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技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654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拍摄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拍摄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拍摄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拍摄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拍摄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拍摄技巧.docx

《拍摄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拍摄技巧.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拍摄技巧.docx

拍摄技巧

现在大概有两种人,一种是:

我拍的风景照很漂亮,陶醉于自己的作品之中,不需要别人告诉他怎么拍,很有自信。

另一种恰恰相反:

拍得再好的照片,只要别人没说好看,总感觉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

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这种想法会天天在脑海中徘徊。

所以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公认的标准风光摄影照片是什么样子的。

标准风光照

其实拍摄风光摄影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只需要记住三点:

时间、地点、构图。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品,要有合适的时间才能有合适的光线,有了合适的光线才能拍出好的摄影作品。

风光摄影的时间则比较适合早晨或者傍晚时分。

当然蓝天下,强光下的色彩也会显得很丰富和饱和,而这时候能否拍出好片,则取决你能否用好这时候的光线地点,对拍摄风光摄影尤为重要,它确定了你拍摄此张照片的主题。

当然,想拍出漂亮的风光作品首当其冲要选好拍摄地点。

以上时间、地点都是外界因素,我们不能左右于它。

而构图则是靠我们自己来掌握的。

画面中保留什么内容,镜头对准那个焦点,你想体现的主题,完全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所以对构图的训练是我们拍好风光摄影的重点。

可利用山峰·云层变化对地面景物造成的光线变幻

★ 

大景深 

 好的照片最基本的是什么?

对了,清晰不模糊。

为了保证风光摄影的前后都清晰,一般我们都采用大景深来拍摄。

风光摄影一般包括海滨公园、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一切大自然的景物。

每个风景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来了解、来观察。

这样拍出的照片才能抓住当地风景的特点,体现风景的内涵。

★引导线

道路和黄色麦穗为引导线

湖面上的桥为引导线

利用河流为引导线

光线也可以为引导线

  引导线在风光摄影中尤为重要,顾名思义引导线就是引导读者的目光进入画面的途径。

例如一条要远方延伸的小桥、小溪、公路等,读者能根据这条引导线被带入整个画面,避免视线到画面外面去。

引导线中对角线则更能起到引入视线的作用。

而其他类型的引导线,如水波、影子等不规则线条也可以很好的体现艺术感。

7

∙回复

∙1楼

∙2012-06-1015:

37

∙举报 |

∙李盼星1990

∙富有名气

8

★前景

前景两张划水版

前景小船

前景岩石

 照片是二维的,但是所拍的世界是三维的。

为了表现照片的纵深感,前景的运用便体现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大的物体是离我们比较近的,小的物体则是比较远的。

前景的运用其实也可以吸引读者的视线,起到引导线的作用。

长焦镜头的效果是把物体压缩到一起,而广角则缩小了远处的景物,突出了前景,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28mm或者一下的镜头比较好。

也许你要问前景需要什么物体来充当呢?

其实例如岩石、一朵花、人造物体、树木等等都是可以胜任的。

只要和画面和谐即可。

风光摄影的朝霞、晚霞和意境 

★朝霞与晚霞 

 傍晚和黎明是风光摄影的最佳时机。

晴朗多云的天气很容易形成朝霞、晚霞。

拍摄日出可以在太阳刚冒出地平线的时候进行拍摄,日落则可以当光芒不那么刺眼的时候进行拍摄,不仅能得到非常柔和的效果,而且变化多端。

这时候的景色是非常令人心旷神怡的。

晚霞火烧云

朝霞阳光

★意境

一些令人震撼的风光摄影作品往往都很有意境,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拍摄手法:

负空间。

负空间就是物体之间的空间,负空间在摄影里通常是表现孤立的一种手法。

拍摄可以选在大雾、或者暴雨的时候,毕竟晴天和阴天的情况我们见多了。

所以恶略的天气环境也许就是一部好照片拍摄的绝佳时机。

意境

意境

∙回复

∙2楼

∙2012-06-1015:

38

∙李盼星1990

∙富有名气

8

风光摄影的剪影与黄金分割  

剪影效果相对而言拍摄简单,也可以叫它曝光不足,将物体放于明亮的背景之前,会呈现物体的轮廓形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曝光对于剪影手法有一定的要求,但相对而言还是很简单的。

自动曝光的相机对准背景明亮处曝光即可。

选择外形有特点的人物、建筑、轮廓来拍摄会更加的体现出剪影的优势。

★剪影

剪影

剪影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天空占2/3

黄金分割-天空占1/3

当你拍摄照片的时候,想体现的重点应该放到图片的哪里才好呢?

初学者一般都把最吸引人的景物放在正中间,这样观点是错误的。

一张好的风光照片不仅要体现重点,还能把读者引导照片的其他元素中去,例如拍摄大海和天空,我们一般都遵循“黄金分割法”。

也就是让地平线位于画面中的1/3或者2/3处,而不是1/2处。

这样构图会更加美观。

天空若没有奇异的云彩,没有美妙的光线,则要尽量减少天空所占的比例。

有时甚至可以忽略掉天空的部分。

黄金分割九宫图

而拍摄人像、动物、静物等,我们一般是把他放在图片的9宫格的交汇点,这样图片看起来就不会死版,让人印象深刻。

风光摄影的参照物、设备:

★参照物  

照片中有时会出现令画面不和谐的因素,例如飞机上拍摄时的机翼、车船、行人等。

尽量避免这些因素。

但有时候这些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体现在飞机上则必须要搭配机翼来体现出来。

而有时我们还得需要参照物来体现实际场景的大小,例如海岸天空下的一对情侣等等。

这就要看你怎么体现画面了。

∙回复

∙3楼

∙2012-06-1015:

39

∙李盼星1990

∙富有名气

8

★装备和器材 

首先需要一个摄影包,最好可以防水防尘,而且双肩的一般比单肩的舒服很多。

其次是三脚架,要选用碳纤维材质的最好,轻巧耐用。

滤镜也是风光摄影的重要配件之一。

它可以还原真实的拍摄效果。

中性灰滤镜,可以有效的降低进入相机的光线,可以拍出例如瀑布、河流、海边的动感效果。

偏振镜主要是用于晴天拍摄,能够使蓝天更蓝。

还可以削弱玻璃、水面等物体的反光效果。

当然滤镜的使用是会造成画质的损失的。

你要自己权衡利弊了。

 

关于镜头的选择一般来说各个摄友有各自的爱好,有人喜欢广角有人喜欢长焦,我在这里就不做评论了。

但总体而言一般使用带有广角焦段、变焦比在3倍左右的镜头,可以有效的利用广角端来突出前景,增加画面的空间感。

复杂情况下的一些测光技巧:

 

1别忘了蓝天。

拍摄朝阳、夕阳、晴天雪景下的风景、华灯初上的黄昏夜景、黄昏月升,用中央重点或矩阵测光读取天空的数值,按照它曝光,你将会有惊喜地发现!

拍摄朝阳、夕阳最大的苦恼就是太阳在画面里起到很强的干扰作用,从而使画面曝光不足。

这个时候把镜头对准太阳旁边,画面里不包括太阳,读取数值,就是它!

你的曝光正确了。

雪景下如果是用常规中央重点曝光经常是白雪变灰雪,没问题,读取蓝天数值,你又可以轻松搞定烦恼的曝光补偿。

但此法有禁忌:

阴天。

别去读取阴天的天空,那样你会死得很惨。

 

2时时看看绿草绿树。

遇到森林里的瀑布,遇到阴天下的田野。

中央重点测光方式把整个画面框住绿色植物,读取数值,然后做-2/3档(普通绿色)到-1.3档(暗绿)的补偿,那就是正确的曝光值。

 

3伸出你的手掌,那是你的肉灰板。

当你拿不准曝光值的时候,在同等光线条件下,伸出手掌,把手掌充满整个画面或接近充满整个画面,用中央重点测光读取数据,然后根据实际效果作一些曝光补偿,那就是你的曝光数据。

4数码摄影遵循的总原则应该是:

人像不要欠曝,风景不要过曝。

人像摄影时,观众的眼睛对画面通透性要求高,对噪音容忍度低,对背景曝光不很关注。

这个时候要求人物主体脸上光滑不要有杂质,稍稍过曝一点点有助于消除脸上斑点。

即使过曝需要后期调节,只要面部没有高光洗白,减曝光不会增加面部噪音。

风景摄影强调影调层次,对画面整体噪音容忍度高,所以只要前期没有高光洗白,后期通过调整修改能够得到层次丰富、颜色鲜艳、噪音适度的风景照。

 

相机(数码和各种胶片)的测光原理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相机的测光系统(或测光表)是以何为测量基准的!

通俗地讲,就是相机在测量一个场景的光线时,它怎样“想”自己看到的东西?

 

记住:

所有的相机在测光过程中,会将“看到”的所有物体都默认为反射率为18%的灰色(摄影的专业术语叫“中级灰”),并以此作为测光的基准。

也就是说,在相机的“眼”中,所有的被摄体都是灰色的,曝光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还原这种灰色。

为什么是这个特殊的18%灰?

因为18%灰与人皮肤平均反射光(16~20%)的色调一样,而人是我们最常拍摄的对象。

(其它物体的反射率,如银是96%,绘图白纸75%,纯黑是3%等。

) 

 

测光表工作时,要看被摄体的反射率是否为18%,如果反射率是18%,那它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十分准确了,按此数值曝光,被摄体的色彩和影调就会得以真实地还原,所以,对我们的皮肤、平常的色彩斑斓的景物来说,这种以灰色基调为还原标准的曝光是非常准确的。

 

  

如果被摄体的反射率不是18%,那么相机测光系统测量出来的数值就不准确,若直接按此数值曝光,画面的影调和色彩就会出现失真:

像拍摄白茫茫的雪原、黑漆漆的煤田,相机也把它们当作灰色来还原,直接对着它们测光聚焦,往往会拍出灰色的雪和煤。

 

∙回复

∙4楼

∙2012-06-1015:

42

∙李盼星1990

∙富有名气

8

★小窍门:

数码拍摄中,合理测光的几个小技巧:

 

  ①拍雪景,你可以先对着你的手半按下快门,也就是对自己的皮肤进行测光,然后再对种你要拍的雪按下快门,那么雪就是白颜色了。

同理,拍摄穿黑衣服的人像,也应先对脸部进行测光,然后再构图拍摄。

 

  

②当拍摄明亮物体时,应采用比测光表推荐的指数高1~2档的光圈,而对阴暗物体则要适当减少曝光量。

 

  

③在阳光很充足的季节拍照,将使照片产生很大的反差,所以必须要对景物的明亮、阴暗部位分别测光,并以两者的平均曝光指数进行拍照。

 

★大秘诀:

记住下面的一些物质,它们的反射值接近18%,也许对大家在复杂的条件下拍摄非常有用:

 

  ①草(割后的草地!

),但注意,不是墨绿、特别绿或发黄的草; 

  ②大部分浅绿的树叶或植物叶子; 

  ③有些、但不是全部树干; 

  ④旧的、修复的柏油路和混凝土(这个非常有用); 

  ⑤长期放置、没有刷油的木材; 

  ⑥红/棕色的砖,包括水泥墙; 

  ⑦干树叶。

风景摄影技巧总结:

 

 目前风光摄影其实只要记住三点就可以:

时间、地点、构图。

时间包括光的运用、意境的发觉等;地点则体现了照片的主题所在;而构图包括的比较多,前景、引导线、参照物、画面的纵深感和画面的比例等等。

你会想:

去欣赏风景拍张照片要顾及到这么多方面,多累呀!

其实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大众化的标准来说的,这只是风光摄影的一个基础而已。

当影友们水平上来之后,完全可以打破规则,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毕竟规则本身也是人来制定的。

 

 在此向大家介绍几点风光摄影的小技巧,希望能够对喜欢钻研摄影技术又热爱风光摄影的朋友提供些许帮助。

风景的拍摄是需要运用想象力的拍摄,同样的风景拍出来都很好看,但人云亦云难以超越前作,必须另辟蹊径。

拍摄风景就是拍摄自然界凝固的瞬间,大自然展现了她婀娜多姿的身材,我们需要的只是拿稳我们的相机,记下这美好的一瞬。

1.戏剧化的光线:

光线在风光摄影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傍晚的太阳往往能为山峦叠雾创造出戏剧化的光影效果,一个登山者的侧影则成为整个画面中的点睛之笔。

 

2.象征性的细节:

时刻寻找有趣的细节画面将为你的组照补充更多想象空间,例如这张水中的叶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岸边的树林。

3.抽象的影子:

摄影师用树干巧妙地遮住远景的夕阳,树影笔直的线条构成精彩的抽象图案,斜射的侧光也展现出地面细腻的质感。

 

4.多云的天空往往容易营造出独特的气氛,在平坦辽远的地面衬托下显得格外壮观,仔细看你便能注意到,摄影师采用了中轴线构图,更突出天空与陆地的对比效果。

 

5.平原与牧场总是过于“平坦”,其实并不是容易拍摄的场景,摄影师在这张照片中利用栅栏作为前景,配合远景的云空,巧妙地营造出空间深度感,让照片变得有趣得多。

 

6.“对称”是拍摄公路风景时最常用的构图手法,公路的线条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尽头,产生无限的空间感;傍晚和多云时的天空和地面亮度反差较小,是最佳的拍摄时机,试想一下在艳阳天拍摄这张照片会是多么枯燥的一个画面。

∙回复

∙5楼

∙2012-06-1015:

42

∙李盼星1990

∙富有名气

8

简单易学玩转风光摄影的11则大法

第一次喜欢上摄影,是当我还是青年的时候,第一次使用Minolta单反相机拍摄风景照。

走进大自然用相机捕捉到所看见的神奇景色是一件充满挑战和乐趣的事情。

或许是我的性格就是这样,我喜爱那种等待一个完美的拍摄时机,寻找一个最好的拍摄地点,观察光线在几小时内创造的一个完全不同场景时的平和和宁静。

 

最近我没有很多的时间可以拍摄自然风光,我想我应该写下早些年是拍摄自然风景时学到的东西。

我也很乐意能通过文章后面的评论听到你对拍摄自然风光的建议。

1、选取最大的景深 

 

或许,有时你想通过使用窄景深来尝试使你的风景照片变的更具创造性——虽然一般情况下的风光摄影都是尽可能让整个场景都尽可能的处于对焦范围内。

最简单的办法是选用最小的光圈设定(镜头上显示的最大的数字),光圈越小,你所获得照片的景深就会越大。

 

时刻记住,光圈越小意味着越少的光线会被摄像传感器(或者胶片底片)感应,所以你需要做曝光补偿,比如升高ISO或者延长快门速度,甚至两者都做,当然,最好的还是参看第二条:

使用三脚架。

 

PS:

当然了,有时用浅景深的方式拍摄风景,你有时也能得到很棒结果(参看文末有双黄线的照片)。

2、使用三脚架 

 

当你选用小光圈时,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快门。

这时你需要你的相机在整个曝光过程中都能保持平稳。

实际上即使你可以使用高速快门,练习使用三脚架一样会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希望相机在照相时更加平稳,可以考虑使用快门线,或者无线遥控器。

 

3、需找聚焦点 

所有的照片都需要一定的焦点,风景照片也不例外。

实际上风景照片如果没有焦点,画面会显的很空洞,并且看照片的人会因为找不到焦点而无法感知照片想表达什么而很快走开。

在风景摄影中,焦点可以以很多种形式出现,比如建筑物,树枝,一块石头或者岩层,一个轮廓等等。

 

除了考虑选择什么样的焦点外,更要考虑将检点放在什么位置更为合适。

第三定律(ruleofthirds)在这种情况下会很有用。

 

 

4、考虑前景 

一个可以让你的风景照脱颖而出的元素,就是在拍摄时仔细考虑你选取的前景,并且将图像的吸引点放置在前景内。

这样你不但可以把看照片的人带入到照片里,也可以创造据有延伸感的景深。

5.考虑天空 

在风景摄影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是天空。

很多风光摄影都会有大幅的前景或者天空,除非你的照片可以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否则照片就会显的很无聊。

 

 

如果你拍摄时恰好天空的景色很乏味无聊的话,不要让天空的部分主宰了你的照片,可以把地平线的位置放在三分之一以上的地方。

(但是前提是你应该确定你的前景很吸引人)。

但是如果你拍摄时天空中有各种有趣形状的云团和精彩色泽的话,把地平线的位置放低,让天空中的精彩凸显出来。

 

你也可以考虑用图像修改工具或者通过使用滤镜来突出强调天空。

(比如使用偏振滤镜来加深色泽和对比度)。

6、线 

当你拍摄风景照的时候一个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

怎样我的照片才能引人注目?

其实有很多种方法(使用前景是一种方法)但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使用线条将看照片人的注意力带入进图片中。

 

∙回复

∙6楼

∙2012-06-1015:

46

∙李盼星1990

∙富有名气

8

线条可以使一张照片加深景深,层次,而且可以通过所造成的图案成为吸引人的兴趣点。

 

7、让照片动起来 

 

当大多数人想到风光摄影时,首先出现在他们脑子里的是平静,宁和甚至被动的环境。

但是真正的风光摄影并不完全是静止的,为了在照片中表现出动态,你需要加入动态,情绪,和兴趣点。

 

比如:

树林中的风,海滩上的波浪,瀑布的水流,头顶飞鸟,移动的云层。

 

捕捉到这些动态,一般意味着你需要使用慢快门(有时需要几秒钟)。

当然,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光线会到感应器上,而你则需要使用小光圈或者滤镜,甚至在黎明或者黄昏这种光线较弱的时候拍摄。

8、利用天气 

一个场景会根据天气情况出现戏剧系的变化,所以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拍摄就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初学者都认为一个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是最适合外出拍摄的,但是风雨欲来的阴天实际上提供了更好拍摄出情绪和阴沉折光感觉的机会。

尝试寻找机会拍摄暴风雨,迷雾,生动的云层,厚厚云层中的透出的阳光,彩虹,日出日落等等。

利用起这些多变的天气情况,而不是仅仅去等着一个蓝天白云的好天气。

9、在黄金时间里拍摄 

最近我和一个摄影师聊天时,他说不要再白天拍摄。

他只在黄昏和黎明时拍摄。

因为那是是光线最好的时候,而且他发现那是的风景照片可以“活”起来。

 

这些“黄金”时间是拍摄风景身影的最佳时段。

因为,那是“金光”出现的时候。

另一个我喜欢这些时间的原因是,光线的角度和光线对场景效果的影响——制造出生动有趣的背景,层次和纹理。

10、考虑地平线 

这算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却依然很管用。

在你开始拍摄风光摄影时首先从两点上考虑地平线的放置。

 

地平线是否平直?

虽然以后你总是可以通过各种工具进行调整。

但是拍摄时就做好是不是更简单些呢?

 

构图时地平线应该放在那里?

构图比较通用的情况是将地平线放置在图像三分之一的地方,(上三分之一,或者下三分之一)而不是图像正中。

当然这并不是一定的,你也可以打破这些规矩,但是我发现除非是那些特别惊人的照片。

第三定律(ruleofthird)总是适用的。

 

 

11、改变你观察的角度 

当你发现一个值得拍摄的场景时,下车拿出相机,开机,翻过栅栏,把相机举到眼前,左右转转,选择不同的焦段,然后在赶去另一个景点点按下快门。

 

我们都会这样做的——但是这样并不能让我的得到想要的那种可以吸引人的照片,这时多花点时间,尝试找找更多的兴趣点。

或许可以从找一个不同的拍摄地点开始(转转小路,寻找个新角度),趴在地上从低角度拍摄。

或者找个有利的高点进行拍摄。

 

探索周围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的尝试,你会发现一些真正独一无二的东西。

∙回复

∙7楼

∙2012-06-1015:

46

∙李盼星1990

∙富有名气

8

取景和角度打造完美的风光照片

一幅完美的风光照片,除了要有表现主题的主要景物以外,还应该有其他的物体作为衬托。

这主要景物和衬托的物体在摄影术语中就叫做主体和陪体,物体是有主次之分,在画面上就应有适当的安排,一般是把主体安排在画面上重要而明显的地位,陪体只位于画上或上或下,或左右的一部分地方。

绝不能把陪体彼此要互相联系互相呼应,不然就会形成一个主、次分散的画面了。

 

有显著建筑物作为景物目标的风光,应当以建筑物作为主体,有些景物的主体物不只是一个而是很多个,甚至可以占满整个画面。

我们拍摄这类景物时,首先要决定它在画面上应该占有的位置,然后决定采取的数量,再选择拍摄的镜头角度。

 

没有建筑物作景物目标的自然风光的景物是比较多的,正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景物目标,所以自然风光的景物范围就比较广,可取的拍摄位置也比较灵活,在没有固定主体目标的自然风光里,应根据景物的自然条件并结合理想的太阳光线来决定景物范围和拍摄角度。

例如桂林山水风光,山川必然有山有水,究竟应以山作主体,还是以水作为主体呢?

这就要根据所拍摄的景物情况来决定了。

如果河流近而山层远的山川风景,就应以河流作主体,反之,则应以山作为主体。

拍摄以河流为主体的照片时,必须把河流安排在画面上最明显的地位,把远山安排在河流的远处或两旁,作为陪衬河流的陪体。

河流景物的水平线一般都是很明显的,最容易把画面划分为二,影响宾主物体的联系。

因此,如果采取的河流是横过画的,它的水平线必须很明显,我们就要选择有明显直线条的物体(如木船、桅杆和可作近景物的树木枝干等)冲破横的水平线,或以较远距离的船艇作为近景。

如果采取的河流是弯曲的,它的水平线就不会很明显地划分画面。

但为了显示出河流的深远,就应站在较高的位置以俯视角度拍摄。

这样不但能显示景物的深远,使弯曲的水平线在画上形成弧线而增加了线条的美感。

 

山川风景也有不少山近而河远的,这就必须以山为主,以河为辅。

山必然高于河,在山近河远的情况下,站在山下不但不能看见河流,也不会完全看见山层的面貌。

因此,拍摄山近河远的景物,就必须站在高山上,采取山层作为主体,用俯视角度拍摄,使白色的远河在山层间呈现。

 

拍摄没有河流可见的山层景色,可站在高山上摄取山层为远景,也可站在山下拍摄山形。

应采取一些适当的景物作山景的陪衬,才会在画面上形成孤山的感觉。

表现出高耸雄伟或山峦峻秀的气势,也要寻取适合衬托高山的物体,使山景在画面上显现得更美而不至于枯燥无味。

 

森林与原野同是属于自然风光的景物,也是没有个别固定景物目标的风光。

森林的景象是随着不同的季节而变化的,原野也会因不同的生产情况有不同的场面。

例如森林里的树木在四季中有它不同的色调和疏密程序,原野上有数不尽的牛、马、羊群或各种丰茂的庄稼(植物园、龙胜季节),森林与原野虽同是适宜用大场面表现景物,但森林与原野的取景方法就应有所不同。

拍摄森林需要身处林中,选取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疏有密的树木场面,以平视的镜头角度拍摄,才能在画面上显示出广阔、深远的森林面貌。

如果站在林外拍摄,在画面上就只能见于是一片密密的颜色沉重的树林,不仅与天空的色调极不调和,而且没有景物的深度感。

原野是一片平地,如果不站立在适当的高位以俯拍摄,也同样不能把原野上的生活现象全面表现出来。

 

∙回复

∙8楼

∙2012-06-1015:

48

∙李盼星1990

∙富有名气

8

城市风光是以街道和建筑物为主的风景,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不同地主特点和内容。

拍摄城市风光,必须着重表现出这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和繁荣景色。

拍摄城市风光就要根据它们不同地方特点选择镜头。

例如上海是一个江岸而又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水道交通畅通国内外,堤岸一带高大的楼房也比较集中。

拍摄上海城市风光,就应选择能表现上海特点和规模的外滩作为拍摄重点,如北京、广州,杭州。

但拍摄堤岸城市的市景要有适当高度的立足点(站在四、五楼为宜),站在过高或过低拍摄具有较近楼房的景物,容易造成楼房线条不平正,变形的效果。

市区其它繁华、热闹的地区,要寻找较高的拍摄位置来表现它的热闹情景(如灯光夜市),观察其能否表现出繁华、热闹的街道结合在一起拍摄,因为这样既能表现出这个地方的特点,又说明它的繁荣,拍摄出气氛较好的城市风光作品。

 

拍摄农村风光应结合农村的优美环境,尽可利用可拍摄的范围而显示出农村广阔的面貌。

农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而且较为聚集,如果站在村庄附近的山坡上,就可以把它很好地表现出来。

因此,拍摄时为了呈现农村的面貌和深远丰茂的庄稼,表现田园的线条等。

最好寻找较高的山坡为立足点(龙胜),其次,利用一年四季农村不同的景色、农作物、色块等作有利的拍摄选择。

 

风光摄影前景中景和后景的运用

前景:

 

如果要表现画面上的透视、立体感、纵深感等,前景是非常重要的了。

如果是早晨、晚霞或是阴天,前景色调则较深,但是如果有阳光,且前景的物体色浅,那么又形成背景深色而前景又显得浅色,这种情况多数是逆光照片。

前景往往是注目,所以前景之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是风光照片成败所在,对于前景要特别注意。

有些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