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460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x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docx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

XXX公司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编写人

编写日期

年月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月日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月日

 

XXX公司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保证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好的改进和完善职工的生产条件,特制定本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本公司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二氧化硫、硫酸及三氧化硫、砷及其无机化合物、五氧化二钒、高温、噪声等。

会导致的职业病为:

中毒、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噪声聋;

1、职业危害因素

1.噪声

噪声能引起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使误操作率上升。

其主要危害是对听力系统的损害,强噪声作用下,可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内耳感音细胞遭损伤,引起噪声性耳聋。

该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是机械设备运转发出的机械噪声。

引发噪声危害的原因主要有:

1)机械设备运转不正常,造成剧烈震动或噪声超标。

2)工作环境中噪声超标;人员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劳动。

3)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失效。

4)高噪声设备、场所贴邻低噪声设备、场所建造或布局不合理。

5)高噪声设备未采取隔声、消声、吸声等安全措施。

6)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安全教育培训不够、个体防护不到位等。

7)其他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

2.二氧化硫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导致窒息。

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导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3.三氧化硫及硫酸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烟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浑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癍,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瘢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

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4.石膏粉尘

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长期接触生产型粉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

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结膜损害等。

5.高温

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等。

6.五氧化二钒

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损害作用。

急性中毒:

可引起鼻、咽、肺部刺激症状,多数工人有咽痒、干咳、胸闷、全身不适、倦怠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引起肾炎、肺炎。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肾损害、视力障碍等。

7.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无机砷化物都是毒性很高的化学品。

尤其是三氧化二砷属高毒类化合物。

口服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休克、中毒性心肌炎、肝炎,以及抽搐、昏迷等,可致死亡。

大量吸入粉尘或蒸气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及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轻而发生较晚。

常有咳嗽、喷嚏、胸痛、呼吸困难,以及头痛、眩晕、全身衰弱,甚至烦躁不安、痉挛和昏迷。

也可伴有恶心、呕吐和腹痛。

严重者可因呼吸和血管舒缩中枢麻痹而死亡。

三氯化砷对呼吸道刺激更强烈,引起呼吸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有肝、肾损害,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皮炎。

2、防治计划

(1)职业安全卫生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1、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不断组织公司内员工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法律法规,统一认识。

将职业卫生的宣传和培训与安全生产的宣传和培训结合起来,广泛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的宣传教育,使职业防治知识在职工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不断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做好公司内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管理业务技能,为提高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2)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台帐的健全

1、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帐,建立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规范化管理,确保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完好有效。

2、根据现场作业人员的变化及时变更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做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动态控制。

(3)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工作

1.总经理定期组织安排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告知,对检测出超标的因素制定防治措施。

2.总经理定期组织在岗人员进行职业危害体检,对检测出有职业病的从业人员,进行确诊后安排治疗,并调离原岗位,做好工作安排;对检测出疑似职业病的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复审,复审为职业病患者的按规定处理。

3.公司内安全员负责每年如实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申报。

4.公司内安全员负责建立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及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5.定期对各岗位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不断修改完善发放标准,使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发放做到“节约、高效”,让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好作用。

6.不断开展对技术含量、防护效果好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调研,积极引进先进的劳动防护用品,提高劳动防护水平,为职工的身心健康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

3、实施方案

1.技术措施

1)定期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2.管理措施

1)安全员定期对公司内从业人员劳保穿戴情况进行检查。

2)每年要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要求,及时组织职工学习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并建立相应的教育档案。

3)及时安排上岗人员和离岗人员身体检查。

4)按计划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使其对噪声有足够的认识,不可麻痹。

督促员工工作中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5)作业时集中精力、认真负责。

3.个体防护

1)为员工配备防酸服、防酸手套、防毒面具、防护耳塞等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按时发放,督促教育员工正确使用。

2)定期检查个体防护用品的完好有效情况,对不能起到有效防护作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及时更换。

对外来人员要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

 

复合岩片锁绮美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