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746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继承制

C.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王位世袭制

2.“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3.柳宗元《封建论》中说: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

基于这种认识汉朝实行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4.两宋时期共有正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

该做法的目的是

A.重视文教  B.防止武将危及皇权  

C.解决武将割据地方的弊端    D.缓解“冗兵”问题

5.19世纪30年代松江棉布大量行销欧洲,英国绅士风行以中国杭纺做衬衫,以天然棕色的松江紫花棉布做裤子。

紫花布以南京为集散地,外商称它为南京布。

上述材料反映当时

A.南京是政府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        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尚有竞争优势

C.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缓慢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下列古代出现的商业现象,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②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③实行“工商食官”政策④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②④

7.下列主张,出自王阳明的是

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心外无理、心外无物”D.“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

8.《本草纲目》被认为是一部蕴含近代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著作,主要指它

A.是集我国历代医药学之大成的药典B.是涉及多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C.采用先进的药物分类方法D.是产生广泛影响的世界性书籍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

……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

”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A.领事裁判权B.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C.开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

10.有学者认为:

1840年—1895年,用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以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

这里所说的“中国近代观念”的代表人物有

①林则徐②洪秀全③张之洞④严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

“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其结果是

A.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2.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实行的三次自救运动。

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学习西方的活动②都加剧了社会矛盾

③都推动了政治制度变革④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13.孙中山说:

“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

C.实现民主政治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

14.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

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

这表明当时

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D.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15.1922年6月《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认为“无产阶级未获得政权以前,依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化的过程,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

基于这一主张,中国共产党

A.领导五四运动B.开展工人运动

C.推动国民革命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6.读右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革命党人在③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

C.李鸿章在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

17.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

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

周恩来这段话在当时的现实意义是

A.肯定孙中山联合各派力量促成革命成功的做法

B.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

C.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抵御日本侵略

D.迫使蒋介石接受中共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8.毛泽东说:

“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19.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

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20.对下列图表中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变化原因的解读,正确的是

1953—198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A.①个体农业经营落后B.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③自然灾害的影响D.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1.美国《商业周刊》曾经发表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

这是因为在这次会议上中国

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

B.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

22.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这两次谈话都

A.完成了拨乱反正B.打破了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深化了体制改革

23.下列内容属于《理想国》的是

A.实行财产公有B.以法律为治国之本

C.以“中道”理论为原则D.实现公民政治平等

24.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最大价值是

A.使人类首次进入美洲大陆B.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隔绝的状态

C.发现了美洲独有的农作物D.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25.梁启超说:

“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26.历史学家们认为:

“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

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B.相对论的提出

C.进化论的提出D.经典力学的形成

27.1877年清朝使节张德彝在其日记中记载某国,议会由两院构成,分别由王公贵族和绅士组成,“凡事绅主(决定之意)之,官成(完成之意)之,国君统之而已。

” 材料中的官最有可能是指

A.美国总统B.德国内阁C.英国内阁D.法国内阁

28.“1750年到1850年的100年间,英国人口从770万猛增到2750万。

在人口增加的同时,英国的人口中心发生移动。

总的流向是:

由东南部流向西北部,由农村转向城市”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中心的转移B.三角贸易的发展

C.殖民霸权的确立D.工业革命的推动

29.“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②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④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⑤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

30.有人认为:

19世纪德国的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对此理解准确的是,德意志

①所有诸侯国被武力消灭②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④消除了专制主义传统

A.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1.某学者认为《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成功地将政治现代化即民主化遏制在最小限度的产物”,下列宪法内容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①日本臣民在不妨碍安宁秩序,不违背臣民义务下,有信教之自由

②议会作为立法辅助机关,在制定法律时需要天皇的许可和国务大臣的署名

③天皇为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力

④拥有相当财产的25岁以上男子有选举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删。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删。

B

在湖北江陵楚国郢都的墓葬遗址中,发现了刻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铭文的宝剑

墓葬所在地曾经处于越国的疆域范围

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永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中国传统纺织业受到严重冲击

D

1953年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人

我国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3题8分,第34题20分,第35题9分,第36题15分,共52分。

33.(8分)秦始皇推行的《秦律》和唐太宗颁布的《唐律》,是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法律,请阅读以下材料。

《秦律》规定偷窃别人桑叶,价值不到一钱,要罚三十天劳役。

刑罚主要分三类:

一是死刑,通常有弃市、枭首、腰斩、车裂、磔。

二是肉刑,有黥、劓、刖、宫和笞。

三是徒刑,一年至五年。

另外,有野蛮的连坐法和族刑。

《唐律》有造意(主谋)从重、随从减轻、犯罪者自首可酌情减免、区分故意和过失,以及累犯加重等规定。

死刑分绞、斩两等。

允许除十恶以外的其他罪以钱赎罪。

还对老、幼、废疾和妇女在一定条件下减免刑罚。

——摘自陈光中《我国古代刑法的演变》

归纳《秦律》和《唐律》的各自特点及其对政治走向产生的影响。

(8分)

34.(20分)近代以来上海经历了沧桑历程,发生了巨大变迁。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李鸿章建立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首家机器棉纺织工厂。

当时洋布进口不断增长,(1872年的1224万匹增到1890年的1556万匹)郑观应为此提出:

“筹一暗收利权之策,则莫如加洋布税,设洋布厂”,李鸿章指派他筹建织布局,郑提请“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饬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限内另自纺织……后患庶几可免矣”。

结果李鸿章给予了十年专利权。

上海机器织布局历经十余年几次筹资失败,最终在1889年开工,年产24万匹布。

其优厚的利润,吸引了许多华商酝酿建厂,由于织布局十年专利,在上海也仅有少数以织布局分局等形式建立。

1893年织布局毁于火灾,第二年李鸿章下令在原址建立华盛纺织总厂,但不久上海“洋厂林立,华厂独受其挤”,1900年变卖他人。

(1)结合历史背景,解读从上海机器织布局到华盛纺织总厂的变化历程。

(8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上海之最

1862年,上海建立了第一所外语学校——“广方言馆”

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一般认为这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00年,上海城市人口超过100万,跃居全国第一

1903年,东大陆图书译印局建立,印行的《黄帝魂》一书,收罗了当时上海各报刊发表的革命论著,成为当时全国流传最为广泛的革命宣传品

1919年6月3日,上海爆发了中国工人第一次大规模的政治罢工

1923年,奥斯邦广播电台开播,这不仅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家无线电台

(2)以“上海变迁与近代化”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6分)

建国以来上海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外交活动: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2001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3)从上述三个外交活动,说明中国外交事业的变化。

(6分)

35.(9分)以下是世界近代有关物价上涨的案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一欧洲的物价上涨

15世纪,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8~10倍。

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

(1)你如何理解15世纪和16世纪两次物价上涨的不同,并说明两次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6分)

案例二美国的物价上涨

使邦联政府感到棘手的是纸币贬值。

在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发行过42批纸币,总额达19155万美元,此后各州也开始发行纸币。

到1783年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636万美元的纸币……杰斐逊在当时讲到:

“1000元的大陆纸币只值硬币1元。

——《美国通史》

(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源,并运用所学说明美国为此采取的对策。

(3分)

36.请阅读下列关于历史评价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共计15分)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此句一般认为是宋人所说,特别是经朱熹引用后成为经典名言。

而明代李贽不同意此句,曾引同时代人刘谐之言批评说:

“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意:

怪不得孔丘以前的人,整天得点着蜡烛走路)。

(1)结合所学,分析朱熹和李贽对此句话态度不同的原因。

(3分)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一文,提出“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

(2)请依据所学说明法兰西对近代文明的贡献。

(6分)

(3)从“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到“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说明其反映的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变化。

(2分)

邓小平曾说:

“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

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4)请用史实来论证邓小平的观点。

(4分)

 

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A

D

B

B

D

C

C

D

B

D

A

C

B

C

B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C

B

D

D

A

B

A

B

C

D

C

D

A

A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3题8分,第34题20分,第35题9分,第36题15分,共52分。

33.(8分)

《秦律》轻罪重罚,刑罚严酷。

《秦律》成为了秦始皇实行暴政的工具,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最终二世而亡。

(4分)

《唐律》减轻了刑法,采取区别对待不同情况,实行宽严相济和比较人性化的措施。

《唐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统治秩序,推动了“贞观之治”繁荣局面的形成。

(4分)

34.(20分)

(1)本题8分。

示例:

洋务运动时期,为与外国商品竞争,李鸿章创办机器纺织厂,并设置十年的垄断权以增强竞争力。

但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了投资办厂的权利,失去垄断地位的纺织厂在外商企业冲击下失败。

纺织厂的历程表明:

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建立,推动了中国纺织业的近代化,对民族资本主义棉纺织业的兴起发挥了一定的诱导作用。

但其垄断权又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企业也很难抵御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

(2)本题6分。

示例:

①上海的新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例1:

上海第一所外语学校——广方言馆的建立,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

例2:

上海出现广播电台这—新的传媒工具,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例3:

以发昌机器厂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建立,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②近代化推动了上海的变迁

例1:

书局、报刊等近代传媒工具的出现,推动上海成为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中心之一。

例2:

五四运动期间的上海大罢工,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推动了上海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之一。

例3:

上海近代企业的兴起,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使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

(3)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苏联的严重威胁,扭转外交僵局,改善中美关系提上了日程。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了正常化,推动了西方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到来。

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周边和平环境,以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促进了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往来。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促进了睦邻友好,为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6分)

35.(9分)

(1)前者是因为欧亚传统商路受阻,只是来自东方的商品涨价;后者因为从殖民地掠夺的金银大量流入,导致货币贬值,造成了物价的全面上涨。

影响:

前者使欧洲人渴望另寻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这成为推动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后者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分)

(2)根源在于邦联制下,各州各行其是,滥发纸币,邦联政府无权管理。

解决:

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授予联邦政府包括发行货币在内的政治、经济大权。

(3分)

36.(15分)

(1)宋代朱熹以理学复兴儒家思想,所以高度赞扬儒学创始人孔子的贡献。

明代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变化,一些人试图冲破理学的束缚,所以李贽反对把孔子神圣化,否认孔子思想为绝对的权威。

(3分)

(2)政治:

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和世界各地民主革命的旗帜(或答法国大革命的贡献)。

《拿破仑法典》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

巴黎公社起义为世界无产阶级斗争树立了光辉典范。

思想:

法国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现提供理论条件,也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艺:

巴尔扎克推动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莫奈开创了印象画派。

卢米埃尔兄弟创造了电影艺术。

(6分)

(3)不再崇拜传统的儒学,而是肯定西方文明,力图从中探寻救国之路。

(2分)

(4)1927年,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农村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长征,在危急关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随后毛泽东率领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使革命转危为安。

由此可以说明,毛泽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