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258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docx

《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docx

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

诸城市小学科学教学指导意见

(2015-2016学年)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兴趣为重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积极探索并实施教学改革,有效地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本质,热爱科学,乐于探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体现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启蒙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全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二、教学策略及建议

1.认识学科教学的启蒙性与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启蒙教育是使初学者得到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科学启蒙教育是学生认识科学的开始,是在科学“白板”上开始图画的内容——只能覆盖无法抹去,是培养科学素养最关键的奠基阶段。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启蒙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2.注重学科教学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学教学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知识点要准确,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

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学问题反复考证,把握不准的知识点不要引入教学。

教师解答学生问题要准确。

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把握不准,不要给学生肯定地回答,可以启发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寻求答案。

教学语言要科学、严谨、规范。

课堂教学语言要经得住推敲,避免随意性。

不准确的教学语言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不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注重学科教学的探究性

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教学的主要特点。

探究既是科学教学的目标,又是科学教学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4.注重学科教学的开放性

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经验、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5.做好教学计划

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和课时分配,有创意地制定教学计划。

充分考虑当地课程资源的时效性和可行性,提前做好科学主题活动或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活动规划。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

6.研究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的性质,理解和把握课程总目标及分目标的内容及实施建议,明确教学重点及难点,设计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做到科学、恰当、具体、明确,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把各分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把握。

7.落实“用教材教”的理念

广泛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考虑季节、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教学时可根据课标要求,适当调整教材安排的顺序和增删教材采用的素材,逐步形成适合本校科学教学实际又符合教学要求的科学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经验背景,找到学生兴趣、经验水平与教育目标的接合点,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保证科学教育的适宜性。

8.选用合适的教学媒体

遵循“效果最好,费用最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选用各种教学媒体,如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实验器材及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增加直观性,简化教学程序,提高了教学效率。

坚持落实“实物优先”的原则,倡导实物进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种颜色、形状、质地的实物,让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强化感觉、知觉的训练。

9.努力转变教学方式

用“科学探究”的理念指导教学,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出发,选择并优化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学科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考察、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科技小制作、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等。

10.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自制教具、标本和简易模型等,建设好科技园。

积极开发科学课程的信息技术资源,做好资源积累和共享工作。

鼓励学生自己准备与教学有关的实物和材料,参与教具标本等制作过程,尝试改进实验,为科学教学服务。

11.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

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创造条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创造性地开设、开足科学实验或科学实践活动。

每节课让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科学实验或科学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可操作性和典型性,要讲究实效,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1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适当布置体验性、探究鼠年吉祥作业,开展课外活动,如材料准备、观察记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访问、搜集信息、设计实验等。

布置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作业前,要明确实验要求,强调安全问题;对学生课外探究活动过程要定期跟踪、指导、检查、评定,必要时要求家长配合;对优秀典型的作业进行适当的展示、交流,树立榜样,鼓励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作业要及时检查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对教师和学生综合评价的依据。

13.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改革评价方法,丰富评价形式,提高评价水平,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在评价内容上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评价;在评价主体上重视教师、学生、小组等多元化主体参与;从评价方式上采用检测、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活动报告等开放的方式,把科学实验和实践活动开出率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三、工作要点和措施

1.继续加强科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为了促进我市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本学年我们将继续对全体科学教师进行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2.有效发挥镇街(学校)科学中心教研组的作用。

镇街(学校)科学中心教研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注意调动全组教师的积极性,认真调研,统筹规划,围绕本镇街(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基于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校本研修”中的主阵地作用。

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科学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展示成果、促进自身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平台。

教研组要有详实的学期活动计划,要有明确的活动安排,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还要有学期总结。

中心教研组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

3.加强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保证课程开设到位。

为了确保《科学》课程的正常开设及有效落实,本学年各单位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课时。

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小学3—6年级每周开设2节科学课,各校要切实开足、力争上好,不得挤占和挪用。

(2)师资。

教师配备应本着“专兼结合、交叉排课”的原则,逐步实现科学教师专职化,要选拔对本学科教学有热情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而且要长期稳定专兼职,不要频繁地更换专兼职教师,从而有利于本学科课程的教学研讨、实验研究工作的开展。

(3)备课。

我们倡导有效的备课方式,坚决杜绝为了应付检查照抄教学参考书、教案和完全从网上下载的现象。

由于科学学科的特殊性,在备课时,老师们还要在以下两方面注意:

一是教师要先于学生“下水探究”。

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

因此教师要做科学探究的先行者,先于学生去经历、体验和发现。

教师的“下水探究”,绝不是模拟和设想,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历,像学生那样去搜集资料、采集信息、动手实验……通过下水体察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要改进的问题等等,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是教师要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

从多年的实践可以看出,孩子们面对有结构的材料,可以有序地开展探究活动,而且探究效果明显。

而面对无结构或结构松散的材料,孩子们往往陷入迷茫之中,或者产生杂乱无章的问题,或者得出与探究主题不相干的发现,干扰了探究主题。

所以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就显得特别重要!

(4)上课。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和学生出成绩的地方。

教师要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深入领会科学课的性质、基本理念等,精心组织,上好每一节课。

(5)反思。

教学反思即教后记,“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教师要及时总结和反思课程实施中的教学亮点、困难与困惑,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备下阶段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

(6)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等。

二是评价内容全面化:

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三是评价方法多样化:

从单一量化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不摒弃书面考试和测验,同时采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活动产品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评议法等等。

四是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评价是对学习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评价实质上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附件:

小学科学重点分组实验

 

小学3-6年级

科学实验及重点操作实验

三年级上册

1、吹蜡烛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热水温度的变化

4、加快热水降温的实验

5、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6、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7、改变浮和沉

8、证明水有表面张力

9、自动变圆的棉线圈

10、探究毛细现象

11、雨量器的制作

12、制作简易风向仪

13、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14、空气从一个杯子倒进另一个杯子

15、验证空气的成分

 

三年级下册

1、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指南针的制作

4、模拟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5、制作沙漏

6、让小灯泡亮起来

7、串联电路

8、并联电路

四年级上册

1、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2、溶解

3、物质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包含三个实验:

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

4、沉淀

5、过滤

6、分离叶绿素

7、茎输导水分

8、热空气上升的秘密。

9、压缩空气

10、瓶“吞”鸡蛋,

11、大气压力。

12、热传导

13、观察液体对流的现象

14、探究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

四年级下册

1、液体热胀冷缩。

2、固体热胀冷缩。

3、气体热胀冷缩。

4、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5、土壤成分分析(实验包括:

土壤中含水,土壤中含空气,土壤中含沙和黏土,土壤中含盐类、腐殖质。

6、小孔成像。

7、模拟苹果落地。

8、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五年级上册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的传播

3、探究木材的特点

4、探究纸的吸水性;

5、探究陶瓷的特点

6、探究金属的特点

7、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8、沸腾实验(用热水,重点看仪器操作)

9、凝结实验

五年级下册

1、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3、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4、探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5、探究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6、探究斜面是否省力;

7、探究杠杆的作用;

8、探究滑轮的作用;

六年级上册

1、探究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2、蜡烛燃烧的变化

3、食盐的变化

4、水泥的变化

5、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6、观察牛奶的变化

7、惯性实验

8、模拟昼夜的变化

9、探究四季的成因

10、模拟月相变化

11、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六年级下册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现成的切片观察即可)

2、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3、摩擦生热

4、探究电磁铁的磁力

5、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极的因素

6、模拟风的形成

7、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