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604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docx

《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docx

华师化环社联中化会重温高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

重温高考模拟试卷

前言:

大家好,重温高考的试卷是根据现在教师招聘笔试的模式出题,按专业知识70%,教育学心理学30%的比例设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7分。

1.K2O、KOH、K2CO3、KCl、K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①钾的化合物②钾盐③钾的含氧化合物④电解质⑤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⑥溶于水并形成溶液的物质

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A.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D.①②④⑤

2.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C.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3.下列关于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处理NO2和HCl废气

D.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的尾气,以达环境保护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制印刷电路板:

2Fe3++Cu=2Fe2++Cu2+

B.碳酸氢钠的水解:

HCO3-+H2O=H3+O+CO32-

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5.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

1的是()

A.相同温度下,0.2mol·L-1醋酸溶液与0.1mol·L-1醋酸中的c(H+)之比

B.液面均在“0”刻度时,50mL碱式滴定管和25mL碱式滴定管所盛溶液的体积之比

C.在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量之比

D.22.4LCO2与22.4LCO所含氧原子数目之比

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Δ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10mL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L-1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

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7.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8.赤铜矿的成份是Cu2O,辉铜矿的成份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

2Cu2O+Cu2S6Cu+SO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中铜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

1

C.Cu2O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S

9.洋蓟素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其结构如下图所

示,有关洋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洋蓟素最多可与6molBr2反应

B.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D.1mol洋蓟素最多可与9molNaOH反应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2SO2(g)+O2(g)

2SO3(g)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

的变化可用右图表示

C.2NO+2CO

2CO2+N2的△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D.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11.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B

用洁净的Pt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k+

C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未产生浅黄色沉淀

CH3CH2Br未发生水解

D

将打磨过的Al片投到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出现气泡并有固体生成,过滤,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固体部分溶解

Al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H2和Cu(OH)2

12.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电动车用电池,该电池反应式为:

2Al+6Li++3FeS=2Al3++3Li2S+3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为二次电源,该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至少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

C.该电池替代现在电动车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Li2S+Fe-2e-=2Li++FeS

13.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和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HCO3-)+c(ClO-)+2c(CO32-)

B.c(ClO-)>c(HCO3-)>c(H+)

C.c(HClO)+c(ClO-)=c(HCO3-)+c(CO32-)+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

14

.关于下列四个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

 CO(g)+H2O(g)

CO2(g)+H2(g) ΔH<0

B.图②表示电解氯化钠的稀溶液,阴、阳两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一定是1∶1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

A2(g)+3B2(g)

2AB3(g)ΔH>0

D.图④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15.常温下,0.1mol·Ll-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

C2(H+)=c(H+)·f(A一)+KW

B.由pH=3的HA与pH=11的Na0H溶液等体积混分,所得溶液中:

c(Na+)>c(A一)>c(0H-)>c(H+)

C.浓度均为0.1mol·L-l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A-)>cfHA)>C(Na+)>C(Na+)>c(H+)

D.0.1mol·L-1HA溶液与0.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2c(H+)+c(HA)=c(A-)+2c(OH一)

16国际奥委会于2010年2月10日宣布,有30名运动员兴奋剂药检星阳性,被取消参加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的资格。

以下是其中检测出的两种兴奋剂的分子结构:

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

B.Y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X、Y均能与澳水反应

D.x、Y均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02

17.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

B.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Cu2++2e-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

18.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溴苯B.对二甲苯C.氯乙烯D.丙烯

三.填空题(总共4题,57分)

1.(共12分)

取化学式为MZ的黑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将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

按图连接仪器。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的黑色粉末状混合物中出现大量紫红色固体。

同时,b瓶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⑴元素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⑵请写出反应管a中可能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为什么?

   ;

2.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

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

(1)过程Ⅰ:

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

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2)过程Ⅱ:

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反应(选题“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②1molNH4+(aq)全部氧化成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过程Ⅲ:

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

若该反应消耗

转移6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

完成下列填空:

1)A可以聚合,写出A的两种聚合方式(以反应方程式表示)。

2)A与某烷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8H18的物质B,B的一卤代物只有4种,且碳链不对称。

写出B的结构简式。

3)写出将A通入下列两种溶液后出现的现象。

A通入溴水:

A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4)烯烃和NBS作用,烯烃中与双键碳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

分子式为C4H8的烃和NBS作用,得到的一溴代烯烃有种。

4.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

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

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L-1),应选用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量筒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

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b.稀醋酸c.稀硫酸d正已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后溶出。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心理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心理现象又称为()。

A、心理规律B、心理活动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

2、在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A、意识B、信念C、性格D、理想

3、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过程B、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C、个性心理特征D、以上皆不是

4、有的学生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A、转移B、分配C、分心D、起伏

5、感觉属于()。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个性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征

6、看到一面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B、记忆C、知觉D、视觉

7、甜甜的话语,轻快的音乐,体现的是感觉的()现象。

A、代偿B、对比C、适应D、联觉

8、追忆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A、有意B、无意C、有意和无意D、以上都不是

9、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叫()。

A、再认B、再现C、联想D、回忆

10、()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A、再造想象B、睡眠C、创造想象D、理想

二、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

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__________。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________的接受学习。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信息是经____________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_____________。

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____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6.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7.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提高,这是技能的___________迁移。

8.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_____________。

9.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

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概括。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为了学习不被遗忘,在学习后要___________复习。

三、简答题(一题,共5分)

1.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几个方面:

 

题目答案:

1

2

3

4

5

A

B

C

A

C

6

7

8

9

10

B

C

A

A

BD

11

12

13

14

15

AD

AC

AC

BD

AD

16

17

18

BC

BD

AC

选择题:

填空题:

1.

(1)

0.01mol(2分)

1(2分)

Al2Mg6(OH)16CO3·4H2O+18HCl=2AlCl3+6MgCl2+CO2↑+21H2O(3分)

(2)Fe+4H++NO3-=Fe3++NO↑+2H2O(3分)氮(2分)

2.解析;此题中

(2)的①的难度最低,不做详解,②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可以将图1和图2的热化学方程式直接相加即可。

(3)问可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来解题,

(相当于1mol甲醇)作还原剂,失去6mol电子,这样得到6mol电子需要1.2mol硝酸做氧化剂(注:

1mol硝酸变成N2需要得到5mol电子),因此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

6。

比较难的是

(1)问,难在学生的表述可能不准确或者找不对答题的角度。

过程Ⅰ的目的是将氨氮废水转化为低浓度氨氮废水,然后将氨赶出,因此加NaOH溶液应该发生如下反应:

所以答对①问的关键词在“将氨赶出”,因此判断是生成

假如学生判断加NaOH溶液后,影响了

的电离,那么就南辕北辙了。

②问主要是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来解题。

废水中的NH3被空气带走,使

NH3+H2O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除氨。

3.答案:

1)

;2)

;3)A属于烯烃,其通入溴水:

红棕色褪去且溶液分层;其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红棕色褪去;4)3种。

4.答案:

1)abc;2)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3)无水CaCl2;偏低;4)bd;5)石蜡;CaCO3;6)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或小于)0.001g。

心理学部分

一、答案:

1、B2、C3、B4、C5、A6、C7、D8、A9、A10、C

二、答案:

1.心理变化2.有意义3.编码4.认知结构5.认知6.趋向或接近7.正8.自我监控9.感性10.及时

三、答案:

(1)创造性与智力;

(2)创造性与知识经验;(3)创造性和左右脑优势;(4)认知风格与创造性;(5)人格和动机因素;(6)社会环境因素。

(答对5点即得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