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622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礼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生礼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生礼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生礼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生礼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礼仪.docx

《小学生礼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礼仪.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礼仪.docx

小学生礼仪

小学生礼仪

第一节进校礼仪

一、穿着整齐统一的校服

同学们,当我们成为一名小学生后,校服九成了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有些地方的学校虽然尚未配备校服,但很快也就会有了)。

校服天天陪伴着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成长,一起度过生气蓬勃的校园生活。

然而,我们真正理解穿着校服的意义了吗?

怎样穿着校服才是正确的呢?

学校要求我们穿统一校服的目的,是在于借助端正的衣冠、标准的仪表来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和遵守纪律的作风,培养良好的精神面貌。

有的同学却因为天天穿着同样的服装,人人穿同样的服装而在思想、情绪上对着校服表现出勉强甚至抵触;有些同学认为穿校服老土,没有自己五颜六色的衣服好看而不愿意穿。

这些观念抖是不对的。

我们应该懂得,培养良好的集体观念和遵守纪律的精神,应该从每个小学生身上做起,每个同学都应坚持统一的校服上学。

只有具备强烈的集体意识的人,才可能成为良好礼仪的人。

校园不同于一般的机关、企业,更不是娱乐场所,它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铸造学生心灵的神圣使命,所有是一个特别需要讲求庄重、严肃、文明和整洁的场所。

只有穿着统一、干净的校服,才能使学校显示出整齐和谐的校风、校貌,使我们焕发出勃勃的生气。

因此,保持校服的整洁、平整,保证校风穿着的端正、妥贴,是意义重大的。

随便穿着校服或穿着污损的校服,都会损害学生应有的良好形象。

假如让这种马虎、随便的风气蔓延,校服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二、坚持天天佩戴校徽

坚持佩戴校徽,对于提高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是极为有益的。

与穿校服一样,我们也要坚持天天佩戴校徽进出校门。

校徽是一个学校的标志。

当一个学生戴着校徽走出校门,在公共场所进行活动时,他胸前的校徽就在无声地向别人宣布他是某某学校的学生。

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学校而受社会的关注和监督。

比如:

当一个胸前佩戴着“××小学”校徽的学生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别人让座时,人们在心里都会一致赞赏“××小学的校风真海鸥啊,能培养出这样助人为乐的学生。

相反,如果这个学生在外面破坏公物,损坏别人利益,人们也会不约而同地认为:

××小学的校风真差,竟培养出品质这么差的学生。

可见,当胸前戴着一枚校徽的时候,我们的荣耻是与学校息息相关的。

因此,每个同学都应自觉地注意道德修养和遵纪守法,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所代表的形象,自觉地维护自己学校的荣誉。

另外,进出校门佩戴校徽,也方便于学校搞好保卫工作,使门卫进出人员的身份一目了然,防止外人随便进人学校,影响教学,这样更有利于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

每个同学都自觉佩戴校徽,便是对学校秩序的自觉维持。

三、接受门卫(值勤同学)的指点

为了加强学校的保卫工作,防止外人或坏人进入学校,干扰和破坏学校内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为了方便检查学生的仪容,维护学校良好的校风、校纪,通常,学校都设有门卫,或者由各班同学轮流值勤。

进校时,门卫或值勤同学会检查我们是否佩戴校徽?

仪容是否整洁?

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还会要求我们出示学生证等,这些都是完全正当而且十分必需的。

每个人都应该遵重并乐意接受他们的督促指点。

作为学生,应当怎样整齐配合与对待学校门卫和值勤同学指点呢?

请记住:

1、进入校门要衣冠端正,夏天不能穿背心、拖鞋进校;

2、进入校门前,应主动自我检查是否已佩戴好红领巾、校徽。

3、因特殊原因未能佩戴红领巾、校徽时,应主动向门卫和值勤同学说明情况,要求谅解,经批准后再进校。

4、如果自己的举止不符合校规,受到门卫和值勤同学的批评指正时,应诚恳接受,切不可有粗暴的言行和其他不良表现。

第二节上课礼仪

一、作好上课准备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懂得,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是一种起码的礼貌,是对老师的尊重。

作为学生,应该在预备铃响之前就进入教室,准备好课本、练习本、文具等,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

老师一踏进教室门,便感受到这种肃穆气氛,他的心里一定会因为感到备受尊重而感动,自然会更尽力地为学生传授知识。

所有说,注重上课的礼仪,即使一节课有了良好开端,又能够密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因此,每一个同学课前都应该自觉做到这一点。

二、遵守课堂纪律

遵守课堂纪律,同样也即是尊重老师的表现,也是珍惜学业与集体的行为。

在课堂上,任何一个同学扰乱了课堂秩序,都会影响其他同学的上课情绪。

要么是调皮捣蛋、爱说话的同学影响到前后左右的同学听不了课,要么是老师不得不中断上课来批评提醒他。

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全班同学的时间,而且也打断了同学们听课的连贯性,正所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所有,每个同学都应该努力遵守课堂纪律,这即是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和负责。

三、认真回答老师问题

让我们大家都记住:

1、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切不可坐在座位上,就叽哩呱啦地开口了,老师未点到自己的名时,也不要抢先答话。

2、起来回答时,姿势、表情要大方,不要故意做出滑稽的引人发笑的举止。

说话声音要清脆,不要太小声,以免老师、同学听不清楚。

发言后,要经老师允许,方可坐下。

3、当老师提问的问题恰好是自己回答不出,但自己又偏偏又被点到名时,切不可有抵触情绪和行为。

这时,应该勇敢地站起来,以抱歉的语调向老师解释说:

“老师,这个问题我不会答,请原谅。

4、在其他同学回答老师提问时,不要随便插话。

如别人回答错时,或者回答不出时,不可在旁讥讽嘲笑。

只有当老师问“哪个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时,才可以举手,并在得到老师允许后,站起来回答问题。

四、正确对待老师提醒与批评

遵守课堂纪律是尊重老师,也是尊重同学的表现。

但有些同学未能遵守纪律,因此免不了受老师的提醒与批评。

受到批评的同学往往心里老大不高兴,有的甚至认为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批评他是拆了他的台,让他丢了脸,因此对老师满肚子怨气。

更有甚者,还顶撞老师,态度蛮横。

显然,这些都是十分错误的没有修养的行为。

我们都知道,一堂课,只要有一两个人在窃窃私语或做小动作,便会使整个班级出现不安定的气氛,并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

所有,假如你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课,扰乱了课堂秩序,这时,老师及时提醒与批评你,是完全应当的,不可缺少的。

假如老师对这些不良现象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那么,这个老师就一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不称职的老师。

因此,当老师在课堂上向不守纪律的同学进行点名批评时,被批评的同学不应忿忿不平地认为是老师故意让自己出丑,而应该猛醒过来,意识到自己扰乱了课堂秩序,并立刻改作错误。

而当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你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就一定会原谅你。

当然,有的同学由于生性好动,有些坏习惯不容易一下子改过来。

但无论如何,对老师在课堂上及时的提醒与批评,决不能不当一回事,更不能为此顶撞老师,明知故犯。

相反,应时时克制自己,感谢老师与同学的提醒,尽力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和坏习惯,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爱护班集体的优秀学生。

五、婉转指出老师的错误

古人说: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

”意思是说:

人并不是圣人神仙,怎么能没有过错呢?

老师是普通的人,平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犯不着大惊小怪。

我们对老师的错处,也应该勇于指出,但在指出老师的错处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以诚恳的语气、谦和的态度来表达,这样才符合礼貌。

当发现老师出现错误的时候,不要表现出洋洋得意的样子。

“嘿,这回老师自己也出错误了,还说我们呢!

”而应态度诚恳地设法指出老师的错误。

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场合,不要当场令老师尴尬难堪。

试想,譬如如果有个同学在下面喊:

“谁说竹竿只有圆的?

哈,老师错了!

”那肯定会引起一片混乱。

有的老师为了自己的面子,说不定也会接受意见。

因此,给老师提意见时,要讲究适当的场合。

总之,给老师提意见,必须从善意出发,以商量的口气,不要逼人,应该给老师留有修正的余地。

六、迟到了怎么办

学生上课迟到,多多少少都会影响课堂秩序,因此,每个同学都应尽量不要迟到,更不能养成爱迟到的习惯。

1、迟到者应站在门口喊“报告”。

如果门关着,应先轻轻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

2、要向老师说明迟到的原因,说话态度要诚实。

假如堂上不便说,也可下课后主动跟老师说清楚。

应在老师的谅解和批准后,方可回到座位。

3、回座位时,速度要快,脚步要轻,动作幅度要小。

在放书包与拿课本时,尽量不要发出声响,更不能做出任何惹人发笑的举止。

4、坐下之后,赶快集中精神,静听老师讲课。

迟到的同学,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努力把由于自己迟到而对课堂秩序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三节同学相处的礼仪

一、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

与人相处,除了首先要注意自己人格品德之外,要十分重视尊重别人。

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往往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这是古人一再强调的道理。

同学,是我们学校生活中的亲密伙伴。

在校园生活里,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友好的气氛、互爱的精神和和睦的关系,不但对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每个人的人格成长和心灵健康也十分重要。

与同学的交际相处,也是我们小学生社会交际的开始。

所以,同学之间一定要学会互相尊重,以礼待人。

同学之间彼此互相尊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给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

有些同学为了表示亲昵,往往喜欢替另外一些同学起一些不伤害他人自尊心的外号,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比如,某同学在班里是班长,有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权威,于是同学们便叫他“小曹操”;再如,有个同学足智多谋,点子很多,于是大家都叫他“小诸葛”。

这些没有贬意的外号,也可以叫做“雅号”,因为并不伤害同学感情,偶尔叫一叫也是无妨的。

但是,如果是给同学起带有侮辱性的外号,那是要坚决杜绝的。

有的人把同学唤作“四眼狗”、“小母猪”、“长颈鹿”等,这些都深深地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

每个同学对此都应制止和给予严厉的批评。

2、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说人别揭短”,就是这么个道理。

比如,小明同学的头上长一块“鬼剃头”,一块硬币那么大的头皮上突然间掉光了头发,为此他很伤心。

可是小宁却一点也不体谅他的心情,故意冲着它开小明的玩笑:

“你这个‘明’字,有日有月,真够亮啊。

”小明非常生气,羞得满脸通红,回敬说:

“再亮也没你爸亮!

”原来,小宁的爸爸是个秃顶。

小宁一听小明说自己的爸爸,就上来打了小明一拳。

小明也不示弱,于是两人就打成了一团。

这件事怪谁呢?

双方都有责任!

首先,小宁不该拿同学的痛苦取乐;小明呢,也不该拿同学的父母作为讥笑对象。

粗俗的语言、故意的伤害,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把事情越弄越僵。

3、尊重同学,还表现在说话态度上。

对同学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不可装腔作势;更不可使用指挥或命令的口气。

与同学交谈时,态度要认真,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表现出倦怠,连连打呵欠或焦急地看钟表;同样,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要插话或提问时,一定要事先有所示意(打招呼);发现同学说话欠妥或说错了,应在不伤害他的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婉地将错处指出来,而不要得理不让人。

二、同学间互助互爱

马克思说过: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一个能够帮助、爱护和关心别人的人,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爱护和关心。

这道理很浅显。

在生活、学习中,有哪个同学不需要别人的帮忙呢?

当你病了躺在医院上不了课的时候,同学们到医院里来探望你,并且帮你补课,这时你心里感到多温暖呀;当班中的一位同学因生活困难,交不起学费要退学的时候,每个同学都从自己平时的零花钱中拿出几块钱来帮助他,使他又有机会读书了,他心里又会怎样深深感激各位同学……..

所以,一首歌唱得真不错: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表现在许多方面。

例如:

在学习上,不要因为怕别人超过自己而对学习资料保密,应该是共同使用,共同进步;不要看不起成绩差的同学,而应热心替他补课,帮助他早日跟上来;对生病、身患残疾的同学,除学习上的关心之外,生活上也应对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早上进入课堂,抹擦自己的课桌椅时,不要忘记帮邻座也抹一抹;在集体活动中,老同学要关心爱护新同学;在劳动或春游等活动中,年纪大的同学要关心幼小同学,男同学要关心和照顾女同学…….

同学们,当我们热情地为周围的人提供帮助时,还请把这样一句话名言记在心上:

“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永远记在心头;将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从记忆中抹去,只有这样才能乐于奉献,乐于生活。

三、有礼貌地请教问题

1、选择适当时间。

要在同学有空闲或方便的时候才请教,不可一有问题就对同学乱嚷嚷,随随便便打扰或影响同学的学习。

2、使用礼貌语言。

请教别人之前,一定要说:

“××同学,对不起,打扰一下,请教一个问题。

”或者使用相似的言语,并在对方同意允许可后,再把问题说出。

3、懂得为同学解围。

假如被请教的同学一时回答不上,自己应尽快为同学解除尴尬的情景,可以说:

“不要紧,这道题比较难解决,耽搁了你的世间,不好意思。

4、不忘道谢。

当同学把你请教的问题的答案告诉了你后,应当向他道谢后才可离去。

四、借东西的礼仪

1、礼貌语言不可少。

无论向谁借东西,即使是与自己极要好的同学借东西时,也千万不要忘了讲“请”、“麻烦”等词儿。

归还东西时,不要忘了说“谢谢”。

2、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向别人借东西,要经对方允可后再把东西拿走,并说明说明时候归还,不能自作主张,用了再讲;更不能未经主人同意就去乱翻别人的书包或文具盒。

如有特殊情况,实在不得不先拿了别人的学习用品或书籍时,要尽快告知同学,免得别人寻找。

3、借别人东西一定要按时归还。

否则,下次没有人再愿意把东西借给你。

4、对别人的东西要特别爱惜,做到完璧归赵。

东西用完后归还主人时,应请主人检查一下。

假如不小心,把借来的东西搞坏了,一定要主动照价赔偿,并向主人说明情况,表示歉意。

五、不能欺负弱小同学

有的同学凭着自己个子高,力气大,或是班干部,或父母有点儿地位,就在同学中称霸,仗强欺弱。

对班上守纪录的同学瞧不起,对不听他指挥的同学轻侧骂,重则动手,甚至还错误地把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看作是“出风头”,显示自己有“本领”,这些都是荣辱不辨、缺少教养的行为,必须侧底纠正。

张彪是一个高大健壮的四年级学生,他老是持着力气大随意欺负弱小的同学,老师多次严厉批评他,他总是不悔改。

一次,有个同学不小心把他的画弄到地上,他便恶狠狠地给这同学一巴掌。

还有一回,不知为什么,他竟抓着一个女同学的辫子拼命拉,疼得这个女同学忍不住掉下眼泪。

象张彪这种称王称霸的同学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谁听他们的话,他们就设法孤立谁。

对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是不要害怕,更不能因为怕受欺负就有意去逢迎、巴结他们,这样做,不但不会使他们改过,反而会助长他们的气焰,其实是害了他们。

人们常说:

大丈夫可杀不可辱,做人也一样,要尊重别人,要谦让,但有损于自己人格的事情,就坚决不能干。

好称王称霸的专门欺负弱小同学的同学也应该知道,在别人面前逞威风,其实既可笑,又让别人看不起。

同学们之间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欺负别人的理由和权利。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个名人的故事: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中非常著名的常胜将军,但他从不因为职位高,就摆架子,盛气凌人,而是非常乐于助人。

一天晚上,部队宿营后,华盛顿独自出来散步。

他穿着大衣,谁也没有认出他。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名下士正在指挥一群士兵用木头修碉堡。

有一根木头很重,举起来相当费劲。

下士只是在旁边喊叫着,却不肯插手帮一帮。

士兵们把木头往上举,但是他们已经尽了力气,再也举不上去了,他们吃力地坚持着······下士不但不过来帮一把,反而高声吆喝道:

“嘿,往上举呀!

眼看木头就要滚落下来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华盛顿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伸出了有力的臂膀。

当大木头安放在墙上后,士兵们都注视着这位穿大衣的军人,十分感激。

华盛顿问下士:

“你为什么不过来帮一帮?

“我?

嘿,为什么?

”下士傲慢地反问道,“你没有看到我是下士吗?

华盛顿解开大钮扣,露出了穿在里面的将军服。

“我是将军,下次再有大木头,你来找我。

”下士这下子涨红了脸,望着华盛顿,呆呆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就这样,华盛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养了这个好逞威风的下士。

一个称为国父的伟大人物都如此平易近人,对比之下,我们那些仗着个高力大的有点儿“特长”的同学,是不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脸红耳热呢?

六、怎样才能团结同学

1、平时遇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对同学要热情而有礼貌,保持微笑。

不管自己处在什么位置,都不要居高临下,用命令的口气和同学说话。

2、当别人遇到困难或发生不幸时,不要兴灾落乐祸,挖苦讽刺,应带着善良的同情心,尽力帮助他们。

3、和对方谈话时,对同学的优点不妨坦白说出,但不应阿谀奉承,更不能面前一套,背后一套。

不要当众挖苦别人的短处,应多肯定别人的优点和进步。

4、不在同学面前论长道短,搬弄是非。

尤其是女孩子,不要当长舌婆,也不要整天只顾打扮,爹声爹气,摹仿成年女子的姿态。

5、课余时常主动和同学交谈,同游戏,同欢笑,增进了解,促进感情的融洽。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要自傲。

班干部应特别注意平易近人。

6、遇事要提得起,放得下,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碰到不愉快的事时多为别人着想。

不要大事小事都找老师打“小报告”。

7、在行动上多帮助别人,不要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尽量为同学多提供方便。

8、要讲究信用,一诺千金。

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求得同学谅解。

9、不要自吹自擂,夸耀自己家里有钱或穿得漂亮之类。

第四节师生之间的礼仪

一、与老师相遇时要主动表敬意

尊敬师长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礼貌,而这种礼貌不但要在课堂上体现,同样应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于于不同的时间与场合。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需要向师长主动表示敬意的地方是很多的。

例如,在路上和老师相遇时,学生应主动向师长行礼问好;进出门口,上下楼梯,遇到老师要让老师先走。

又如,在车站、码头和师长相遇时,即使乘客再多再拥挤,学生也该让师长先上车、船。

再如,在车上或娱乐场所和师长相遇时,学生应该对老师让礼――让老师先坐。

即使毕业后,当与过去的老师相遇时,当学生的也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

对老师表示敬意,还体现在对老师使用正确的称呼上。

一般来说,对学校里的教育工作者,都可称其为“老师”或“先生”。

称呼时,最好在老师或先生面前加上姓,如“×老师”“×先生”等。

当然,也可以在老师的职别或职称之前加上姓来称呼,例如称“×校长”、“×教务主任”、“×辅导员”等。

二、与老师交谈的礼仪

一般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与老师交谈时,学生要主动给老师让座。

若老师不坐,学生就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立交谈。

不能老师站着,而学生却坐着和老师说话。

2、学生与老师交谈时,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应该姿势端正,不可东张西望,抓耳饶腮,抖腿搁脚。

学生应面对老师,双目凝视着老师,认真地听老师说话。

3、与老师交谈时,不能随便打断老师的讲话。

如果对老师说的话感到不明白,或有不同的看法,不必隐瞒,而应谦逊而诚恳地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三、不能给老师取外号或直呼其名

也许,给老师起外号的同学也没什么坏心恶意。

他们更没有想过把老师当敌人、仇人看,只不过是一时高兴,口头开一些玩笑,以求逞能,显示自己的比喻能力,或者希望博得大家哈哈一笑罢了。

可他们的毛病也就在这里。

学生对老师,是应该十分尊敬的。

古语说得好: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也就是说,老师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是必须无条件地尊敬的。

请大家想一想:

当我们还是一个毫无所知的孩子时,是谁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

是老师!

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了缺点和错误的时候,是谁循循善诱,把我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也是老师!

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无不渗透着师长的点点心血。

当你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你还会满不在乎地随便给老师起外号吗?

因此,一个懂得礼仪修养的好学生,是从不该给老师取外号或直接喊老师姓名的。

第五节集合礼仪

一、开集体大会的礼仪

为了保证大会的顺利进行,每个同学都应当顾全大局,遵守礼仪,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1、会前准时到场。

同学们应有极强的时间观念,最好能提前几分钟到场,以保证大会准时开始。

到场后要以极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队伍整理好,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队伍整理后,不要勾肩搭背,任意谈笑,相互嘻闹。

2、进入会场后,要自觉服从会场工作人员的安排,鱼贯而入,按指定地点入座。

切不可有一窝蜂争抢好座位和欺压小同学或女同学行为。

兄弟班级之间要发扬风格,要互谅互让,反对互相攀比和斤斤计较等不良风气。

3、集体开始后,不要随便走动和发出声响。

作为听众在下面窃窃私语,会影响报告人的情绪,也影响其他同学听讲,还会影响本班的集体荣誉。

因此,每个同学都必须自觉地遵守会场纪律。

如因特殊情况而迟到,就应悄悄地进入会场,坐在后排的座位上,不要大摇大摆地走到前面,以免目标太大而分散别人注意力。

若因上厕所等原因必须进出会场,也应弯着腰悄悄地出去,尽量减少对别人干扰。

4、集会结束离开会场时,要服从会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按顺序出场,切忌一哄而散,争先恐后,使门口拥挤堵塞,以致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