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097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9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docx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docx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

知识点一、电荷

1、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

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6.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①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②用验电器。

知识点二.电路

1、电路定义: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

2、三种电路:

(1)通路;

(2)开路;

(3)短路:

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

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②用电器短路(部分电路短路):

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

3、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

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只需一个开关.

(2)并联电路:

电路中电流有多条通路,各支路用电器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总电路,各支路上的开关控制各个支路.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

在识别电路时,电流:

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

②断开法:

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知识点三.电流

1、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

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

把_正电荷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和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电磁铁等);电流的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5、电流的定义:

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的量(电荷量(Q):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

库仑(C))。

(说明:

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6、电流的公式:

I=Q/t

(I表示电流,单位是:

A;Q表示:

电荷量,单位是:

C;t表示时间,单位是:

s)

7、单位:

1、国际单位:

安A2、常用单位:

mA、μA

3、换算关系:

1A=1000mA1mA=1000μA

8、测量工具:

电流表,符号:

观察:

量程、分度值、零刻度。

使用时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知识点四、电压

1、电压的作用: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

伏(V);常用单位:

kVmV、μV

换算关系:

1Kv=1000V 1V=1000mV1mV=1000μV

(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测量工具:

电压表,符号:

(1)、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2)、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②1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知识点五.串联和并联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I1=I2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

电压关系:

串联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U=U1+U2

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U=U1=U2

第三章认识电路

课题3.1电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荷周围有电场,电荷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电场进行的;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4)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5)知道电流的三种效应;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与观察,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物体带电的实质。

(2)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经历关于电能转化的讨论过程,知道电能是可以转化与利用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节能习惯。

教学重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电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教学用具:

铁架台、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塑料尺、小金属球、灵敏电流计你、橘子(柠檬、柚子、橙子等均可)、铜丝、铁丝、导线等。

多媒体课件及相应图片。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电可以来自你的手电筒,也可以像闪电那样充满神秘。

电使你的房间充满光明,使你的计算机工作,也使你的心脏跳动。

关于电,有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

莱特瓶的故事:

174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巴黎的市民穿红戴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向“巴黎圣母院”教堂前地广场赶去,去观看一场神奇的科学表演。

下午三时,教堂正门临时搭起的观礼台上,坐满了达官显贵和皇室人员,四周彩旗飘扬,鼓乐齐鸣。

表演开始,为首的神父——巴黎实验物理学校教师诺雷走向观礼台,鞠躬致礼后,让700明修道士手拉手地围成一个直径约为270米的半圆圈,他走向圆圈的中心,将一只银光闪闪的玻璃瓶高高举起,大声说:

“这瓶子就是这几个月来人们热衷于议论的莱顿瓶,现在我将使各位大人亲眼目睹它的神威。

”接着,他令助手拿来摩擦起电机,手摇把柄,向莱顿瓶充电。

然后,他让排头的修道士手捧玻璃瓶,再令排尾的修道士去握莱顿瓶的中央的引出得到导线,在修道士握住这导线的瞬间,蓦然一声“噼啪”响,700多位修道士同时跳起来,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

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

小小的玻璃瓶,哪来这么大的威力,真是不可思议!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静电现象

2500年前,古希腊人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竟能吸起地上的羽毛。

这是一种电现象。

1747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命名电荷。

1、定义:

正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负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2、摩擦起电的原因:

(P35第3段课文)。

 

3、电荷间相互作用

观察:

电荷间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场:

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

5、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二)电流:

1、电流(I):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

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3、电池:

有正负两个极,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伏打电池基本原理: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三)电能:

电流具有电能。

交流与讨论:

电流的效应。

电流有三效应:

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

热效应——电能转化为内能。

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三、板书设计,整合提升

 

四、大海扬帆,尝试远航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为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电荷。

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物体是否带电可用检验。

2、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物种的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从束缚电子本领弱的转移到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带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带电。

4、带电体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叫。

电荷间的作用是通过来起作用。

5、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

6、电流具有能。

电池是提供持续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叫,电能可以转化为、、、等。

参考答案:

1、正,负。

排斥,吸引。

2、带电。

3、原子核,电子,电子,正,电子,负。

4、电场,电场。

5、电荷,正,相反。

6、电,电流,用电器,内能,机械能,声能,化学能。

五、作业P39T2。

参考答案:

电流从云层流入避雷针。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多,解释起电的原因是难点。

电流概念的教学是重点。

3.2电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电路的概念,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用具:

干电池、灯泡、开关、导线、电动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周围到处都有电路。

从你的台灯,到跨越大海的电缆;从你的玩具车,到飞向太空的火箭,都有电荷流动的电路。

通过展示高架输电线、跨海电缆、电动机、电视机、计算机和电动玩具的电路,以及家庭照明电路等图片或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电的世界。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电路的组成

1、提出问题——如何让灯泡亮起来

材料:

电池1节,灯泡1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

 

怎样连接才能让灯泡亮起来

让学生试着把它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并控制它的亮灭。

2、动手做

在实验前,教师要强调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并简要说明其危害。

3、认识电路、电源、开关及用电器

在“动手做”的基础上,让同学思考:

一个正确的电路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引导学生总结出: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复杂还是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电源:

提供电能,持续供电的装置。

干电池、发电机、蓄电池。

用电器:

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

灯泡、电风扇、电饭锅。

开关:

控制电流的通断。

按钮、闸刀、拉线、空气开关。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通路:

接通的电路。

现象:

闭合开关。

本质:

有电流通过用电器。

开路:

断开的电路。

现象:

断开开关。

本质:

无电流通过用电器。

短路:

由于错误操作或故障,使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

——有大电流,烧毁电源,甚至造成火灾。

(三)电路图

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

P47图4-1-6电路中常见的图形符号。

强调:

规范。

门铃电路图:

三、板书设计,整合提升

 

四、大海扬帆,尝试远航

1、用把、、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它的三种状态是、和路。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有和电路。

2、电源在电路中是提供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蓄电池、发电机等;用电器是消耗的装置,如电灯;开关是控制的通断的装置,输送电能的元件。

3、电源有正、负两个极,电流从电源极流出,极流入,电源内部电流是

从极到极。

4、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叫。

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部分组成。

5、下列装置都属于电源的一组是()

A.电动机、发电机、电池B.电池、发电机、太阳能电池

C.电烙铁、电饭锅、电灯D.剃须刀、发电机、电池

6、下列装置都属于用电器的一组是()

A.电熨斗、闸刀开关、电冰箱B.日光灯、干电池、插座

C.灯泡、洗衣机、灯座D.微波炉、电动机、空调

参考答案:

1、导线、电源、用电器、开关,通路,开路,短。

电源,闭合。

2、电能,干电池。

电能,电流,导线。

3、正,负,负,正。

4、电路图,四。

5、B。

6、D。

五、作业P49T1、T2、

T3。

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教学反思: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作用。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清通路、开路与短路,并记住其特点。

3.3电路的连接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会根据实物图画出串并、联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图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难点:

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

教学用具:

干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节日的晚上,当你和家人一起在街上漫步时,映入眼帘的五光十色的彩灯,是那样的赏心悦目,令人遐思。

这一串串彩灯是怎样连接的呢?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实验探究:

让两只灯泡、两个开关和一些导线,试着把它们连接起来,让两只小灯泡都亮起来。

材料:

电池2节、灯泡2只,开关2个,导线若干。

 

(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提出问题

 由以上学生的设计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

鼓励学生由电路图和实物图提出问题。

比如:

开关的作用和它的位置是否有关?

串并联电路有哪些区别?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几个通路?

等等。

(2)制定计划,进行探究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要求学生将设计的实验方案画成电路图,并进行实验,探究问题。

(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通常,学生会得出以下结论。

①串联电路连接特点:

各元件逐个顺次接入电路。

电流特点:

电流无分支。

(也可以说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

②并联电路连接特点:

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

电流特点:

电流有分支,干路电流分成几部分分别流经各元件。

③并联电路可以通过各支路的开关分别控制各支路上的用电器,一个支路的通、断不会影响另一支路的通、断。

这是并联电路特有的优点。

在不要求各用电器同时工作的情形下,就要采用并联电路。

学生总结到这一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照明电路,看看各灯是怎样连的?

让学生回家后,打开电冰箱看看,冰箱内的照明灯与压缩机是否一定会同时工作?

④并联电路广泛用于家庭电路和工业电路,就是因为实际中经常要求各用电器能独立通断,互不干扰。

但是,对于只要求各用电器同时通断的场合,采用串联电路可以节省开关。

通过实验探究,应让学生意识到,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通断的作用和它的位置无关。

如有时间,在探究活动的最后,可以鼓励学生展示成果,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点:

(1)各用电器工作相互影响。

(2)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与位置无关。

并联电路:

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之间的电路。

特点:

(1)各用电器独立工作。

(2)电流有多条路径。

(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

“动手做”:

模型房布线。

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路连接方式的实际应用。

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各组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参赛,比一比谁的布线既快又正确。

(二)组合电路和集成电路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收音机电路、电视机电路、计算机电路、集成电路等等,告诉学生不论电路如何复杂,如何神秘,它们都可以简化成若干的串联和并联电路来分析。

教学最后,可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举出日常生活中用电器串联和并联的例子。

 

三、板书设计,整合提升

 

四、大海扬帆,尝试远航

1、电路连接有两种基本方式:

和。

2、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接入的电路叫电路。

其特点如下

(1)电流只有条路径;

(2)用电器影响(填“互相”或“不相互”):

(3)开关与用电器联,一只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3、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之间的电路叫电路。

其特点如下

(1)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到负极有条路径;

(2)用电器影响(填“互相”或“不相互”):

(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两灯属于并联的电路是()

 

参考答案:

1、串联,并联。

2、串联,

(1)一,

(2)互相,(3)串。

3、并联,

(1)多,

(2)不相互,(3)各支路。

4、B。

五、作业P54家庭实验室

 

教学反思:

从学生实验入手,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清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再学会画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图。

课题3.3电路的连接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会根据实物图画出串并、联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图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难点:

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

教学用具:

干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了解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并联电路特点,今天我们综合运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学会

(1)根据电路图将实物连成电路;

(2)根据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画出下列实物图的电路图

 

正确答案如下图甲、乙、丙所示

(二)根据电路图,将下列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正确答案如下图A、B、C所示

 

三、板书设计,整合提升

 

 

四、大海扬帆,尝试远航

1、识别电路常见的几种方法:

(1)定义法:

根据各用电器特点判断:

各种用电器首位相连连成一串为联,各种用电器的两端分别一起为联;

(2)电流法: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分支为联,电流有几条路径为联;

(3)拆除法:

拆除用电器,若其他用电器仍然工作为联。

(4)节点法:

在不规范的电路中,不论导线多长,只要期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可以看成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有公共点的电路是联。

2、我班教师内有八盞日光灯、一台饮水机和饮水机,它们的连接方式是联。

3、集成电路可以简化成和电路来分析。

4、(2011年北京市)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

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参考答案:

1、

(1)串联。

(2)、并联。

(3)串,并。

(4)并。

2、并。

3、串联,并联。

4、D。

五、作业

P54“自我评价”画出冰箱内的灯泡与压缩机的电路图。

摘下灯泡,如果压缩机仍然工作,那么就可以断定压缩机与冰箱的灯不是串联的。

 

3.4活动:

电路的创新设计展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串、并联电路图。

(2)知道混联电路。

2.过程与方法

在电路创新设计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电路连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电路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电路知识的应用。

教学难点:

电路知识的应用。

教学用具:

干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了解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并联电路特点,今天我们综合运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开展活动:

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改进小彩灯的连接电路

展示装饰用的小彩灯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分析并画出电路图。

连接类似电路,随意将其中一个小灯泡拧松,将导致电路开路,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

该电路的缺点是如果有一个小灯泡烧毁了,将使整串小灯泡全部熄灭。

并且提出问题:

如何改进电路?

由学生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不限制学生思路,只要方案可行都可由学生一试)。

图1方案1

图2方案2

(二)、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

展示竞赛抢答器、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并展示如图用曲别针所做的简易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

图3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

 

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并留出接线头A、B,提问者把接线头A与左排一个曲别针接触,表示提出一个问题,回答者把线头B与右排一个曲别针接触,表示选出一个答案。

只有选择正确答案时,小灯泡才亮,错误时灯不亮。

让学生讨论硬纸板后面的电路连线,并对这个小制作进行评价。

提出问题:

能不能设计出一个回答正确时绿灯亮,回答错误时红灯亮的装置?

(三)、病房呼叫电路

图4病房呼叫电路

展示由学生设计的呼叫电路。

每张床边都有一个开关,每个开关与护士值班室里的一个灯泡相对应,某一床位病人按下开关后值班室中对应的电灯亮。

提出问题:

如果在值班室,当病人呼叫时,不仅有灯光显示,还需有声音呼叫,应当怎样改进呼叫电路?

由学生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图5参考方案1图6参考方案2

(四)、拓展设计:

可随手开关灯的电路

为了节约用电,往往要我们能随手关灯,假如有一个长长的过道,只在中间安装了一盏灯。

你能否设计一个电路,在过道两头各安装一个开关,使我们通过过道时,能够在一头把灯打开,走到另一头后又可以把灯关掉?

让学生课后思考,并注意观察此类电路,猜想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参考电路图如下。

三、板书设计,整合提升

 

四、大海扬帆,尝试远航

1、两盏灯可以各自开和关,互不影响,该电器采用联电路,家庭的电灯、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等用电器都是联在电路中的。

2、在做电路设计的实验时,若用两个开关控制同一电灯,要求两个开关中任意一个接通,电灯便可以发光,同时断开两个开关才会熄灭,那么这两个开关必须联。

3、(2011年长沙市).如图所示是一种声光报警电路。

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只闭合S2时,铃响灯不亮

B.只闭合S1时,灯亮铃不响

C.同时闭合S1、S2,铃响灯不亮

D.同时闭合S1、S2,灯亮铃不响

4、(2011年黑龙江)如图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

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

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