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547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docx

《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docx

命题和几何证明学生版

序号:

01

初中数学备课组

教师:

班级:

初二

日期

上课时间

学生:

学生情况:

主课题:

命题和证明

教学目标:

1.了解演绎证明(证明)的概念,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

2.掌握命题的结构,会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会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3.理解公理和定理的概念,会区分定义、命题、公理和定理;

4.体会证明的分析过程,了解证明的表达格式,会按规定格式证明简单命题;

5.掌握证明的方法和表述,从实验几何向推理几何的过渡.

教学重点:

1.命题的概念;

2.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3.证明的含义和表述格式;

4.证明的方法和表述;

教学难点:

1.将条件和结论不十分明显的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2.公理.命题和定义的区别;

3.按规定格式表述证明的过程;

4.由较复杂的题设条件得出若干结论,用到多个定理的证明;

5.逆向思维的思考方法.

【知识精要】

1.演绎证明的概念

(1)定义:

从已知的概念.条件出发,依据已被确认的事实和公认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某结论为正确的过程。

(2)证明几何问题的方法:

①综合法:

若证明A,可证明BCD…由因导果,由已知出发,逐步证得前提成立的必要条件,最后证得结论成立。

②分析法:

有结论逐步追溯到题设的一种方法,要证命题D,可证C,要证明C,可证B;要证B,可证已知条件A。

执果索因,即由结论出发,逐步追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追溯到题设为止。

2.定义.命题.真命题及假命题的概念

(1)命题: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其中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2)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步骤:

①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并在图上标出必要的字母或符号;

②根据题设和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③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的过程。

3.公理和定理的概念

(1)公理:

人们在实践中反复验证过的,公认的,不需要加以证明也无法证明的命题。

公理是不证自明的真理,无须证明,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定理:

定理就是可以证明的正确命题。

具有总结性的特点。

如“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4.几何证明中常用的证明方法

(1)证两线平行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即证有关的角相等或互补;

(2)证两线段相等

利用①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3)证两角相等

利用①平行线性质;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4)证两直线互相垂直

利用①垂直定义;②一个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③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精解名题】

基础题:

例1.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若a

(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3)在ΔABC中,若AB>AC,则∠C>∠B吗?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解方程

;(6)1+2≠3.

 

例2.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题设和结论:

(1)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3)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4)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例3.观察下列这些数,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给以名称,并作出定义:

-52,-2,0,2,8,14,20,…

 

例4.下列命题中,哪些是真命题,并写出假命题的反例

(1)过已知直线上一点及直线外的一点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必是相交直线;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4)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是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例5.求证: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顶点到两腰中线的距离相等。

 

例6.如图:

已知

,AE平分∠DAB,EB平分∠ABC,点E在CD上。

求证:

AB=AD+BC

 

例7.如图①,AB⊥BD,ED⊥BD,C为BD上的一点,AB=CD,BC=DE.

(1)求证:

AC⊥CE;

(2)若将CD沿DB方向平移得到图②③④⑤的情形,其余条件不变,

(1)中结论还成立吗?

请说明理由.

①②③④⑤

 

提高题:

例8.如图:

中,AB=AC,

,BD平分

交AC于点D,

交BD延长线于点E。

求证:

BD=2CE。

 

例9.如图:

是等边三角形,D为AC上的一点,E为AB的延长线上的一点,CD=BE,DE交BC于点P。

(1)判断线段DP于EP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判断;

(2)设等边

的边长为a,当D为AC的中点时,求BP的长。

 

例10.求证:

有两条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11:

用反证法:

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一腰的夹角小于90度。

 

例12.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BF=CD+DF,若∠ABE=α°。

求∠CBF的度数。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红扑扑的脸蛋;B.你吃过午饭了吗?

C.直角都相等;D.连接A,B两点.

2.以下四个命题中,属于公理的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C.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D.等边对等角.

3.下列说法,其中是平行线性质的是()①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A.①②;B.②③;C.④;D.①④.

4.如图,△ABC中,AB=AC,E在BC上,D在AE上(不与A重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若E为BC中点,则有BD=CD;②若BD=CD,则E为BC中点;

③若AE⊥BC,则有BD=CD;④若BD=CD,则有AE⊥BC.

A.1;B.2;C.3;D.4.

 

二、填空题

5.确认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经过________,而定义、________、_______都是推理证明的依据;

6.如图,已知∠1=∠2,∠3=∠4,∠5=∠6.求证:

AD//BC.

证明:

∵________(已知),

∴________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2+∠5=180°(_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_),

又∵_______________,(已知)

∴∠5+∠3+∠1=180°(_________________),即∠5+∠___________=180°,

∴AD//BC(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已知△ABC中,AB=AC,D、E分别是AC、AB上的点,且ED//BC,若要证明∠ACE=∠ABD,则可证__________,从而AE=AD,可证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ACE=∠ABD.

8.如图,在△ABC中,∠ACB=90°,AC=BC,点D在AB上,将△A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BCD′,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DBD′________°,得BD′_________AB.

 

第7题图第8题图

三、解答题

9.举反例,证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

(1)a2

b2,那么a

b。

(2)有两条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0.已知如图,在△ABC中,CH是外角∠ACD的平分线,BH是∠ABC的平分线。

求证:

∠A=2∠H.

 

11.如图所示,AB∥CD,点E是AC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FBE,延长BF交CD于G,

求证:

CG=FG

 

12.如图:

C为AB上一点,

都是等边三角形,AE交DC于点M,BD交EC于点N。

求证:

(1)AE=BD;

(2)CM=CN。

 

13.如图:

中,AB=AC,D为AB上的一点,E为AC延长线上的一点,BD=CE,DE交BC于点F。

求证:

DF=EF。

 

14.如图:

中,AB=2AC,AD平分

,AD=BD。

求证:

 

【自我提高】

一、选择填空题

1.如图,△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DC≌△ABE的根据是()

A.SSSB.SASC.ASAD.AAS

2.如图,等腰△ABC中,AB=AC,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5对B.6对C.7对D.8对

3.如图1所示,点D在AB上,点E在AC上,CD与BE相交于点O,且AD=AE,AB=AC,若∠ABE=20°,则∠ACD=________.

4.图2所示,O为□ABCD对角线AC、BD的交点,EF经过点O,且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若BF=DE,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最多有()

A.2对B.3对C.5对D.6对

5.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4

B.3

C.2

D.

 

二、证明题

1.如图,矩形ABCD中,点E是BC上一点,AE=AD,DF⊥AE于F,连结DE,求证:

DF=DC.

 

2.Rt△ABC中,AB=AC,∠BAC=90º,直线

为经过点A的任一直线,BD⊥

于D,CE⊥

于E,若BD>CE,试问:

(1)AD与CE的大小关系如何?

请说明理由.

(2)线段BD,DE,CE之间的数量之间关系如何?

你能说明清楚吗?

不妨试一试.

 

3、如图,在△ABC中,

(1)若AB=AC,DG=EF,DG⊥AB于D交BC于G,EF⊥AC于E交BC于F,

求证:

AD=AE。

(2)若DG=EF,AD=AE,DG⊥AB于D交BC于G,EF⊥AC于E交BC于F,求证:

AB=AC。

 

4、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A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求证:

EF⊥AD

 

5、已知如图,AC=AD,DE=CE,B为AE上一点,求证:

BC=BD

 

6、已知如图,AB=CD,BC=DA,E、F是AC上两点,且AE=CF,求证:

BF=DE

 

7、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延长BC到E,使CE=CD,求证:

DB=DE

 

8、已知,△ABC中,AB=AC,D、E、F分别在BC、AB、AC上,且BE=CD,∠EDF=∠B,求证:

∠DEF=∠DFE

9、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AC于D,P为BC上一点,PE⊥AB于E,PF⊥AC于F,求证:

PE+PF=BD

 

10、如图(a)所示,△ABC和△CEF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连接AF和BE

(1)线段AF和BE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中的△CEF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a)中的△ABC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c)(草图即可),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

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