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786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市丰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丰台区2013年初三统一练习

(二)

语文试卷2013.6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笨拙zhuō憎恶zèng不屑置辩xièB.卑鄙bǐ赋予yú茅塞顿开sè

C.呜咽yè执拗niù牵强附会qiángD.差事chāi提防dī一脉相承mà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断言不言而喻B.举措举世闻名C.尊重语重心长D.单薄厚此薄彼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目前,打着解酒名号的药物有很多,医学上并没有真正的解酒药,广告中吹得神乎其神的药效,给饮酒者心理暗示而已,所谓解酒药,绝不会使人酒量倍增、千杯不醉。

A.即使由于尽管所以B.即使由于只是因此C.虽然但是只是因此D.虽然但是尽管所以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才能引领人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①但是目标太高、期望太大的结果②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③便是半途而废

④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⑤不是力不从心⑥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

A.⑥①⑤③④②B.①⑤③⑥④②C.①⑤③⑥②④D.⑥③①⑤②④

5.下面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记者在某小区采访,业主纷纷欣喜地表示:

小区绿化布局合理,安全措施到位,邻里关系和谐。

如果所有小区都能这样做,广大业主将会有更多的幸福感。

B.“快走!

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

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

找个地方避一避。

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

C.《望岳》《行路难》《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是家喻户晓的唐诗名篇。

D.天子山风景区与张家界、索溪峪山水相依,交臂为邻。

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木棉花大得骇人,是一种耀眼的橘的红色,开的时候连一片叶子的衬托都不要,像一碗红曲酒,斟在粗陶碗里,火烈烈地,有一种不讲理的架势,却很美。

树枝也许是干得很了,根根都麻绉着,像一只曲张的手——手腕是干的,手指是干的,手指甲是干的——向天空乞求着什么,撕抓着什么。

而干到极点时,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木棉树常常长得极高,仿佛要刺破云霄。

那年在广州初见木棉树,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年纪特别小,总觉得那是全世界最高的一种树了,广东人叫它英雄树。

初夏的公园里,我们疲于奔命地去捡拾那些新落的木棉,也许几丈高的树对我们是太高了些,竟觉得每团木棉都是晴空上折翼的云。

所有开花的树看来该是女性的,或许木棉是个例外,不是吗?

A.“像一碗红曲酒”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木棉花浓艳的色彩以及热烈盛开的姿态,与后面“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

B.“像一只曲张的手……撕抓着什么”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的修辞,表面写枝干的干枯,实则展现木棉软弱可怜、垂死抗争的生长状态。

C.“仿佛要刺破云霄”运用夸张的修辞突出木棉树高耸挺拔的特点,同时也赞誉了木棉所体现的力争上游的生命意志。

D.结尾段的反问句不仅凸现了木棉与众不同的特点,更表达了作者对其阳刚之美的由衷赞叹。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分)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1分)

(3),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写战马飞驰,万箭齐发的激战场面的语句是:

“,”(2分)

8.名著阅读(3分)

“A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

A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

“白虎节堂”。

A猛省道:

‘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

’”

选文出自名著《水浒》,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①,文中“A”指的是②(填人物名),本回中关于A的故事名为③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近期频繁出现青少年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恶性事件,某校就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与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出两条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每条信息不超过30个字。

(4分)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包括四个方面: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依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人际关系和谐;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总而言之,就是人格健全,智力良好,对各种精神刺激和压力有良好的承受能力。

【材料二】

国内有关机构对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

在北京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还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信息一:

信息二:

10.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现场采访。

下面是对心理专家和家长的采访记录,请你概括这些

记录分别说明了什么。

(4分)

【材料三】

【心理专家】要关注青少年的三大心理需求:

第一是尊重,第二是被需要,第三是倾听和理解。

所以,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他,让他感觉到被需要,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感悟他的痛苦,倾听和理解他的心声,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家长】我的孩子现在初二了,性格内向,比较听话,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每次考试前都会非常紧张,我给孩子报了周六的提高班,希望能提高学习成绩。

一般除了学习的事,他不太和我们说学校的事情。

我们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对孩子还是很关心的,尽量满足他的要求,这不“五一”刚给换了新手机……

说明:

11.同学们准备进行一次呼吁同龄人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为本次活动拟定宣传语。

要求:

围绕主题,不超过15个字。

(2分)

【材料四】

同学们平时学习紧张,难免遇上不顺心的事情。

排解这些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丰富课余生活,多参加同龄人的有益的集体活动,让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介绍几个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学习自我暗示,针对自己的不良情绪等,经常从正面提醒自己,以调适自己的心境、感情;学习恰当宣泄不良情绪,当精神处在痛苦状态时,选择一种健康的安全的方式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比如哭、大声喊叫、运动等等;学习换位思考,面对烦恼,转换一下视角,从另一个方面去思考,或许烦恼就会云开雾散,心情也会豁然开朗,有时还需要做些心理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利用音乐调节转移注意力,优美的乐曲可以使人血压正常、肌肉放松、脉搏跳动减缓,使人感到心情宁静、轻松愉快。

宣传语: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2-15题。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①。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②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分)

A.以其境过清醒能述以文者B.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不可知其源颓然乎其间者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凄神寒骨凄:

(2)往来而不绝者绝: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翻译:

(2)野芳发而幽香翻译:

15.两篇文章多次提到了“乐”,请你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两文中画线处“乐”产生的原因。

(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井》,完成16-18题。

(共16分)

①我见过不少井。

②前年,和父亲在湘西乌龙山游玩时,发现一口水井,井水通体透明,如若有鱼,定然“皆若空游无所依”。

走了两个多小时崎岖山路,正饥渴难耐,忽现这么一口井,旅人该多么欢欣鼓舞?

我当时不禁雀跃起来,惹得父亲直笑我像个没长大的小女孩。

我忙松开父亲的手,一路小跑过去,拧开空空如也的矿泉水瓶,蹲身从井里舀水,谁知手刚伸出就碰着了水——清凉的水!

原来水很满,快与井口平齐,只是因为水太洁净,才使我的眼睛骗了我啊!

那一刻,我真的无法说出内心的震撼!

我从没见过如此柔滑的水,使人联想到婴儿的肌肤,或是德芙巧克力入口的那一瞬间;她未沾任何世俗的污染,素面朝天,天光云影也不忍在其中照影儿。

我俯着身子喝那甘甜的水,用手捧起水来,在阳光下看它的晶莹剔透,我忘形地在井边嬉戏着。

父亲满脸慈爱地笑着,看着喝饱了肚子,灌满了瓶子的我,仿佛还当我是几十年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

③转眼两年过去了,父亲病逝,我的悲伤泛滥,还有谁会像我最亲爱的父亲一样待我呢?

在得知我偷偷去河里游泳后,一脸担忧的父亲;在听到自己喜爱的女儿的小秘密后替她保密的父亲;出差回家送给女儿小花裙的父亲;我刚参加工作时,亲自骑单车送我的父亲;我生女儿后,从没操持过家务,却用柴火慢慢炖出一锅鸡汤的父亲……哪儿才可找回那么爱我的父亲!

④夏去秋来,那眼井还是常在我梦中出现,濡湿着我因父亲离去而忧伤蔓延的心墙……

⑤犹记得幼时,老刘伯伯家门前不远处就有一口水井,没任何砖砌石垒,可能是很久以前有几个泉眼总在那儿冒着,冒着,某个好事之人便将它稍微挖深,拓开,也就成了这口水井。

老刘伯伯家是用不着打这么一眼井的——他家再过一条两米来宽的马路就到了河边。

⑥孩子们爱去井旁玩儿,尤其是春天。

井旁那棵歪脖儿垂柳又长出长长的发辫时,柳旁那棵快遮了井的一半的桑葚树上便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葡萄似的桑葚儿,馋嘴的我们“哧溜”一下爬上树,一会儿,小嘴旁,花衣上,都沾满了紫红的汁液!

在井里洗洗脏乎乎的小手,待小手又像豆芽般白时才高高兴兴地回家。

至今,每当想起老刘伯伯家门前那口井,我总会抑制不住地微笑起来,童年的日子是多么单纯而又美好啊!

⑦其实,那时与我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是马家台那口井。

我家住在山顶。

而井在山脚。

没有自来水的岁月,山上每户人家的用水都靠那口井。

井不大,不过也比老刘伯伯家的那口井大了三倍。

井底是泥抹成。

只有井壁用卵石砌成。

开始时,挑水的人家不多,井常是满满的。

后来,山上的树越来越稀疏,房子越来越稠密,井便力不从心。

在用水高峰的夏季,常露出它黄色的井底。

但挑水的人仍不罢休,守在井底,等着那泉眼冒水,够一瓢了,便小心地舀起,再等,再舀,后面还有等着舀水的人着急地催促着,好半天,才舀了一担水。

直起腰,捶捶酸疼的背,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打道回府。

遇到实在缺水的时候,我们只得到更远的地方去挑水。

⑧那时,我父亲是采购员,常年在外奔波。

母亲和奶奶得侍弄连姑姑家一起共九口人的菜地,家里挑水的担子自然落在了九岁的我身上。

一早起来便去挑水,把一大一小两口缸盛满。

我还有过黑咕隆咚的夜里深一脚浅一脚挑水的经历,那夜,是父亲拿着手电筒在半路上接到了哭得一塌糊涂的我,他用温暖的大手替我擦去泪水,默默地接过扁担。

父亲在家时,他很早就会起床,等我起来掀开缸盖看到满缸清亮亮的水时,我就像过节般欢喜!

⑨说实在的,从小到大,生活上我不曾受过多少苦,不管多么艰难,父母亲都尽力让我和妹妹吃饱穿暖。

⑩那些可贵的挑水经历,那些默默馈赠给人们以清泉的井,让我沉积了许多深切的感悟,在感悟中我渐渐成长,思想是这样,感情也是这样。

井,是没有芳香的,但用心灵可以嗅到它的馥郁。

譬如井旁的蝴蝶兰,不在喧嚣的时刻喋喋不休地诉说,不在阳光与尘埃交织的天空下迫不及待地表明心迹,珍藏着一个紫蓝色调的愿望,面对着自己的灵魂,悄然打开。

11在这个不测时时窥视着每个无辜生命的世界上,我想,那些最亲爱的人,最美好瞬间,最难舍的亲情,总要离你而去。

曾经拥有的快乐、幸福就如同晶莹的琥珀,美丽却易碎。

既然自己无法完全把握生活,无法预测岁月轮回中未知的命运,无法躲避人生路途中骤然出现的困顿,何不像那一眼眼井,蓄积着,漫过去,绕不过去就转个弯。

因为日子总得往前过。

(原文有删改)

16.文章记叙了与“井”有关的几段记忆,请阅读①-⑨段,概括“我”的记忆和感受。

(8分)

与“井”有关的记忆

“我”的感受

山下的井水不足,我夜里挑水因害怕而大哭,爸爸帮助了我。

亲情美好

17.下面几项是对第⑩段画线句子的理解,请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井水洁净、柔滑、沉静,给饥渴的人们带去清凉、甘甜和慰藉。

B.井让“我”的思想与情感越发成熟、丰富,感受到生活的芬芳。

C.井见证了生活的艰难,也见证了父亲对“我”的爱,让人感到温馨。

D.井默默无闻、普普通通,但它为人提供甘泉,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18.本文最后一段富含哲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给你的启发。

(不超过150字)(6分)

答:

(二)阅读下面《寻找新能源》,完成第19-20题(共6分)

寻找新能源

①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通称为生物质。

它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

所谓生物能源,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为发展生物能源,美国1978年就开始研究能源植物,目前已筛选了200多种专门的能源植物,近几年内可望对生物能源作出重要贡献,目前,各种形式的生物能源占美国能源总消耗的4%。

③能源植物是指经专门种植,含糖类较高,用于提供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通常包括速生薪炭林,含糖或淀粉的植物,能榨油或产油的植物,可供厌氧发酵用的藻类和其他植物等。

能源植物中的化学能来源于太阳能,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含硫量低,作为能源消费时,不会产生大量的SO2等污染气体,可明显减少酸雨发生的可能,并且释放的CO2又可以被生长的能源植物重新吸收,实现CO2的零排放。

能源植物开发利用有如下优点:

;它属于可再生资源,能有计划地种植和开发,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保障能源供应;能源植物分布面积广,成本低廉,易于普及推广;能源植物的商业化利用,可以为落后地区增加农民收入找到途径。

19.根据第③段内容,为画线处补充一条能源植物开发利用的优点。

(2分)

答:

20.阅读链接材料,借助文中相关知识判断并解说哪种不属于利用生物能源。

(4分)

【链接材料】

①蒙牛沼气发电厂。

将蒙牛澳亚牧场牛舍和挤奶厅的牛粪运到沼气发电厂,送入厌氧沼气发酵罐,经过15至20天的发酵,转化为沼气、沼液,沼气被送入储气罐用于发电。

②太阳能住宅发电系统。

将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太阳能电池应用于居民住宅光电系统,这些系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安装供电,与大电网相连,互相补充电能。

③“地球竞赛”号快艇。

2008年新西兰业余航海家皮特·贝修恩将驾驶以利用人类脂肪转化成的生物燃料为动力的快艇“地球竞赛”号,开始全长约4.5万公里的环球航行。

答:

(三)阅读《新生补课》,完成第21-23题(共8分)

新生补课

①媒体报道称山东师范大学一名新生因嫌校门太破,报到当天竟哭闹着要退学,在家长和老师的苦劝下才肯“试试看”。

②嫌学校不够好而退学,因家长不给买想要的东西而退学,不适应天气和食堂伙食而退学……这些匪夷所思的退学理由,折射出目前部分大学新生虽然年龄已成年,但心理和生活能力都未成年的现实,更折射出家庭与学校成人教育的缺失和缺位,值得反思。

③在我看来,大学新生退学大概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甲】在上大学前,家长和老师往往会把大学描述成一个“天堂”。

可一旦“天堂”并非自己所想,尤其是考的大学不理想,一些人就容易产生退学念头。

嫌学校大门破不过是个借口,实则是在发泄对学校的不满。

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到大学不是享受和图方便的地方,而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④其次,【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到大都是被老师、家长、社会“压”着读书,目标就是考试、升学。

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学生从小就游离于正常生活之外,成为只知道读书、考试的“两脚书橱”。

例如在长沙师范学校,一位新生家长睡在儿子床前的地板上,一住就是一星期,每天给孩子做这做那,因为孩子之前任何事都不会做,离开家长“就没法过了”。

⑤还有,【丙】中小学阶段,家庭和社会对孩子过分强调学习,很少对孩子们提出成人的要求。

之前的教育没有教会他们寻找人生目标,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这些孩子成绩虽然达到了大学录取分数线,但是心理状态却远不合格,没有明白为什么要上大学,没有接受自己已经是成年人的现实。

⑥在他们的思维里,家长应该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解决他们所有遇到的问题。

人生的路很漫长,孩子早晚要进入社会,家长和学校不可能包办他们的一生。

学生不谙世事,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不懂得如何面对困难,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⑦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生活的馈赠,更是前进路上的风景,心智正常的青年,一定会敞开博大的胸怀去接受。

学校教育应该遵守常识,尊重人的成长规律。

我们的课堂就是生活的课堂,因为人类需要的知识来自无比丰富的生活。

同样,在我们的教育中,应当重视“人”,只有把受教育者当作人,“教”和“学”双方才有可能在教育过程中摆脱那种不成熟的状态。

⑧大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每位家长和大学新生需要明确的,开学报到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场成人礼。

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让孩子明白,从此要自己面对生活,要成长为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人。

走入大学校门,不仅意味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更意味着学生应该学会对自己和整个社会负责。

可见尽早给孩子们补上一堂“成人课”,教会他们自立、自尊、自强是十分必要的。

(原文有删改)

21.文章第①段举出大学新生退学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对人生目标和上大学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

②不能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

③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3.分析文章③-⑧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3分)

首先,其次,然后。

六、作文(共50分)

24.“我们”一个熟悉又亲切的称呼,共同的经历、爱好、情感等等凝聚成了“我们”。

请以“我们,”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补全题目,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丰台区2013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年6月

一、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A

C

A

B

B

二、填空(共8分)

7.参考答案

(1)月有阴晴圆缺

(2)燕然未勒归无计(3)山河破碎风飘絮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评分标准:

共5分。

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8.施耐庵林冲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冲被人陷害)

评分标准:

共3分。

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9.参考答案:

①心理健康标准是人格健全、智力良好、适应能力强。

②大部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少数学生心理问题严重。

评分标准:

共4分,每条2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每超过3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10.参考答案:

①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②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需求,在精神需求及心理健康方面不关注。

评分标准:

共4分,每条2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11.参考答案示例:

①阳光心态,自己营造②弃不良情绪,为自己注入正能量。

评分标准:

共2分,宣传语空泛或与主题无关该题不得分,每超过3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2.参考答案:

C(1分)

13.参考答案:

(1)凄:

使……(感到)凄凉。

(1分)

(2)绝:

断。

(1分)

14.参考答案:

(1)(树木、藤蔓)覆盖着、缠绕着、飘动着、连结着,长短不齐,随风飘荡。

(2)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

评分标准:

共4分。

重点词语译准确,译句通顺明确。

15.参考答案:

乐①:

因游鱼活泼欢快而产生。

乐②:

因为山间四季和早晚的景色美好而产生。

评分标准:

共3分,第一处“乐”的原因解说1分,第二处解说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共16分

16.(共8分)参考答案示例:

①与父亲同游乌龙山,父亲慈爱地看着我在井边嬉戏,父女共享温馨时光。

(3分)②童年时,每到春天与伙伴们在井边玩耍、吃桑葚、洗手。

(3分)

③父女情深(1分)④无忧快乐(单纯快乐)(1分)

17.参考答案:

A(2分)

18.参考答案要点:

①岁月无情,个体很渺小,应珍惜短暂而美好的生命。

②面对困境要善于变通,像井水一样蓄积力量,或绕道前行。

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豁达、乐观,不要被一时的困境打败。

评分标准:

共6分。

准确说出自己受到的一个启发(2分),结合文章明确阐述所受到的启发,有合情理的分析与自己的理解(3分),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1分)

(二)共6分

19.参考答案:

能源植物是绿色的,使用安全,不会污染环境。

(2分)

20.参考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

第②种不属于利用生物质能(2分)。

生物能源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1分),而第②是直接利用太阳能(1分),不是利用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

(三)共8分

21.参考答案:

摆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引出文章要议论的话题。

(2分)

22.参考答案:

【甲】处应填②【乙】处应填③【丙】处应填①

评分标准:

共3分,每处1分。

23.参考答案示例:

首先分析新生退学的原因,以及此类现象的成因;其次指出教育要尊重生活和人的成长(要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然后提出观点,尽早给孩子们补上一堂“成人课”,教会他们自立、自尊、自强。

评分标准:

共3分。

每空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