家的成就,不可能脱离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

(10)事事重要,便无重要之事。

能掂量出这句话的分量的人,莫过于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了。

不论是一家跨国公司,还是一家白手起家的小企业,每一个组织都给它们的领导者带来了令人疲于应付的操劳和担忧。

这段文字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A世界上并无真正重要的事B组织的领导者能分清事务的轻重

C一个优秀的组织领导者应该分清事务的轻重D不论是什么企业,内部都有纷繁复杂的事务

(11)尽管对第6届北京国际汽车展、的预期,并做了足够的准备,北京的汽车业已有了很高可真到了开幕的那天,参观者之多,盛况之空前,还是将筹办人吓了一大跳。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车展筹办人计划不周B车展开幕当天盛况空前C车展的盛况让人始料未及D车展参观者之多史无前例

(12)平江的乡下,非常安闲,每个村庄的住家都散散地分布在山脚和田间,虽然有不少新盖的贴着瓷砖的小楼,但高高大大的灰瓦泥墙的老房子还在唱着主旋律。

这段文字中,“但高高大大的灰瓦泥墙的老房子还在唱着主旋律”的意思是:

A灰瓦泥墙的老房子是中国的传统建筑B灰瓦泥墙的老房子是平江最高的建筑

C灰瓦泥墙的老房子依然是那里数量最多的建筑D灰瓦泥墙的老房子中依然是人们参观的首要选择

(13)一下子,娱乐性节目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多雷同,真正“火”起来的却不多。

业界应该好好反思:

盲目跃进,甚至“克隆”,将把娱乐节目引向何方?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说:

A娱乐节目大都千篇一律B娱乐节目应只求质而非量C现在的娱乐节目数量比以前很多D娱乐界应设法办出特色,寻找出路

(14)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只有有助于推动自然保护事业,才是成功的和有存在的必要性的。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

A成功的和有存在必要性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是能推动自然保护事业的

B因为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有助于自然保护事业,所以是成功的和有存在的必要性的

C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必须有助于自然保护事业,否则就是不成功的,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D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只要能推动自然保护事业,就必然是成功的和有存在的必要性的

D年轻人虽然一般比较贫穷,但是对生活却有更多的期盼和梦想

(15)偏见只能在交流中被慢慢校正,绝不可能通过封闭而稍有消解,封闭只能导致更多更大的偏见发生。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A偏见是不可消除的B有交流就没有偏见C交流有助于消除偏见D只要封闭就会有偏见

(16)富有才华和梦想的年轻人,常常得有艰苦的经历。

因为,一般来说,富有是梦想和才华的刽子手,而年轻往往意味着贫穷,贫穷却能滋生出对生活的期盼和梦想。

当一个人把年轻、才华、梦想都骄傲地作为自己最大的财富的时候,我要说,这个人挖掘到了生命中最大的一块富矿,一生都享用不尽的富矿。

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的是:

A只有贫穷的年轻人才会挖掘到生命中的最大的那块富矿B年轻人总是很贫穷的,所以可以因为富有才华和梦想而骄傲

C年轻人要不怕艰苦,把年轻、才华和梦想看做自己最大的财富D年轻人虽然一般比较贫穷,但是对生活却有更多的期盼和梦想

(17)由于蛋白质是一种有高度激发性的食物所以它的消耗,常会超出身体的真正需要。

而且味道宜人,所以它的消耗,常会超出身体的真正需要。

这段文字是说:

A蛋白质食物能刺激人的食欲B蛋白质食物能给人以愉快健康的感觉

C蛋白质所产生的热量超出人体的需求D蛋白质的摄入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超出人体的真正需要

(18)事实上,师生互换角色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教师的鼻祖孔夫子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今天的教师为什么不能当学生呢?

几个人在一起,都有能当孔子老师的人,今天的学生又为什么不能当教师的老师呢?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来说,老师当学生的学生,官员当国民的学生,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现代社会没有永恒的秩序B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是合理的

C应当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老师D在现代化的社会里老师应当成为学生

(19)情感与理智的分裂是分裂人格中最常见的形态。

理智和物欲一样,是和现实联系着的。

这话听起来很有些奇怪,但却是事实。

这段文字中,“这话听起来很有些奇怪”中“奇怪”所指的现象是:

A理智和物欲相联系B理智也和现实相联系C物欲也和现实相联系D理智和物欲都和现实相联系

(20)据相关资料分析,与人类用了3000多年击败天花,20000多年消灭鼠疫,l000多年降伏梅毒,200多年制服痢疾相比,人类征服“非典”则容易许多,但对“非典”病毒的分离、培养、观察、分析,对“非典”疫苗的筛选、测试,以及对抗体的效果、基因测算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大约需要3到4年,人类才有足够的底气对“非典”说“不”。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

A“非典”病毒比其他病毒更具复杂性B对于完全控制“非典”,不能盲目乐观

C与其他传染病相比,“非典”较易控制D人们要无畏地面对“非典”,战胜“非典”第二部分(21---40)

说明:

第21一40题。

提供若干篇短文,每篇短文带有若干个问题,请你阅读后根据每题要求,在4个备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这部分试题主要侧查对篇章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参考时限为25分钟。

教育的本质是“成人”,帮助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做人的教育被忽视,由此带来许多弊病。

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青年学会做人。

一切专科的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业教育。

可是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背道而驰的现象,为了人的发展而发展了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本来是人类发展的手段和工具,但在许多情况下却被当做目的。

反映到教育上,西方教育转向了以智育为主,以培养科学技术人员和有文化的人为目

教育的这个变化是一大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这一变化带来的弊病,就是人的教育演变成了职业教育,使人越来越专业化、技术化,导致人际关系疏远淡漠。

面对教育存在的问题,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学习”的报告,指出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其中三项都是做人的范畴,这标志着对教育的认识重又回到对人的培养上来。

通识教育、素质教育都是关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关系到根本教育的问题,而核心的问题就是进行学会做人的教育。

学会做人的要求具体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做人的普遍的、基本的要求,同时也包括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必须的工具性知识的要求。

(21)上文对专业教育和做人的教育之间关系的论述是:

A二者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B二者在教育本质上是背道而驰的

C做人的教育应先行于专业的教育D专业教育是目的,做人的教育是手段

(22)文中“背道而驰的现象”的正确所指是:

A发展科技和工业成为人类发展的工具B人类的发展过于以科技和工业为手段

C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成为人类发展的目的D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不能充分服务于人类的发展

(23)上文认为教育存在的问题是:

A教育以智育为主B专业教育需要加强C职业教育取代人的教育D教育以培养科学技术和有文化的人为目的

二次大战后,美国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以使人膛目结舌的速度增长。

很多老年人完全没有料到自己居然可以活那么大年纪。

20世纪初,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仅有310万,占到总人口的4%;年高85岁以上的老人更少。

到了90年代,根据统计,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犯oo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2%;85岁以上的老人多达280万,占总人口的1.05%。

自1940年以来,最老的老年人即年纪超过85岁的这一组老人,成了在所有年龄组中增长率最快的一组。

美国社会老年人口的增长,被社会学家称为“顶点”和“基础”交织型增长。

70年代美国相当一部分学者对老年学的看法就已相当成熟。

医学博士、精神病学家、著名的老年学专家罗伯特·巴特勒说:

“科研应注重创造健康、生气勃勃、自给自足的老年,使从靠人照应到死亡的那段生活越来越短,而不仅仅是延长寿命。

”这一理论为许多学科接受。

80年代中,美国护理学除了其他的护理理论外,出现了奥瑞的自我护理理论,一改100多年来护理学一直以无微不至地照顾病人为己任的面目。

这一理论把病人分为三类:

全面护理、部分护理和自我护理。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护士的任务是帮助病人完成和缩短从全面护理到自我护理的过程。

它的理论基础是自我护理的程度和身心健康的程度成正比,自我护理促进身心健康。

(24)从上文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对老年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B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对老年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C二战前美国8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4%

D20世纪90年代美国65一85岁之间的老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大于10%

(25)罗伯特·巴特勒和奥瑞的理论有什么相似之处?

A都强调科研在延长老年人寿命中的作用B都以全力照顾老年人,延长其寿命为己任

C都强调自给自足自我护理对老年人的重要性D都认为老年人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2003年1一7月人均月救助金额最高的15个县(区、市、旗)是:

北京丰台区(252元)、广东深圳市南山区(244元)、北京门头沟区、北京宣武区(241)、北京西城区(239元)、北京通州区元(233元)、北京崇文区(231)、广东深圳市盐田区(227元)、北京朝阳区(226元)、北京京平谷区(224元)、北京石景山区(223元)、东广州市越城区(223元)、广北京海淀区(223元)、北京顺义区(216元)、广东深圳市罗湖区(215元)。

最低的15个县(区、市、旗)是:

西藏浪卡子县(19元)、河北阳原县(19元)、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17元)、内蒙古牙克石市(17)、西藏琼结县(16元)、四川甘洛16元)、山西河曲县(16元)、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16元)、甘肃碌曲县(16元)、山西原平市(16元)、安徽杨山县(16元)、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15元)、江苏常熟市(13元)、湖南衡南县(12元)、山西陵川县(7元)。

(26)2003年1一7月,人均月救助金额最高的15个县(区、市、旗)中最高和最低之间的差额是:

A8元B27元C37元D245元

(27)2003年l一7月,上述30个县(区、市、旗)中人均月救助金最高和最低之间的差额是:

A223元B233元C235元D245元

(28)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

A山西陵川县是我国最穷的县

B在全国范围内,2003年1一7月各县(区、市、旗)人均月救助金额不等

C2003年l--7月人均月救助金额最低的15个县(区、市、旗)集中在我国西部

D2003年l--7月人均月救助金额最高的15个县(区、市、旗)集中在东南沿海

因为频频使用DDT,使得害虫的抗药性迅速增强。

1945年以前,能抵抗DDT的害虫有十几种,但到了1960年,就达到了137种。

人们只好增加DDT的浓度,这样就形成了杀虫剂越来越多,害虫越杀越多的恶性循环。

而且由于昆虫抗药性的增强,人们不得不研制出更多的,更强的杀虫剂。

可是,昆虫的抵抗力实在出乎人们的意料,往往当人们昨天还在庆贺某种化学药物对害虫控制成功,今天就不得不发布另一个修正报告。

因为昆虫的抗药性发展得实在太快了,我们不可能通过杀虫剂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做只是用急功近利的法子解决了一个问题,不久就会产生新的更严重的问题。

(29)害虫的抗药性迅速增强的原因是:

A杀虫剂使用量少B杀虫剂的浓度不高C没有一次性彻底根除害虫D频繁地大量使用各种杀虫荆

(30)对划线部分“新的更严重的问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B杀虫剂越用越多,害虫越杀越多C用DDT杀死害虫的效果大大降低

D前不久还有效的杀虫剂很快就效力减弱

(31)我们可以从上文中得知:

A增加DDT的浓度可以明显改善了杀死害虫的效果B害虫的抗药性发展得比人们研制杀虫剂的速度更快

C由于频频使用DDT,害虫对所有杀虫剂都产生了抗药性D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用杀虫剂只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法子

上海中学是上海市最典型的国际化学校之一。

校长唐盛昌认为,国际化并非请几个外籍教师任教、引进几套原版教材就能实现。

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国际化学校标准是:

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支撑;生源所属国家和地区要达到一定数量;以英语授课及课程与国际接轨。

上海中学国际部现在有600多名学生,大多是亚裔。

1995年获得国际文凭组织认可,学生所获得的高中文凭可以国际通用,而且已经达到大多数国家的大学预科水平。

上海中学国际化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每个班级都是25人以下的小班,让每个学生自己制定个性化课表,实行走班学习,多元化课程包括6大类,如HSK、TOEFL等,让亚裔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掌握母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

可喜的是,这些国际化的做法已经在上海基础教育中得到推广。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是由上海发展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首先上海市民对于如何培养具有国际适应能力的人才有较高的要求,而满足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就是实现教育的国际化。

同时,上海常住的人口中有6万多是外国人和境外人士,他们越来越多地把上海市作为教育子女的首选地。

向明中学校长许建苗认为,卢湾区作为国际城市中心城区商业商务区,前来工作置业的境外人士和外国人每年都在增加,子女入学问题日益突出,学校教育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在中国办国际化学校如果不体现中国的特色是不可想像的,国际化在外国学生的眼中表现为中国特色化。

上海中学的国际化办学模式以中国文化为主,中文教育每周8到9课时,能让外国学生的中文水平在两年内达到一定层次。

东方文化的熏陶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定期到名胜古迹旅游、学习书法和绘画等各种活动都渗透了中国特色。

近年来,这种观点受到许多学者的怀疑。

(32)关于国际化学校的特点,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课程多元化B教育理念国际化C以小班形式授课D外国学生达到一定数量状。

(33)上海中学的学生:

A都是外国人B可以自主选课C高中毕业后可以拿到国外文凭D都要参加HSK和TOEFL考试

(34)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原因有:

1.上海市民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2.上海的城市经济发达3.解决境外人士和外国人子女的教育问题

4.突出中国文化,体现中国特色

A12B13C123Dl34

(35)下列不属于上海中学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是:

A用中文授课B突出中国文化C提高学生中文水平D进行东方文化熏陶

北欧经中东直到南亚,众多不同民族所有的语言,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而被称为印欧语系,看来他们都起源于同一种古代的母语。

那么这一种母语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呢?

一种传统的看法可以称为征服论,认为古代某一好战的部族(一般认为它居住在现代的乌克兰地区)不断向四邻扩张,同时把自己的语言强加给被征服民族。

近年来,这种观点受到许多学者的怀疑。

他们认为语言的传播同农业技术的传播密切相关,而古代农业技术的传播不是通过信息交流,而是由于农民自己的移居。

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土地,于是古代农民就向周边移民,寻找自己的耕地,并把自己的语言带到新的移居地区。

考古资料表明,大约距今一万多年前,部、以色列等地区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开始在土耳其南部、以色列等地区发展起来,经巴尔干半岛逐渐由东向西,由南向北,距今大约5000年前传到北欧和英国等地区。

但考古资料并没有表明它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播的。

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其一是文化扩散,是一批古代农民规劝从事狩猎和采集的邻人说:

“你们不用为寻找猎物和浆果到处奔波了,只消将种子撒到地里,就会得到充足的食物。

如果农业技术是这样传播的,就不会留下多少痕迹。

另一种:

式是上面所说的移民。

如果当初确实产生过一次持续几千年的与农业传播同步的移民潮,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找到其中的一些蛛丝马迹。

美国进化生物学家罗伯特·索克尔教授试图解开这个疑点,,土耳其南部到整个欧洲,他们选择了3300多个点,对那里的居民体内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

从据信是农业发祥地的土耳其开始,越往西北去,人体的某些基因就越少。

这种遗传特征上的倾斜同考古资料所表明的农业传播路线相吻合。

这很有可能是农业开拓者们在迁移的路途上与当地从事狩猎和采集的居民通婚的结果。

这个研究报告虽不能完全证明移民传播语言的假设,但至少为此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论据。

(36)学术界关于印欧语系母语的传播路线和传播方式的看法是:

A一条传播路线,两种传播方式B两条传播路线,两种传播方式

C三条传播路线,三种传播方式D两条传播路线,三种传播方式

(37)下列各项认同语言传播采用“文化扩散”方式的是:

A好战民族不断向四邻扩张B找不到传播农业技术的痕迹

C遗传特征与农业传播的路线一致D有农民与从事狩猎、采集的居民同处的痕迹

(38)罗伯特·索克尔试图解开的“疑点”具体指:

A是否有与农业传播同步的语言传播B是否有与农业传播路线同步的移民潮

C语言传播与农业传播的路线是否相吻合D语言传播方式究竟是文化扩散,还是移民传播

(39)第2、3段谈的主要内容是:

A农业生产的传播路线B农业生产的传播方式

C农业生产的传播结果D农业生产的传播方式的疑点

(40)下面说法与上文意思不一致的是:

A古代农民传播了语言B罗伯特·索克尔的研究成果否定了征服论C罗伯特·索克尔找到了移民传播语言的蛛丝马迹

D考古资料表明,印欧语系地区人体遗传特征上的倾斜与农业传播路线相一致,这为移民说提供了论据

第三部分(41一50)

说明:

第41一50题。

每道试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你阅读后根据这段陈述,在4个备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该答案应是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

这部分试题主要测查对句段的演绎推理能力。

答题参考时限为15分钟。

(41)研究表明:

适度表达自己愤怒的男性,与选择压抑的男性相比,发生非致命性心脏病的概率只是后者的一半,而中风发生的概率也显著低于后者。

这表明:

A男性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密切相关B爱发脾气的男性患有心脏病或中风

C适度地表达愤怒有助于男性的身体健康D男性不该压抑自己的情绪,应该尽量表现喜怒哀乐

(42)一旦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将其衣服用冷水浸湿,裹住身体,并保持潮湿。

或不停扇风散热并用冷毛巾擦拭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