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386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docx

《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docx

机械化矿井总结材料

坚持不懈地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

努力实现广西煤矿安全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今天在百色市召开我国南方及东北地区部分省参加的全国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推进会,对百色市乃至广西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加强广西小型煤矿安全技术改造、推进机械化开采的有关情况作个汇报。

一、广西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情况

广西煤炭资源总的状况是储量不大,分布不均衡,煤质相对较差。

截止2004年底,全区累计探明储量约24.49亿吨,保有储量21.56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0.3%。

广西煤层赋存和开采条件较复杂,全区现有煤矿187对,其中持有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井91对,新建、改扩建和资源整合矿井96对,年设计生产能力合计1300万吨左右。

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区共有4对矿井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1对新建的综合机械化矿井正在试运转,1对矿井正在进行综合机械化改造。

右江矿务局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所有矿井的资源整合和机械化改造,届时右江矿务局所有矿井将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

除了推进综合机械化开采外,广西煤矿科技进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全区共有9对矿井采用了综合机械化掘进,3对矿井采用了高档普采,2对矿井采用割煤机开采,2对矿井引进急倾斜煤层长壁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取得成功,相当部分乡镇煤矿回采工作面由木支护改为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掘进巷道支护改用锚杆支护。

通过推进煤矿机械化采煤和科技进步,广西煤矿的面貌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一)矿井规模逐步扩大。

1998年前,广西各类煤矿最多曾达2600多处。

1998年后,我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关井压产工作,到2000年底全区仅保留了308对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矿井,其它小煤矿全部被关闭。

近年来,我区坚决实施国家总局提出的“整顿关闭、整合技改、管理强矿”三步走战略,通过以优并劣、扶优扶强,全区矿井数量由308对下降到187对,矿井产能由2002年的平均2.7万吨/(井·年) ,提高到目前的6.9万吨/(井·年)。

(二)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2005年以前,广西没有机械化生产矿井,煤矿均采用传统炮采炮掘开采,开采技术和开采方式落后。

近几年来,通过整顿关闭、压减矿井数量及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改造,全区煤矿生产安全基础水平逐步提高,合法煤矿事故逐步下降。

今年以来,全区涉煤死亡事故13起、死亡16人,其中合法煤矿事故发生10起、死亡10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在4左右。

特别是百色矿务局,自从实施机械化采煤以来,已多年没有发生过死亡事故,重伤、轻伤事故也大幅下降。

(三)矿区面貌不断变化。

百色、右江矿务局等企业煤矿机械化开采工作的推进,极大地推动了煤矿职工观念的更新和进步。

百色、右江矿务局在大力推进实施机械化开采的同时,全面贯彻落实赵铁锤局长在2008年春节慰问百色矿务局时提出的“坚持安全发展、创建和谐矿区”要求,推进和谐矿区建设。

百色矿务局按照“现代化、花园式、生态型”理念,加大资金投入,抓好井下质量标准化的建设,强化职工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营造井上井下安全文化环境;提高职工干部劳动报酬,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干部职工分享到了机械化改造的成果;及时启动了职工棚户区改造工程,解决近400户职工的住房问题,逐步解决职工最关心的生活问题。

目前,百色矿务局已基本建成花园式的矿务局,右江矿务局的环境建设已经起步,不久后花园式的面貌也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主要的做法和体会

近年来,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自治区经委、自治区安监局、广西煤监局等有关部门一起共同研究探讨,与地方政府、煤矿企业一道共同推进广西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工作。

其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推动煤矿机械化谋发展

广西煤炭大多为低热值煤,发热量大多在3000大卡左右,地质条件复杂,煤矿经济效益不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西合山、右江、红茂等煤矿企业也曾进行过多次机械化采掘试验,但均未取得成功,广西煤矿搞机械化采掘几乎曾被专家所否定,从而“广西煤炭不适宜进行机械化开采”成了传统思维,广西煤矿技术进步很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部分企业煤矿采掘技术甚至出现倒退。

广西煤矿要搞机械化,首先必须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一是走出去考察学习,拓宽视野。

以百色矿务局、右江矿务局为主的煤矿企业领导多次组织领导班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安徽、山东、山西等省的国有大矿和煤机厂参观考察,自治区有关部门也多次组织人员到省外厂矿和科研机构考察学习,积极参加国家局和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各种机械化经验介绍会、现场会,不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也坚定了再搞煤矿机械化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引导企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东怀煤矿机械化改造初期,不少人持观望、否定的态度。

自治区相关部门旗帜鲜明地支持百色矿务局搞机械化,指出百色矿务局搞机械化的思路是正确的,不是要不要搞机械化的问题,而是如何搞机械化、如何搞成功的问题。

在东怀煤矿机械化改造期间,自治区各部门利用日常监管监察和到企业开展服务活动的机会,不断向其它煤矿企业宣传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将国内先进的煤矿生产技术、煤炭工业发展方向、政策要求,向广大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宣传、引导,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在百色矿务局机械化改造成功的基础上,我们经过反复研究,于2007年在全区提出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广西煤矿科技进步”的工作思路,重点推进采掘技术的改革。

至此,广西煤矿也可以搞机械化采掘、广西煤矿也可以应用先进煤矿技术等理念逐步形成。

三是打破常规,敢于突破。

在当前小型煤矿社会职能已完全由社会负责的情况下,煤矿不再是大而全和小而全,矿井一般不再配套建设大批的生活设施。

广西煤矿井田范围小、储量少、先天不足。

若严格按《煤矿设计规范》控制矿井服务年限,很难推动矿井的机械化改造。

矿井搞机械化建设和改造,经济上是否合理由企业算帐,企业要搞好矿井建设规划,解决好采掘接替问题,把好安全环保关。

至于服务年限问题,我区相关行政审批部门统一认识,不在矿井服务年限上卡企业的脖子,缓解了矿井规模和服务年限的矛盾,打消了企业上机械化的顾虑。

(二)政策引导,明确方向,督促煤矿企业加快机械化改造步伐

一是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

坚决依法淘汰关闭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以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逐步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

自治区政府明确要求关闭年设计能力6万吨以下的矿井,不断推进煤矿规模化机械化。

二是加大煤矿技术政策的执行力度。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出台的煤矿技术政策,禁止矿井多头多面采掘,推动煤矿采掘布局优化,实施正规化开采。

淘汰木头、金属摩擦支护,推行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和掘进工作面锚喷支护,增加了煤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的压力和动力。

三是做好安全生产政策的宣传。

近年来,各有关部门积极向企业宣传煤矿只有安全才能生存、才能发展的理念。

用广西曾经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如南宁二塘煤矿“10.29”事故、右江那读煤矿“7.21”事故对全区煤矿造成的严重影响作为教训,教育广大煤矿企业干部职工,只有加强管理,只有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才能确保矿井安全。

只有全区煤矿互相学习监督,共同提高安全基础水平,才能实现广西煤炭行业平稳发展。

否则,一出事故,就会出现“城门失火、秧及池鱼”现象。

四是做好东怀煤矿经济效益的宣传。

通过把东怀煤矿机械化改造后的经济技术等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算清搞机械化的经济帐、矿区进步帐,使其它企业充分认识到机械化开采的好处,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鼓励引导煤矿企业只要有条件上机械化的,都要力争上机械化。

(三)搞好服务,相互配合,为煤矿机械化开采排忧解难

一是注重做好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全区各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百色矿务局、右江矿务局、钦州矿务局、扶绥县新东公司等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开展咨询服务。

组织专家会诊,帮助煤矿企业对矿井煤层赋存情况进行研究,对企业的技术力量、管理力量和资金力量等进行全面的评估指导,增强企业推进科技进步的信心,同时积极帮助企业联系到重庆、贵州、山东、山西、河南等省的现代化矿井考察学习,了解和掌握煤矿采掘新技术、新动态。

二是注重做好帮助扶持工作。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机械化改造的矿井作为特殊的监管监察对象,给予重点监管监察和重点服务。

有关部门严格要求并主动指导帮助机械化改造矿井完善各种技改手续,加快各种行政审批和竣工验收等工作。

三是注重做好规范提高工作。

各有关部门在做好扶持的基础上,以高起点、高标准要求煤矿企业逐步完善提高矿井安全生产设施和矿区环境建设。

在东怀煤矿进行机械化改造的同时,明确提出百色矿务局要率先实现机械化,并建设成为广西第一个机械化矿务局的目标。

(四)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机械化开采向纵深发展

东怀煤矿机械化改造成功后,我们在全区大力宣传推进采掘机械化工作。

2007年9月,自治区安监局、经委和广西煤监局在百色市联合召开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现场会议,号召全区煤矿向百色矿务局、东怀矿学习,还多次组织产煤市、县(区)经委、安监、国土等部门和煤矿企业到东怀煤矿参观学习。

自治区安监局在右江矿务局塘内矿综合机械化采掘改造完成并进行试运转后,于2009年4月16日组织召开了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现场交流会,总结、交流推广煤矿机械化、信息化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三化”建设经验。

回顾和总结推进广西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一些体会:

第一,只有搞机械化,才能促进煤矿全面可持续发展。

百色矿务局全部实现了采掘机械化,年原煤生产能力接近200万吨,比2001年增长近14倍。

机械化改造大大减少了井下用工,改善了作业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

按传统采煤工艺,百色矿务局达到目前的生产能力用工最少要10000人,而该局现仅用1300人,职工收入也大幅增长,真正实现了减员、安全、高产、增效的目标。

百色、右江矿务局等企业的成功经验说明,广西煤层赋存条件虽然较差,但也有一些地方有条件搞机械化采掘。

企业只有搞机械化,才能走上全面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只有搞机械化,才能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安全为天,安全是最大的政治。

矿井实现机械化采掘,大幅度减少井下作业人员,这就是最大的安全。

如果不搞机械化,必定是人海战术,不仅生产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且极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

百色矿务局实施机械化改造后,连续3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充分证明了只有搞机械化,才能促进企业发展,不断增加安全投入,夯实安全基础,才能实现安全发展。

第三,只有搞机械化,才能促进和谐矿区的构建。

百色矿务局正在进行的矿区环境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都是机械化改造的成果之一,机械化改造使煤矿职工许多梦想成为现实:

住上楼房、开上小汽车,矿工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百色矿务局机械化改造给了我们启示:

只有发展机械化,企业才能大幅增效,物质和文化生活才能不断丰富,和谐矿区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

三、坚持不懈地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促进广西煤矿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区煤炭工业将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从广西的实际出发,鼓励和支持建设机械化矿井,研究和推进以采掘技术和支护技术为重点的技术进步,积极推广和应用一批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坚持不懈地以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为重点,全面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促进广西煤矿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重点推进百色矿区中小型机械化矿井建设。

与全区其它煤田相比,百色煤田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有较好的建设机械化矿井的条件。

我们将从政策、技术上扶持和推进百色矿区机械化建设。

凡建设机械化的矿井,对不涉及安全生产的行政审批条件,如服务年限、储量要求等,适当放宽。

(二)组织研究推进其它矿区中小型矿井机械化改造。

我们将组织力量研究其它煤田(如合山、扶绥、宜州等)矿井机械化改造工作,因矿制宜,一矿一策,适合上综采的要上综采,适合上高档普采的要上高档普采,适合搞割煤机的搞割煤机,大力推进矿井机械化。

重点研究推进薄煤层机械化采掘技术的应用,力争有所突破,为广西绝大多数小矿井找出一条科技进步之路。

(三)推进小煤矿支护改革和技术进步。

多年来,广西煤矿顶板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左右,广西小煤矿技术进步的突破点是采掘工作面支护技术改革。

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将根据国家要求,强制推行回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坚决淘汰木支护和金属磨擦支柱。

要进一步推广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减少围岩破坏,加快推广掘进工作面锚喷支护步伐。

(四)进一步夯实机械化矿井安全基础。

广西煤矿机械化改造,使部分煤矿从炮掘炮采一跃跨入综采综掘,装备技术跨度很大,许多基础工作还很薄弱。

特别是人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需要及时跟上。

各机械化矿井要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完善装备配套,不断夯实安全基础,确保机械化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各位领导、同志们!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百色市召开全国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推进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向区外同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广西煤矿机械化工作刚起步,与兄弟省市相比,我们时间上落后了几十年,标准和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推进煤矿机械化开采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广西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工作,为广西煤矿安全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煤矿机械化改造

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

促进百色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百色市人民政府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地处祖国边陲,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邻,东与南宁相连,南与越南交界,是滇、黔、桂三省(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大西南出海通边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陆路通道,辖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0万人。

200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百色地区,设立地级百色市,辖12个县(区)133个乡镇。

百色是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典型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为一体的特殊区域。

这里是1929年邓小平同志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的革命老区,是全国十八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与越南交接的边境线长360.5公里;这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其中壮族占80%,山区占总面积95.4%。

百色同时也拥有丰富的资源。

百色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目前已发现57个矿种,探明的有34个矿种,已开发利用26个矿种。

铝土矿、黄金、铜矿、水晶、褐煤等储量居广西首位,其中铝土矿储量达10亿吨以上;石油初步探明储量达1亿吨以上,天然气80亿立方米以上。

百色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有600万千瓦以上,目前已开发450万千瓦,是我国西电东送基地。

现有森林面积2728万亩,木材蓄积量44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8.6%;野生动物资源100多种,植物资源2775种,其中药用植物1200多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

百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多种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农作物生长,是全国最大的芒果之乡、全国亚热带水果基地、全国南菜北运基地、广西优质水稻和优良品种的培育基地。

百色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宣部确定的继井冈山、延安之后的第三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416.2亿元,财政收入55.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5.5亿元,城镇化率达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0元,城镇新增就业1.9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人口自然增长率6.8‰。

长期以来,受自然和历史因素的制约,百色人民一直在为脱贫致富而不懈努力。

1986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平果铝要搞”让老区百色找到了一条依托资源、发展工业、振兴百色的富民之路,百色经济、社会从此迈上新的快车道。

在这其中,煤炭工业作为百色工业的传统九大重点产业之一和配套煤—电—铝结合战略的生态循环型铝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百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百色煤田是广西煤炭资源储量最多和煤炭生产量最大的煤田,已探明煤炭储量在5.1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境内田东县、田阳县和右江区等地。

2001年以前,全市共有煤矿200多个,2002年起,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关于整顿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开展煤矿整顿和关闭工作。

至2006年底,全市煤矿数量由202个压减到40个,煤矿数量在减少76%的情况下,生产能力却由2001年的300万吨提高到450万吨。

同时,我市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逐步改善。

目前,全市证照齐全合法矿井共有29对,煤炭生产企业主要是右江矿务局和百色矿务局,其中右江矿务局有10对矿井,百色矿务局有4对矿井,田阳县有小煤矿10对,右江区有小煤矿5对,煤矿年总生产能力400万吨以上,2008年实际生产煤炭为280万吨。

两大矿务局和其他煤矿生产企业每年为百色境内铝、电、冶金、石化、建材等重点工业企业提供80%的燃料供应,并向市外部分企业供应产品,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煤炭工业发展,2005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科技兴煤、科技保安、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推进机械化开采为重点,致力于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和现代化装备水平,通过强化科技管理,加大矿井技术改造力度,狠抓科技攻关和创新,积极组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等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全市目前已有5对煤矿基本完成机械化改造,3对矿井采用高档普采工艺。

预计今年全市煤炭产量达300万吨,有效推进了全市煤矿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全市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在以科技促生产、保安全,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体会:

一、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坚定不移地实施煤矿机械化改造

近几年来,百色工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紧紧围绕占全国四分之一储量的独特铝土矿资源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广西把百色作为以铝为主的新工业基地进行建设等一系列历史性机遇,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发展工业经济,正在努力打造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工业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全区第四位,增速步入三甲之列,百色也由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向新兴的工业大市加速迈进。

新的形势、新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特别是我市提出了全力实施“千亿铝产业”工程目标,计划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全市氧化铝年产量500万吨以上,电解铝产量200万吨以上,铝加工产量150万吨以上,铝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煤炭、电力等能源强有力地供应保障,这给我市的能源供应带来了严竣挑战,采用传统的煤炭工业生产和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市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要,也无法有力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面对这一情况,我市主动求变,市人民政府在认真深入煤炭企业调研、多方组织研究讨论和充分吸取借鉴先进煤炭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果断作出煤炭企业转型规划,提出“科技创新、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路子,在广西尚没有机械化矿井经验的情况下,冒着失败的风险,从2005年开始启动实施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改工程,全力支持百色矿务局东怀矿作机械化改造的尝试和试点。

同时,为有效解决好有条件的国有煤矿发展机械化面临的资源不足问题,我市积极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出台政策文件,上大压小,积极引导煤矿企业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促成市属两大煤矿企业兼并周边小矿,做大做强企业,将全市的煤炭资源集中配置给两大矿务局管理,并逐步淘汰一批落后的小煤矿,为全市有计划、按步骤的以机械化生产代替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机械化改造创造了空间,打下了基础。

在推进机械化改造过程中,我市敢于突破“南方地下水文发达,地质结构复杂不适用综采综掘先进生产工艺”的传统思维定式,由市人民政府派出专题调研组对现有煤矿井进行全面调查,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南方软岩地区的薄煤层也能够实现机械化开采”的论断并经实践取得成功。

几年来,先后对辖区的右江矿务局、百色矿务局所属的5对煤矿进行了“综合机械化掘进、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安全信息自动化监测监控、皮带运输”等四个重点系统的技术改造,实现了“综掘综采一体化、综掘锚喷一体化、安全信息自动化监测监控一体化”的“三个一体化”目标,打破了广西煤矿不能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的预断,填补了广西煤炭工业“综采”、“综掘”和软岩地区锚喷支护三项空白,成为广西产煤规模最大装备最现代化的矿井群。

二、创新机制,拓宽渠道,为煤矿机械化改造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

资金不足、科研经费少是制约实施机械化改造的重要因素。

为了有效解决煤炭企业的这一难点问题,免却企业的后顾之忧,我市按照“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不断研究完善政府和企业共同增加煤矿投入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全方位机械化改造和科技投入机制。

一是对所属煤矿进行股份制改造,同时采取招商引资,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融资2亿元,全部投入到煤矿井的机械化改造;二是注重发挥企业的投入主体作用,按照高新技术企业5%、重点企业3%、一般企业1.5%的比例,引导企业足额提取科技开发基金,用于煤机研发;三是加强政府对金融工作的统筹,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投资的信贷支持。

协调金融部门依据企业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调整和追加授信额度。

鼓励银行和企业采取商铺质押、土地质押、存货质押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四是实施财政贴息政策,对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实施机械化改造进行贴息,并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补助。

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市煤炭工业企业的冲击,我市大力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成立了企业融资服务组等六个工作组服务企业,市领导率有关部门多次下到煤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情况,针对市场供应不景气煤矿生产产量有所减少、机械化改造资金不足等问题,我市先后组织召开了5次银企洽谈会和重点项目推荐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

了解到右江矿务局塘内矿机械化综采项目资金缺乏的情况后,市政府多方联系,促成自治区投融资担保公司和广西交通银行为右江矿务局落实了5000多万元的融资担保,使项目在今年的困难形势下顺利动工建设并于3月份投入试运行。

同时,我市还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各项技改扶持资金支持,扶持煤矿企业进行机械化改造,以效率换效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三、强化服务,完善体系,切实提升煤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为适应煤矿机械化、现代化改造需要,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作的重点,把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和管理机制作为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重要保证,大力组织科技攻关活动,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行业技术平台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行业科技力量和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整合煤炭科技资源,我市以辖区大型煤矿企业右江矿务局为主体,市科技局、质量监督局、工业园区等部门支持,共同筹建“机电一体化研发中心”,进一步完善了集研究、开发、试验、推广等为一体的专业创新体系,研发成型了具有强大市场潜力的矿井无盲区超中波通讯设备、矿用隔爆疏车等矿用设备和安全仪器。

二是建立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激励机制。

发挥市场对科技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引导、支持、鼓励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创新,建立新型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带头人给予物质奖励和政治荣誉,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的对接。

三是加大对人才引进和职工培训的力度。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引进急需的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到矿区工作,解决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针对采掘工程技术人员后备力量薄弱的情况,鼓励技术人员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提高专业技能,解决技术人员后继乏人的问题;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职工队伍作为科技兴煤的长远大计来抓,切实加大职工的技术培训力度。

四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