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中国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试论当前中国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当前中国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当前中国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当前中国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十人评价九人摇头啊,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纸堆之间,作题、作题、还是作题。
中国教育教知识不教做人。
最根本的问题是统一考试,分不出各类人才,就象模具里生产出来的产品,浪费了不少人的青春。
中国教育教知识不教方法。
最严重的问题是不能启发式教育,老师一味的面向考试而不是面向能力,一考定终生,使很多人输在起跑线上。
原因是现代教育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知识教育上,而实践教育比如做人的道理、道德品德教育和做事能力技能的培养等这方面缺失严重或可说几乎没有,时间几乎完全被知识教育侵占。
有读万卷书,却没行万里路!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育非常适合知识和做事能力的培养,而家庭教育是启发做人道理、道德、品德的温床。
知识永远学不完,对孩子真正有用的知识又有多少呢!
知识、做人、做事、品德哪些对孩子的未来更重要?
把孩子束缚在凳子上,何苦呢!
很多事情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失去思想自由和可能的民族正在走向思想真空与文化沙漠。
我们曾经拥有光耀千古的灿烂古文明,我们正在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
素质教育的口号不知道喊了多少年了,先后开展素质教育试点的学校和地区,也逐渐醒悟过来了,什么素质教育?
升学率升不上去,谁都饶不了你。
大环境不变,小气候兴不起风浪,只能自找苦吃。
素质教育试点重返应试教育轨道已经不新鲜了。
不过有一点确实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终都要汇集在教师身上。
君不见现在的教师从学生进校门到放学回家都得死盯着学生,学生是苦了累了,可老师过的又是什么日子啊?
现在的教育不仅是在摧残学生,同样也在摧残教师啊?
可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却成了教育失败的替罪羊,有那么简单吗?
(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几时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
教育日趋功利化,传统文化断了根 。
教育功利化趋势日趋显著,英语、计算机、钢琴、汽车等考证成为学生追逐的热点,中国语言和中国传统文化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传统文化薪火传承的链条已经断裂。
没有了中国文化,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三)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教育资源是什么,如师资力量就是一类,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指的的国家分配不公,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
财政支持的不公,具体上是东西部的不公,农村与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与县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体是高考是分省录取、高考有许多的加分政策等,这样,就产生了许多问题,高考大省里的学生们,拼命的学习作题,人数教少的省的学生过的是潇洒有滋味,还有什么高考移民等。
中国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正在步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缺陷变得越来越大。
——甚至制造很多抑郁症、自闭症患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
从法律上来说,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的学杂费全免。
实际上,在城市里,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收费,虽然一般普通小学和初中学费很低(约每年200~700人民币左右),但因为学校师资差异问题所产生的教育差别,仍然一些师资较好的学校仍以“赞助费”等为由收取费用。
在农村,自2007年以后中小学九年教育为免费,而广大农村地区却很少设立初中,甚至出现一个县只有一所初中的情况。
义务教育不义务,义务教育不义务,在三农问题严重的中国,子女教育成为农村教庭沉重的负担。
再由于县乡村三级摊派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这两年免除农业税的浪潮,乡村财政几乎被釜底抽薪,农村教育经费随之成为无源之水。
许多农村学校关门大吉、许多农民子弟无学可上(很多是有学上也上不起)。
九亿农民在国民中所占的比例之大,足以决定性地影响着中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
在现在的社会,一方面,国家在改革中强调效率,另一方面,却又在忽视公平,许多的利益群体的幕后操纵,是现今中国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教育产生问题的根源:
(一)为什么要学习?
从经验和知识,实践和学习的关系来看学问包括两部分一是知识,二是经验,经验来源于实践,知识来源于学习,而知识是经验的总结。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指导经验积累,其服务对象就是经验,而经验积累是为了“用”。
博学而笃志切问近思学,学以致用,而无用则废。
没有用的学问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要用到的或想用的知识才学得会,我们不会用到或不想用的知识我们永远都学不"会",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
从学到用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然后是了解“学、知(会)、用”的内涵和关系:
这里的“学”就是学习和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知”就是知道(做人的道理),学会(知识和技术)。
它是一个从学到用的积累过程。
“学会”必然包含“知识”和“经验”两大要素,缺一不可。
读了很多数控机床书籍的人却未必会使用数控机床,就是因为缺少通过实践而来的经验。
“用”就是应用。
我们的一生都在学习,但“学什么”很少人是非常清楚的,“学什么”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知识、做人、做事。
“知识”不作多说大家都明白是什么东西,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本。
“做人”概括的讲就是生活法则(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尊、自信、坚韧、勇敢等品质,做人的道理等)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家庭中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方法。
不管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式乃至文化如何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法则永远不可改变。
如果改变了将会面临灭亡的命运。
因为这些法则,道理并不是谁发明的,而是这个世界创造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现总结出来的。
“做事”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经验和技能。
非常必要强调的是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是要同步进行的,否则难有大成。
在上述的三个学习方面中“做人”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无法孤立的生存。
生命的一个本质属性就是共存,任何一个单独孤立的生命都会很快消亡。
事实证明:
一个人知识和做事能力都很差,但做人很强依然是可以成功的,一个人知识和做人方面比较欠缺,但做事动手能力很强,也没问题就如上面所说可以成为很能干的技师,一个人如果只是知识非常丰富,但做人和做事能力都是零蛋那就非常糟糕。
(二)中国教育的历史转折
就是1905年,中国在做什么?
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是最为震动的大事。
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称:
“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
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于是,由此开始,一个贯穿百年的现代化教育在中国艰难地兴起。
但是,100年前的中国,不了解世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没有100年后如何与世界相处的想法。
1905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正式废除了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进士科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科举制度。
从新学堂的兴起到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教育体制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势头。
2011年正好是科举制废除106周年
废除科举制度,捣毁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基础。
科举制度是经历漫长历史阶段形成的,它的形成是历代统治者为了更好地奴役广大劳动人民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从隋帝创立科举是“倡天下读圣贤书考进士及第”的风气。
我们可以理解为:
天下读圣贤书,实际上是让天下人去读儒家的“经书”,而这些经书是经过历代诠释者为更好地做忠君的顺民角度去阐释的,尤其是经宋代理学家提出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之类,让天下人恪守封建伦理道德而已。
所以,我们说倡科举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让天下人读书,而在于统治者的“治天下。
”所谓“治天下”,是“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也就是说让读书人中举,走进仕途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帮助皇帝治理天下。
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可以说科举具有某些积极意义。
在科举施行一千多年中,许多读书人本着“匡社稷济苍生”的目的参加科举,的确出了些治世之能臣,为人民为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
但科举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以科举销尽天下英雄气。
”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就是中了科举的“英雄”们,做了官后,帮助统治者奴役百姓,而百姓也成了“顺民”,这样,封建官僚机构便可以正常运转。
废除科举,就意味着封建官僚机构的基石被捣毁,封建官僚机构如风雨中的大厦摇摇欲坠了。
结果在废除封建制度六年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废除科举制度极大地冲击儒家学说灌输在国民头脑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学而优则仕这就是孔子的思想,也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本着“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闻”的目的走上仕途。
尤其科举制度施行后,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入场券,成为他们为获取高官厚禄权势的手段。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因此读书人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他们只是闭门死读书,读死书,不学其它的技能,不事其它的行业,多数人变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甚至出现了像范进孔乙己式的人物。
因无一技之长,到了科举制度后期更有甚者甚至成了无业游民。
废除科举后,学而优则仕成了学优而无仕了,读书人没有了出路,在苦闷、惆怅、无奈之后,为了生计,他们变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学而优则仕”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唐朝,成熟于宋朝,盛行于明朝、清朝。
在一千多年中通过开科考试,共遴选了十万进士。
这就为封建官僚机构提供了大量人才。
废除科举,等于关闭这些知识分子的仕途大门。
为个人的出路,为民族的复兴,这些人开始思考个人与民族的前途而去寻找新的出路。
其结果,大批优秀人才纷纷走出国门,或到日本,或到欧美,他们怀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革命救国”的理想,去学习,去奋斗。
同时在这批优秀人才中的很多人加入了1905年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并成为主力军,从事“反封建,建共和”的革命活动,同国内的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一道,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经过六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1911年推翻了清王朝,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废除无疑成了革命烈火的助燃剂,历史前进的推进器。
废除科举制度,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古国,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教育的国家。
中国的教育起源于三代——夏、商、周。
三代建立的学校分别是校、序、庠。
以后各朝各代均设立学校。
科举制度施行后,全国办私塾,设学堂,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到了明清,科举制度日趋腐朽,而教育也日渐式微,明朝八股文的出现,严重地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制约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到了清末,许多有识之士,观照西方的文化教育、科学的进步,发出了“科举制度非改不可”的呐喊,终于在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了。
废除科举制度启动了现代教育,自1905年后,全国各地新学堂纷纷设立,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6万多新学堂。
新学堂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吸收西方教育的优点,增设了许多富国强民的学科。
新学堂的知识分子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学习现代各种科学与技术。
从此中国的教育开始了新的征程,大大地向前发展了。
废除科举制度,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社会与思想基础,极大地推进新文化的传播。
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的知识分子或出国学习考察,或著书立说,或大量翻译西方科学与文化的著作,大量引进西学,因而开拓民众的视野,提高了人民的思想,同时这些知识分子还批判中国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后,高扬“科学、民主”大旗,以包容的心态,北大聚集了许多学贯中西的大师,而这些人后来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与领导者,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从1905年到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历时十年左右,可以说废除科举制度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社会与思想基础,推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1、东西方教育的认知方式的不同。
东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维,认识方式和风格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西方民族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则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
中西方不同的认识方式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理论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
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关心世界本源,主客体关系,事物如何发展变化等。
虽然他们在简单仪器下的观察和实践缺乏逻辑连贯性,理性的方式并不系统,但人们的这种直接观察总是弥漫着理性思维的色彩,抽象思辩是西方思维的特征。
而作为东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以直觉和经验为特征。
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各种范畴是靠向内思维得到的,是将各种经验现象酝酿体会,豁然贯通而提出的概念的。
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西方向外思维逻辑演绎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
西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
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
如:
在姓氏排列中,中国姓氏先是宗姓,辈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体。
西方国家则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
又如:
在时间,地址的书写表达顺序上,中国人习惯以年,月,日从大到小依次为序,地址则是按省,市,县到门牌号码排序,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西方人则与中国人的顺序表达恰好相反,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
可见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而这种整体综合观在考察事物时,通常忽略细节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关于对象模糊整体的图景。
2、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着眼点与执著不同。
杜维民教授认为:
"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
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问题,人们立足于现实人生,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
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无论儒,道,佛学都是一种人生哲学。
儒学求作为,道学求长生,佛学求悟觉。
儒学以孔子思想为正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何者为"仁"孔子曰:
"仁者爱人!
"可见是怎样做人的学问,兴趣在阐发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修身养性的目的即实现自己的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
纯科学的研究及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成为多数人不屑选择的行为和兴趣。
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着自己的执著。
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
中国文化的根深植于大地之中,中国文化自始即重农,"四民之中,士之下即为农","民以食为天"即缘由于此。
道家思想更是要人们对人生留恋和在大自然中寻求到生命慰籍的杰作。
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一些名垂千古的专业科学家。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天人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应征服,控制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敌对力量。
荷马史诗纯以海外遇险,征服自然为题材,他们的游戏都是在大自然的风浪中锻炼成长的人物。
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3、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
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第一,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
儒家给中国人提供的价值观念,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转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
作为2000余年来的中国文化的一根精神支柱的这种人生信念,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的积极入世思想。
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
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
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
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
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
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
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
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第二,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
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
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
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
"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
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
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
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
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
孟子认为:
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
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
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第三,西方讲功利,时效,中方讲伦理道德。
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比较重功利和实效,善于算经济帐。
例如:
在一个大公司,如果每人节约几秒,加起来可节约几个人的时间,可少雇几个职员,减少多少开支。
又如:
一个人在写字,圆珠笔的笔尖向外放还是向内放比较节约拿笔写字的时间,怎么放的状态最有效等。
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的农业社会,自然科学不发达,着重于人伦关系的调节。
礼义规范高于一切,"义","利"之辩的结果使价值观念产生偏差,提倡人为了符合某种礼义规范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重义轻利"被视为高风亮节,品格高尚。
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间,"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对外中国只考虑政治影响,不顾及经济效益。
4、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入世不仅引起了国人的关心,同时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接纳的这个新成员不同于一般:
它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它既有汉民族文化的辉煌,同时又有多民族文化的灿烂;它既是一个经济上发展中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昨天它曾经影响了世界,今天它要接受世界的影响。
中国要全面地认识世界,世界也要全面地认识中国,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双边任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近百年的历史中还有着闭关锁国的惨痛教训,一旦国门真正全面打开时,对于百姓大众来说总有一种或多或少的不适应和不可名状的滋味。
我们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注重和谐、秩序,信奉天人合一,不崇尚征服自然,而倾向于顺其自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重视社会稳定,政治价值优先,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对国家和集体的无私奉献精神,肯定对国家和社会的报恩或献身意识,肯定上下级的忠诚关系,遵守纪律,官本位,官民一体化,习惯于“人治”,办事讲“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突出个人,以家庭为本位,稳定家庭生活。
家庭有照顾好成员的职责,重视教育,望子成龙,以储蓄、勤俭为核心的财富态度,坚守以孝道为中心的家族主义,个人利益服从家族或组织利益,敬业乐群,和睦人际关系,注重个人自我修养,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好比是太极图,圆满、优美、包容性强,是内敛型的;而西方传统文化的图腾是十字架,即锋芒毕露,刚劲有力,是发散型的。
中国人古代修长城是为了把自己同外界分开,而不是为了向外界进攻,中国近代的开放也是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进行的。
与此相应的是中华文明在海外大范围主动传播的机会较少,对于偶尔传入的异质文化的整合力却非常强;而西方由宗教信仰演化而来的“天赋使命”观,使他们相信西方式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最符合人性的,因而值得在全世界推广,这种基督救世文化传统决定了他们在对外交往中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增多,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
第一,事物价值判断标准上的差异。
对相同事件或现象的不同评价,是好还是坏,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有用还是无用,是优良还是低劣,这都反映出一个人、一个民族对事物评价的价值观,而决定这种价值标准的却是植根于人们头脑里的文化理念。
二、中国教育问题如何应对。
(一)以和竞兼容的态度循序推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随着经济的全面介入,引起文化上的冲突是必定无疑的。
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一个社会集体的文化接触到另一个社会集体的文化,必然会出现内在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文化冲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对产生它的环境是适应的,但对其他的环境却不一定完全适应。
这种不适应便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而其前提则是相互交流中的比较和差异。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
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
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
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然而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文化造就了教育的不同形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先进文明的程度,还决定着国家的发展。
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
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们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使竞争残酷激烈。
中国老师传授的课本知识面面俱到,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学习以勤奋为主,美国和德国的学生主要以探索为主。
我认为学习既离不开勤奋,也离不开探索创新。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中国教育自有它的特点,并不能一味的否定,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发扬中式教育的长处。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民族。
当然,中国现行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
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美国学生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1、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是教育形式问题,尊重选择的权利,无可厚非。
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属经济问题,逐步用市场解决,需要时间。
2、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路:
发展多元化教育,细分教育格局,访学生家长更多选择。
昆山台湾学校;民办学校。
设立更接近西方模式的教育(不参加应试排名,如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