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668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源:

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时间:

2012-11-13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国计民生。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工业发展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本规划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点专项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区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努力开创能源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全区能源发展新局面。

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自治区成立以...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国计民生。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工业发展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本规划是《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点专项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区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努力开创能源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全区能源发展新局面。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自治区成立以来能源发展最快的5年,基本建立起煤炭开采与深加工、煤电生产和新能源开发的能源发展格局,能源供应体系逐步完善,能源工业已成为我区经济的支柱和命脉,发展成就显著,为实现全区“十一五”规划目标及“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能源生产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区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973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是2005年的2.52倍,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煤炭产量达到6808万吨,是2005年的2.56倍,煤炭产量占全国的份额由2005年的1.17%提高到2010年的2.09%,占全区一次能源的比重达99%,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增电力装机近1000万千瓦,发电装机成倍增长,是2005年的2.7倍,发电量为603.76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了95.6%,发电量占全国的份额由2005年的1.25%提高到1.45%。

原油产量达到42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31万吨,石油勘探取得新突破,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96万吨。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5年累计完成投资1260亿元,建成和开工建设了一批千万吨级和百万吨级的大型安全高效矿井、具有国领先水平的大型空冷火电机组和现代煤化工项目。

2010年,宁东基地煤炭产量达4627万吨,占到全区原煤产量的68%;火电装机445万千瓦,占全区火电装机的33.7%;煤化工产品产能约500万吨/年。

一批煤矿和电厂项目正在建设,煤炭间接液化、50万吨甲醇制烯烃、煤制烯烃二期等一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能源结构逐步优化。

新能源快速发展,5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5.5万千瓦,并网风电总装机达到76.7万千瓦,是2005年的6.85倍,位居全国前10位。

建成大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9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2010年全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量达31.7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了79%,在能源消费总量构成中的占比提高到2.5%。

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在能源消费总量构成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3.51%提高到4.5%。

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构成中的占比基本控制在85%左右。

节能环保成效明显。

单位GDP能耗下降到3.308吨标准煤,实现了较2005年下降20%的节能降耗目标。

5年共计关闭小煤矿66处,淘汰落后产能近421万吨;关停了中宁电厂(2×5万千瓦)、电厂(4×5万千瓦)、大武口电厂(4×11+4×0.3万千瓦)共14台小火电机组,共计关停容量75万千瓦,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关停任务,优化了电力工业结构。

新建机组全部同步建设了烟气脱硫装置,原有常规发电机组全部实施了脱硫改造,脱硫机组占燃煤火电机组的94.7%。

能源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

至天然气输气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建成投运,天然气供应覆盖围进一步扩大。

超高压输电与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初步形成了750千伏主网架并实现与西北主网联网,330千伏及以下输配电网同步实现协调发展,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53座,容量3277万千伏安,线路8900公里,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升。

建成了羊场湾、枣泉等一批安全高效矿井、质量标准化矿井和现代化选煤厂,引进一批国外先进的采煤、掘进、洗选、运输等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煤矿机械化水平。

2010年,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到92%,比2005年提高了36.24个百分点。

电力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新建成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全部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高参数、大容量空冷机组。

建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灵武电厂2×60万千瓦亚临界空冷机组和世界首创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主要装备全部采用国自主创新技术。

全区在役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数量由2005年的8台增加到28台,比重由54%提高到86%;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容量占到46.4%。

建成了宁煤集团煤制烯烃示工程项目,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聚丙烯装置。

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随着能源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全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2010年,矿井瓦斯利用率达到60%,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火电供电煤耗341克/千瓦时,比2005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发电厂平均厂用电率7.9%,比2005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输电线路综合线损率4.65%,比2005年下降1.24个百分点。

能源区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跨区域电力外送取得历史性突破,宁东至±660kv直流输电工程2010年11月建成单级投运,实现电力外送200万千瓦,2011年2月工程双极建成投运,送电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庙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主体整合积极推进,宁煤集团已成为庙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的合作主体,为促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庙矿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区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国家能源开发重点西移。

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布局总体思路,国家将重点加强西部大型综合型能源生产基地的规划和建设,蒙陕甘宁“金三角”能源综合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和供应基地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区外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市场需求潜力大,将为我区煤炭、电力、煤化工等能源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新能源已经成为新的发展领域。

我国已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

能源转换技术日益成熟。

以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和大容量风电机组等为代表的能源转换技术日益成熟,将大大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新能源利用成本。

目前,超临界空冷机组已成为我区新建煤电的主流机型,国自主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已基本成熟,2000kw风电机组已成为生产和使用的趋势,将为传统能源加工转化和新能源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同时,我区能源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

我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难以改变,特别是以煤炭为基础的电力、煤化工产业仍将是发展的重点,而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大规模开发受诸多因素制约,实现单位GDP能耗、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等约束性目标面临很大压力。

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与探明资源相对不足问题已逐渐显现,能源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难度增大,科技创新能力与建设国家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要求不相适应等,影响我区能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周边、、、等省区都将能源产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本省(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竞相扩大能源产品开发建设规模,能源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压力增大。

三、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区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大力发展新能源为抓手,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全面提升能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总体要:

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统筹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同步建设,统筹区域能源合作,加快推进能源发展由传统开发模式向现代发展模式转变,努力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有效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实现能源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

加快宁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能源产业,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引进当代能源领域新技术,加快煤炭资源的精深转化,依靠科技创新缓解能源资源约束。

重点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和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以节能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

坚持节能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严格能评、环评审查,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增量,加强节能管理,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加快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构建“两型”社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合理确定能源开发及加工转化规模,推进能源资源税改革,保障国家资源所有者权益。

坚持以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为目标。

推进城乡能源一体化发展,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能源清洁化发展和专业化服务,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普遍服务水平。

四、发展目标

按照《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要求,综合考虑资源、市场、环境、经济等因素,2015年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

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5520万吨标准煤。

其中:

煤炭、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非化石能源消费量比重分别占78%、6.8%、7.7%、7.5%。

——能源生产与供应能力。

综合考虑区能源需求、各能源品种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9000万吨标准煤(等价值)。

其中,原煤1.2亿吨、石油100万吨(区统计口径6.87万吨)、非化石能源416万吨标准煤。

火电装机3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640万千瓦、燃气及其他发电100万千瓦。

一次能源净调出总量348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调出2100万吨、电力调出1200万千瓦(约2600万吨标准煤)、石油净调入量160万吨(折合230万吨标准煤)、天然气净调入量35亿立方米(折合425万吨标准煤)。

——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单位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10年下降16%。

火电供电煤耗较2010年下降16克/千瓦时。

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15亿立方米,利用量达到0.75亿立方米。

——城乡居民用能。

天然气使用覆盖全区95%以上县级城市。

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第二章优化能源发展布局

“十二五”时期,加快能源发展,必须统筹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进一步优化能源发展布局,增强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和供应的稳定性。

一、继续加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按照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成为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的要求,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提高煤炭产能;加快煤电转化,进一步扩大电力外送规模;稳步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及煤焦化一体化产业,进一步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扩大新能源的开发规模。

到2015年,力争使宁东煤炭产能达到1亿吨,煤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以上,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50万千瓦,使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成为能源资源开发转化的集聚地。

二、推进区域能源协调发展

稳步推进中卫现有小煤矿整合,稳定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加大对无烟煤等稀缺煤种的开发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煤层气和煤矸石、中煤、煤泥等低热值煤炭资源综合利用。

加快发展城市热电,稳步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及农村沼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可再生能源。

稳步推进、红寺堡煤炭资源开发,加大盐池、阳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有序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积极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农村能源,加快天然气输配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利用围。

三、积极推进能源区域合作

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主动加强区域能源开发合作,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积极推动蒙陕甘宁“金三角”能源综合开发指导意见的出台和实施,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推动区域能源综合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分工与协作。

加强与华北、华东经济强省能源合作,进一步扩大我区电力外送规模,促进我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加快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加快推进宁煤集团参与庙矿区煤炭资源的整合开发,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提供煤炭资源保障。

鼓励区大型能源企业积极参与煤炭资源的合作开发,依托中卫用水、土地、区位等综合优势,积极引进大企业集团开发建设能源化工项目。

借助中阿经贸论坛,加强与中东、中亚能源合作。

第三章加快推进化石能源开发和高效清洁利用

按照安全、高效、清洁的原则,加快煤炭资源和油气资源的开发,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一、加强能源资源勘查和评估

加快煤炭资源勘探。

围绕宁东煤炭基地建设,尽快完成红墩子、马家滩、积家井、萌城矿区和韦州矿区后备勘查区及甜水河井田等区域的勘探,在满足煤矿建设需要的同时,做好前期准备和项目储备。

加大煤炭资源的勘探投入,进一步做好贺兰山煤田危机矿井接替资源勘探,加快香山煤田、煤田勘查工作,为我区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后备资源。

做好新一轮油气资源勘查。

加强盐池、阳油气富集区成藏规律研究,加快阳油田新区外围盆地的红井子—古峰庄北、阳、六盘山盆地东南等三个勘探目标区的前期风险勘探,落实石油资源的分布情况,为后续发展准备新的增储目标区。

加强煤层气勘探。

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重点推进、汝箕沟、呼鲁斯太、石炭井矿区瓦斯抽采重点项目区勘探开发,形成我区煤层气产业化生产雏形。

加强新的目标区块预探,以宁东横山堡南区块为重点,完成丁家梁井田煤层气勘探,兼顾横山堡区块和北部永利区块,并进行勘探评价和开采试验,增加后备有利区块。

二、加快煤炭资源开发

综合考虑区煤炭资源储存、开发条件,按照加快东部、稳定北部、发展南部的原则,结合煤电、煤化工产业布局,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马家滩矿区、积家井矿区、韦州矿区、红墩子矿区和甜水河井田开发,加快推进萌城矿区、韦州矿区后备区前期工作,“十二五”新开工煤炭开发规模3250万吨,到2015年新增煤炭产能6000万吨以上,为煤电和煤化工基地建设提供资源保障,构建“以电和煤化工带动煤炭开发,以煤促电和煤化工,煤、电和煤化工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稳定北部贺兰山煤田产能,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限量开采优质稀缺“太西煤”资源,保护性开采稀缺煤种,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南部煤田王洼煤矿、银洞沟煤矿、炭山煤矿挖潜改造,新增煤炭开发规模930万吨,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加快煤矿升级改造,加强煤矿重大灾害和职业危害防治,实施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应急避险救援等重大安全工程,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深入推进小煤矿资源整合,继续关闭淘汰落后小煤矿。

到2015年,力争使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2。

三、稳步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

按照规模化、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的发展模式,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重点,稳步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大力推进下游精细化工产品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加大焦炭行业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小炼焦炉,稳步发展大型煤焦化项目。

加大煤炭洗选加工比例,减少低热值煤炭运输和原煤直接燃烧利用,2015年原煤入洗率达到60%。

四、加快煤电集约高效发展

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按照供需平衡、适度超前、技术领先、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根据电力外送和区负荷增长需求,优先发展煤泥、中煤等低热值煤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重点建设以扩建为主的大型坑口电站,结合城市热网和工业园区建设,实施小锅炉替代工程,在热负荷集中城市和工业园区,支持集中建设热电联产项目。

到2015年,争取使全区火电装机总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建成“西电东送”火电基地。

积极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和循环流化床(CFB)等先进发电技术,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新建常规燃煤机组单机容量不低于60万千瓦级。

积极推进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清洁发电示工程建设。

加强节能、节水、脱硫、脱硝等技术的应用,新建机组必须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积极采用污废水循环利用,实现集约、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

五、促进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

加大区石油的开发规模,加快推进阳石油富集区增储建产,加强盐池新建油井高效开发和红井子、大水坑等老油田的扩边和调整,到2015年全区原油产量提高到100万吨。

积极寻求区外石油资源利用,增加可利用石油资源总量,提高石油加工转化和供给能力。

建成中石油石化分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建项目,淘汰现有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二期500万吨/年炼化扩建,进一步提高石油炼化产品多样性和区域供给能力。

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提高天然气的普及率。

在优先保障居民用气的条件下,适度发展燃气电站,积极推广天然气热电冷联供分布式能源,重点建设东部3×200MW天然气热电冷联产项目,改善首府城市环境质量。

积极发展车用燃料,在天然气管道覆盖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道路旁,配套布局建设一定规模的天然气加气站。

加强与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油集团战略合作,拓展合作领域,保障民生。

第四章大力发展新能源

依托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新能源资源优势,坚持资源开发与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不断创新政策机制和发展模式,积极创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区,力争到2015年,新能源占全区能源消费比重超过10%。

一、大力发展风电

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系统配套、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宁东、盐池、中卫、同心、红寺堡、海原大型风电场建设,引导风电规模化开发。

鼓励风能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因地制宜开发小型风电场,形成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相结合的格局。

加强电网建设,拓展风电接入途径和消纳规模,增强电网消纳风电能力,实现风电开发与电网系统建设协调发展,努力把建成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示区。

坚持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提升区兆瓦级风电机组整机生产能力及重点核心部件的配套生产能力,构建风电产业链,促进风电产业化发展,提升风电装备制造水平,实现风电开发与配套产业协调发展。

到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风机制造能力达到300万千瓦。

二、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

拓宽太阳能发电领域。

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积极拓展太阳能发电市场。

利用荒漠化土地,集中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及自发自用的屋顶光伏发电工程;结合塞上农民新居、生态移民安置房建设,加快农村屋顶光伏并网发电建设。

不断推进太阳能发电的技术进步,建设太阳能热与燃气联合发电示工程。

鼓励在通信、交通、照明灯领域采用分散式光伏电源。

鼓励光伏发电和光伏产业一体化开发,拓展和延伸产业链。

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能力达到30万千瓦。

扩大太阳能热利用。

积极培育太阳能热利用市场,不断扩大应用领域。

加快太阳能热水器普及使用,建设农村浴室工程,推进太阳能热水器下乡,鼓励在农村、小城镇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在县级以上城市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项目;在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领域推广使用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技术。

到2015年,太阳能光热集热面积达到40万平米。

三、合理开发生物质能

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鼓励在市惠农区、盐池县、中宁县、南部山区清水河流域等生物质秸秆资源相对丰富区,稳步发展生物质能成型燃料,有序发展秸秆直接燃烧发电和气化发电。

支持大型畜禽养殖场、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机废弃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建设沼气发电工程。

鼓励开发盐碱地、荒草地等闲置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能源作物种植基地。

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10万千瓦,生物质能成型燃料达到15万吨。

四、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黄河干流大柳树水利水电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适应新能源开发需要,适度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充分发挥水电综合效益,促进水电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五、因地制宜发展地热

加强地热和浅层地温能的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扩热供热规模,大力推进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在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前提下,积极采用地源热泵等地热高效利用技术。

第五章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衔接流畅、安全可靠的能源生产运输和供应服务体系。

一、加快外送电通道建设,完善现代电网体系

加快推进电力外送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至±800kv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电力外送规模,促进宁东煤电基地建设。

到2015年,新增外送电780万千瓦,使我区电力外送规模达到1200万千瓦。

加强骨干电网及城乡配电网建设。

加快区超高压及高压主网架建设,加强与西北电网主网750千伏联网工程建设,加快宁东(太阳山)地区电网发展,扩大电网覆盖面,提高供电能力和对下级电网的支撑能力,满足电源接入及送出需要;加强完善中卫、中宁等重点负荷区网架,提高供电能力;实施城乡电网一体化及高、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稳步提高城市配电网电压等级,全面提高综合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到2015年,33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3562公里,330千伏及以上直流线路194公里。

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加强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智能接入系统建设,推进适应电动车快充和慢充的配电网建设,积极开展智能小区建设和智能电表应用,推动终端用户智能模式升级。

二、加快油气输送管网建设

加快成品油输送管道建设,满足中石化石化分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建外输需要,加快焦炉气输气管道建设,提高油气输送的安全性。

支持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四线及至、中卫至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加快沿线中卫市、市及各县区天然气输配管线建设,实现全区县及以上城市天然气供应,并逐步向农村延伸。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作用,调动企业对能源产品进行商业储备的积极性,加强液化天然气及储气库、城市应急调峰站建设,提高天然气调峰能力;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物资储备局成品油战略储备库,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构建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能源储备体系。

三、加强宁东基地运输体系建设

加快完善宁东基地铁路专用线建设。

形成宁东基地西与包兰铁路大坝站接轨,东与太中银铁路梅花井站接轨,南与太中银铁路太阳山车站接轨,北与三(北羊场)新(庙)铁路接轨的区域运输网,使各厂矿、园区铁路专用线均能与主干铁路就近的车站接轨,基本建成“一横(大坝—古窑子—梅花井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