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646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docx

《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docx

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

民国时期的神仙眷侣

沈从文与张兆和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他爱上了他的学生张兆和。

沈从文,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湘西“乡下人”,闯荡到了大城市。

年近三十的他来到胡适主持的中国公学,算是有了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

因为讷于言辞,沈从文对张兆和展开了情书攻势,几乎一天一封。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

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张兆和不胜其扰,带了他写的三百多封情书去找校长胡适,并把信拿给胡适看,说:

“老师老对我这样子。

”胡适答:

“他非常顽固地爱你。

”她马上回道:

“我非常顽固地不爱他。

”胡适表示,沈从文是个人才,我帮你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

后张毕业回了苏州老家,沈带了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开了张家的大门。

沈从文鼓起勇气道:

如果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张父极为开明,欣然同意。

于是张兆和给沈从文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上只有七个字: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沈、张的家庭生活,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说过这样一句话:

“沈先生的家庭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家庭,随时都在亲切和谐气氛中。

两个儿子,小龙小虎,兄弟怡怡。

钱钟书与杨绛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钟书

    1932年,春,古月堂。

    1932年的清华女生宿舍,有个很典雅的名字,叫“古月堂”,入夜时,古月堂前常常站着等女友的男生。

    在那些等待的身影里,有一位面容俊朗的男子,他名叫钱钟书,是清华西方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教文学的吴宓教授称赞他:

“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为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

    未考入清华之前,就已为钱穆的《国学概论》一书作序,后来书出版时就用的他的序文,一字未改。

    他的国文和英文很好,数学却极差,幼年时他读《西游记》《三国演义》《说唐》,孙悟空,关云长,李元霸使用的武器斤两却能记得一清二楚,却不识得阿拉伯数字。

他是1932年春考入清华的,入学考试时,他数学得了零分,本来是不能录取的,但因为他中英文特别出色,校长罗家伦就决定将他破格录取。

因着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他一入清华,文名就已传遍了全校。

   他要等的这个女孩子名叫杨绛,她小他一岁,完全是他的同道中人,将阅读视作生命。

    他经常给杨绛写诗,她回信却并不多,他有些抱怨她,“别后经时无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

后来,他写《围城》,还念念不忘这段往事,《围城》里的唐晓芙也不爱写信。

    抗战期间,生活的艰难,没有折损他们事业的辉煌,他写出了著名的《围城》,这部作品让“钱钟书”这个名字被世人铭记。

后来,他们还经历了同样艰难的文革岁月,他们被下放至干校的时候,她被罚去种菜,他担任干校通信员,他去邮电所取信的时候就会特意走菜园的东边,与她“菜园相会”,十年文革,他写出了宏大精深的古籍考证与评论著作——《管锥篇》,所引中外著作上万种,作家四千余人,而她译著了讽刺小说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

    当时光流逝,生活褪去最初的华彩,逐渐呈现粗粝面目,她不再是当初不识柴米油盐的苏州小姐,他也不再是古月堂前吟诗作赋的翩翩少年。

    战乱和贫穷改变了许多东西,但总有些东西永恒不变。

    那便是“风骨”。

“钱锺书和杨绛是我最喜欢、最尊敬的一对夫妇!

他们的婚姻是最美满的!

”音乐家傅聪这样说,“我常常看到他们之间会心地微笑,有种内心的交流无时无刻不在那儿,两人在一起,就是有种默契,又有温柔在,每次看他们我都被感动。

我想,看过《干校六记》的人都能感觉到,他们夫妇能够活过来靠的就是这种互相之间的交流:

他们都是知识分子里面最高层次的人,所以他们的交流不是普通的,还有intellectually(理智上)思想上的高度交流,上升到哲学的美的高度,让人羡慕!

“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我们仨》)只要有书,这对夫妻便能乐在其中。

梁思成与林徽因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

“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

“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众多兄弟姐妹里,梁启超最寄望于梁思成,从学业、婚姻到谋职,无不一一给予入微的关怀、照顾。

思成结婚前夕梁启超致信说,“你们若在教堂行礼,思成便用我的全名,用外国习惯叫做‘思成梁启超’,表示你以长子资格继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誉。

”(梁启超:

《手迹》)然而,梁启超还是开明的。

具备多方面发展潜能的梁思成,他没有规定儿子一定走哪条路,只是不希望他再做政治家。

最终影响梁思成献身于建筑科学的是林徽因,思成曾对朋友们说过:

 “当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

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

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接着这个专业。

  梁、林真正恋爱开始在林徽因回国以后,和他一起逛太庙,刚进庙门梁思成就失了踪影,她正诧异,梁思成已爬上大树喊她名字。

那段时光对于林徽因来说是灿烂温暖的。

  梁思成在林徽因心目中终究是位温和的君子,他对林徽因关爱无比,两人精神上亦息息相通。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充满了情趣。

有时夫妇俩比记忆,互相考测,哪座雕塑原座何处石窟、哪行诗句出自谁的诗集,那甜美的家庭文化氛围总会令人产生李清照、赵明诚在世的感受。

民国时期文人中流行着一句话:

“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梁思成将其改成“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也在朋友中流传。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

“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 

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

“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话:

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所有人都知道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故事。

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

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开席前,他宣布说:

“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微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

陈寅恪与唐筼

待料理完寅恪的事,我也该去了。

——唐筼

陈寅恪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导师之一,以学识渊博著称于世。

然而,他的人生却颠沛多难,壮年盲目,暮年膑足。

幸运的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家之女润泽了他的生命,甚至追随着他渡向生命的彼岸。

这位女性就是陈寅恪的妻子唐筼。

  陈寅恪与唐筼的结合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陈寅恪二十余年潜心钻研学问。

从德回国,至清华任教,年近不惑,仍未婚娶。

其父陈三立从好言催促,到厉声警告"尔若不娶,吾即代尔聘定。

"陈寅恪只好请求父亲宽限时日,陈三立同意了。

一次,清华同事闲谈中,偶尔提到曾在一位女教师家中,看到墙壁上悬挂的诗幅末尾署名"南注生"。

同事不知"南注生"是什么人。

陈寅恪很感吃惊地说:

"此人必灌阳唐公景嵩之孙女也。

"南注生是唐景嵩的别号。

唐景嵩就是在中法战争时请缨抗法的封疆大吏。

他写的"请缨日记",陈寅恪早已读过,便有了登门拜访女教师的冒昧之举。

由此,陈寅恪认识了唐筼。

  

不久,38岁的陈寅恪与30岁的唐筼缔结了偕老之约。

  陈寅恪与唐筼的婚后生活,更多的是苦难和磨难。

  

抗战期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南开大学南撤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

陈寅恪一家自北平、长沙、梧州,辗转到香港。

陈寅恪赴联大任教,唐筼因病独自带着三个幼小的女儿留居香港。

1940年暑假,陈寅恪到香港探亲。

1941年12月,日军发起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日本人以"日币四十万元强付寅恪办东方文化学院"。

陈寅恪岂能俯首事敌,只好带全家仓促逃离香港。

战争环境中的颠沛流离,劳作辛苦,使陈寅恪眼疾日益恶化。

到1945年时,他因视网膜脱落导致双目失明。

1962年7月,陈寅恪摔断右腿股骨,自此长卧于床榻。

唐筼就拖着病体,竭尽全力自己护理。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因多种疾病,离开人世。

唐筼平静地料理完陈寅恪的后事,又安排好自己的后事,仅仅相隔45天,同年11月21日,唐筼也走了。

总之,唐筼是追随陈寅恪去了,这对才德兼备的唐筼来说可谓生死相随。

 

广州珍珠岩,广州珍珠岩厂Ce57uICIJeu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