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848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docx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docx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题

教师职业道德V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解读

1.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劳动。

道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阶级社会中,一个人的行为究竟是善还是恶,主要以自己所属阶级的阶级利益为判断标准。

3.道德的内涵:

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

4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5.(选择)道德的功能:

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6.职业道德即出现了社会分工才逐渐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

7.职业道德的特征:

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道德)

8.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因素构成。

9.(选择)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分析:

鲜明的继承性;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严格的标准性。

10.(选择)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作用):

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

教师职业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11.(选择)奴隶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好品德;“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主张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受教育者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肯定师德的榜样作用。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要求教师言行一致、“以身戴行”;“有道者劝以教人”视为教师的大善。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最早把“教”与“育”两字合起来用。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2.(判断、选择)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它贯穿于教育劳动的始终。

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

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

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1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

1、(判断)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职业道德的标志;2、(判断)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明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3、(判断)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道德的理论和实践的概括总结;4、(判断)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14.(判、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2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3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1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3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16.(选择)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

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7.在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有哪些?

(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意志是人自觉地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

17.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8.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政治方向。

它是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最根本的道德标准。

19.依法执教的必要性:

依法执教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20.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模范的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2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1.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再次,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最后,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22.廉洁从教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保证。

廉洁从教的道德规范的根本意义在于他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保证。

23.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

1.安贫乐教,无私奉献;2.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24.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

1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2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3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5.教师的个人礼仪:

仪容、举止、表情、服装和佩饰等。

26.教师礼仪的特点:

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7.教师注重礼仪的作用:

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3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8.教师注重礼仪的要求(在新时代,如何注重礼仪?

):

(1)努力学习礼仪知识和理论

(2)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礼仪原则(3)科学认识和掌握礼仪规律。

社会主义礼仪是建立在礼仪主客体平等基础上的,以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的新型礼仪。

教师在实施礼仪过程中必须坚持相互尊重原则、诚信真挚原则、顾全大局原则和不卑不亢原则。

29.尊重家长的道德要求:

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30.教师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的一贯性

(2)有利于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3)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4)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31.教师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

1同行相尊,取长补短;2主动交往,相互勉励;3友好合作,公平竞争。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下)

32.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

热爱学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底线。

33.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2为教师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3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4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5有利于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34.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

1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起点,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前提);2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3要始终信任学生;4要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5要平等对待学生。

35.(判断、选择)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教书育人是教师必须坚守的职责;2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3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36.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1)明确教书内容

(2)把握教育方向(3)教书育人要结合科学,融入感情。

37.教书育人的途径:

1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2要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3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4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教学之中。

38.严谨治学的重要意义:

(1)是教师必备的素质

(2)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3)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9.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

1要有精神的专业知识;2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3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4要有锐意创新的品质。

(锐意创新是教师严谨治学必备的品质)。

40.严谨治学的途径:

1教师要夯实学科专业知识;2教师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3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

4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1)对学生认知的启迪作用

(2)对学生情感的向导作用(3)对学生意志的培育作用(4)对学生行为的示范作用。

4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起码要求):

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①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感②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③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⑵拥有健全的人格;⑶要身体力行

43.教师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1要有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和健康的情绪2要有广泛的兴趣3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

44.教师的道德品质具有哪些特征?

1是社会对教师道德要求和教师个体独特个性表现的结合2是教师个人意志的凝结3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4具有动态的稳定性。

45.教师健全人格的表现:

(1)教师要有健康的人格身体

(2)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格心理(3)教师要有对高层次人格的追求。

46.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怎样做到?

(1)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拥有健全的人格(3)要身体力行。

第五章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视野

47.创新是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1)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经济持续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2)创新是受教育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3)创新是教师职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48.实践教育创新的师德规范:

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师要具备独立获取、处理新信息的能力;3教师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49.教师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教师要有更新教育观念2)教师要敢想敢做、不断探索。

敢想就是要改变自身的思维定势。

3)学校要为教师的教育创新提供条件。

50.教师网络道德修养:

1教师要正确享用网络的服务功能;2教师要正确的进行网络道德评价;3教师要及时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责任。

51.网络社会的特点: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网络社会中真假难辨、善恶难辨、美丑难识。

52.教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

(1)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2)加强对学生的环保知识教育(3)扩大环保教育内容。

第六章教育职业道德范畴

53.(判、选)道德范畴是反映人们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念,它包括义务、良心、公正和荣誉等。

54.(选择)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特点:

1受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2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3体现了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关系的反映,受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制约。

55.教师义务的内容有哪些?

(1)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以自己的人格去陶冶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教书时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判)。

(3)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56.教师良心的特点:

公正性、综合性、稳定性、内隐性、广泛性。

教师良心的作用:

指导作用、自我监督作用、评价作用。

57.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58.(选择)教师公正的内容:

1坚持真理;2秉公办事;3奖罚分明。

第七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59.(选择)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任务:

(知情意行)1提高教师道德认识;2陶冶教师道德情感;3磨练教师道德意志;4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

提高教师道德认识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

60.师德情感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等。

61.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要履行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作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的精神。

教师道德意志的特征:

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

62.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

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参加实践,坚持知与行相结合;勇于自我反思,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63.(选择)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

1影响的深刻性;2空间的广泛性;3时间的持久性。

64.(判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作用):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65.(选择)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66.(选择)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自我评价法、学生评价法、社会评价法。

教师的自我评价的内在动力是教师的内心信念。

社会舆论是指众人的议论和评判。

6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

1.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2.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3.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6.动机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7.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教育法规概论V

第一章绪论

2、(选择)教育法规的功能:

1.教育法规具有指引作用;2.教育法规具有评价作用;3.教育法规具有教育作用;4.教育法规具有保障作用。

4、(选择)我国教育法规的形式渊源:

1.宪法,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教育行政规章,5.地方性教育法规。

教育法律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教育法律是教育法的最主要的渊源。

教育基本法律主要指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定的教育方面的母法。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教育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也可称为教育单项法律。

如《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育法律而非行政法规。

5、教育行政法规是行政法规的形式之一,它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教育法律。

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

条例、规定和办法。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暂行实施办法》。

6、1986年4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7月1日施行。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1996年5月15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国人大制定),并于当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自1999年1月1日颁布实施。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1993年10月3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并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颁布实施。

7、教育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

1.《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2.教育法律和其他法律中关于教育的规定、3.其他规定。

8、(判断)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9、(选择)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由:

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10、(判断)法定条件指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情况。

(判断)行为准则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规则的基本要求,这是教育法律规范的核心部分。

11、教育法律关系由教育法律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12、组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通常须具备法人资格。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①依法成立;②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3、(选择)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一般包括物、行为、精神财富。

第二章教育法制

20、(选择)(教育)立法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法律议案的提出。

2、法律草案的审议。

3、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4、法律的公布。

宪法需要经过全国人大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需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1、(判断、多选)教育立法的原则:

1、必须坚持自发从属母法的原则2、(多选)必须反映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必须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坚定地原则性和适度的灵活性、法律的规范性)3、必须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4、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5、必须借鉴外国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

23、(判)教育执法的原则:

1、国家教育法规优先于地方教育法规的原则2、总的教育法规优先于单项教育法规的原则3、后定教育法规优先于先定教育法规的原则4、特别教育法规优先于一般教育法规的原则。

24、(选择)教育法实施的监督制度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3、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4、社会力量的监督

第三章教育政策

28、(选)教育政策的特点:

1、教育政策的目的性与可行性2、教育政策的稳定性与可变性3、教育政策的权威性与实用性4、教育政策的系统性与多功能性

29、(选)教育政策的功能:

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

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

认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方案。

30、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机关:

党的机关(中央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第四章学校

33、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力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学校具备法人的条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34、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学校法人的特征):

1.办学自主性、2.财产独立性3.机构公益性

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组织机构和章程2教师3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4办学资金和经费来源。

36、学校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2、教育教学方面的义务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对学生及其家长的义务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37、公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1、校长负责制(高中以下)2、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院校)。

39、学校规章制度的体系结构:

制度系统(是学校规章制度系统的核心系统)、制度观念系统、制度执行系统、制度教育系统。

第五章教师

41、(判断)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

43、(案例)教师的基本权利:

1.教育教学权。

教育教学权指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科学研究权。

3.管理学生权。

4.获取报酬权。

教师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假期”的权利。

包括内容: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权、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权、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45、(判断)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条件。

教师资格的条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热爱教育事业3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4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5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认定程序:

1提出申请2受理(30日内)3颁发证书。

教育资格丧失: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禁止);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或者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

46、(选择)教师聘任制度的形式:

招聘,续聘,辞聘,解聘

47、教师考核的内容为:

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即德、能、勤、绩)。

48、教师的法律责任1、侮辱、殴打教师的法律责任2、打击报复教师的法律责任3、拖欠教师工资的法律责任4、教师违反教育法规的法律责任(①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应付法律责任②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应负法律责任③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应付法律责任)。

第六章受教育者

50、(判断)3—10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1—18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52、(案例)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

1、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

2、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4、享有申诉权5、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55、学生的违法行为按照性质和情节的轻重分为:

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

56、学生的违法行为1、逃学、辍学行为。

2、考试舞弊行为。

3、扰乱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行为。

4、因故或不慎造成同学伤害的行为

57、(选择)受教育者权利的保护:

1.家庭保护、2.学校保护、3.社会保护、4.司法保护、5.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保护。

第七章教育法律救济

59、(判断)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使受害者的权益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度。

60、(选择)教育法律救济的特点1、以纠纷存在为基础。

2、以受损为前提。

3、以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为根本目的。

61、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渠道和方式)1、诉讼渠道。

2、行政渠道。

3、其他渠道

62、(判断)教育申诉,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63、(判断)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1、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

2、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

3、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66、教师和学生的申诉制度程序都是由:

申诉的提出、受理和处理三个环节组成。

67、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重新处理的制度。

68、学生申诉分为两种:

校内学生申诉(校内诉讼)、教育行政申诉。

先校内申诉,然后再行政申诉。

69、(选择)学生申诉制度的特征:

法定性、行政性、准司法性、准独立性、非诉性

72、(判断)教育行政复议从属性上看属于非诉讼上的一种申请救济途径。

73、(判断)教育行政复议的基本特征:

1、教育行政复议是一种带有司法性质的特殊的行政行为。

2、教育行政复议是一种依据申请的行政行为。

3、教育行政复议的对象只能是具体行政行为,而不能是抽象行政行为。

4、教师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只能是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包括教师、学生和其他公民、组织等),被申请人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

5、教育行政复议执行不适用调节原则,必须有明确的裁决。

74、教育行政复议程序基本上分为申请、受理、审理、决定和执行几个步骤。

75、(选择、判断)教育行政诉讼作为教育行政法律救济手段的特点:

1.主管恒定。

2.诉讼专属。

3.被告举证。

4.不得调解。

76、教育行政诉讼的主管机关只属于人民法院,只能由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如教师学生或学校提起。

79、(判断)教育行政赔偿的特征1、侵权主体为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2、侵权损害发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3、侵权行为源于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行为。

4、教育行政赔偿的主体是国家。

5、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

80、(判、选)国家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的构成要件:

损害事实、侵权行为主体、执行职务的行为违法、因果关系

教学方法导论V

第一章教学方法概述

三、当代国内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为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发文倡导的新的教学方法:

1.愉快教学法:

是上海特级教师倪谷音首先倡导的。

它要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